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研讨主题:南平是怎么得来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6 07:21:44

南平位于福建省北部,地处武夷山脉北段东南侧,福建、浙江、江西三省结合部,是福建的“北大门”。为闽江的发源地,建溪、富屯溪、沙溪在南平城汇合始称闽江。幅员面积2.63万平方公里,是福建省面积最大的行政区域,辖邵武、武夷山、建瓯、建阳四市和顺昌、浦城、光泽、松溪、政和五县及延平区,总人口305万人。境内山峦起伏,河谷纵横,水系发达,属典型的中低山丘陵构造侵蚀地貌。是山水森林城市,闽江上游的生态屏障,近代诗人郭沫若吟咏南平为“山围八面绿,水绕 二江青”。
  早在3000多年前,古越先民就在这块土地上开疆拓土,繁衍生息,是中国大陆南方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有 1800多年的建城史,秦汉时期是闽越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汉年间,福建设5县,南平占3县;明清时期,福建置8府,南平据3府。文化积淀深厚,古越文化、闽越文化、茶文化、蛇文化有着独特的魅力。历代曾出过李纲、杨荣等17位宰相和一批著名历史人物。南宋理学创立者朱熹曾在闽北“琴书四十载”,素有“闽邦邹鲁”和“道南理窟”之称。
  汉建安初(196-205)境内始置汉兴(浦城)、南平、建安(建瓯)、建平(建阳)4县,属会稽郡。三国吴永安三年(260)置建安郡,治所建安(今建瓯)。晋元康元年(291)属江州。南朝陈永定初(约557)属闽州,后属丰州。隋开皇九年(589)废郡为县,属泉州(州治今福州),大业三年(607)属建安郡(郡治今福州)。唐武德元年(618)以原建安郡地置建州,天宝元年(742)复置建安郡,乾元元年(758)改为建州,属江南东道。五代闽龙启二年(934)属闽;天德三年(945)改建州为永安军,旋改忠义军;南唐保大四年(946)置剑州,州治剑(浦今南平)。宋开宝八年(975)改忠义军为建州,太平兴国四年(979)改剑州为南剑州,五年(980)置邵武军,治所邵武,端拱元年(988)改建州为建宁军,绍兴三十二年(1162)改建宁军为建宁府,属福建路。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邵武军为邵武路,十五年(1278)改建宁府为建宁路,改南剑州为南剑路,大德六年(1302)南剑路改为延平路,均属江浙行中书省福建道宣慰使司(至正十六年即1356年为福建省)管辖。明代境内并置建宁、延平、邵武3府。清亦同。清末为延建邵道(驻南平),领3府。延平府领南平、顺昌、将乐、沙县、尤溪、永安6县和上洋厅,建宁府领建安、瓯宁、建阳、崇安、浦城、政和、松溪7县,邵武府领邵武、光泽、泰宁、建宁4县。1913年废府制,为北路道(驻南平,领16县)。1914年为建安道。1925年废道,直属福建省。1933年11月为“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延建(闽上)省,1934年境内为第三、第九、第十行政督察区,1935年改为第二、第三行政督察区。1940年改水吉特区为县。
  1949年5月至1950年2月各县相继解放,为第一、第二专区,1950年3月第一专区改建瓯专区(9月改建阳专区),第二专区改南平专区。1956年建阳专区并入南平专区,划入闽清、三明2县,增设南平市,撤销水吉县,共辖南平市和南平、顺昌、建阳、建瓯、沙县、邵武、浦城、崇安、光泽、松溪、政和、建宁、将乐、古田、尤溪、泰宁、屏南、闽清、三明19县。1959年划出闽清、松溪、政和3县,1960年南平县并入南平市,三明县划归三明市,松溪、政和县合并为松政县,1962年撤销松政县恢复松溪、政和县。1963年划出古田、屏南2县,1964年增设建西县,1970年划出尤溪、沙县、将乐、泰宁、建宁5县,增入松溪、政和合并的松政县,撤销建西县,南平专区迁驻建阳,改为南平地区,1971年改为建阳地区,1975年松政县复为松溪、政和2县,1983年邵武撤县设市,1988年建阳地区迁驻南平,改名南平地区,1989年撤崇安县设省辖县级武夷山市。1992年建瓯撤县设市。1994年建阳撤县设市,同时撤销南平地区,设省辖地级南平市,原南平市改为延平区。
  南平风光奇秀,景色怡人,是旅游休闲度假理想之所。境内北有中国大陆四个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之一的武夷山,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生态景观交相辉映,以“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蜚声海内外,融国家级风景区、自然保护区于一体。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是“蛇的王国”、“鸟的天堂”、“昆虫的世界”、“角怪的故乡”,为亚热带动植物“模式标本”的产地,号称“世界生物之窗”。南有三溪聚汇、环抱南平城的延平湖,是福建水口水电站的重点库区,库区水面达12万亩。全市有大小旅游景点150多处,其中国家级、省级以上景点占三分之一。
