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有什么重要理论:西厢记的主要内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1 14:02:17

金代出现了董良(一说为董琅)所写的诸宫词《西厢记》,诸宫词是当时的一种说唱艺术,类似现代的评弹,用琵琶和筝伴奏,边说边唱。这本《西厢记》将内容大为增加,加入许多人物和场景,最后结局改为张生和莺莺不顾老夫人之命,双双出走投奔白马将军,由其做主完婚。

元代时王实甫基本根据这部诸宫调将《西厢记》改编成多人演出的戏剧剧本,使故事情节更加紧凑,融合了古典诗词,文学性大大提高,但将结尾改成老夫人妥协,答应其婚事,大团圆结局。

梗概:
在山西普救寺借宿的书生张珙,偶遇扶柩回乡在寺中西厢借住的原崔相国的女儿崔莺莺,由於互吟诗而产生爱慕。一次强盗慕名围寺,要强抢崔莺莺,莺莺的母亲老夫人宣称谁能救他女儿就将女儿许配他,张生向他一位故旧「白马将军」蒲州杜太守写了一封求救信,由一位僧人突出包围送出,杜太守发兵解围。过后老夫人因门第不当悔婚,只让莺莺拜张生为义兄以谢搭救。张生一病不起,在莺莺的丫鬟红娘的帮助下,两人暗通书信,最后有了私情,被老夫人发现,由於红娘以理据争,无可奈何之下,老夫人命令张生上京赶考,张生考中并回来迎娶莺莺。

《西厢记》
中国元代杂剧作品。王实甫著。明中叶有人认为是关汉卿所作,或说王作关续。取材于唐元稹传奇小说《莺莺传》。宋代有鼓子词、转踏说唱莺莺故事,至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出,则是这一故事的集大成者,为《西厢记》的创作奠定了基本构架。王实甫在此基础上浓笔重塑张生的形象,而塑造得最为成功的形象是红娘,历来家传户喻,脍炙人口。《拷红》一折,数百年来屡演不衰。老夫人则作为全剧的反面角色贯串始终 。这个封建家长的化身 ,通过《寺警 》、《赖婚》等折,一层层撕下庄严、华贵的面纱,露出冷酷、虚伪的真面目。
王实甫是元人杂剧的高手,擅于描摹环境、酝酿气氛,唱词优美,一曲“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成为千古绝唱;《西厢记 》不仅被明代的李日 华改编成南曲《西厢记》,清代以后昆曲、京剧等各种地方戏都在演出 ,而且对汤显祖的《牡丹亭》和曹雪芹的《红楼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历代文人对《西厢记》尤为青睐,现传明、清刻本不下百种,为古典剧作之冠。拉丁文、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意大利文、日文等均有译本,影响所及,遍布全球。

《莺莺传》
唐代传奇。元稹撰。原题《传奇》。《异闻集》载此篇,还保存原题。《太平广记》收录时改作《莺莺传》,沿用至今。又因传中有赋《会真诗》的内容,俗亦称《会真记》。本篇写张生与崔莺莺恋爱,后来又将她遗弃的故事。文笔优美,描述生动,于叙事中注意刻画人物性格和心理,较好地塑造了崔莺莺的形象。既写出了这位封建家庭大家闺秀对封建礼教的反叛,又写出了她性格中软弱的一面。有血有肉 ,异常鲜明。相比之下,张生的形象则写得较为逊色。《莺莺传》的故事流传极广,后世据以改写的戏曲,不可胜数。如宋代赵令畤有鼓子词《商调蝶恋花》,金代董解元有《西厢记诸宫调》,元代王实甫有杂剧《西厢记》,明代李日华、陆采各有《南西厢记》,周公鲁有《翻西厢记》,等等。流传至今,《西厢记》已成为中国许多戏曲剧种的传统剧目,家喻户晓。关于《莺莺传》的研究资料,除王铚《〈传奇〉辨证》、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外,还有王桐龄《会真记事迹真伪考》、陈寅恪《读莺莺传》、孙望《莺莺传事迹考》。

张生与崔莹莹的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