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福音大纲:谁能给我提供5个以上的佛教传说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5 05:19:12
哎~上班累了一天了,同事又让我帮忙找这些资料,真的好累,大家帮帮忙啊!

01 杨黼受老僧开示竭力孝亲

  杨黼,是安徽省太和县人。他感觉人生无常,立志修道,听
  说四川省无际大师的道行很高,为了要亲近明师,他就辞别双亲,
  离开故乡,到四川去访师求道。刚抵四川省境内,遇见一位年逾
  古稀的老和尚,他向老和尚很恭敬的顶了一个礼,老和尚问他说:
  “你从哪里来?到四川来做什么?”他答道:“我从安徽省来,
  想到四川参访无际大师,修学佛法的大道。”老和尚说:“你要
  见无际大师,那不如见佛。”杨黼问:“我很想见佛,但不知佛
  在哪里,请求老和尚指示我,好吗?”老和尚说:“你赶快回家
  去,看到肩上披着大被,脚上倒穿鞋子的,那就是佛了。”杨黼
  听了老和尚的话,深信不疑,就整理行装,雇舟返乡,在路上跋
  涉了一个多月,回家的那天,已是暮色苍茫的黄昏,他敲着家中
  的大门,呼唤妈妈开门,他妈妈听到宝贝儿子回来了,欢喜得从
  床上跳起来,来不及穿衣服,只把棉被披在肩上,倒拖了鞋子,
  匆匆忙忙的出来开门,迎接爱儿。杨黼看到披衾倒屣的妈妈,顿
  然觉悟父母才是活佛。从此以后,竭力孝顺双亲,在物质方面,
  尽量使父母满足,在精神方面,尽量使父母快乐,后来杨黼享八
  十岁的高寿,临终时候,诵金刚经的四句偈,安详而逝。(取材
  自《德育古鉴》)

  【湘清按】佛教的大集经上说;“世若无佛,善事父母,事
  父母即是事佛也。”古德有云:“堂上有佛二尊,恼恨世人不识,
  不用金彩装成,非是栴檀雕刻,即今现在双亲,就是释迦弥勒,
  若能诚敬得他,何用别求功德。”从以上佛教的经文及古德的言
  论,可知无际大师对杨黼的开示,确有至理。

  02 徐一鹏纯孝感动猛虎

  徐一鹏,是浙江省鄞县人,对父母很孝顺,家中贫苦,不得
  不出外谋生,在海滨一个村庄中设馆授徒。有一天夜间,他做了
  个奇异的梦,醒来以后,对主人说:“恐怕我的父亲在家中病重,
  我急欲回家看一看父亲。”他在归家的途中,经过一处山岭,忽
  然遇见一只猛虎,由于孝父的一片诚心,虽然遭此危险,一些也
  不惊慌,他很镇静的祝祷说:“我为了父亲害病,急欲回家侍候,
  愿老虎怜悯,不要阻挡我的去路。”说也奇怪,那只老虎好象很
  受感动似的,竟回头而去。徐一鹏回到家中,他父亲本已病重得
  昏迷不醒,看到儿子回家,竟苏醒过来,对他说:“我的爱儿,
  你回家的时候,在路上遇到老虎吗?刚才我被摄至冥府,听到一
  个绯衣人的谈话,知道我本来已命该寿终,因为儿子纯孝的感动,
  使猛虎也退避,冥司特地延我寿命一纪。”后来他父亲的病,果
  即痊愈,过了十二年才去世。(取材自《德育古鉴》)

  【湘清按】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感应,近今西洋科学家亦极注
  意研究。一九五四年三月二十日台北中央日报刊载李元庆译“神
  秘的灵感”一文,报导美国杜克大学灵感心理学专家李恩博士,
  研究心灵感应,极具成就。我国古代书籍,对于心灵感应的事实,
  颇多记载,如二十四孝中的孝子曾参,他的母亲在家中有事咬着
  手指,曾参在山中就发生心痛的感应。本文所载孝子徐一鹏,他
  的父亲在家病重,他在外就得到奇异的梦,这也是父子间的心灵
  感应。从孝子曾参及本文徐一鹏的事实看来,可以证明父慈子孝,
  最易发生感应。

  03 潘综以死救父免于匪祸

  潘综,是晋朝时代浙江吴兴人。当时妖党孙恩作乱,匪兵攻
  破村邑,潘综有一个年老的父亲,已是七十多岁的高龄,难于行
  动,他就背负着父亲,逃避匪祸。因此他不得不走得很慢,有给
  匪兵追上的危险。他的父亲潘骠对他说:“我年已衰老,不能行
  动,无法逃走,你年纪轻,独自一个人逃,还可来得及避去匪祸,
  如果带着我走,走得很慢,势必给匪兵追上,那么我们父子二人
  都要遇难。希望你不要管我,自己一个人逃,可以保全你的生
  命。”潘综听了父亲这一番话,虽觉很有道理,但还不肯舍弃年
  老的父亲,结果终于给匪兵追上。潘综向匪兵叩头说:“我的父
  亲已是七十多岁的高龄,求求你们饶恕他,保全他的老命吧!”
  他父亲潘骠也向匪兵请求说:“我的儿子年龄轻,本来可以走避,
  为了不肯舍弃我,所以没有走。但我年已老,死也没有关系,只
  求求保全我儿子的生命。”有一个匪兵正要举刀砍杀年老的潘骠,
  老人家吓得魂不附体,潘综急忙把老父抱在腹下,匪兵就举刀转
  砍潘综,一时被砍得皮破血流,顿时昏晕过去。忽然另一匪兵跑
  过来,对其余的匪兵说:“这一青年以死救父,是难能可贵的孝
  子,怎么可杀他呢?杀孝子是不祥的事,万万不可杀!”其余匪
  兵听了,急忙把潘综救活过来,护送他们父子二人安全回家。
  (取材自《德育古鉴》)

