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东方电脑学校:求调查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5 08:45:53
想找一些体育运动对亚健康人群机能影响的数据
如选了多少人,分为几个组
各采取了什么运动方式,
最后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

青少年身心亚健康成因及防治对策

  郑大勇 江苏省金湖中学 211600

  摘 要:本文从青少年亚健康表现,阐述引起青少年身心亚健康的成因及防治亚健康的对策。

  关键词:青少年 亚健康 体育 对策

  Study of Sub-health in Teenager's Mind and Body Condition and Removing Countermeasure
  Zheng Dayong Jinhu middle school ,Jiangsu province 211600

  Abstract:To study the developing factor of sub-health and the removing countermeasure according to the conception of the body's and mind's sub-health and its appearance.
  Keywords: Teenager Sub-health Athletics Countermeasure

  “亚健康”是一个新的医学概念。上世纪70年代末,医学界依据疾病谱的改变,使过去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发展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健康概念确定为“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上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医学界对健康与疾病也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表明,当今社会有一庞大的人群,身体有种种不适,而上医院检查又未能发现器质性病变,医生没有更好的办法来治疗,这种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2〕〔7〕亚健康——健康的“第三状态”,是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是一种动态的变化状态,既可转化为疾病状态,也可转化为健康的状态。医学专家认为,亚健康状态容易导致肿瘤、心血管疾病、呼吸及消化系统疾病和代谢性疾病,因这些疾病均有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开始时表现为亚健康状态,此时不注意很容易就会发展为真正的疾病。
  一、目前我国青少年身心亚健康的现状。
  清华高材生刘海洋伤熊事件;钢琴七级女孩剁指事件;北京 一男孩带着音乐家之梦自杀;辽宁一群大学生以行窃为过瘾;因承受不了家长和老师对自己成绩不好的责怪,年仅14岁的男孩自缢身亡;因考试作弊被发现,一位初二女生羞于见人、心里难以承受而跳楼自杀。有关专家指出,这些极端行为表明,相当多的青少年在心理上正处于亚健康状态。据中国心理学会科普委员会主任吴世煌教授介绍,就当前的心理咨询来看,一些中小学生有轻生念头或报复心理,虽然不能将其确定为某一种病症,但已经反映出这些孩子在心理和行为上存在障碍,或潜伏着心理和行为的偏差状态。
  广州近七成(69.5%)青少年觉得工作和学习上的压力很大,而且年龄越小,比例越高。调查结果还显示,73.2%的青少年在最近3个月内,经常出现疲倦、睡眠不好,甚至失眠、腰酸背痛等通常只有成年人才会出现的身体不适现象,而且不同的年龄组并无明显的差别(中国青年报2001年3月24日)。根据一项对全国22个省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调查显示,我国有3000万(约26%)青少年处于身心亚健康状态。
  2002年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张建新博士带领一批研究生,作了一个关于中学生身心调查的课题。该课题覆盖了北京、山东、广东、四川、河南、甘肃六个省(直辖市)。 在接受调查的初一至高三的3000多学生中,躯体问题分数高于正常值的样本比例约为19%;心理焦虑分数高于正常值的样本比例约为27%;人际关系敏感分数高于正常值的样本比例约为31%。强迫、冲动行为分数高于正常值的样本比例为45%。可以看出,行为问题高出约45%,比人际关系、躯体和情绪问题的31%、19%和27%更为严重。
  亚健康的典型表现, 在身体上产生失眠、乏力、疲倦、气短、汗虚、心悸、性机能减退等,在心理上情绪低落、精神萎靡不振、记忆力下降、心烦意乱、焦虑不安、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在情感方面会产生冷淡、无助、孤独感、空虚,觉得生活没有意义,以至会产生轻生的念头。亚健康会慢慢地从各个方面吞噬人的身体和心灵,让人筋疲力尽。据有关专家分析说,青少年身体受到很大的伤害,精神受到巨大的压力;年龄小的青少年所感受的身体不适情况并不比年龄大的少。 为了让社会、家长、教师、学生对亚健康引起足够重视并正确对待,本文对青少年身心亚健康状况的成因进行粗浅分析:
  二、影响因素
  (一)、家庭因素
  A、家庭的教育观念。“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普天下父母的共同心理,但何为“成龙”、“成凤”?几乎每个父母都认为,孩子能考上他们心中理想的大学,那才是真正的成才。而那些拥有一技之长,如体育特优秀的、音乐有造诣的、表演有创意的等,并不能算成才。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王宝祥曾做过一个全国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平均有85%的家长认为在家庭教育中进行道德教育对孩子最重要,但在一系列选择性题目中,家长们的回答显示,排在前三位的都没有德育。家长们最关心和实际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孩子的学习、分数等智育问题。另经调查有82.3%的家长认为,学生搞好学习是主要任务, 那些兴趣小组却被认为是胡闹。某校把开展兴趣小组作为一种教育教学特色,而家长采用了各种方法,让孩子去参加辅语数外导班。所以学生很多比赛不能参加,很多活动不能参加。(见表1)其实孩子们都有很好的表演能力、活动能力,而为了实现家长让他们考上大学的理想,很多场合,他们不得不把他们的那份情感,那点天才掩藏到心里面。这样一来,校体育节参加的学生越来越少,校艺术节报名的同学也寥寥无几,科技节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少。我校初三年级一名学生家长自身就是体育老师出身,孩子的爷爷也曾做过校长,尽管这个学生在体育方面有天赋,然而他爸爸仍不惜动用各种关系来浇灭孩子参加体育比赛的浓浓欲望。究其原因是:家长认为参加这类活动要训练、排练、观察、探究,会耽误学业,所以都极力地阻止他们去参加这类活动。殊不知这种做法并不科学,李大钊曾说过:“要玩就玩个痛快,要学就学个踏实。”所以家长不让孩子参加自己喜爱的活动,是对孩子兴趣的扼杀,也是对孩子心灵的摧残。在学习的重压下,其他什么都不用管,这会使孩子遇到挫折,易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厌学心理,甚至做出过激的行为。如最近发生的浙江金华中学学生因学习压力过大,竟然杀死了母亲,是一个典型的心理异常表现。这充分说明许多青少年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是由家长的错误教育观念造成的。
  B、家庭的教育方式。现在家庭基本上都是一个孩子,他们生活在父辈和祖辈的浓浓的呵护下,在这样的条件下青少年的物质生活很充裕,精神生活却不一定太好。他们生活在自己的屏蔽的小房间里,生活在四季如春的空调间里,生活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优裕条件下,他们的思想却关了禁闭,电视已与他们无缘,即使在寒暑假也只能在规定的时间里与电视作简短交流;与同学的校外交流更变成了纸上谈兵。青春期间的同学就更惨,同学的电话,自己的日记,自己的书包,都成为父母严格的管制对象(见表2)。青少年的心理受到严重压制,他们的精神世界已渐成荒漠,青少年与父母的代沟越拉越宽了。孰不知,这样的情况,我们的青少年学生们何来完美的健康。他们身心已被束缚,我们只能看到他们物质条件的高度优越而精神世界的严重贫瘠。
  (二)、 学校因素
  A、教学因素。有专家指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既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又是素质教育的归宿。所以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心理素质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和生活技能素质的先决条件。只有及时消除和纠正不健康的心理,才能避免出现第二个“刘海洋”。但我们的家长只向学校要显性的学业成绩,而学校也考虑到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结果学生在这场“成才大战”中成了牺牲品。某市某重点中学近日对本校150名高三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近半数高三学生在心理上存在亚健康症状。被调查的学生中,有75.66%的学生自诉疲劳至极,63.82%的学生声称对学习心生厌倦,39.47%的学生每到考前就会焦虑不安。尽管多数学生丝毫没有放松高考复习,但60%的学生坦言学习情绪始终无法高涨。最令自己不解的是,无名的火气很大,但又没有精力发作。78%的学生表示对城市的污染,特别是噪音非常敏感,比常人更渴望清幽、宁静的山水以休息身心。〔9〕据有关资料显示:由于学校让学生参加数奥、写作等多种形式的培训班,因此小学三、四年级已有过半的学生表现不同程度地厌学情绪。把人的思想情感心理排除在教育之外,势必造成教育的畸形,从而扭曲人的生命。日本的教育家井深大认为:惟智的教育“忘记了方向”,是“丢掉了另一半的教育”。〔5〕为了避免陷入上述教学误区,今天,学校、老师虽已注意到,并在设法改进,但迫于家长焦急苦涩的目光和社会习惯思维的评价,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只能作陀螺式旋转。
