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是谁制定的:请问如何解释唐太宗的“政治清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4 19:35:45

如果您是学习历史的学生,在答题时除了要分析“政治清明”以外,还需要用两分法,辩证地看待此问题,答案方能完善。以下作参考:
  首先,唐太宗勤于政事,励精图治。唐太宗很重视选官用人,由于他多方面精心挑选,在他左右掌权的大臣,如房玄龄、魏征、李靖、温彦博及戴胄等人各有所长,都是一时之俊。唐太宗注意考察地方官的优劣,平时把各地的都督、刺史的名字写在屏风上,“得其在官善恶之迹。皆注于名下,以备黜除”。(《资治通鉴》卷一九三)选官得人,这是贞观时期政治清明的一个重要原因。

  唐太宗还注意纳谏。他曾问大臣魏征:“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魏征答:“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唐太宗很同意这个意见。大臣魏征、刘洎、马周等人,都敢于犯颜直谏。如唐太宗想修洛阳乾元殿,又想到西域市名马,都因臣下进谏而止。由于唐太宗善于纳谏,因此能及时地纠正一些错误,修明政治。

  必须指出,作为封建帝王,唐太宗同样对人民进行剥削和压迫。他自己曾说:“吾居位已来,不善多矣,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资治通鉴》卷一九八)特别是在648年(贞观二十二年)。唐太宗想第二次伐高丽,下令在四川造船,“州县督迫严急,民至卖田宅、鬻子女不能供,谷价踊贵,剑外骚然”。(《资治通鉴》卷一九九)在唐太宗死后的第五年,即653年(永徽四年),又爆发了睦州(浙江建德)陈硕真领导的起义。这些都说明了“贞观之治”存在的局限性。

我觉得唐太宗时期,听取魏征等贤臣的纳柬是一个关键;二是他是打下唐朝江山的重臣,了解民间人民的疾苦;三是他自身的一种博大的胸襟。

唐太宗执政期间选贤任能,听取魏征的劝谏,经济继续发展

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