  04 孝媳守护病姑得免火灾

  清代乾隆庚子年间,北平(即今北京)竹斜街发生大火,焚
  毁的房屋,达百余栋之多,死伤的民众,数以千计,一时大哭小
  喊,情况极为凄惨,至于损失的财产,更无法估计。可是在这一
  场大火中,也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奇迹,就是在火灾的断壁残
  垣之中,竟有一间破屋巍然独存,未被火焚。这一间幸运的破屋
  中住着什么人呢?为什么能单独避去火灾呢?据人们这样说:破
  屋中仅住着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婆婆,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寡妇,
  她们姑媳二人,相依为命。老婆婆的儿子,早于几年前去世,邻
  村的人,很多来向寡妇说媒,劝诱她再嫁,可是这位年轻的寡妇,
  因为婆婆久病卧床,需要她日夜看护,侍奉汤药,所以她宁愿牺
  牲自己的青春,坚持拒绝人们的说媒,表示决不再嫁。一年复一
  年,她细心耐烦的看护着病姑,口无怨言,面无怨色。在这一场
  大火灾中,当熊熊的火焰燃烧到她们的邻居时,忽然风势转变了
  方向,所以火焰没有燃及她们的房屋。当时的人,都认为是孝媳
  守护病姑的孝行,感动了菩萨,因而菩萨保佑她们免了火灾。
  (取材自《滦阳消夏录》)

  05 道丕法师诚感父骨

  后周道丕法师,是陕西长安贵胄里人,自幼抱着出世的大志,
  七岁就出家做和尚。十九岁时,长安发生战事,带着母亲到华山
  避难,住在山洞中,那时因为兵灾的影响,米价很贵,没钱买米,
  只得饿着自己的肚子,乞食供母。母亲问他:“儿子吃饱饭了
  吗?”他虽饥肠辘辘,但为了避免母亲伤心,回答说:“我已经
  吃饱了。”他的父亲是一位军人,在霍山的战役中阵亡,他母亲
  对他说:“你父亲在霍山战死,尸骨暴露在风霜中,你能把它寻
  回来安葬吗?”法师奉了母命,一路赶往霍山,寻取父亲的尸骨。
  可是他看到战场上东一堆西一堆的累累白骨,无法知道究竟哪一
  具是父亲的遗骨。他就日夜的诵经,向空中祈祷说:“古人精诚
  的感应,有滴血认骨的事,现在我要寻取父骨,祝愿群骨之中,
  如果有转动的,那就是我父亲的遗骨。”他专心一志的注视着一
  大堆白骨,精诚祈祷,过了几天,忽然有一具髑髅从骨堆中跳出,
  摇动了很久,他知道这绝对是父亲的遗骨,不禁高兴得跳起来,
  把那具髑髅抱在自己的怀中,带回家中见母亲。就在这天夜间,
  他母亲也梦见丈夫归家,第二天早晨,果然看到道丕法师带着父
  亲的遗体回来,随即安葬。当时的人,都认为道丕法师的寻得父
  骨,是至孝的精诚感应所致。后来法师在朝中讲道,常居首席的
  地位,颇获朝野人士敬重。像道丕法师的孝行,绝粒而饷母饥,
  诵经而获父骨,真是大孝兼乎存殁,至行超乎古今,可说是佛门
  中具有孝行的模范人物。(取材自《高僧传》)

  【湘清按】蕅益大师有言:“世人病释氏无父,而释氏之孝
  其亲,反过于世人,传记所载,盖历有明徵。”从道丕法师孝行
  的故事,不仅可以证明至孝的感应,且足以破除世人“释氏无父”
  的误解。

中国佛教发展史略
南怀瑾 著
第一章 佛教与印度固有文化的关系
第二章 教主释迦牟尼的事迹
第三章 中国佛教的传播
第四章 二十世纪的中国佛教
第五章 世界各国的佛教
附录 禅宗丛林制度与中国社会
1.........
结 论
以上简介印度固有文化,到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先后时期为止,对于印度宗教和哲学的情形,大体已有概略的认识,综合来说,可以得到两个结论:
一、印度文化:凡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他们所积累的文化思想,都不简单。印度上古的学术思想,五花八门,无奇不有,可惜他们的历史,过去没有经过一个大统一的时期,文化思想的流派,也就庞杂不清了。印度宗教哲学,从《吠陀》、《净行书》《奥义书》的发展,演变成各派的哲学,以及与释迦牟尼同时并存的六师外道的学说等。这不但是印度上古文化思想的形态,一直到现在再变成为印度教,或各个地方自由信仰的各种教派,或多或少,仍然保留着过去传统的观念和形式。因为几千年的传统,它已经和日常生活融合成一整体。换言之,这些也已经成为他们的民族意识了。所以我们若不深切了解印度文化,但如浮光掠影,从表面上观察一番,或只依某一角度去研究一遍,就认为已经了解佛教的渊源,那就有群盲摸象,各执一端的可能了。而且假如我们不从印度固有文化哲学着手去了解研究,即使以一个佛教徒来解释佛经,有时也很容易误入婆罗门教,或其他各派哲学思想的范畴里去,何况教外人士的隔膜之谈呢!因此在叙述佛教之先,先需对印度文化的宗教哲学,有穷源探本的必要,同时也使研究佛学者,提高一分警觉,免得缠夹不清。

二、佛教的兴起:从人生的立场来看,人类文化的发展,和思想的演变,以及出世或入世等伟大人物的产生,和他的学术思想的建立,必然有一前因后果的线索可寻,任何一个宗教教主和大哲学家,也都不能例外。

我们先得了解印度固有文化的宗教和哲学,由此可以发现释迦牟尼慈悲救世的动机和目的,他所创立的佛教,和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精神所在。倘使我们暂时离弃宗教的特性,放开排除异己的胸襟,仅从学术观点立论,那么,释迦牟尼在印度上古史上,与中国孔子的用心,并无多大的差异之处。仲尼惧王道不彰,人心陷溺,邪说横行,于是删诗书、定礼乐、著《春秋》,以明经世宗旨,存道统以续文化精神。他和释迦牟尼的斥外道、说正法、存平等、行教化、正思维、伸智慧,彼此用以救世救人的存心和精神,虽然稍有出入,但距离并不太远。至于释迦牟尼与孔子的哲学义理,高深浅近的区别,平心而论那是各有所长,殆不可强作比拟了。