  B、体育场地器材。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好坏、多寡,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间接因素。如今仍存在一些学校一片可用的篮球场也没有的现象,即使有,也是缺胳膊少腿,或者只剩下几个瘪气的球。有的学校虽有这样那样的器材,但那只是迎接验收的一种摆设。2002年9月13日,国家体育与健康新教材编写组潘先生在淮安市新教材实验区解读课程标准的培训会上说:有些学校花了很大的代价做了天然草坪的田径场,然而学生只能“望场兴叹”,原因是教育部门已成为没娘的孩子,如让孩子们一玩,坏了就很难应付上级的检查,无法向上级表明功绩。如此场地器材,如此体育设备,怎不束缚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三)、社会因素
  A、社会对青少年的影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物质生活和工作环境都有了极大的改善,但面对的压力却越来越大,这种压力有时也会有意无意传递给青少年,这也是导致青少年身心亚健康的一个主要诱因。
  改革开放走入市场经济以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带推动了教育的改变,社会的成才观影响了家庭教育,社会的热门专业指导着学生的奋斗目标。因此孩子们从小学起,就在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指导下,除完成正常学业外,课余一会儿学这,一会儿学那,他们有做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培训班、补习班。这样,学习不再是一种快乐,而是孩子们的沉重负担。据网上调查,有70%的青少年感觉学习的压力太大,身心很疲惫。
  由于这些上述因素不断地作用于青少年,久而久之,青少年的心理就容易出现偏差,行为就容易出现异常,导致中学生身心亚健康。
  B、各种营业性娱乐场所太多。由于学校缺乏体育设施,有了体育设备不对学生开放,青少年走出校门,迈出家门,就只有网吧、游戏厅、录像室可去。一个只有15岁的男孩列举了几种游戏的名称之后对记者说:玩电脑游戏挺过瘾的,电脑模拟的打仗或者打架场面特别真实,“跟真的一样”。更有趣的是联机游戏,几个人一起喊喊叫叫,打打杀杀,“特过瘾”。一名17岁的男孩则更喜欢上网聊天,对他来说,“聊天室”里的生活比现实生活更为丰富,很容易让人忘记包括学业在内的“烦心事”,还有与一个毫不相识的人相互欺骗之后带来的恶作剧式更让人兴奋。一次,我听一位家长说,他的孩子经常去网吧,有时四五天不回家,也找不到。孩子花了钱不说,身体也搞坏了。我还经常看到报纸上有这样那样的报道,某某(成年人)上网聊天,然后网恋……成年人尚且迷茫,何况未成年人呢?所以说,社会上各种营业性场所,也是诱发青少年亚健康的一种重要因素。
  三、防治亚健康的对策
  躯体无疾病,心理无疾病,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全面健康”三要素。目前,许多中学生人际关系紧张,应对能力很差。往往会产生苦闷、胆怯、猜疑、多虑、孤独、易怒或情绪抑郁等等心理障碍。这些性格和情感上的问题常常是心理不健康的重要标志,它使心理活动偏离正常状态。〔11〕虽然我们的青少年看上去没有生病,四肢健全,但是他们的身心都未得到良好的培养和锻炼,来自家庭、学校、个人、社会四个方向的因素纷纷困扰着他们,他们可能会是心理素质“亚健康”、情感“亚健康”、思想行为“亚健康”、身体成长上的“亚健康”,所以说亚健康时刻存在着。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防治亚健康的对策。
  (一)家庭:更新成才观念、改变教育方式。我们现在的家庭要干净利落地改变以往的陈旧、落后、错误的教育观念或经验是预防和消除亚健康的基础。2002年5月18日顾秀莲同志在《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报告会上指出,科学的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目前,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子女的经验,守着陈旧、落后、错误的教育观念,重教而不会教的现象比较普遍,解决家庭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和矛盾已经刻不容缓。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必须以更新家庭教育观念为先导,我们重点宣传家庭教育中要树立新的青少年儿童观、人才观、亲子观、评价观、教子观等新观念,就是要让家长们认识到,做父母的应该平等地对待青少年儿童,尊重青少年儿童,根据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地教育他们,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高度,为国教子,科学教子。她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家庭教育工作,共同做好培养下一代的事业。对于家长来说现在尤其要做到就是把儿童身上失落的东西——自主还给青少年儿童,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青少年儿童,使他们拥有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权利,使教育凸现生命的灵动。我们的家长、学校、社会要牢记并做到陶行知的“六大解放”:解放青少年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想;解放青少年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解放青少年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解放青少年儿童的嘴巴,使之能说;解放青少年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大社会;解放青少年儿童的时间,使之学习自己渴望学习的东西。
  (二)学校:更新育人理念、推进素质教育。它是预防和消除亚健康的有效途径。学校应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出发,改变以往的教育理念,重新审视育人方法,各个教育主管部门也相应建立新的考评机制,这样才能标本兼治,从而使青少年健康成长。国家已经注意到过重的负担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减负”成了当前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从各个方面积极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负担,比如切实减轻学生书包的重量,砍掉不必要的辅导教材,不准办各式各样的补习班,在中小学生中推行素质教育,摒弃以前单纯的应试教育,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发展自己的个性,力争引导青少年去积极实践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心理和身体都能健康地成长。 21世纪初进行的第八次课程改革就是一次伟大的培育人才工程改革。18世纪的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象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会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因此我们要加强学生在校期间心理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提高心理素质的水平。
  (三)社会:荡涤社会教育大环境,构建世纪育人新空间。比如学校周围两百米内不得开各种营业性的网吧、游戏室、歌舞厅等,都是社会对青少年的人性化表现。除了诸如此类社会管理方式之外,社会应继续加大社会教育大环境的整治,净化青少年的活动空间、生活空间;建议社会立法以保证社会教育大环境的卫生,国家职能部门加入这场“拯救雏鹰”的确保社会环境健康的行动中来,以便达到全社会共同构建世纪育人新空间。
  (四)青少年:调整和保持良好的心态,确立和把握正确世界观。青少年要保持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性,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良好心理素质,这是青少年自身拒绝亚健康的根本。另外,青少年要加强体育锻炼,体育锻炼是走出“亚健康”最有效的途径,因为体育运动能推动自我意识;体育运动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成为推动心理发展的一种动力 ;同时要保持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和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这些都是青少年增强自身免疫力的强有力的方法。
  为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我们的社会、学校、家庭赶快行动起来,共同配合打一场“青少年健康保卫战”,青少年也要加强修养,增强免疫力。使亚健康离青少年人群越来越远。

