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政府出资免费培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一样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3 08:54:15
各位朋友, 请问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一样吗?我们学过政治经济学了,但是好像我们又要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怎么回事?

不一样!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创造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科学的观点和学说总称.它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是指导无产阶级求解放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是十分完备而严整的理论体系,有马克思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又称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传播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称谓,所至的内容大体上是相同的),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方法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发展规律,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发展科学的规律的科学,是唯物史观的延伸和科学论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剩余价值理论,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工人劳动的秘密,阐明了无产阶级是剩余价值的创造者,业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科学社会主义时关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研究无产阶级的解放道路,策略以及科学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学说.它是马克思注意全部理论的核心和归宿.马克思主义上述三个部分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不断发展的.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揭示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的出版,是马克思主义实现经济科学革命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历史背景(两个具体条件)
⑴、实践基础(条件):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和矛盾的激化为研究政治经济学提供了丰富的条件,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形成并日益尖锐化;
⑵、阶级基础(条件):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和阶级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呼唤着政治经济学的出现;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
古典政治经济学(英国、法国)和空想社会主义(英国、法国)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思想和理论来源。
古典政治经济学提出了劳动价值理论,并在一定程度上触及剩余价值问题,但并没有揭示剩余价值的本质和来源。到19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的激化,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开始走向庸俗化,把资本主义看做是自然的永恒的制度。其代表人物是萨伊(法国),他抛弃了劳动价值理论,宣扬所谓的三位一体公式,认为劳动、土地和资本共同是价值的源泉。
空想社会主义者虽然抨击资本主义,但反对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寄希望于资产阶级自觉接受他们的改良方案,以实现社会变革,这无疑是一种幻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使政治经济学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因为它第一次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指明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根本、最本质的关系,这种关系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之间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社会经济运动的发展变化规律。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把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和更替,看作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评价社会经济制度主要看其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是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是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发展的理论
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真理是相对的。“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一方面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另一方面,它批判地吸收了各种经济学说中的科学合理成分。
马克思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两个伟大发现:⑴、唯物史观; ⑵、剩余价值理论。
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实现了社会历史观的根本变革;
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的根本变革。
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重大贡献:
⑴、 列宁对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贡献: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
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社会主义革命可能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
⑵、 毛泽东对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贡献: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纲领;以及
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⑶、 邓小平对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贡献: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邓小
平在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如创造性地提出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而不是区别社会经济制度性质标志的理论观点,从根本上破除了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的传统观念。他还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初级阶段等理论,把政治经济学推到新的境界。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马克思列宁主义(一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七大
确立)、邓小平理论(十五大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确立)。
(4)、江泽民对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贡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所以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根本原因在于它内在的本质属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科学性;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开放性;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发展性。
政治经济学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它,首先,必须社会主义建设坚持以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其次,要勇于实践,作出新探索,总结新经验,提出新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包含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和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关系的过程。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其中生产的性质、对象、水平和规模决定着分配、交换、消费的性质、对象、水平、结构和规模,而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它们既是生产的实现,又是生产连续进行的条件。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交换和分配是中间环节。
现代社会第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服务领域同样纳入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视野,马克思关于物质生产领域中经济关系分析的逻辑和方法,同样可以用于服务领域的政治经济学研究。
5、生产的三要素
⑴、人的劳动;⑵、劳动对象;⑶、劳动资料。
人的劳动就是劳动力的支出,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支出。
劳动对象就是人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东西。劳动对象可能是自然物,如矿藏,也可
能是劳动产品,如钢材。
劳动资料又称作劳动手段。是使人的劳动和劳动对象联系起来的媒介物。包括生产工具、生产建筑物、道路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生产工具是人类社会对于自然界能动作用的能力和人们征服自然力、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标志,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生产工具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程度的测量器。”(马克思)三个要素中,劳动者起着能动的主体作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合称为生产资料。
任何劳动都必须具备这三个基本要素。随着社会生产和劳动过程的发展,在这些简单要
素的基础上会逐渐加入某些新的要素,如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经济信息等。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就是诸多要素在一定形式下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物质产品的过程。
物质资料生产包括两个方面——劳动过程和社会过程。
劳动过程是指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这种作用表现为生产
力;社会过程是指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社会关系的过程。这种过程表现为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不是研究生产的技术层面,而是研究生产的社会层面,即生产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了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是指人类社会为了生存和
发展而谋取物质资料(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方式,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及与其相适应的生产方式。
6、生产力:是人的因素(劳动者)和物的因素(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的总和,是人们
利用、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
生产力的核心问题是劳动者用什么样的劳动资料生产他们所需要的物质资料。人类对
自然力的征服,不仅带来了自然的后果,而且也在人类社会自身之内带来了社会的后果。即劳动不仅创造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而且劳动还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
生产力的基本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生产力具有物质性。生产力是在人类劳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客观物质力量。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生产力具有社会性。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人类生产活动不可能是个别人的行为,而是一定群体的社会活动。