释迦牟尼虽然有心闲邪存正,删繁就简,但是佛教本身,却未能在印度本土长久植根或滋长,结果还靠中国将他的全部教法与学说,一概承受下来,并加以融会贯通,建立起一个耀古铄今的中国佛教,实在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世界上几个伟大宗教的教史,大体都不例外,凡是产生教主的所在地,当时都是不肯珍视他的施予,必须等到外人崇敬,才会视如拱璧,慢慢地倒流回来。古今中外人们的共同心理,大概都是贵远而贱近,祟古而薄今,好秘而恶显,拒亲而爱疏,俗话说:“远来的和尚好念经”,也许就是这个道理。今后的中国佛教,是否还须等待有更远的和尚来念经,那就足以发人深省了。

2.第二章 教主释迦牟尼的事迹

第一节 释迦牟尼的家世

一、薄王业而不为的大丈夫

前述一个宗教的成长,必然有它的义化背景,但开创这个宗教的教主,以他个人的历史,与所建立的宗教,关系更为密切。所以研究一个宗教之先,必须要了解教主的生平,这足不可忽略的事。无论哪个宗教,说到教主的生平,大抵都要加上一层神秘而不可思议的传说,否则,便不足以衬托他的崇高伟大似的。时至二十世纪,因为科学知识的普及,所有传统的观念,都要加以新的仲裁,神圣不可侵犯的宗教,也势所难免。与其依据神奇传说,不能被普遍意识所接受,毋宁从人本的立场,以研究教主的生平,如何发现宇宙人生的真谛,如何由人格的升华而至于超凡入圣,反而容易被人信赖,而且对于宗教本身的地位,自亦不会有所贬损。

但正当这新旧观念交变的时代,介述一个教主的生平,既不能一味的墨守陈说,也不能纯粹的弃旧从新,只有折衷两存,尽量做到比较客舰的平实,留待识者去鉴定。

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Sakyamuni),他的生平经历,正如举世皆知,出身于印度贵族阶级,家庭地位,历历可凭,不必另加衬托,就已极尽人世的光荣显赫了。他父亲是国王,他本人为太子,这也是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二千年来人所共知的事。其实,当释迦牟尼诞生时的印度,恰似我们的春秋时代,那时候的中国,周天子高高在上,诸侯分封割据,邦国互相侵凌,正是封建制度快要崩溃的时期。当时五印度,并没有一个强力统治的中央政权或共主,地方仍然停留在酋长分领的邦国状态,整个印度约分为两三百个国家。根据中国传统历史的说法,释迦牟尼的父亲,并不是统一全印度的共主或皇帝,而是一位国王。释迦牟尼的种族地位,是属于掌握军政的“刹帝利”阶级,据有世统的贵族权威。在这世界各大宗教所有教主的行列里,他以帝王的家业,显赫的身世,并非因为出身微贱,从艰难困苦中体验到人生的悲哀,而超然自拔于尘俗之外。与众不同的是他在与生俱来安寓尊荣的境遇中,却翻然觉悟,不仅为了自已,同时更发愿而为一切众生,寻求永恒解脱之道,并且毅然决然地弃王业而不为,以慈悲济度众生的宏愿,为觉行万有的应化,终于创建了代表究竟真理的伟大佛教。这种圣哲精神,真是难能可贵,所以值得我们的赞叹和崇敬!

二、生卒年代

研究释迦牟尼的历史,有一难题首当其冲,但都无法解决,那就是印度人素来缺乏历史传承的观念,和准确的时间观念。印度人自己,过去谈到历史,全靠婆罗门教的神话赞颂,缺乏过去和现世的严格划分。印度人现在的历史,是靠十八世纪以后,东方人和西方人的研究,重新确定而采用的。况且在印度的历法中,上古的年月季节,和现代有长短的出入;五印度——即印度全国东西南北中的区分,又有地方气候寒温的不同,因此日月年节又都略有出入。所以要确定释迦牟尼的生卒年月,就成为中外学者的论争关键了。现代人自信科学的方法,有时推陈出新,难免惊世骇俗,把几千年以来的事物,重新加以确定,往往大胆假设,未能小心求证,常有流于臆说或武断的,所以不敢苟同,在此只好折衷两存,依据客观的信念,以求平实的论断。

首先提出我们的资料:有关释迦牟尼寂灭年代的参考文献,举如《法显传》、《历代三宝记》、《破邪论》、《西域记》、《释迦方志》、《鹫岭圣贤录》、《僧史略》、《翻译名义集》等。从这些流传于中国、缅甸、斯里兰卡等的记述,及欧西学者的著论中,以推知其最早的一说,谓释迦入灭是在公元前二四二二年。最近的一说,则在公元前三二零——前三三零年之间,两说年代,差距如此之大,这真是一宗值得研究发掘而有趣的古史事件。

可是,根据西洋历史,和世界的史料,由马其顿王亚历山大侵入印度的史实,可以确定当时印度最有光荣的史迹,因为亚历山大无敌的常胜军,遭到了印度战士们的顽抗,和哲学家的辩难。而亚能山大入侵印度的时候,正是一位佛教大护法阿育王的出世年代。现在用举世皆知的阿育王年代为中心,由此推寻考订其事迹,倒数到释迦牟尼入灭的年代,就会发现两个事实,一是北传的佛教经论,大多说相隔百年或百余年;南传的佛教经典,则说为二百十八年。其中相差百年,可能是因为南北印度的历法年月不同,才导致百余年的悬隔。其中南传佛教经典的年代,与隋代费长房的《历代三宝记》中所说的“众圣点记”的年代数字,比较符合。又据《大唐内典录》、《开元释教录》及《贞元释教录》的记载,也都近于此说。由此上溯九百七十五年,可以确定释迦牟尼寂灭的时代,正当周敬王三十四年间。再上溯八十年,则释迦牟尼出生之年,正当周灵王七年,也就是公元前五六迥辏?嘟褚延卸??灏偃??荒辍V劣谒??痹氯眨?荽??侵泄?湍甑乃脑鲁醢恕2还??馐侵泄?睦?ㄒ趵?┑娜掌冢?⒎堑笔庇《鹊睦?眨?烤故湾饶材岬呐H眨?嫌谙中欣?ɑ蛳睦?暮文旰卧潞稳眨?秃苣阉盗恕2还??诚肮咚凳撬脑鲁醢耍?丫?卸?в嗄甑睦?罚?坪醪恍枰??耸氯ケ嬷に??