  四、参考文献:
  〔1〕.宋在兴.亚健康:人体潜在的危机[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0.
  〔2〕.傅善来.蒋有倩.21世纪健康新视角:走出亚健康[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4.
  〔3〕.樊炳有.王春生.体育与科学:析体育与健康的“第三状态”——亚健康.江苏.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2002.3
  〔4〕.中国亚健康网.Http//www.e-345.com[cp].
  〔5〕.冯建军.朱小蔓.德育报.点化和润泽生命是教育之核心.2002.6.24
  〔6〕.杨东平.教育:我们有话要说.夏令营中的较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7〕 HTTP//www.365kj.com 体育教师网 2003-3-2
  〔8〕网上健康.亚健康概述
  〔9〕.Http//www.45youth.com
  〔10〕新华网
  〔11〕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中国教育 . 教育研究 .基础教育.专题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 对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思考

青少年身心亚健康成因及防治对策

郑大勇 江苏省金湖中学 211600

摘 要:本文从青少年亚健康表现,阐述引起青少年身心亚健康的成因及防治亚健康的对策。

关键词:青少年 亚健康 体育 对策

Study of Sub-health in Teenager's Mind and Body Condition and Removing Countermeasure
Zheng Dayong Jinhu middle school ,Jiangsu province 211600

Abstract:To study the developing factor of sub-health and the removing countermeasure according to the conception of the body's and mind's sub-health and its appearance.
Keywords: Teenager Sub-health Athletics Countermeasure

