疾风之刃pk:请解释“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谢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3 10:30:02

《道德经》是一本好书

中国的士人向来都是“外儒内道”
儒讲究入世济民,道讲究养性修身
我觉得儒道思想并不矛盾
古人云“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是儒道思想融合的最好例子

我理解的道是一种自然规律,即否定之否定规律。物极必反,道家认为物质要想不消亡,就必须保持一种“虚”的状态,就像一个杯子必须要留有装水的余地,不然水就会溢出,那样杯子的作用也就杯否定了。

现今的文化大多是教人如何追求各种幸福,却没有看见追逐的过程中我们失去了什么。道家清净无为的思想不是让人不思进取,而是要教人如何分辨自己的本性,教人明白追求的是符合自己本性的东西才能得到最多的幸福。一个人需要的是什么?有吃的,有穿的,有爱,有这三种最基本的东西就应该满足了。一个劲追求多余的东西,很大程度上不过是满足人的贪婪和攀比的虚荣心。“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不是否定文化,而是否定这种贪婪与虚荣。设想一下,就算社会再进步又能怎么样?这种贪婪与虚荣又会有止境么?所以我们应该做的不是拼命追求这些身外之物,而是修养自己的心。

这是我的一点浅薄理解,欢迎大家指正。

另外,楼主那句话的意思,我想老子想讲的大概是世上万物都遵循着物极必反的天道吧。

人类文明发展到了顶点,后面会是什么??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25章)庄子说:“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庄子?在宥》)在对“道”的认识上,老、庄的区别点并不十分明显,即尊奉天道、贬黜人道,自人而天,由此可以得至美、游极乐,从而成为至人。当然老、庄在“道”的问题上也有某些区别,此处不赘。

国内外许多学者都认为儒学是人学,关注宗法社会和人自身,尤其重视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道家注重人的命运,关注人类整体的命运。但前者是乐观向上、积极入世的,而后者则是悲观无奈、消极出世的。道家的这种态度缘于对儒家仁义道德的否定。在老、庄的观念中,仁义道德难于拯救世道人心。实际上,正是世风衰败、人心堕落的结果。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18章)这段话,表面上看,似乎是奇谈怪论,实际而言,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因为一个社会应当受道德和法律的双重约束,才能得以安定和健康发展,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法律和道德的作用会越来越小,反之,当一个社会弊端丛生、道德沦丧之时,才会有人提出整肃道德的主张,仁义道德才会派上用场。这是说,社会秩序出现混乱状态时,才有可能制订伦理准则和道德规范。事实上,仅凭道德伦理拯救人类社会,那是不可能的,这在人类历史上不曾有过。老子认为,儒家的仁义道德学说不过是为统治装饰门面,管制天下人心的借口,而倡言仁义道德的人,实际上最没有道德,最虚伪;而真正有道德的人,则未必向天下标榜道德、倡行道德。因此,道家认为大丈夫不做儒家的礼义之徒,这才是真正的有德之人。这种认识,显然是对儒家的道德至上、德治与礼治学说的激烈抨击,也指出仁义道德的某些虚伪性。在抨击儒家仁义道德虚伪性的基础上,道家批评了当时社会的某些不合理现象。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77章)这是不平等、不合理社会的基本规律。人类社会文化措施带有满足统治者情欲的利己主义性质,而且引起社会矛盾,导致社会混乱。老子说:“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老子》57章)面对这种社会现状,老子劝告统治者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57章)这些认识,我们认为有其合理、正确的一面,而且对统治者发出了警告。但不必否认的另一面,即否定情欲、否定满足情欲需要的文化创造的思想。

庄子认为:“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于人心。昔之见我者,进退一成规,一成矩;从容一若龙,一若虎;其谏我也似子,其道我也似文,”(《庄子?田子方》)人心是人的本性、本心。对于仁义道德的批评,老子的观点带有较为浓厚的社会政治色彩,包含有对统治者进行劝告的目的。庄子则主要从人的本性出发,带有提倡个性解放与自由的倾向。庄子把仁义道德比作人手指上的骈拇枝指,完全是多余的累赘之物。仁义道德“非人情”,使人增添忧患,庄子坚决要求解除外加于本性的任何规矩和准则。因此,自然本性所呈现的状态就是最佳状态。仁义道德确是对自然本性的扭曲和损害。这其中包含了排斥人的主观作为,否定人对客观外界进行改造的能动性和必要性。

