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大学特教学院岳雷:免抵调库概念是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8 00:18:55
问题如题。

免抵调库是指对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主管征税机关对生产企业在征税时计算免、抵税额,县级以上征税机关根据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批准下达的“免、抵”税数额调整税收收入。
调整的具体办法是:按“免、抵”税数额同时增加“免、抵调增增值税”和“免、抵调减增值税”两个科目的数额,并将免抵调增增值税的约定比例部分由中央国库划入地方国库。
要全面理解免抵调库概念,必须首先认识以下几个问题:
1."免、抵、退"税办法影响企业应征税源,进而减少税收收入。根据"免、抵、退"税办法的规定,"免、抵、退"税中的"免"税是指对企业出口货物免征本环节应缴的增值税;"抵"税是指对企业出口货物中包含的进项税金在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款中予以抵顶;"退"税是指当企业一定时期内应抵顶的税额大于应纳税额而未抵顶完时,经主管退税机关批准,对未抵完的予以退税。从上述定义不难看出,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企业,由于其出口货物的应缴税金免征,并且出口货物所包含的进项税金要在内销货物的应纳税款中予以抵顶,因而相比不实行"免、抵、退"税办法时,企业在财务核算和纳税申报时计算的应缴税金势必大大减少,企业直接申报缴纳的税收收入也就相应减少。企业出口货物占的比重越高,实行"免、抵、退"税办法后减少的税源和收入也就越多。增值税收入减少,随之附征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也相应减少。
2.免抵调库政策旨在对因免、抵减少的收入进行基本准确的核算统计。通过对免抵额进行比较规范、准确的核算统计,并据此计算对税收收入以及地方利益的影响,是免抵调库政策出台的首要目的。根据"免、抵、退"税管理办法的规定,在具体操作时,由于企业出口货物中所使用的原材料及其包含的进项税金难以准确划分,因此在实际执行中,企业的"免抵"额并不是分别计算"免"税额和"抵"税额后相加得出的,而是通过"免、抵、退"税总额与企业期末留抵税金的比较,先计算应退税额,而后再确定免抵额的。如不考虑免税购进原材料和上期结转等因素,免抵额的计算原理大致如下:
企业"免、抵、退"税额=企业出口货物离岸价 X 汇率 X 出口货物退税率 如"免、抵、退"税额大于期末留抵税额,则:
应退税额=期末留抵税额,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期末留抵税额; 如"免、抵、退"税额小于期末留抵税额,则:
应退税额="免、抵、退"税额,免抵税额=0。
按上述原理计算出的免抵额,基本上就是如不实行"免、抵、退"税办法企业应该申报的税源和上缴的收入。当然,由于征、退税率不完全相同,免抵额与实行征退税办法时的应征税额会有些差异,但不会很大。
3.必须在有出口退税指标的情况下国库才可以办理调库。考虑财政承受能力,我国出口退税工作一直受指标的控制。由于免抵调库同时调增增值税收入和出口退税两个科目,因调库增加的出口退税是退税总额的组成部分,因此调库的数额也就相应受到了退税指标的制约。当出口退税总指标有限时,调库增加就意味着外贸企业退税的减少,出口退税对促进企业发展和外贸增长的作用就降低。所以,近两年也出现了由于免抵调库增加而加大财政收入规模的情况。

为均衡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税额调库进度,确保出口退税机制改革的顺利运行的措施。

还是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