三、族系传统

释迦牟尼的生辰,如前引述,我们既已认定为相当于中国周灵王七年的四月初八。他出生在中印度的迦毗罗卫城,又称“迦毗罗皤窣都国”(Kapiavasth)。这个地方,在印度地理上,即波罗奈——或称“班拿勒斯”(Benares)的东北,普特罗——或称“巴特拿”(Patna)的西北,哥罗克堡(Gorakhpur)的近傍,尼波罗——或称“尼泊尔”(Nepal)的南境,恒河支流的柯哈河(Ko-hana)——古称“卢呬尼"(Rohini)流域。释迦牟尼的诞生处是在迦毗罗卫城东的蓝毗尼园(Lumbini)。

释迦是他的姓氏,汉文意译便介“能仁”。牟尼是他的名号,汉文意译就是“寂默”。他这个族姓另外还有瞿昙(Gautama)、甘蔗(iksvaku)、日种(Suryavarnsa)、舍夷(sakya)等四种称呼,是属于军国武士阶级,“刹帝利”种的一族。据后世人类学者的研究,这个种族,最初系由中亚细亚移来,定居在印度中央平原西部的印度河滨。世系传承,极其高贵,而释迦这一宗,便是迦毗罗卫城的城主,依据印度上古的习惯,也可称之为国王。当时迦毗罗卫城位于卢呬尼河的西边,河东同时有拘利城(Koli),也同属于“刹帝利”种,因此两族互通婚嫁,以维持其血统的亲近。

当迦毗罗卫城贤主净饭王(Suddodana)五十多岁时,佛母摩耶夫人(Maya)年已四十五岁,怀孕十月,她因为爱好清静,喜欢在自然风光的郊园去散步。一天,正当春末夏初的四月初八,一个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好晨朝,她悠游于蓝毗尼园,看到一株清荫的无忧树,枝叶繁茂,便想举手攀折,不意释迦牟尼就从她的右胁自然诞生下来,并有种种殊胜瑞相,举国欢庆,这便是有名的佛诞故事。传说释迦牟尼生后七日,佛母摩耶夫人不幸辞世,由其姨母摩诃波阇波提(Mahapraiapati汉译为“大爱道”)夫人扰养长大,他受到姨母的爱护,如母无异。

历史记载,关于命世人物,如宗教教主或开国帝王的降生事迹,大都剿袭附会,不是说赤电绕枢,就是说红光满室,如此类例,无非表明其生有自来,旨在予以神格的装点,或偶像的塑造,颇可耐人寻味。前引释迦佛诞生的故事,诚属不可思议,使人无法相信。可是在这段事迹里,也有几点,值得注意:(一)净饭王晚年得子,其心期于子嗣的绵延和王业的传承,殷切之情,自不待言。释迦牟尼出身贵胄,环境优裕,而长大成人后,却毅然舍弃王位,出家修道。这是何等的气魄?何等的胸襟?(二)母亲胁下生子,确是匪夷所思,但根据其生后七日,母命告终的传说,可以想见其为破腹而生,或系特别生产,殆无可疑。(三)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夫人,抚育释迦牟尼长大,也是净饭王的另一贤妃,后来也从释迦牟尼出家学道为比丘尼。由此可见她也真是一位慈辉永耀的伟大女性,和上善知识的护法尊者,想来也非偶然,值得我们崇敬。

四、生有自来的神异传说

就佛教言,依据佛经典籍,我们知道关于佛的世界,并非仅在这个世界与这个时期,及现有的时空中,是由释迦牟尼佛所手创。据说,我们所依存的这个世界,由成住到坏灭,历劫无数。其小焉者,譬如地球上已有若干次冰河时期或洪水时期,真是沧桑多变,但佛法的存在,却绵延不绝。我们现在正在“贤劫”中,所谓“贤劫”,是指此一宇宙万亿年的时间里,会有很多的圣贤,陆续诞生,由于修习大乘佛教的菩萨道,已证十地菩萨果位,此生命终,即上生于天众中的“兜率天”或“兜率内院”,名为“一生补处菩萨”。待此世界中另一劫数到来,人类历史变更,世上佛法衰息,然后这一生补处菩萨,便又重经人道而降生、出家乃至成佛,于是佛教大兴,佛法因以住世。现存的一生补处菩萨——弥勒,也就是未来世界的候补佛,一说释迦牟尼,住在他方世界,由来成佛已久,这次降生递补为我们“娑婆世界”过去劫以来的第七佛(或说贤劫以来的第四佛)。至于释迦牟尼的宿世善行和万德因缘,在各种经典中的记载,多至五、六百件。总之,都是一些无上功德的妙胜事迹,不必一一细说。综合他在世的一生,通名释迦牟尼佛的“示现八相”,也就是说他一代的事迹,可以分为八个阶段:

八相内义 一、降兜率:先住于兜率天,见时机已熟便下降人间。

二、托胎:乘六牙白象,降神母胎。

三、出生:四月八日,于蓝毗尼园,由摩耶夫人右胁出生。

四、出家:年二十九岁(诸经中亦有云十九岁),

观世无常,出王宫,入山学道。 五、降魔:经六年苦行,在菩提树下降伏魔军。

六、成道:十二月八日,明星出时,豁然悟道。

七、转法轮:成道以后,四十五年间说法度生。

八、入涅盘:世寿八十,在娑罗双树下,入于涅盘。

此外,为了研究佛教教义,和研究释迦史传所最宜注意的,便是经典所载释迦牟尼诞生不久,即能步行,并有七步偈语说道:“无数劫来,这是我的最后受生。我于一切天人之中,最尊最胜。此生利益天人,普愿救度众生。”也就是佛教传入中国以来所传述的“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两句话头。由此可以启发我们必须加以研讨的,计有如下两点:(1)假定仅从宗教的立场来看,释迦牟尼当时所说,只是使人觉得这是极端具有教主权威的独特表象,对它不是绝对信服,就是非常反感。(二)我们推勘到底,“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却是佛教的精义所在,因为它说明了人生的真价,表露了人性的尊严:我们要有自发的精神,做天地间第一等人;我们要以自奋的勇力,做天地间第一等事。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谓“天人合一”的最好引申。由人至于生天成佛,为神为主,或由人而堕落沉沦,一切都决定在自我的一念善恶之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此“我”并非释迦牟尼一人的“我”,也正是“舜何人也,我何人也”人我一如,人性自觉的“真我”。释迦牟尼,生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为圣。乃至一代佛教的精神,就在他生而能言的这两句话语中,已经透露消息了。如果纯从感情观点,视同放诞,未免厚诬佛语。

