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电子书下载:水文中提到的集水区是个什么概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9 18:03:42
请懂行人士详解
谢谢~~

这个概念怎么说好呢?你还是看看我朋友的这篇文章!希望您能够找到答案!

香港集水区管理及其对深圳的启示

王铁海

摘 要 集水区的管理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香港利用自身土地30%面积的集水区,每年可为全港解决2.95亿m3优质饮用水,并且其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远大于此。香港集水区的管理是以法律法规直接或间接管护水资源,由水务署统一管理集水区,从集水到自来水到户。尤其是集水区采用宣传手段提高市民对水资源保护的意识,以及将污染水源引出集水区,将未污染的地表水引入水库等措施,是值得深圳水务部门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 香港 集水区 管理 启示

人类现在使用的水绝大部分都来自于天然河流或集蓄的水,这些水都要经过水源地的收集,所以水源地的管理将直接影响到人类饮用水的水质。在内地一般称水源地为集雨区,如在深圳有一般集雨区和饮用水源保护区之分,在香港则称为“集水区”。香港集水区所收集的淡水主要以饮用为主,集水区分为直接集水区和间接集水区。直接集水区是指雨水可自然流人 到指定点的汇流区域。间接集水区指借助外力或工程措施将雨水引入指定点的汇流区域。

一、香港集水区概况

香港地处亚热带一热带区域,属于亚热带一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2310mm,雨量充沛,但因香港三面临海,陆地面积狭小,河短流急,本地水资源收集难度很大,河川湖溪水资源有限,大部分用水依靠从广东的东江输入。香港是一个每年饮用
水消耗达9.5亿m3的城市。

目前,香港有大小水库(香港称“水塘”)17个,集水区总面积达30025hm2,占香港总面积的近30%,其中直接集水区面积10015hm2,间接集水区面积20010hm2。通过集水区收集的淡水平均每年可达2.95亿m3,占总耗量的三成,直接经济效益按东江供港原水价计算可达9亿~10亿港元。

香港的集水区是集水系统的主要部分,间接集水区往往通过引水道或低地蓄洪抽水站相连,目前香港有120km的引水道和10个低地蓄洪抽水站,这大大增加了香港集水区的集水能力,通过间接集水区收集的淡水平均每年达1.9亿m3,占总量的2/3。当然,集水区尤其是间接集水区的雨水并不能全部收集起来,引水道的规模,下游的防洪、灌溉都影响到集水区的收集能力。目前香港集水区大部分以每小时25mm降雨量为设计标准进行考虑,每公顷集水区面积的引水道设计载水流量不超过0.04m3/s。

二、香港集水区的管理

香港的集水区管理主要由水务署负责。水务署成立于1902年,但香港水务从开埠至今已发展了150多年,其间经历了逐水而居、为水所困、开源节流等3个阶段。

水务署作为负责向市民供水的部门,其职责涉及集水区在内的水源发展、水务设施建设及管理、供水系统运行维修保养及水质控制、客户服务各个环节。服务范围遍及全港。集水区管理主要由下设运作科负责,运作科下设了九龙区、新界东区、新界西区、香港及离岛区等4个分区进行分片管理。水务署对集水区的管理职责主要是保护集水区免受污染。其日常工作主要有:执行《水务设施条例》,严禁污水排进集水区;管制集水区的发展项目,以防止污染;会同其他相关部门密切监测集水区的活动及水质。

虽然多年来香港近八成的水源来自于东江(2001年度广东供港水源总量为7.37亿m3),并且按照协议广东省每年应提供给香港的水量最多每年可达11亿m3,可以保障其未来几十年发展的需求,但香港并没有忽视本地水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工作,包括开辟大量的集水区以收集利用本地水资源。

集水区的管理主要致力于保护集水区内的水质,保持集水区内的生态系统,尽量以经济运作模式安全地收集、储存地表水。为达到上述目标,香港采取了以下管理措施:

①将集水区内土地收归政府管理,不允许私人开发,引水设施、水库工程等水务设施都委托水务署一体化管理,集水区的界线也由水务署根据需要划定。

②制定专门的法规保护集水区不受破坏,区内所收集的地表水水质受《水务设施条例》《水污染管制条例》及《郊野公园条例》等多种法规直接或间接保护,

③对集水区进行严格的保护,在区内广植树木。20世纪70年代后,更是将大部分集水区开辟为郊野公园;未划为郊野公园的地方,被划为绿化地带或休憩用地,保护区内生态系统。现在的集水区内已是林木茂密,风景宜人。

