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资源网:有没有好心人帮我找一些“驳钗黛合一说”的资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6 07:44:31
急用!我在这里先谢过了啊

有人提出了“钗黛合一”的说法,认为其实“钗黛合一”才是宝玉真正的理想,也是作者的理想。我也倾向于此说。金陵十二钗正册的首页上有四句诗:“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四句诗是并题在一幅画上的,说的就是黛玉和宝钗。俞平伯先生提出“黛、钗合为一图,合咏一诗。这两个人难道不够重要,不该每人独占一幅画儿一首诗么?”正因为两个女性都是如此的优秀,作者对她们显得难取难舍。生活在现实里,他就必须需要宝钗这样贤妻良母型的女子相伴。但这不是他的理想,他的理想是不会劝他求功名做官的黛玉。这是一种非常纯洁的理想。可是,困惑因此产生了。鱼和熊掌怎可兼得呢?(当然这不是外在的形式上的,否则二人都娶不就得了)所以,作者(此时作者和宝玉是统一的)在开始就让钗黛合为一图,这可能也是一种预示,他希望二人能够合二为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钗黛合一”作为一种学术观点,最初是由俞平伯先生提出来的。庚辰本第42回总评:“钗玉名虽二个,人却一身,此幻笔也。今书至三十八回,已过三分之一有余,故写是回,使二人合一。请看黛玉逝后宝钗文字,便知余言不谬”。在金陵十二钗的判词中,钗、黛合用一图一咏,也往往被作为一个辅证。

很多人觉得“钗黛合一”不可思议:这样天差地别的两个人,怎么可能合到一起呢?这样的“合一”又有什么意义呢?会不会影响作品的思想性或艺术性?一个人怎么可能既苗条又丰满,既纯真又成熟?其实,在我看来,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合一”。

当然,若要把钗、黛二人的容貌、身份、性格等硬生生地“合”在一起,未免有些不伦不类,同时也让人感到索然无味。但是,从钗、黛关系的发展变化这个角度来看,倒也颇有些趣味。

从书中的描写来看,钗、黛二人虽然特征鲜明,却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宝钗小的时候也“淘气”过,看过闲书,挨过打;黛玉在听宝钗的“金兰语”之后,“小性儿”似乎也去了不少。更有意思的是两个人的关系:最初两个人之间有着明显的敌意;但在“蘅芜君兰言解疑癖”后,两人成为金兰之交,倒比别人更好了。

钗、黛的见识均为不凡,从凤姐对两人的评价也可以看出这一点。只是黛玉钟于“情”,而不肯在俗事上下功夫;但从她对贾府经济状况的担忧,在众人皆被凤姐瞒过的情况下为二姐担心等等来看,她也极明白的。如果她肯在这方面花点心思,未必就不如凤姐;但她清高孤傲,自然是不屑于此的。宝钗呢,处处留心,贾府一应大小事无不了然,有时比平儿知道得都多;但表面上又藏愚守拙,很少露锋芒(螃蟹咏就是难得的一次)。她与黛玉的不同之处在于:黛玉是个特立独行,不管世人诽谤的,所以不能容于世;而她虽看得清楚,却并不与社会作对,这也许就是老子所说的“和光同尘”吧?钗、黛二人在对社会的洞察方面,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我想,除了宝玉之外,最了解黛玉的大约就是宝钗了。钗、黛二人后来能成金兰之契,除了惺惺相惜,确实也可称得上是知己。只是两人所采取的态度不同,所以其命运也不同。她们从最初的敌意,到后来的“俨似同胞共出”,也表明了钗黛之争并非是不可调和的。

在我看来,钗、黛可能象征着一个人身上矛盾的两个方面。黛玉对宝钗态度的改变,也许表明了这个人(钗黛合体)性格变化的重要转折点。也许,人在小的时候,黛玉的成分会多些;而等到长大成熟之后,宝钗的成分则会多些。从一种状态转变到另一种状态,往往要经历一个所谓的“过渡过程”。《红楼梦》中,就生动地描写了这样一种“人非物换”的复杂过程。一个人不能同时拥有纯真与成熟,但却可以从纯真走向成熟。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变化,只是程度有所不同罢了。由“黛”化“钗”,就是这样一个“理想化”的过程(正如物理学中常见的理想化方法)。