五、允文允武的天生神童

释迦牟尼既生,他的父王便邀请了很多有名的婆罗门学者,为他举行命名典礼。大家认为他降生时具有种种瑞相,所以就定名为“悉达多”,汉文译义,那便是“一切义成,具足吉祥”的意思。他的妙相庄严,特别美好。当时印度婆罗门中有一位最具权威的智者阿私陀仙,住在香山修道,远离爱著,常入禅定,知道释迦牟尼降生,自动前来祝贺,他对净饭王说:“我看太子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如此相好之身,若是在家,年二十九岁,便为转轮圣王;若是出家,可成一切种智,广济天人。但观大王太子,必当学道,得成正觉,转大法轮,利益人天,开世间眼。”净饭王晚年得子,极切盼望他能继承王位,开张国势,听说他会走上出家学道的路上去,所以极为忧闷,就留意保护,设计防范。凡是可以陶悦情志,流连光景的声色之娱和人间享受,他都打算加以运用,企使太子不致生起出家的念头,使阿私陀仙的预言不致于成为事实。

释迦牟尼七岁时,开始接受宫廷教育。净饭王为他遍请名师,令就学问。最初延聘一位文学修养特优的婆罗门,名毗奢密多罗(Visvimitra汉译“选友”)授以文学。一日,释迦牟尼提出当时印度的文字,计有六十四种之多,例如梵文、佉留文、护文、疾坚文、龙虎文、犍泴和文、阿须轮文、鹿轮文、天腹文、转数文、转眼文、观空文、摄取文,等等。究竟以何种为标准文字?因此使毗奢密多罗受窘异常。而且他能够找出书中的阙字,诘问于师,最后反使教者赞叹折服,自惭而辞去。同时又为他延请释迦种族中一位擅精武术的名师羼提提婆(Ksantidiva汉译“忍天”),教其武功,包括兵戎法式与二十九种武艺工夫。所以他在十四、五岁之间,便能驯服大象,只手举象掷出城外,立即还以手接置地,大象任其摆布,不会损伤。挽弓射箭,可以直穿百里之鼓,力透射击鹄的七重铁猪。

他由七岁从学,经过七年之问,凡属天文、地理、典籍、议论、祭祀、占察、声论、书数、乐舞,文章、图画,乃至一切技艺、方术,无不娴习通晓。

总之,他作为王位的继承者,既然有了良好的宫廷教育,加上他的天生智慧和资质,在十五岁时,已经完成文事、武功所有的学问了。因此净饭王,便择定当年的二月初八,为他举行灌顶授职大典,延请邻国诸王、大臣、婆罗门J众等来观礼,用四海水为他灌顶授印,立为储君。

六、悲天悯人的至性至情

释迦牟尼以天纵睿智,出生在帝王宫廷,对世间一般的学问知识,无所不通,自然具有超人的智慧。也正因为他具有超人的智慧,他自有生以来,对宇宙生命的探究,和世事人生的怀疑,始终无法使他安于现实。加以当时印度诸侯邦国之间的互相侵凌,种姓阶级的苦乐悬殊,无一不使他触目惊心,因此他对这个世间的芸芸众生,时常抱有一种不可把捉的无常之痛,他以大悲的慈心寻求彻底解决人世间的痛苦和烦恼,更使人性得到升华,人生得到解脱。所以他便经常陷入沉思定默之中。一天,他外出郊游,息歇于大树之下,看到田野里耕种的农人,烈日炙背,挥汗苦作。耕牛力挽重犁,被驱使鞭打着,备受虐待,结果弄到人牛皆因,饥渴交迫。又见犁田翻土,地下虫豸,无法藏身,群蚁纷纷爬起,似已感知大祸将临,寻觅它们生命的安全所在,结果飞鸟翔集,资为口粮,看来无一幸免。这种弱肉强食,众苦熬煎,残酷无情的世间相,使他发生更大的惶惑和更深的痛苦。人生为了什么?为什么有了这个悲惨世间的存在?宇宙生命的意义究竟何在?因此,他在树下坐定,心生厌离,想到世间、出世间等问题,又陷入沉思的禅默中,历时很久。

他的少年生活,并不因为安富尊荣而欢娱快乐,却经常为了寻求解脱人世间的烦恼和痛苦,在禅思寂默中过日子。这使净饭王记起阿私陀仙的预言,怕他要出家学道而黯然流泪。所以在他十七岁那年,便同时为他娶纳第一美人耶输陀罗(Yasodhara)和瞿毗耶(Gopka)两位做妃子。而且还为他建三时之殿(中印度无寒冬,年分三季,所以只建三时之殿)。使他在春夏秋的季节里,各有极其舒服的适宜住处。但是他对美丽的妃嫔,和豪华的享受,并不感觉兴趣,毫无贪着留恋。据佛典记载,他和二妃原来没有夫妇之道的行为,所以使宫人都怀疑他是一个虚有其表的大丈夫。他也了解她们的怀疑,在某天熟睡中特别显示他的丈夫相,使她们相信他非不能也,实不为也的伟大特异之处。

释迦牟尼为了解决整个人生问题及寻求宇宙间的究竟真理,一心要想出家学道,这使他的父王和家族更加担忧,因此便下令限制他外出宫门,以免引起他更大的悲世思想。而且特别挑选了一名学问渊博,能言善辩的婆罗门,名优陀夷(Udayin),终日侍从陪伴,做为他的朋友,希望能够劝导影响,挽回他的心意,对现实世间和现实人生,增加情趣,但又终于失败了。他曾经请求过父王,放他一度外出郊游,又一次体会到人生的无常,谁也免不了生、老、病、死的侵夺!准也逃不出生、老、病、死的牢笼!这种人生的无常,究竟有无主宰?究竟有无真我。倘使绝无主宰,那生命的意义基本上是没有价值和日的的,这就等于后来佛学中称的“断见”,是绝对错误的。倘使有主宰并有真我的存在,它又是个什么形态?如果说它是超越于人和万物,而且能够加以控制把握的,这也是人们自己心理的臆测或观念的形成;何况,它既能有控制把握的主宰权力,何必又使这个世界和人生,造成如此悲惨的现象呢?这在后来佛学上,就名为“常见”。实际上,离心以外,观察世间和超世间,一切都是诸法无常,没有永恒存在的。