7、生产关系:也称经济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生产关系
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
生产关系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2、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他
们的相互关系;3、产品分配形式。
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特点。生产资料所有制
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体系,其内部结构由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
支配、使用等经济关系组成。从表面上看,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人对物的占有关系,实质上它
是通过对物的占有而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以及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
合方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从根本上决定着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性质,是体现
生产关系性质的首要标志。
研究生产关系包括研究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对生产关系的研究具有层次性:
本质层次: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层次的生产关系;
运行层次(表层层次):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中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经济体制由两个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经济形式的安排,主要指经营方式,另一部分是经济管理体制,主要指价格、信贷、劳动工资的管理等等。
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明确建立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以及采取什么形式(经济体制),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条件。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作用的发挥有两个层次:
一是生产关系的性质;二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即经济体制。尽管经济体制在根本上是由生产关系和社会经济制度决定的,但经济体制毕竟有一定的独立性,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对生产力的发展独立发挥作用。要使生产关系能够充分发挥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具体形式都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如果一种生产关系从其性质上看是先进的,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它的具体形式不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那么这种先进的生产关系也不能有效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因此,在中国,重视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内容和途径。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在于明确建立怎样的生产关系并采取怎样的形式才能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8、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关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在一定生产力状况基础之上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生产力的发展是生产关系变化的原因和新旧生产关系更替的依据。
在各个社会都存在多种层次的生产力水平,政治经济学依据的是该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因为先进生产力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首先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研究生产关系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揭示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探索实行怎样的生产关系以及采取怎样的具体形式和运行方式,才能更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分配交换和
消费方面生产关系的总和,也就是社会生产关系体系。
政治经济学在研究生产关系时,不是研究它的表面现象,而揭示生产关系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性, 即研究各种客观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政治经济学必须联系生产力来研究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及上层建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政治经济学不能脱离生产力和上层
建筑来孤立地研究生产关系,而应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一定社会制度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中来研究生产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是: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表现为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时,它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党它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研究生产关系必须研究生产力,或者说是在研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
动中研究生产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原因和依据,才能正确判断某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才能科学地揭示经济发展的规律性。
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两者是有机结合的统一,共同构成了一个社会的生产方式。
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该社会的经济基础。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与该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构成社会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存在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9、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不是说科技构成了生产力的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之外的另一独立
性要素,而是指科技同生产力中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相结合,就可以:
⑴、 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⑵、 提高资料效率;
⑶、 提高对象质量并扩大范围;
⑷、 提高生产过程的组织管理水平。
用发展的眼光看,科技在人类社会中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人类不仅利用科技改善自
己生存和发展的条件,而且也在改造客观世界。
10、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
(1)、经济规律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这里讲的经济条件包括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市场条件等等。
(2)、经济规律的作用是客观的,无论人们对它认识或不认识,它都会按照自己的要求发挥作用。
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可以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1)、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
(2)、人们可以研究各种经济条件下经济规律的作用,结合现存的经济条件,选择和利用
经济规律对自己有利的实现形式。
经济规律也有不同于自然规律的特点:
(1)、绝大多数经济规律只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发生作用,而自然规律大多是长久不变的;
(2)、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离不开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而自然规律可以离开人们的活动而独立存在和发生作用;
(3)、在阶级社会里,生产关系表现为阶级之间的利益关系,因而人们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都有阶级背景,总会直接和一定阶级、社会集团的利益相联系。
经济规律的类型:
(1)、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矛盾运动规律;
(2)、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如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中共存规律;
(3)、某一个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如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剩余价值规律,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规律等。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具有阶级性的科学。阶级性是一定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和要求的表现,反映一定阶级的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具有阶级性,决定于它所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质。作为政治经济学对象的生产关系,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或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研究生产关系问题必然触及各阶级或阶层的切身利益。代表不同阶级或阶层利益的经济学家对生产关系的研究,总是持有不同的解释,形成不同的观点,为各自的阶级或阶层的利益服务。在阶级矛盾十分激烈的社会中,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很容易理解。在阶级矛盾相对缓和的社会,由于不同的社会阶层的客观存在,利益差别和利害冲突是必然的,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也是客观存在的,毋庸讳言。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工场手工业时期产生的。在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史上,先后出现过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经历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时期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到资产阶级确立统治地位以后蜕变的庸俗政治经济学)、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和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科学的政治经济学。十九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在西欧主要国家和美国占据统治地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日益暴露,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和恩格斯总结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实践经验,用无产阶级世界观批判地吸收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在同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和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斗争中,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是政治经济学史上的伟大革命。“它使社会主义者早先象资产阶级经济学者一样在深沉的黑暗中摸索的经济领域,得到了明亮的阳光的照耀。科学的社会主义就是从此开始,以此为中心发展起来的。”(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243页)?

应该是一样的,因为政治经济学就是马克思提出的。之前只有亚当。斯密的经济学原理,不过现代有 人不同薏马克思的观点所以政治经济学才有了几个分支 如庸俗政治经济学,马耳里奥的行为政治经济学,查耳顿的政府政治经济学

不一样

马政是现在全日制高校非经济类专业的公共课.政治经济学则是非全日制大专院校经济类专业的公共课.内容大同小异,体系略有不同.

不一样

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