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课教师app官方下载:春天有哪些民族风俗?详细些的!(除了'抢春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5 06:41:35
注意:是立春的时候!

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它标志农历旧的一年结束,生机盎然的春天将至。

  “年”的甲骨文写法为上面部分为“禾”字,下面部分为“人”字。金文的“年”字也与甲骨文相同也从禾、从人。小篆的“年”写作“上禾下千”,《说文解字·禾部》:“年,谷熟也。从禾,从千声。”小篆将“人”字讹变为“千”了,因而许慎用了此说,而“千”字本为有饰的人,此解也并不矛盾。(陈初生《金文常用词典》)我们知道,旧石器时代的原始人主要靠渔猎和采摘野果生存,到了新石器时代,开始进入了农业种植和畜牧饲养的新时期。“禾”是谷物的总称,不能错解仅为“小麦”。年成的好坏,主要由“禾”的生长和收成情况来决定,而现在已发掘出来的甲骨文中的“禾”字,几乎都是看上去沉甸甸地被压弯了腰,可见它象征着取得谷物生产的大丰收。“年”字下面的“人”字又作何解释呢?从甲骨文看,“年”字好象是人头上顶着沉甸甸的谷子的样子。

  春节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

  宋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解释:“正月朔日,谓之元旦”。《说文解字》中对“旦”字的解释为“从日见一上,一,地也。”表示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就是早晨的意思。因为它分别表示一年的第一个早晨,正月的第一个早晨,所以称“元旦”和“正旦”。

  除上述称谓外,春节还称“开年”、“开岁”、“芳岁”、“华岁”等,在诸多称谓中以称“元旦”最普遍,时间最长久。 >>>>>>>

  春节的习俗

  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腊月二十三/二十四 [祭灶] [扫尘] [吃灶糖]
  腊月二十五 [接玉皇][赶乱岁] [照田蚕][千灯节]
  腊月二十七/二十八 [洗浴]

  腊月二十九 [小除夕] [过赶年]
  腊月三十 [贴门神][贴春联][守岁][吃年夜饭][放爆竹][祭祖][给压岁钱]
  正月初一 [拜年][开门炮仗][占岁][贴画鸡][聚财]

  正月初二 [祭财神][财神的传说]
  正月初三 [烧门神纸][谷子生日][小年朝]
  正月初五 [祭财神][路头神][送穷][开市]

  正月初七 [人日][摊煎饼][吃七宝羹]
  正月初八 [谷日][顺星]
  正月初十 [石头生日] [贺老鼠嫁女][新年十日歌]

  正月十五 [元宵节][送孩儿灯][迎紫姑][走百病][偷菜节][巴乌节]
  立春风俗 [东郊迎春][春帖子][春牛][咬春]

meitingshuog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