于是他出家求道的意念,愈来愈加迫切了。他正式向他父王提出这个要求,他父王认为他和妃子耶输陀罗有了身孕,生出孩子,不使其国断嗣,再谈此事。据佛典记载,他就用左手指在耶输陀罗的腹上,立即使她感觉已经怀孕。这和释迦牟尼生而能行七步,又能开口说话,同样神奇异常,同样使人难以置信。不过释迦牟尼因为父王忧心缺乏子嗣,而为父王生子出家,这是善尽孝道,也不违背情理。况且正因为他尽了人子之责,然后一心以行超越人天之道,更足以见其崇高伟大和稀有妙胜的特点。那么神异之辩,只是多余的事,我们可以存而不论了。

第二节 出家与悟道

一、逃世入山求道的太子
释迦牟尼出家的年代,因无信史可征,我们只好说他二十九岁那年二月初八日,他自付因缘成熟,便趁他的妃嫔、警卫等人在夜深熟睡时,起身唤起侍仆车匿,备乘骏马犍陟,告诉他就要一同出城,去饮甘露泉水。车匿已经知道他的本意所在,一时劝阻不住,只好拚命拉住马尾,释迦牟尼也只好不开宫门,奋勇跃马,连带车匿,飞越北城而去。这一幕的展现,也正是释迦牟尼一生发挥大雄大勇大慈悲的开始,拿它和带甲百万,战无不胜,投鞭断流,叱咤风云的英雄们来相比较,无疑地,这跃马出城出家修道的一举,以视前者的胸襟气概,自有天渊之别。英雄事业,可以征服天下,绝难征服自己。唯释迦则不然,他以大无畏的精神征服自已,摧心贼于无相,充匡下如敝屣,所以能够转凡成圣,足为人灭师表了。
他们一出北城,便向东驰行,犍陟快足如飞,到了跋伽仙人(Bhargaua)的苦行林中,这时黑夜已过,光明就在眼前,他决定要入山问道了,便命车匿还宫。并脱髻发中明珠,以奉父王;身上璎珞,以奉姨母;其余庄严服具,给予耶输陀罗。一切交待清楚,他又自行拔剑,剃除须发,改装袈装,以示决心前行修道。同时自誓说:“我若不了生死,终不回宫。我若不成佛道,终不回见父王。我若不尽恩爱之情,终不回见姨母和二妃。”当时弄得车匿惶恐悲泣,以致闷绝昏倒,醒来时,只好回城报命。太子出家,它带来了满城的悲哀,也带给了举国的嗟叹!

二、遍学各派道法

从此,他以云游之身,到处参学。他曾经见过跋伽仙人的修行场所,看到许多离尘绝俗苦行修的人,有的穿草衣,有的著树皮。他们都吃些花果允饥,或日食一顿,或二日一食,或三日一餐,企苦行成道。他们崇奉庶物,或拜水或拜火,或敬祠日月,或卧尘污土中,或睡荆棘丛上,或长年居于水火之侧,备受蒸炙之苦。类似这些印度文化传统中的宗教生活和修道方式,无论婆罗门、瑜伽术,乃至印度教等,在释迦牟尼出家的前后,显然普遍地盛行着,直到如今,还是流传不衰,释迦牟尼当时看到这些情形,他与跋伽仙人曾经交换意见,作过严谨的讨论,他问他们那些形形色色的苦行者,究竟目的何在?跋伽仙人的答复是,刻苦自身,可以赢得升天的福报。释迦牟尼却认为苦乐对立,罪福相乘,仍然还在轮回往复的樊篱中,并不能解脱生死,苦行诚然可以洁清心志,离绝牵累,但是未必就能真正了生脱死,成无道。因此他留此一宿,便立即辞去。

后来他又去学习当时印度著名的禅定工夫,修习“无想定”。所谓“无想定”的禅定工夫,是以泯灭思想为最高方法。通过修习,他实际做到了无思无虑,但最后认为这也不是真道,便舍弃而去。因为这种境界,也是自心造成的,至于此心主宰的根本为何?毕竟仍无所知。

因此他又到阿罗暹仙人(Aratakalama)处,学习“非想非非想定”。所谓“非想”,乃非一般普通心理活动的思维妄想。所谓“非非想”,就是做到虽无普通的妄想思维,但还能了然于一切。许多人认为禅定工夫,到此地步,已属高不可攀,其实,正是落在微细烦恼的见思惑中。他提出了问题:非想非非想定处,是有我耶?是无我耶?若说无我,不应说非想非非想;若言有我,便非解脱。斟为众生正因为有我,方生诸苦。非想非非想定中,虽然可以使粗的妄想烦恼暂停,但微细的烦恼,依旧存在。若不能舍除我相与我想,何以能达到真正的解脱?所以他又舍此而去。

三、雪山林下苦行

在释迦牟尼入山修行的时光中,他已遍访著名道者,但因没有真正明师,所以毫无收获。然于当时各种修道方法,无论如何难行苦行,他都已经一一修习做到,而且极为精通。在这期间,他的父王曾经打听到他的行踪,派遣王师大臣前来劝说,仍然不为所动,只好留下大臣等的公子憍陈如等五人,追侍太子修行,慎加保护,这就是后来释迦牟尼弟子中著名的先期五大弟子,其中以憍陈如为首座。同时他因历访诸师,始终不得究竟解脱之道,便暂行栖止在盘荼婆山中,常入王舍城(Raijagriha)乞食度日。但城主频婆娑罗王很快地就知道了他的行踪,亲来劝请还俗,甚至愿以王位相让,可是他也婉辞谢绝了。频婆娑罗王最后只好与他约定:“若成道时,愿先见度。”所以,后来释迦牟尼成道,就常常住在王舍城,弘宣他的佛教。
此后,他又到尼连禅河(Noiranjana)附近,迦耶山(Gayasirsa即象头山)的南端,邻近雪山,即优娄频螺(Mrnvela)聚落的苦行林中,静坐思维,修习苦行,或日食一麻,或日食一米,或复二日食一麻米,乃至七日食一麻米。由于他趺坐苦修,不经行散步,目不瞬睛,心无恐怖,变得形销骨立,须发卷乱犹如蓬蒿,被喜鹊错认作草丛,就此在他头上做起窠来。地上芦苇,盘绕过膝。此时的释迦牟尼,非常孱弱,俨然如衰朽垂

