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商科大学排名20:求<白马篇>原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5 04:21:01
最好有相关的鉴赏

白马篇[1]

曹植[2]

白马饰金羁[3]连翩西北驰[4]。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5]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6]。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7]。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8]。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9]。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10]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11]。长驱蹈匈奴[12],左顾陵鲜卑[13]。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14]?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在壮士籍,不得中顾私[1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四部丛刊影印明活字本《曹子建集》

【注释】

[1]本篇属《杂歌曲·齐瑟行》,又名《游侠篇》。 [2]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第三子,丕同母弟。封陈王,谥曰思,故世称陈思王。一生以曹丕称帝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受曹操宠爱,尝随征伐,诗文多写其安逸生活和建功立业的报负;后期备受曹丕父子迫害,郁郁而终,诗文多表现其愤抑不平之情及要求个人自由解脱的心境。 [3]羁:马络头。 [4]连翩:接连不断,这里形容轻捷迅急的样子。魏初西北方为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居住区,驰向西北即驰向边疆战场。 [5]幽并:幽州和并州,即今河北、山西和陕西诸省的一部分地区。游侠儿:重义轻生的青年男子。 [6]扬:传扬。垂:边疆。"少小"二句:青壮年时期即离开家乡,为保卫国家而扬名于边疆。 [7]宿昔:昔时,往日。秉:持。楛(hù户)矢:用楛木做箭杆的箭。何:多么。"宿昔"二句:意思是说昔日良弓不离手,箭出尽楛矢。 [8]控:引,拉开。左的:左方的射击目标。摧:毁坏。与下文的"散"(破裂),都有穿透之意。月支:与"马蹄"都是射贴(箭靶)的名称。接:迎接飞驰而来的东西。猱(náo挠):猿类,善攀缘,上下如飞。 [9]剽:行动轻捷。螭(chí痴):传说中的猛兽,如龙而黄。 [10]虏:胡虏,古时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数:屡次。 [11]羽檄:檄是军事方面用于征召的文书,插上羽毛表示军情紧急,所以叫羽檄。厉马:奋马,策马。 [12]蹈:奔赴。 [13]陵:陵蹈,以武临之。 [14]怀:顾惜。[15]中:心中。顾:念。

【提示】

这首诗描写和歌颂了边疆地区一位武艺高强又富有爱国精神的青年英雄,借以抒发作者的报国之志。本诗中的英雄形象,既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又凝聚和闪耀着时代的光辉,为曹植前期的代表作品。

诗歌以曲折动人的情节,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生动感人的青年爱国英雄形象。开头两句以奇警飞动之笔,描绘出一驰马奔赴西北战场的英雄身影,显示出军情紧急,扣动读者心弦;接着以"借问"领起,以铺陈的笔墨补叙英雄的来历,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英雄形象;"边城"六句,遥接篇首,具体说明"西北驰"的原因和英勇赴敌的气概。末八句展示英雄捐躯为国、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境界。

白 马 篇

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胡瞄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在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本篇主要运用铺叙描写的方法,塑造了一个武艺高强,不惜为国捐躯的青年英雄形象。开头二句,以白马奔腾如飞的形象,既写出游侠儿骑术的高超,同时也振起全篇。“借问”等四句补叙游侠儿的来历。“宿昔”以下八句,热情描写游侠儿的高超武艺。他的不同凡响的骑、射、狡、勇,正是来日杀敌立功的先决条件。“边城”等六句,写游侠儿驰骋战场、奋勇杀敌的英武气概。“弃身锋刃端”至最后,描写游俨儿报效国家、不怕牺牲的心理活动。此诗艺术构思完整,层次清楚,中间“宿昔”等八句写游侠儿的高超武艺,描写细致,笔力劲健,且多用偶句。从这首诗可以看出,曹植诗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较高成就。

本篇的写作同曹植的生活和思想密切相关。曹植有远大的抱负,生平念念不忘建永世之业,留金石之功。本篇中的游侠儿不妨看作诗人的自我写照。

曹植生平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毫县)人。曹操第三子。封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自幼聪敏,富于才学,曾被曹操宠爱,几次欲立为太子,终因“任性而行,不自雕厣,饮酒不节”而失宠。及曹丕、曹睿相继为帝,备受迫害。他几次上疏希望被重用,但均遭冷落,终于在愤懑与苦闷中死去。

曹植的生活和创作,以曹丕即位那年(220)为界,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意满自得,并受时代风气的影响,抒发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后期由于生活境遇的显著变化,更多地表现抱负不得施展的愤激心情。他是建安时代最负盛名的作家,诗歌、辞赋、散文都有突出成就。他的诗注意对偶、炼字和色彩,富于音乐性,钟嵘推重为“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现存诗八十余首。有《曹子建集》。

白马篇

作者: 李白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
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
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
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
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
叱咤经百战,匈奴尽奔逃。
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
羞入原宪室,荒径隐蓬蒿。

万乘,皇帝
剧孟,吴国的游侠
原宪,孔子弟子,隐居不仕
萧曹,萧何\曹参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
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相信道教,有超脱尘俗的思想;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他青少年时期在蜀地所写诗歌,留存很少,但已显示出突出的才华。李白约在二十五、六岁时出蜀东游。在此后十年内,漫游了长江、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地方,开元十八年(730)左右,他曾一度抵长安,争取政治出路,但失意而归。天宝元年(742),被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作为文学侍从之臣,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不满两年,即被迫辞官离京。此时期李白的诗歌创作趋于成熟。此后11年内,继续在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漫游,“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他仍然关心国事,希望重获朝廷任用。天宝三载,李白在洛阳与杜甫认识,结成好友,次年分手后未再会面。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正在宣城(今属安徽)、庐山一带隐居。次年十二月他怀着消灭叛乱、恢复国家统一的志愿应邀入永王李幕府。永王触怒肃宗被杀后,李白也因此获罪,被系浔阳(今江西九江)狱,不久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途中遇赦得归,时已59岁。晚年流落在江南一带。61岁时,听到太尉李光弼率大军出镇临淮,讨伐安史叛军,还北上准备从军杀敌,半路因病折回。次年在他的从叔当涂(今属安徽)县令李阳冰的寓所病逝。
此诗尽显李白的江湖游侠的豪迈和快意恩仇的个性。

白马篇[1]

曹植[2]

白马饰金羁[3]连翩西北驰[4]。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5]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6]。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7]。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8]。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9]。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10]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11]。长驱蹈匈奴[12],左顾陵鲜卑[13]。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14]?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在壮士籍,不得中顾私[1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