  是福建省连接中国大陆东南的重点林区,素称“南方林海”、“中国竹乡”。山地面积3167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2946万亩,森林覆盖率74.7%,活立木总蓄积量1.33亿立方米,为福建省的三分之一;竹林面积524万亩,占中国大陆的十分之一、福建省的五分之二。境内有1江3溪176条支流,水域面积165.15万亩,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387.37万千瓦,居福建省首位。已发现的矿种有75种,主要有铌钽、铅锌、硫铁、石墨、水晶、水泥灰岩、铜、钨等矿,已探明储量41种,其中19种储量居福建首位,钽铌矿、萤石矿储量居全国前列,有很高的工业开采价值。
  南平作为福建连接华东、华南地区的重要通道,东南沿海连接内陆的交通枢纽,具有便捷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全市内河通航里程200多公里,境内闽江及其支流水运航道畅通,500吨级轮船可直航福州马尾港, 连接海运。陆路有两条国道(205、316国道)、八条省道、三条铁路(鹰厦线、外福线和横南线),以及正在建设的京福高速公路南平段,已形成6个出省通道。空运有武夷山机场,加上南平、武夷山各设一个口岸,基本实现了沿海口岸功能内移。以移动通讯网、互联网、广播电视宽带信息网为标志的信息高速公路基本建成。
  南平农业在福建颇具特色和优势,全市耕地面积318万亩,其中水田209万亩。有7个国家级、8个省级商品粮基地县,每年提供商品粮5亿公斤以上,粮食净调出量占福建省的三分之二,被誉为“福建粮仓”;茶园面积稳定在40多万亩,为福建省第一大产茶区;畜牧业以乳牛为重点,存 栏乳牛3万多头,鲜奶产量占福建省的二分之一以上。全市工业基础雄厚,拥有造纸、森工、针纺、化工、机械、建材、电力等重点行业和PU革基布、南孚电池、太阳牌电缆等名牌产品,是福建省老工业基地。南平造纸厂是中国最大的新闻纸生产基地。“九五”期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平均递增7.2%;财政总收入平均递增 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递增9.4%;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递增8.4%。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254.64亿元,增长11.5%;财政总收入19.18亿元,增长11.74%。
  未来的南平将发挥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绿、旅、新”产业,建设成为用高新科技武装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经济区。

中国五代时十国之一。又称荆南,一作北楚。高季兴(原名季昌)所建。都荆州(今湖北江陵),称江陵府。疆域仅荆、归(今湖北秭归)、峡(今湖北宜昌)三州,约为今湖北省巴东县至湖南省岳阳市间长江两侧的狭长地带。
高季兴为朱温部将。唐末,朱温势力已扩大至荆州。后梁开平元年(907),朱温即帝位后,派高季兴赴任荆南节度 使。荆南镇旧辖10州(一作8州),唐末,为邻道侵夺殆尽。高季兴到镇时,仅得江陵一城。季兴招集亡散军民,暗中准备割据。乾化四年(914),后梁封季兴为渤海王。后唐同光元年(923),李存勖灭后梁,季兴入朝洛阳。次年,受封为南平王。后唐灭前蜀以后,季兴得到归、峡二州。当时,南方诸国彼此势均力敌,弱小的南平正是诸强避免直接冲突的缓冲地带;加之吴与南唐为阻止中原朝廷南进,封锁江淮漕路,江陵便成为南方诸国进贡中原、南北贸易的陆上交通中枢和五代时最大的茶市。南北复杂的政治、经济关系和南平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南平虽四面受敌,但一直未被吞并。南平生产不能自给,靠通商获得财物。国主奉中原朝廷年号,同时对南北称帝各国一概上表称臣,远如闽、南汉、契丹也不例外,借以获得赏赐及维持商贸往来。
高季兴及其子高从诲(891~948)常截扣南方诸国进献中原朝廷的贡使、贡物,一旦对方遣使质问或发兵攻索,即归还请和。各国因称高从诲为高无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