④水务署人员定期对集水区的水质进行抽样化验以确保水质不受污染。

⑤政府及支持环保的团体不断地教育及宣传推广保护水资源环境,提高市民对集水区的保护意识。

⑥目前集水区内的固定污染源不多,但随着土地开发需求日益增加,政府已加强监督管理小型污水处理设施的兴建,同时在长远规划当中,加入敷设排污管道截污等措施,使集水区内的水质得以持续的保护。

⑦利用引水道及低地蓄洪抽水站,将较远地区的无污染地表水引入水库,使集水区范围得以扩大,提高本地水资源的利用率。

⑧水务署根据职责制定一套有效的运作机制,控制和管理集水区和水务设施,定期对包括集水区在内的集水系统进行严格的巡查及维修保养。

三、集水区对香港社会与经济的作用

翻看香港一百多年的成长历史,它之所以能够成为21世纪的国际大都市,拥有现代城市最先进的、设备完善的资讯网络、优质的商业及客运服务,完全依赖于洁净水源每天24小时连续不断地供应,都市规模和经济总量的扩张与自来水供应的增长息息相关。虽然香港利用了大量的土地作集水区来收集雨水,并且其供应量还不到总耗水量的三成,但本地水资源在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集水区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已越来越得到香港市民的广泛认可。

①东江水供港前,香港的经济发展和市民的日常生活完全依赖于集水区收集的淡水。东江水供港后,本地水源成了香港用水的重要补充。

②随着广东省尤其是依靠东江水源的沿线地方经济的发展,以及其对水资源需求量的增长,将难以确保东江供港水量的有效增长,充分挖掘现有集水区的产水能力可使香港在危机中掌握主动。

③本地水资源低廉的成本有效地降低了因使用东江水的高额开支,按每立方米供港东江水的水价3.08港元计算,每年可为香港节约9亿多港元。

④香港的集水区是香港郊野公园的主要组成部分,优美的水环境和良好的生态资源为市民提供了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⑤集水区内广植树木,治理了水土流失并且防止了库内泥沙淤积。

四、香港集水区管理经验对深圳的启示

深圳与香港只有一河之隔,改革开放后高速发展的经济,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大量的土地开发,使得深圳的用水量激增,供用水矛盾显著恶化。同时污染问题严重制约了本地新水源的拓展。深圳在跨流域调水引入新水源的时候,也应思考如何保护好已有的集水区,确保本地水源稳定的同时也保障引进的原水不受二次污染。随着引水工程取水口上游的开发及下游经济的发展,不可控因素的增加导致了对深圳供水量和质的不确定性,如何应付可能发生的突发危机,保障深圳经济的安全,是目前应引起深圳市高度重视的一个课题,而本地水资源的保障应该是其中比较可靠的对策之一。因此,香港对集水区管理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①制定可行的保护法规。香港其实并没有单独的集水区保护法规,集水区的保护虽同时受多个法规的约束,但香港法规规定的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赋予的责权利清晰,法规之间比较统一,因此法规中的规定易为大众所接受并深人人心,有利于相关部门顺利地开展工作。深圳目前虽然也有相关法规对水资源保护工作进行规范,但存在着目标不明确、责权不清晰、利益不平衡(奖少罚轻)、宣示性条款多操作性条款少、法规可变通之处多前瞻措施少等,使得法规执行难度大,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②集水区的统一管理。香港将集水区用地收归政府管理,不允许私人开发,并委托水务署统一管理,各部门根据自己的职能围绕保护的目标配合。相对于目前深圳对集水区分级分区管理、土地权属复杂、管理部门多却职责不清、土地的使用功能未根据保护目标严格划分等现状来说,香港的做法更有利于保护工作的确定性、连续性、一致性。

③各级政府和部门要明确保护责任。深圳目前存在于集水区的上一级政府的保护与下一级政府经济发展的矛盾,已经成为影响深圳集水区保护工作的最大障碍,下一级政府追求短 期发展而引起的盲目开发行为是水资源保护工作的最大杀手,因保护不得力而导致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萎缩,只有让各级政府及部门将水资源保护工作始终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并为其失职而承担责任,集水区的管理才能步人良性循环的轨道。

(作者单位:深圳市水务局西丽水库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