道家对儒家的非难,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比如,一些具有叛逆思想的人,就是运用道家这一思想,反对以孔孟学说为指导的统治思想。李贽明确提出:“节义者,败亡之征也”,由此得出“忠臣误国”的结论。这个说法与老子所说的“国家昏乱有忠臣;大道废有仁义;六亲不和有孝慈;智慧出有大伪”如出一辙。
其实,道家否定了人,也否定了文化。因为一切文化都是人的创造,都是他人的行为的结果。否定人的所作所为,否定人的智慧,等于把各种文化形态全部否定了。那么,道家为什么要否定文化呢?因为任何文化都表现为人对自然的干预和改造,使自然界原有的状态受到破坏,这是造成天下大乱的根本原因,是不正当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文化活动也使自身的自然本性受到危害。《老子》12章写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如果没有五色、五音、五味之类的文化,人的感觉就没有美丑、优劣、甜苦的区别,就不会去追求越来越高的精神和物质享受,这正是老子所希望见到的那种人的最佳生存状态。

庄子继承老子的这种观点,并做了更为充分的发挥。他喜欢用自然之物形容人,用自然之理说明人。他说,砍伐一棵树,无论是做成“牺尊”,还是弃于沟里,对这棵树来说都是一样的,都意味着它失去了自然生长之性。庄子想说明的问题是:提高人的生存水平,使人趋于文明,与剥夺人的生存权力是一样的,都残害了人自身原有的本性,让人们去过文明的生活,这同样是对人性的桎梏,只有那种原始的、简陋的感觉和需要才是人的本性,而且永远不会改变。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道家总是把儒家文化与人类区别于自然物的一般文化、个性解放与回到无文化的自然状态混为一谈。那么,原始的、简陋的感觉和需要是不是人的本性?这是许多哲学家和社会学家都曾做过思考的问题。人们普遍认为,人的感觉和本性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能动地发展起来的,而不是象自然物的本性那样,除了被动地接受自然界的选择以外,就是一成不变的,道家的观点是错误的。他们以尊重人的自然本性为出发点,而其归宿则是对人的否定。人的本性并不等同于物的本性,二者不可相提并论,老子主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和庄子的同样主张,就是要以毁灭文化为代价以拯救世界和人类。

老子提出了人类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老子》80章写到:“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主张人类回到原始社会,庄子的主张比老子更原始,在他理想中的人类还没有自我意识,这不能叫做社会理想,只是人兽未分的史前人类时代。因此,老、庄的理想是对文化的彻底否定,也否定了人是世界的主体,甚至是对人作为人而存在的必然性也予以否定。

在人的一生中,究竟能不能得到幸福,怎样才能得到幸福?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对此,庄子是这样回答的:“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者,贫贱、夭恶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若不得者,则大忧以惧。”(《庄子?至乐》)这是庄子观念中的幸福。可是,要得幸福,就必须付出长期艰辛努力,要得富贵,就必须处心积虑、绞尽脑汁经营名利地位,而这时候的人自身实际上被置之度外了。连性命都保不住,何乐之有呢?

人生有苦也有乐,甚至是苦多于乐。有时候,死是痛苦的,但未必比生更苦。这是因为人不能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人有知觉、有意识,不能不深深地感受身不由己的人生痛苦和茫然。自然界有许许多多的物种,人只是用自己的感官去感知世界,无法知道其他物种对世界的感知。所以,人没有理由判断哪个物种的感知是正确的,哪个物种的感知是错误的,人的感知机能是有限的。道家否定仁义道德,否定人类文化,否定人做为人而存在的依据。这三个否定从层次上一个比一个荒谬和消极。但是,如果人们从更深层次上去分析和理解词义,就会感到一个比一个更深刻、更积极。他揭示了人类存在的悲剧本质,这是对人类命运的最终极关怀。庄子对文化和人自身生存的否定,给人们提供了对人更高层次的另一种思路,因为深刻的否定比肤浅的肯定其实更有意义,他可以引导出否定之否定的结论。

如果把这句话参透,那我们都是神仙了.真佩服他,能说出这样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