“亚健康”是一个新的医学概念。上世纪70年代末,医学界依据疾病谱的改变,使过去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发展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健康概念确定为“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上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医学界对健康与疾病也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表明,当今社会有一庞大的人群,身体有种种不适,而上医院检查又未能发现器质性病变,医生没有更好的办法来治疗,这种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2〕〔7〕亚健康——健康的“第三状态”,是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是一种动态的变化状态,既可转化为疾病状态,也可转化为健康的状态。医学专家认为,亚健康状态容易导致肿瘤、心血管疾病、呼吸及消化系统疾病和代谢性疾病,因这些疾病均有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开始时表现为亚健康状态,此时不注意很容易就会发展为真正的疾病。
一、目前我国青少年身心亚健康的现状。
清华高材生刘海洋伤熊事件;钢琴七级女孩剁指事件;北京 一男孩带着音乐家之梦自杀;辽宁一群大学生以行窃为过瘾;因承受不了家长和老师对自己成绩不好的责怪,年仅14岁的男孩自缢身亡;因考试作弊被发现,一位初二女生羞于见人、心里难以承受而跳楼自杀。有关专家指出,这些极端行为表明,相当多的青少年在心理上正处于亚健康状态。据中国心理学会科普委员会主任吴世煌教授介绍,就当前的心理咨询来看,一些中小学生有轻生念头或报复心理,虽然不能将其确定为某一种病症,但已经反映出这些孩子在心理和行为上存在障碍,或潜伏着心理和行为的偏差状态。
广州近七成(69.5%)青少年觉得工作和学习上的压力很大,而且年龄越小,比例越高。调查结果还显示,73.2%的青少年在最近3个月内,经常出现疲倦、睡眠不好,甚至失眠、腰酸背痛等通常只有成年人才会出现的身体不适现象,而且不同的年龄组并无明显的差别(中国青年报2001年3月24日)。根据一项对全国22个省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调查显示,我国有3000万(约26%)青少年处于身心亚健康状态。
2002年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张建新博士带领一批研究生,作了一个关于中学生身心调查的课题。该课题覆盖了北京、山东、广东、四川、河南、甘肃六个省(直辖市)。 在接受调查的初一至高三的3000多学生中,躯体问题分数高于正常值的样本比例约为19%;心理焦虑分数高于正常值的样本比例约为27%;人际关系敏感分数高于正常值的样本比例约为31%。强迫、冲动行为分数高于正常值的样本比例为45%。可以看出,行为问题高出约45%,比人际关系、躯体和情绪问题的31%、19%和27%更为严重。
亚健康的典型表现, 在身体上产生失眠、乏力、疲倦、气短、汗虚、心悸、性机能减退等,在心理上情绪低落、精神萎靡不振、记忆力下降、心烦意乱、焦虑不安、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在情感方面会产生冷淡、无助、孤独感、空虚,觉得生活没有意义,以至会产生轻生的念头。亚健康会慢慢地从各个方面吞噬人的身体和心灵,让人筋疲力尽。据有关专家分析说,青少年身体受到很大的伤害,精神受到巨大的压力;年龄小的青少年所感受的身体不适情况并不比年龄大的少。 为了让社会、家长、教师、学生对亚健康引起足够重视并正确对待,本文对青少年身心亚健康状况的成因进行粗浅分析:
二、影响因素
(一)、家庭因素
A、家庭的教育观念。“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普天下父母的共同心理,但何为“成龙”、“成凤”?几乎每个父母都认为,孩子能考上他们心中理想的大学,那才是真正的成才。而那些拥有一技之长,如体育特优秀的、音乐有造诣的、表演有创意的等,并不能算成才。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王宝祥曾做过一个全国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平均有85%的家长认为在家庭教育中进行道德教育对孩子最重要,但在一系列选择性题目中,家长们的回答显示,排在前三位的都没有德育。家长们最关心和实际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孩子的学习、分数等智育问题。另经调查有82.3%的家长认为,学生搞好学习是主要任务, 那些兴趣小组却被认为是胡闹。某校把开展兴趣小组作为一种教育教学特色,而家长采用了各种方法,让孩子去参加辅语数外导班。所以学生很多比赛不能参加,很多活动不能参加。(见表1)其实孩子们都有很好的表演能力、活动能力,而为了实现家长让他们考上大学的理想,很多场合,他们不得不把他们的那份情感,那点天才掩藏到心里面。这样一来,校体育节参加的学生越来越少,校艺术节报名的同学也寥寥无几,科技节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少。我校初三年级一名学生家长自身就是体育老师出身,孩子的爷爷也曾做过校长,尽管这个学生在体育方面有天赋,然而他爸爸仍不惜动用各种关系来浇灭孩子参加体育比赛的浓浓欲望。究其原因是:家长认为参加这类活动要训练、排练、观察、探究,会耽误学业,所以都极力地阻止他们去参加这类活动。殊不知这种做法并不科学,李大钊曾说过:“要玩就玩个痛快,要学就学个踏实。”所以家长不让孩子参加自己喜爱的活动,是对孩子兴趣的扼杀,也是对孩子心灵的摧残。在学习的重压下,其他什么都不用管,这会使孩子遇到挫折,易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厌学心理,甚至做出过激的行为。如最近发生的浙江金华中学学生因学习压力过大,竟然杀死了母亲,是一个典型的心理异常表现。这充分说明许多青少年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是由家长的错误教育观念造成的。
B、家庭的教育方式。现在家庭基本上都是一个孩子,他们生活在父辈和祖辈的浓浓的呵护下,在这样的条件下青少年的物质生活很充裕,精神生活却不一定太好。他们生活在自己的屏蔽的小房间里,生活在四季如春的空调间里,生活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优裕条件下,他们的思想却关了禁闭,电视已与他们无缘,即使在寒暑假也只能在规定的时间里与电视作简短交流;与同学的校外交流更变成了纸上谈兵。青春期间的同学就更惨,同学的电话,自己的日记,自己的书包,都成为父母严格的管制对象(见表2)。青少年的心理受到严重压制,他们的精神世界已渐成荒漠,青少年与父母的代沟越拉越宽了。孰不知,这样的情况,我们的青少年学生们何来完美的健康。他们身心已被束缚,我们只能看到他们物质条件的高度优越而精神世界的严重贫瘠。
(二)、 学校因素
A、教学因素。有专家指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既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又是素质教育的归宿。所以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心理素质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和生活技能素质的先决条件。只有及时消除和纠正不健康的心理,才能避免出现第二个“刘海洋”。但我们的家长只向学校要显性的学业成绩,而学校也考虑到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结果学生在这场“成才大战”中成了牺牲品。某市某重点中学近日对本校150名高三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近半数高三学生在心理上存在亚健康症状。被调查的学生中,有75.66%的学生自诉疲劳至极,63.82%的学生声称对学习心生厌倦,39.47%的学生每到考前就会焦虑不安。尽管多数学生丝毫没有放松高考复习,但60%的学生坦言学习情绪始终无法高涨。最令自己不解的是,无名的火气很大,但又没有精力发作。78%的学生表示对城市的污染,特别是噪音非常敏感,比常人更渴望清幽、宁静的山水以休息身心。〔9〕据有关资料显示:由于学校让学生参加数奥、写作等多种形式的培训班,因此小学三、四年级已有过半的学生表现不同程度地厌学情绪。把人的思想情感心理排除在教育之外,势必造成教育的畸形,从而扭曲人的生命。日本的教育家井深大认为:惟智的教育“忘记了方向”,是“丢掉了另一半的教育”。〔5〕为了避免陷入上述教学误区,今天,学校、老师虽已注意到,并在设法改进,但迫于家长焦急苦涩的目光和社会习惯思维的评价,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只能作陀螺式旋转。