一、

到目前为止,被全球佛学家咸认为最原始的佛经,当推小乘中的《四阿含经》。“阿含”Agama,也译为阿岌摩,意思是“法归”,指“万法所归也”,本是佛经总名,后只被用于指小乘经典。《阿含经》有四部,称为《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增一阿含经》。《长阿含经》是《阿含经》之首部,共有二十二卷,约二十一万字,分为四分。在第四分中有名为<世纪经>者,分十二品约七万多字,正是佛陀在世时所宣扬的宇宙万象万物,极为科学。
<世纪经>最后一品曰“最胜品”,又称“天地成品”,对地球人的由来及发展的科学纪录多得不胜枚举,现就一一列出并以白话说明。
“诸比丘,世间转已,如是成时,诸众生等,多得生于光音天上,是诸众生,生彼天时,身心欢愉,喜悦为食,自然光明,又有神通,乘空而行,得最胜色,年寿长远,安乐而往。诸比丘,尔时世间转坏已成,空无有物,诸梵宫中未有众生。光音天上,福业尽者,乃复下生梵宫殿中,不从胎生忽然化出,此初梵天名娑诃波帝。尔时,复有诸余众生,福寿尽者,从光音天,舍身命已安于此生,身形端正,喜悦住持,以为饮食,自然光明,有神通力,腾空而行,身色最胜,即于其间,长时久住。”
佛陀首先对比丘们说:地球转动不停,在地球形成之后,许多生命是生于光音天上的,这些生命,生活在他们的光音天时,身心是欢愉的,以喜悦为食,形态自然光明,又具有神通力,能够乘空飞行,得最殊胜的肤色,他们的寿命很长,安乐居住。当时地球生态转坏之后又形成可居住的好情况,没有任何生物,也没有高等生命,光音天上一些福报结束的天人,便下凡投生在地球上,他们不是胎生的才是突然化生在地球上,这最初的一位地球人名叫娑诃波帝(世界主)。当时又有其他生命,那些福寿已享尽的天人,也从光音天下来,化生在地球上,他们的身形长得很端正,经常保持喜悦,以喜悦为饮食,形态自然光明,又有神通力,能腾空飞行,身色相当好看,他们来到地球,长时久住。
“当然如是三摩耶时,此大地上出生地肥,周遍凝住,譬如有人熟煎乳汁,其上便有薄膜停住,亦如水膜,停住水上,如是如是。复于后时,此大地上所生地肥,凝然停住,渐如钻酪,成就生酥,有如是等形色相貌,其味甘美,犹如上蜜。尔时众生其中忽有性贪嗜者,作如是念:我今亦可以指取此,试复尝之,令我得知,此是何物?时彼众生作是念已,即以其指深齐一节,沾取地味,吮而尝之,尝已意喜。如是一沾一吮,乃至再三,即生贪著,次以手抄,渐渐手掬,后遂多掏,恣意食之。”
他们住了很久一段时间后,大地表面逐渐形成一些物质称为地肥,遍地凝住,好像有人加热乳汁,表面生出一层膜一般,也如同水膜凝固在水面上,如此这般,这些大地上自然生出的物质地肥,渐渐如乳酪,又变得生酥,颜色也很好看,味道甘甜,好像上等蜂蜜。那时,降生地球的生命之中,其中有一些天性较贪吃的人,便作此种想法:我可用手指沾来尝尝,好使我知道那是什么东西?这位上古先民想了之后,便用手指去沾取地上物质,吸吮尝食,尝完后很高兴,于是反复沾食,愈来愈贪,便用双手掬食,愈吃愈多。
、、、、、、
在<天地成品>最后,也就是《世纪经》最后,佛陀用很大篇幅细说地球人演化的经过,以及后世后代的族谱,可以说,这一部分正是详实的上古地球史,足可弥补信史之前的不足。现就依序一一列出,并用括弧略作新译:
“诸比丘,劫初众生(各位比丘,地球原始时代的人类),食地味时,多所资益(取食一些地表面甜甜的薄膜物质,是有资益的),久住于世(他们久住在地球上),而彼诸人(而那些地球人),若多食者,颜色即劣(如果吃得太多,肤色就变差);若少食者,光明便胜(吃得少的,肤色仍较白)。
“地味便没,续生地皮(地味这种薄膜物质被吃完了,地上又生出地皮之类物质),色味具足(颜色和味道均佳)...彼诸众生(那些地球人),皆共聚集...食于地皮(改吃地皮),亦久住世(也可生活下来),多食色 ,少食形胜(多吃的人肤色又差,少吃的人显得好看)……
“地皮复没,便生林蔓(地皮被吃完了,便生出林蔓),形色成就,香味具足(形状颜色都很好看,香味也足)……割之汗流,犹如淳蜜(割开后会有甜如蜜的汁液流出)
“林蔓已没,有梗米出(林蔓被吃完了,遂出现梗米),不耕不种,自然而生(不用耕种,自然长出来),无芒无桧,米粒清净,香味具足(没有尖芒也没有枝芽,米粒很清净,且有香味)。”
以上详述地球表面的变化,以及地球人吃食的演化。但在吃了梗米之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地球人产生“爱欲”思想。