能像黛玉那样任性自然、率性而为,自然是令人羡慕的;但尘世的一切,我们是无可逃避的,尤其是在走入社会或婚姻之后。宝钗由一个“淘气的”、偷看禁书的小女孩,变成那样一个老练、世故的女子,很难说不是由社会的历练造成的。但是,她的过于现实,又让人感到有些不满,心中颇觉“美中不足”。由黛玉到宝钗,有得亦有失(得到了成熟,却失去了纯真,而失去的则似乎更可贵),因此总是无法“兼美”,让人感到“意难平”。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还有真、假宝玉的问题。“真”与“假”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从书中可以看出,甄宝玉小的时候与贾宝玉简直是一模一样。可是,长大以后,似乎就转了性(也许是听了警幻的劝),好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而此时的贾宝玉,却已是“悬崖撒手”了。

在《红楼梦》的开头,就讲了一个由“石”变“玉”的“幻术”。宝玉乃神瑛侍者下凡;他身上所佩的那块通灵宝玉,原本是一块无才补天的大石头,却被施以“幻术”而变成了一块美玉。也许,这块石头(“瑛”即为“似玉的美石”)的命运,从某种意义来说,就是宝玉一生命运的象征。

庚辰本第22回双夹批:“将薛、林作甄玉、贾玉看书,则不失执笔人本旨”。如果说钗、黛是一人的话,那么真、假也可能是一人。“钗黛合一”和“真假合一”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贾宝玉和林黛玉就是小时候的甄宝玉和薛宝钗。所谓黛玉之死与假玉出家,也许正象征着人的一种变化,所谓“过去种种犹如昨日死”。贾宝玉变成甄宝玉(“石”变“玉”)和黛玉变成宝钗(“木”变“金”),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一个是“幻术”,一个是“幻笔”,都表明了一个此消彼长、世事沧桑的变幻过程。

在我看来,钗黛之争是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情感和理性等等矛盾的集中体现。这些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矛盾,是很有普遍意义的。“钗黛合一”就是这样一个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共同体。如果说从“黛玉”变成“宝钗”(或由假玉变成真玉),是有些“理想化”的;但对于具体的某个人来说,这只是个程度的问题。“钗黛合一”(或是“真假合一”),则更像一个真实的人。

“木石前盟”让人想起“前世冤家”、“海誓山盟”,代表了美好的爱情;“金玉良缘”则让人想起“金玉满堂”,是世俗的美满姻缘。爱情和婚姻是人生的两个阶段。当“木”(黛玉)变成了“金”(宝钗),“石”(假玉)变成了“玉”(真玉),“木石前盟”(浪漫的爱情)也就变成了“金玉良缘”(现实的婚姻)。

有人说,“金玉良缘”扼杀了“木石前盟”。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种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也许就是书中所讲的“幻术”;而真正施展这种“幻术”的,就是社会。这是一双“看不见的手”(“茫茫”、“渺渺”),但几乎人人都难逃此“劫”。

有人认为“钗黛合一”便是“兼美”,这只不过是一种美好的愿望罢了。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恐怕是很难看到的。即使真的可以“兼美”,那也不过是昙花一现,就如同可卿的早逝(在书中,第一个死的就是可卿)。可卿之死,也许就象征了这种“兼美”梦想的破灭。

在第一回中,有这样一段话:“那红尘中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磨’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倒不如不去的好。”脂批中说:“四句乃一部之总纲”。所谓的“钗黛合一”或是“真假合一”,都表明了一种“人非物换”的过程,让人感到的是“美中不足”。“钗长黛消”这四个字,包含了人生的多少无奈,多少感伤!

"钗黛合一"是现代学者提出来的一种说法.
想要找批驳它的资料建议你从"钗黛合一说"中找出一些你不认同的例子或是观点,然后到红楼梦中找论据驳它.反证法应该是最简洁的路径了.

到红楼梦吧去找一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