B、体育场地器材。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好坏、多寡,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间接因素。如今仍存在一些学校一片可用的篮球场也没有的现象,即使有,也是缺胳膊少腿,或者只剩下几个瘪气的球。有的学校虽有这样那样的器材,但那只是迎接验收的一种摆设。2002年9月13日,国家体育与健康新教材编写组潘先生在淮安市新教材实验区解读课程标准的培训会上说:有些学校花了很大的代价做了天然草坪的田径场,然而学生只能“望场兴叹”,原因是教育部门已成为没娘的孩子,如让孩子们一玩,坏了就很难应付上级的检查,无法向上级表明功绩。如此场地器材,如此体育设备,怎不束缚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三)、社会因素
A、社会对青少年的影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物质生活和工作环境都有了极大的改善,但面对的压力却越来越大,这种压力有时也会有意无意传递给青少年,这也是导致青少年身心亚健康的一个主要诱因。
改革开放走入市场经济以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带推动了教育的改变,社会的成才观影响了家庭教育,社会的热门专业指导着学生的奋斗目标。因此孩子们从小学起,就在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指导下,除完成正常学业外,课余一会儿学这,一会儿学那,他们有做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培训班、补习班。这样,学习不再是一种快乐,而是孩子们的沉重负担。据网上调查,有70%的青少年感觉学习的压力太大,身心很疲惫。
由于这些上述因素不断地作用于青少年,久而久之,青少年的心理就容易出现偏差,行为就容易出现异常,导致中学生身心亚健康。
B、各种营业性娱乐场所太多。由于学校缺乏体育设施,有了体育设备不对学生开放,青少年走出校门,迈出家门,就只有网吧、游戏厅、录像室可去。一个只有15岁的男孩列举了几种游戏的名称之后对记者说:玩电脑游戏挺过瘾的,电脑模拟的打仗或者打架场面特别真实,“跟真的一样”。更有趣的是联机游戏,几个人一起喊喊叫叫,打打杀杀,“特过瘾”。一名17岁的男孩则更喜欢上网聊天,对他来说,“聊天室”里的生活比现实生活更为丰富,很容易让人忘记包括学业在内的“烦心事”,还有与一个毫不相识的人相互欺骗之后带来的恶作剧式更让人兴奋。一次,我听一位家长说,他的孩子经常去网吧,有时四五天不回家,也找不到。孩子花了钱不说,身体也搞坏了。我还经常看到报纸上有这样那样的报道,某某(成年人)上网聊天,然后网恋……成年人尚且迷茫,何况未成年人呢?所以说,社会上各种营业性场所,也是诱发青少年亚健康的一种重要因素。
三、防治亚健康的对策
躯体无疾病,心理无疾病,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全面健康”三要素。目前,许多中学生人际关系紧张,应对能力很差。往往会产生苦闷、胆怯、猜疑、多虑、孤独、易怒或情绪抑郁等等心理障碍。这些性格和情感上的问题常常是心理不健康的重要标志,它使心理活动偏离正常状态。〔11〕虽然我们的青少年看上去没有生病,四肢健全,但是他们的身心都未得到良好的培养和锻炼,来自家庭、学校、个人、社会四个方向的因素纷纷困扰着他们,他们可能会是心理素质“亚健康”、情感“亚健康”、思想行为“亚健康”、身体成长上的“亚健康”,所以说亚健康时刻存在着。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防治亚健康的对策。
(一)家庭:更新成才观念、改变教育方式。我们现在的家庭要干净利落地改变以往的陈旧、落后、错误的教育观念或经验是预防和消除亚健康的基础。2002年5月18日顾秀莲同志在《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报告会上指出,科学的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目前,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子女的经验,守着陈旧、落后、错误的教育观念,重教而不会教的现象比较普遍,解决家庭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和矛盾已经刻不容缓。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必须以更新家庭教育观念为先导,我们重点宣传家庭教育中要树立新的青少年儿童观、人才观、亲子观、评价观、教子观等新观念,就是要让家长们认识到,做父母的应该平等地对待青少年儿童,尊重青少年儿童,根据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地教育他们,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高度,为国教子,科学教子。她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家庭教育工作,共同做好培养下一代的事业。对于家长来说现在尤其要做到就是把儿童身上失落的东西——自主还给青少年儿童,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青少年儿童,使他们拥有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权利,使教育凸现生命的灵动。我们的家长、学校、社会要牢记并做到陶行知的“六大解放”:解放青少年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想;解放青少年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解放青少年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解放青少年儿童的嘴巴,使之能说;解放青少年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大社会;解放青少年儿童的时间,使之学习自己渴望学习的东西。
(二)学校:更新育人理念、推进素质教育。它是预防和消除亚健康的有效途径。学校应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出发,改变以往的教育理念,重新审视育人方法,各个教育主管部门也相应建立新的考评机制,这样才能标本兼治,从而使青少年健康成长。国家已经注意到过重的负担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减负”成了当前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从各个方面积极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负担,比如切实减轻学生书包的重量,砍掉不必要的辅导教材,不准办各式各样的补习班,在中小学生中推行素质教育,摒弃以前单纯的应试教育,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发展自己的个性,力争引导青少年去积极实践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心理和身体都能健康地成长。 21世纪初进行的第八次课程改革就是一次伟大的培育人才工程改革。18世纪的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象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会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因此我们要加强学生在校期间心理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提高心理素质的水平。
(三)社会:荡涤社会教育大环境,构建世纪育人新空间。比如学校周围两百米内不得开各种营业性的网吧、游戏室、歌舞厅等,都是社会对青少年的人性化表现。除了诸如此类社会管理方式之外,社会应继续加大社会教育大环境的整治,净化青少年的活动空间、生活空间;建议社会立法以保证社会教育大环境的卫生,国家职能部门加入这场“拯救雏鹰”的确保社会环境健康的行动中来,以便达到全社会共同构建世纪育人新空间。
(四)青少年:调整和保持良好的心态,确立和把握正确世界观。青少年要保持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性,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良好心理素质,这是青少年自身拒绝亚健康的根本。另外,青少年要加强体育锻炼,体育锻炼是走出“亚健康”最有效的途径,因为体育运动能推动自我意识;体育运动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成为推动心理发展的一种动力 ;同时要保持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和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这些都是青少年增强自身免疫力的强有力的方法。
为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我们的社会、学校、家庭赶快行动起来,共同配合打一场“青少年健康保卫战”,青少年也要加强修养,增强免疫力。使亚健康离青少年人群越来越远。

