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改造电影:第一学历与学校有关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30 12:19:59
在一个名气不是很好的大学取得本科学历,以后要考好大学的研究生,发展前途怎摸样?请回答,谢谢!

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就业的压力,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上了考研之路,考研队伍正在逐年扩大。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考研人数再创新高,近80万人中录取了22万人,录取人数比去年增加了33%。面对日渐升温的考研热,很多人发现,报考本校的录取情况普遍比报考外校的情况好,不少考生埋怨考研“内幕”太多,考研存在歧视问题。近日,记者对此问题进行了调查。

说法:近亲繁殖加剧
南开大学物理学院光学专业:12个人报考本校,考上9个,考取比例为75%;3个报考外校,考上一个,考取比例为33%。

天津理工学院外语专业:5个报考本校,考上1个,考取比例为20%;4个报考外校,没有人考上。

武汉大学新闻专业:23个报考本校,3个没考上,考取比例为87%;16个报考外校,考上3个,考取比例不到20%:

“你为什么不报考武汉本地的学校?考人大你有熟人吗?没有熟人不找导师注定考不上!”当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一位报考人民大学研究生的落榜生向该校经济学院的一位老师说起自己的考研失败经历时,没想到这位老师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考研必须先找导师,导师都倾向于要本校或本地的学生,这是‘考研界’公开的秘密!”

考生:不全是“歧视”

武汉大学新闻专业的一同学介绍说,他们班今年报考外地学校的同学都是平时在班上成绩很好的同学,备考也非常认真。但16个人中只有3个人考上了,落榜的原因大多是由于专业课的分数太低,从而影响了总成绩,而在同等情况下这些学校给他们本校学生的专业课分数却很高。众所周知,考研阅卷是开卷的,阅卷过程中难免会带一些主观因素,加上今年开始实行差额录取,导师就有了更大的自主权。

不少人反映,这种情况在很多院校都是客观存在的,在考试之前有很多院校的老师甚至告诉他们本校的同学,不会在专业课上为难他们,公共课过线就不会有太大问题。

但这种现象也并不是绝对的,一位以338分的高分顺利考上北京师范大学的心理学专业的同学,对考研存在歧视一说予以反驳:“我觉得考研的结果如何,还是要看自己准备的时间和花费的精力,社会永远是公平的,付出了就会有回报!”

无可否认,跨校报考的确存在很多困难,例如,要重新买专业书、找专业笔记都是非常麻烦的事情。此外,由于自己所学的专业与报考的专业完全不同,即使考的是同一个专业,也必须比他们本校的考生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专业课上,而公共课复习就会随之受到影响。但只要自己努力付出,工夫不会负有心人。这位心理学专业考生说,他们班上也有不少同学就是因为自己复习不够认真,准备不够充分才导致考研失败的,“那些报考本校的落榜生几乎都是这种情况,”他认为。

导师:能力选拔是关键

很多被采访的导师并不否认考研歧视现象的存在,但他们认为这不是普遍现象,更不是必然现象。

南开大文学院传播学系系主任赵航教授说,能力才是考察学生的唯一标准。赵教授介绍,从初试到复试,考题都注重考生能力的考察,择优录取。研究生和本科生不同,研究生更需要有创新能力、开发能力、研究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仅仅能把基本参考书背熟并不能说明个人的能力问题。现在大部分高校的招生都很注重学生的能力选拔问题,导师出题力求活而新,尽量避免死记硬背就能考高分的现象出现。

赵教授说:“今年我们的试题就出得很活,从书上很难找到现成的答案,从考生的答案中就看出他们知识的掌握程度。”

往年对研究生的选拔只有初试一道关卡,复试只是一种形式,只要通过了初试,读研就应该没什么太大的问题,所以试题再新再活,也只能用分数作为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今年则不同,大部分院校开始实行1.2:1的差额录取,这就意味着通过初试后在复试中还有一部分人由于各方面的能力问题而被淘汰出局。

这种做法很受众多院校导师的青睐。天津大学材料学院分管研究生的曲院长介绍说,复试很有必要,往年研究生招生虽然也要经过复试,但复试不计入总成绩,所以不会影响考生的录取情况,今年由于实行的是差额录取,复试成绩必须计入总成绩,初试复试成绩综合起来后才能决定考生的录取问题。不排除一些考生由于备考的时间比较长而考试成绩特别好但实际操作能力不佳的情况存在,复试能在一定程度上杜绝这种情况发生。

此外,这些导师都强调,无论是初试还是复试,目的都是为选拔真正有能力的人,在出考试题目时,会考虑所有考生的情况,力求公正客观地选拔人才。例如,今年大部分院校研究生复试都会分为笔试、面试和英语口语三个部分。据了解,天津大学材料学院的复试中,笔试主要是客观题目,侧重考察考生的基础知识和实际能力,包括实验和实践的能力;面试时采用题库方式,让考生随机抽题做答,考察考生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其英语面试比较严格,分为现场翻译、现场阅读和英语问答三个部分,这些考试对考生的能力要求都很高,如果考生平时积累不够是很难蒙混过关的。

专家:跨校考研难有因

“考研关键在于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对考研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应该把心思放在怀疑考研是否存在歧视这样的琐碎问题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严汉平老师在谈到跨校跨地区考研难的问题时分析说,其实跨校跨地区考研难是有因可咎的。从考生的角度讲,考生所选择的地点、学校和专业一般都是比较热门的,它直接加大了考生考研的难度。一般院校的录取比例一般是1:4,而那些热门的学校和专业的录取比例一般都比较低,有的甚至低于10%。其次,从导师的角度上说,导师个人好恶和本人所从事专业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他们对研究生的选拔,由于他们对本校的学生情况比较熟悉,本校学生经过四年的系统学习对这些老师的观点、习惯都比较了解,所以导师们更倾向于录取本校的考生,从另一个角度上说,它会影响到了外校外地考生的录取情况。

同时,他建议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知己知彼,考生应该对自己的实力和兴趣特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同时对自己所选择的院校和导师的学术地位、历年的报考情况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切莫盲目行事;第二,跨校跨专业报考的考生应注意专业课的复习,要注意所报专业领域最前沿的理论动态或动向,立足于书本知识,但不能局限于这些知识;第三,也是所有考生都必须注意的就是加强外语的学习,考生应该在最后一到两学年中把自己的英语基础打牢。做好这些工作,不管报考哪所学习哪个专业,都不会有太大问题。

跨校考研难度很大
你必须在专业上有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