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自创现代诗: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解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9 05:30:56

人总是有一死,要么死得比泰山还重,要么死得比鸿毛还轻

“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比鸿毛还轻”
只要理解了"重"和"轻"的意思指的是人死的价值,有价值才“比泰山重”,没价值就“比鸿毛轻”,这就可以了。

人们也普遍使用“泰山”、“鸿毛”这两种轻重反差极大的物体来比喻轻重悬殊的两种事情。

这句话源自司马迁。
司马迁从父亲的言谈话语之中看出参加封禅泰山的大典对光宗耀祖是何等重要。司马迁没有辜负父亲的愿望,即使在受了宫刑之后,仍矢志不移,决心忍辱完成父亲未竞之业。他在给好友任安的《报任安书》中,表达了他受刑之后的痛苦心情,并提到写作《史记》的意图和完成的决心。就在这篇著名的书信之中,司马迁把泰山融入千古名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可见,在司马迁的心目中,泰山是一个庄重、威严、雄伟可亲的象征。

人本来都有一死,有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人死得比鸿毛还轻,运用比喻形象地点明了生命的价值。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现在,许多人不翻原著,互相引用,不知已改变了几个字,还脱离了原文本义。

司马迁被囚后,为何“隐忍苟活”而不自杀?他在《报任安书》中讲了理由,并写了这么一些话:“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人本来都要死的,死,有时要把它看得比泰山还重,有时把它看得比鸿毛还轻,实行的方向不同啊。”)
意思是:如果死得没有价值,就要把死这件事看得比泰山还重,不要轻易就去死;如果死得有意义,可以视死如归,毫不犹豫,把死这件事看得比鸿毛还要轻。例如有的人为生活中的一些波折想自杀,那我们就应劝他看重生命,因为生命的意义重过泰山!
至于现在许多人的解释,源头恐怕就是毛的《为xxxx》一文。而那篇文章是活用了司马迁的原话,已不符原文的意思了。

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比鸿毛还轻 。

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比鸿毛还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