四、参考文献:
〔1〕.宋在兴.亚健康:人体潜在的危机[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0.
〔2〕.傅善来.蒋有倩.21世纪健康新视角:走出亚健康[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4.
〔3〕.樊炳有.王春生.体育与科学:析体育与健康的“第三状态”——亚健康.江苏.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2002.3
〔4〕.中国亚健康网.Http//www.e-345.com[cp].
〔5〕.冯建军.朱小蔓.德育报.点化和润泽生命是教育之核心.2002.6.24
〔6〕.杨东平.教育:我们有话要说.夏令营中的较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7〕 HTTP//www.365kj.com 体育教师网 2003-3-2
〔8〕网上健康.亚健康概述
〔9〕.Http//www.45youth.com
〔10〕新华网
〔11〕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中国教育 . 教育研究 .基础教育.专题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 对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思考

你们的回答太好了,我已不需再说了

亚健康是指处与健康和疾病两者之间的一种状态,即机体内出现某些功能紊乱,但未影响到行使社会功能,主观上有不适感觉,是人从健康到疾病的中间阶段。调查人员将人体的精力充沛、处是乐观、睡眠良好、适应能力强、能力抗一般性疾病等10个标准和“亚健康的浑身乏力、容易疲劳、失眠多梦、头昏头痛等34中表现印发给被调查对象。结果显示,除患病人员外,仅有19.6%的受访者表示无“亚健康”征兆。在52.7%的自认为健康的人中,按照标准衡量,完全健康的比例仅占17.37%;另有73.31%的人处于不同程度的亚健康状态。

医学家把健康称为人体“第一状态”,把身患疾病称为“第二状态”。亚健康的特征是患者体虚困乏、易疲劳、失眠、休息质量不高、注意力不易集中、适应能力减退、精神状态欠佳、甚至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在心理上的具体表现为:情绪低沉、反应迟钝、失眠多梦、白天困倦、记忆力减退、烦躁、焦虑、易惊等。亚健康状态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

人们如果长期处在高度紧张的工作学习环境中,常会感到压力很大,觉得无法承受,这种状态久了,会使人意志消沉,产生无聊感,因此,必须掌握调试的方法。

首先,必须学会科学的休息和调控情绪,这可以使人从容不迫的处理在工作、学习和人际关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要敢于正视自己,用积极的态度和有效的行动去面对客观现实。如在保证充足睡眠的前提下,独自静思,做一次“精神旅游”,与自己的内心进行交谈;或找一个可信赖的朋友倾诉内心的疲乏与烦躁,在友人帮助下分析、接受现实、要用于调整工作和生活方式,张弛有度。人之所以感到疲劳,是情绪是我们的身体紧张,因此要学会放松,让自我从紧张疲劳中解脱出来。

其次,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这是提高和放松情绪的良药。可以制定一个锻炼计划,或慢跑,或骑车,或体操等等,通过躯体运动来转移疲劳。

另外,还可以在闲暇时投身于自己感兴趣的爱好当中,如听音乐、聊天、旅游及收藏,和朋友去看场电影等等,以此为寄托而忘却疲劳。

在饮食上也以应注意调配,宜食清淡。节日的膳食多油腻,多食后,会增加体内的疲劳感。因此应尽量选择含脂肪低的食品。对那些已进入或即将进入慢性疾病状态的人群,应采用中医条理的方式,可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个人的体质状况,适当选用一些调节免疫功能或强化体质的中成药制剂或保健食品。

心理压力产生时,如果不做调试与疏导,就会产生不良反应。因此,当你感到烦躁、郁闷、紧张时,不妨采取正当的宣泄法、运动法、旅游法、倾诉法等进行疏导

共 4 条

青少年身心亚健康成因及防治对策

郑大勇 江苏省金湖中学 211600

摘 要:本文从青少年亚健康表现,阐述引起青少年身心亚健康的成因及防治亚健康的对策。

关键词:青少年 亚健康 体育 对策

Study of Sub-health in Teenager's Mind and Body Condition and Removing Countermeasure
Zheng Dayong Jinhu middle school ,Jiangsu province 211600

Abstract:To study the developing factor of sub-health and the removing countermeasure according to the conception of the body's and mind's sub-health and its appearance.
Keywords: Teenager Sub-health Athletics Countermeasure

“亚健康”是一个新的医学概念。上世纪70年代末,医学界依据疾病谱的改变,使过去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发展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健康概念确定为“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上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医学界对健康与疾病也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表明,当今社会有一庞大的人群,身体有种种不适,而上医院检查又未能发现器质性病变,医生没有更好的办法来治疗,这种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2〕〔7〕亚健康——健康的“第三状态”,是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是一种动态的变化状态,既可转化为疾病状态,也可转化为健康的状态。医学专家认为,亚健康状态容易导致肿瘤、心血管疾病、呼吸及消化系统疾病和代谢性疾病,因这些疾病均有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开始时表现为亚健康状态,此时不注意很容易就会发展为真正的疾病。
一、目前我国青少年身心亚健康的现状。
清华高材生刘海洋伤熊事件;钢琴七级女孩剁指事件;北京 一男孩带着音乐家之梦自杀;辽宁一群大学生以行窃为过瘾;因承受不了家长和老师对自己成绩不好的责怪,年仅14岁的男孩自缢身亡;因考试作弊被发现,一位初二女生羞于见人、心里难以承受而跳楼自杀。有关专家指出,这些极端行为表明,相当多的青少年在心理上正处于亚健康状态。据中国心理学会科普委员会主任吴世煌教授介绍,就当前的心理咨询来看,一些中小学生有轻生念头或报复心理,虽然不能将其确定为某一种病症,但已经反映出这些孩子在心理和行为上存在障碍,或潜伏着心理和行为的偏差状态。
广州近七成(69.5%)青少年觉得工作和学习上的压力很大,而且年龄越小,比例越高。调查结果还显示,73.2%的青少年在最近3个月内,经常出现疲倦、睡眠不好,甚至失眠、腰酸背痛等通常只有成年人才会出现的身体不适现象,而且不同的年龄组并无明显的差别(中国青年报2001年3月24日)。根据一项对全国22个省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调查显示,我国有3000万(约26%)青少年处于身心亚健康状态。
2002年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张建新博士带领一批研究生,作了一个关于中学生身心调查的课题。该课题覆盖了北京、山东、广东、四川、河南、甘肃六个省(直辖市)。 在接受调查的初一至高三的3000多学生中,躯体问题分数高于正常值的样本比例约为19%;心理焦虑分数高于正常值的样本比例约为27%;人际关系敏感分数高于正常值的样本比例约为31%。强迫、冲动行为分数高于正常值的样本比例为45%。可以看出,行为问题高出约45%,比人际关系、躯体和情绪问题的31%、19%和27%更为严重。
亚健康的典型表现, 在身体上产生失眠、乏力、疲倦、气短、汗虚、心悸、性机能减退等,在心理上情绪低落、精神萎靡不振、记忆力下降、心烦意乱、焦虑不安、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在情感方面会产生冷淡、无助、孤独感、空虚,觉得生活没有意义,以至会产生轻生的念头。亚健康会慢慢地从各个方面吞噬人的身体和心灵,让人筋疲力尽。据有关专家分析说,青少年身体受到很大的伤害,精神受到巨大的压力;年龄小的青少年所感受的身体不适情况并不比年龄大的少。 为了让社会、家长、教师、学生对亚健康引起足够重视并正确对待,本文对青少年身心亚健康状况的成因进行粗浅分析:
二、影响因素
(一)、家庭因素
A、家庭的教育观念。“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普天下父母的共同心理,但何为“成龙”、“成凤”?几乎每个父母都认为,孩子能考上他们心中理想的大学,那才是真正的成才。而那些拥有一技之长,如体育特优秀的、音乐有造诣的、表演有创意的等,并不能算成才。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王宝祥曾做过一个全国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平均有85%的家长认为在家庭教育中进行道德教育对孩子最重要,但在一系列选择性题目中,家长们的回答显示,排在前三位的都没有德育。家长们最关心和实际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孩子的学习、分数等智育问题。另经调查有82.3%的家长认为,学生搞好学习是主要任务, 那些兴趣小组却被认为是胡闹。某校把开展兴趣小组作为一种教育教学特色,而家长采用了各种方法,让孩子去参加辅语数外导班。所以学生很多比赛不能参加,很多活动不能参加。(见表1)其实孩子们都有很好的表演能力、活动能力,而为了实现家长让他们考上大学的理想,很多场合,他们不得不把他们的那份情感,那点天才掩藏到心里面。这样一来,校体育节参加的学生越来越少,校艺术节报名的同学也寥寥无几,科技节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少。我校初三年级一名学生家长自身就是体育老师出身,孩子的爷爷也曾做过校长,尽管这个学生在体育方面有天赋,然而他爸爸仍不惜动用各种关系来浇灭孩子参加体育比赛的浓浓欲望。究其原因是:家长认为参加这类活动要训练、排练、观察、探究,会耽误学业,所以都极力地阻止他们去参加这类活动。殊不知这种做法并不科学,李大钊曾说过:“要玩就玩个痛快,要学就学个踏实。”所以家长不让孩子参加自己喜爱的活动,是对孩子兴趣的扼杀,也是对孩子心灵的摧残。在学习的重压下,其他什么都不用管,这会使孩子遇到挫折,易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厌学心理,甚至做出过激的行为。如最近发生的浙江金华中学学生因学习压力过大,竟然杀死了母亲,是一个典型的心理异常表现。这充分说明许多青少年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是由家长的错误教育观念造成的。
B、家庭的教育方式。现在家庭基本上都是一个孩子,他们生活在父辈和祖辈的浓浓的呵护下,在这样的条件下青少年的物质生活很充裕,精神生活却不一定太好。他们生活在自己的屏蔽的小房间里,生活在四季如春的空调间里,生活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优裕条件下,他们的思想却关了禁闭,电视已与他们无缘,即使在寒暑假也只能在规定的时间里与电视作简短交流;与同学的校外交流更变成了纸上谈兵。青春期间的同学就更惨,同学的电话,自己的日记,自己的书包,都成为父母严格的管制对象(见表2)。青少年的心理受到严重压制,他们的精神世界已渐成荒漠,青少年与父母的代沟越拉越宽了。孰不知,这样的情况,我们的青少年学生们何来完美的健康。他们身心已被束缚,我们只能看到他们物质条件的高度优越而精神世界的严重贫瘠。
(二)、 学校因素
A、教学因素。有专家指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既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又是素质教育的归宿。所以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心理素质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和生活技能素质的先决条件。只有及时消除和纠正不健康的心理,才能避免出现第二个“刘海洋”。但我们的家长只向学校要显性的学业成绩,而学校也考虑到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结果学生在这场“成才大战”中成了牺牲品。某市某重点中学近日对本校150名高三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近半数高三学生在心理上存在亚健康症状。被调查的学生中,有75.66%的学生自诉疲劳至极,63.82%的学生声称对学习心生厌倦,39.47%的学生每到考前就会焦虑不安。尽管多数学生丝毫没有放松高考复习,但60%的学生坦言学习情绪始终无法高涨。最令自己不解的是,无名的火气很大,但又没有精力发作。78%的学生表示对城市的污染,特别是噪音非常敏感,比常人更渴望清幽、宁静的山水以休息身心。〔9〕据有关资料显示:由于学校让学生参加数奥、写作等多种形式的培训班,因此小学三、四年级已有过半的学生表现不同程度地厌学情绪。把人的思想情感心理排除在教育之外,势必造成教育的畸形,从而扭曲人的生命。日本的教育家井深大认为:惟智的教育“忘记了方向”,是“丢掉了另一半的教育”。〔5〕为了避免陷入上述教学误区,今天,学校、老师虽已注意到,并在设法改进,但迫于家长焦急苦涩的目光和社会习惯思维的评价,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只能作陀螺式旋转。
B、体育场地器材。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好坏、多寡,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间接因素。如今仍存在一些学校一片可用的篮球场也没有的现象,即使有,也是缺胳膊少腿,或者只剩下几个瘪气的球。有的学校虽有这样那样的器材,但那只是迎接验收的一种摆设。2002年9月13日,国家体育与健康新教材编写组潘先生在淮安市新教材实验区解读课程标准的培训会上说:有些学校花了很大的代价做了天然草坪的田径场,然而学生只能“望场兴叹”,原因是教育部门已成为没娘的孩子,如让孩子们一玩,坏了就很难应付上级的检查,无法向上级表明功绩。如此场地器材,如此体育设备,怎不束缚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三)、社会因素
A、社会对青少年的影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物质生活和工作环境都有了极大的改善,但面对的压力却越来越大,这种压力有时也会有意无意传递给青少年,这也是导致青少年身心亚健康的一个主要诱因。
改革开放走入市场经济以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带推动了教育的改变,社会的成才观影响了家庭教育,社会的热门专业指导着学生的奋斗目标。因此孩子们从小学起,就在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指导下,除完成正常学业外,课余一会儿学这,一会儿学那,他们有做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培训班、补习班。这样,学习不再是一种快乐,而是孩子们的沉重负担。据网上调查,有70%的青少年感觉学习的压力太大,身心很疲惫。
由于这些上述因素不断地作用于青少年,久而久之,青少年的心理就容易出现偏差,行为就容易出现异常,导致中学生身心亚健康。
B、各种营业性娱乐场所太多。由于学校缺乏体育设施,有了体育设备不对学生开放,青少年走出校门,迈出家门,就只有网吧、游戏厅、录像室可去。一个只有15岁的男孩列举了几种游戏的名称之后对记者说:玩电脑游戏挺过瘾的,电脑模拟的打仗或者打架场面特别真实,“跟真的一样”。更有趣的是联机游戏,几个人一起喊喊叫叫,打打杀杀,“特过瘾”。一名17岁的男孩则更喜欢上网聊天,对他来说,“聊天室”里的生活比现实生活更为丰富,很容易让人忘记包括学业在内的“烦心事”,还有与一个毫不相识的人相互欺骗之后带来的恶作剧式更让人兴奋。一次,我听一位家长说,他的孩子经常去网吧,有时四五天不回家,也找不到。孩子花了钱不说,身体也搞坏了。我还经常看到报纸上有这样那样的报道,某某(成年人)上网聊天,然后网恋……成年人尚且迷茫,何况未成年人呢?所以说,社会上各种营业性场所,也是诱发青少年亚健康的一种重要因素。
三、防治亚健康的对策
躯体无疾病,心理无疾病,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全面健康”三要素。目前,许多中学生人际关系紧张,应对能力很差。往往会产生苦闷、胆怯、猜疑、多虑、孤独、易怒或情绪抑郁等等心理障碍。这些性格和情感上的问题常常是心理不健康的重要标志,它使心理活动偏离正常状态。〔11〕虽然我们的青少年看上去没有生病,四肢健全,但是他们的身心都未得到良好的培养和锻炼,来自家庭、学校、个人、社会四个方向的因素纷纷困扰着他们,他们可能会是心理素质“亚健康”、情感“亚健康”、思想行为“亚健康”、身体成长上的“亚健康”,所以说亚健康时刻存在着。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防治亚健康的对策。
(一)家庭:更新成才观念、改变教育方式。我们现在的家庭要干净利落地改变以往的陈旧、落后、错误的教育观念或经验是预防和消除亚健康的基础。2002年5月18日顾秀莲同志在《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报告会上指出,科学的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目前,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子女的经验,守着陈旧、落后、错误的教育观念,重教而不会教的现象比较普遍,解决家庭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和矛盾已经刻不容缓。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必须以

我在进行研究性学习,可以谈谈你对解决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的重要意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