二、 腊八粥与佛教传说

汉朝时,每年农历十二月必定要举行年终腊祭,因此农历的十二月又叫“腊月”或者“蜡月”。在腊月初八日所煮的粥,就取名叫“腊八粥”。

对于“腊八粥”的来历和传说很多,各地说法不一。其中流传最广的是有关纪念释迦牟尼成佛的故事。

传说释迦牟尼逃出王宫到迦嘟山当了和尚以后,学习经典,在深山之中苦度了6年。他学经完毕的时候,正是腊月初八日,也就是一般的佛教所说的“释迦牟尼得道日”。

又根据《因果经》记载,释迦牟尼因6年苦行,无暇顾及个人衣食,每天只吃一些麻麦,常年不得温饱。在他学习期满时,已是衣杉褴履,瘦骨嶙峋,容貌好似枯木一般。

他疲惫不堪地走下迦嘟山,坐在河畔,向村人乞讨。村中一牧牛女子,用钵盂煮牛奶给释迦牟尼吃,使释迦牟尼很快恢复健康。佛教兴盛以后,为了纪念这件事,就规定这个日子为古印度人民“斋僧”和救济穷人而施舍饮食的日子。

东汉佛教传入中国以后,腊月初八施舍这件事逐渐变成了熬煮“腊八粥”的习俗。我国一些佛教寺庙里熬煮“腊八粥”,就纪念尼连河畔牧牛女子救济释迦牟尼的故事。

随着佛教的兴盛,腊八粥也流行到民间。有钱人家的腊八粥要用几十种米豆果料熬成,亲朋好友之间还互相赠送。穷人也要在这一天用小米红枣熬一锅粥应应时令。传说“腊八不喝粥,明年会更穷”。清朝时,皇宫里喝的腊八粥是雍和宫的喇嘛熬好后进贡的。

一过腊八,也就开始过年的准备了,但对穷人来讲,还债的日子也逼近了,因为从这时候开始,讨债的会陆续上门。

三、岳飞与佛

民族英雄岳飞驻军江洲期间,常到庐山东林寺礼佛参禅,并特请该寺主持高僧慧海上人,二人论佛谈禅,来往密切。由于经常置身于晨钟暮鼓的佛家道场,便萌发了出家的念头。他在《记浮屠慧海》一诗中表明了“归休终作赤松游”的愿望,即告诉慧海上人,他打算抗金复国之后,与僧衲朝夕相处,终生参禅问道。可是正当他意气风发、所向无敌的时候,却被秦桧一伙陷害身亡,终成千古遗憾!
北宋末年,金人入侵,岳飞大破金兵于朱仙镇,欲直捣黄龙,不幸遭秦桧假金牌回召。班师上路,岳飞顺便到长江金山寺拜访道悦禅师。禅师劝岳飞不要回京,就此出家免是非。岳飞一向忠君爱国,谢绝了禅师的好意。临别时禅师送他一偈:“岁底不足,谨防天哭,奉下两点,将人害毒。”
岳飞回京后,秦桧用莫须有的罪名将其父子下狱。到临别时,岳飞才悟出道悦禅师的一片天心:那年是十二月二十九过年(岁底不足),同时天降大雨(谨防天哭),“奉下两点”就是秦字。父子在狱中听到雨声知道大难临头,果然被斩于风波亭。
秦桧得到岳飞临刑前曾发出“未听道悦和尚一句劝”的感叹,便大怒,派何立前往捉拿道悦和尚。老和尚在何立到来之前,从容的留下一首偈:“何立自南来,我往西方走,不是法力大,几乎落他手,”写完,即刻端坐圆寂。何立见状,无可奈何。

四、波迦加

优楼频罗迦叶是一个拜火教的领袖。他有一千个多个门徒。他们信奉火神,希望命终后投生天堂,享受快乐。佛陀想教化迦业,就去探访他。当夜佛陀在有毒龙的屋内住宿,经过佛陀多次的感化,迦业也渐渐信服了。有一天,迦业主持祭祀大典礼,他恐怕众人见了佛陀,就信佛教,灭少自己的垮力,所以对佛陀有点顾忌。佛陀知道他的心事,那天就回避不出来了。祭祀完了,众人散去,佛陀诚恳的教训他:拜火不是真理,而且他的嫉忌和自私,也是学道者不应有的行为。迦业听到佛陀的指导,好像在灼热的阳光中得到凉荫,愉快极了,舒畅极了,立刻忏悔,皈依信佛。他的弟子也全部信奉佛教,追随佛陀到处弘扬佛法。

五、小鸟救火

佛说:树林失火,火势猛烈一只小鸟幸而逃出。但它想起还在树林里的亲族和朋友,心里十分难过。於是它飞到河边把羽毛浸湿,然后飞回树林去,拍动翅膀,洒下水滴。这样一来一往,十分费力,但是小鸟仍然奋力去做。天帝很感动,就降下一场大雨,把火扑灭。

六、鱼篮观音

有一天,观音菩萨清早起来,既不梳妆又不登台说法,独自一人躲在紫竹林里不也来。守山的二十四路天神都来向龙女打听,问菩萨在干啥?龙女说在削竹子。大家听了更觉奇怪:观音怎么会去削竹子?龙女也回答不出来,只是说:“菩萨好像在等人去办一件什么要紧事。”等谁呢?去干啥呢?不由大家满心狐疑。
不一会儿,果然风风火火地来了一个人。你道是谁?原来是齐天大圣孙悟空。那悟空来不及跟诸路山神打招呼,便一头闯进紫竹林。抬眼一看,呆了:观音菩萨今朝怎会这般打扮?只见她松松的挽着一头青丝,身上穿着一件贴身小袄,露出两条光光的胳膊,拦腰束一道锦裙,露出一双光脚,平时穿戴的璎珞珠宝披肩绡带全不见了。这时,她手执钢刀在劈竹削篾,淡淡地说了一句:“悟空,你来了。”孙悟空闻言又是一惊:怪了,我今天来,好像菩萨知道似的。忙上前一步,性急火燎地要向观音禀告。谁知观音一摆手说:“慢着,且在外面等候。”悟空无奈,只好答应一声退出林来。
悟空走出林外,善财、龙女、诸路山神都来探问悟空进山缘由,孙大圣便一五一十诉说起来。原来孙悟空和八戒、沙僧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路过通天河,唐僧被那里的妖怪捉去关在石匣之中,性命难保。悟空不知妖怪底细,难以降伏,特来求菩萨指教。
正说着,观音手里提着一样东西,快步走出林来。大家仔细一瞧,啊,原来菩萨忙了半天就为手里这只竹篮!
“悟空还说什么,快快随我去救唐僧要紧!”
悟空赶紧告别从神,随光臂赤脚的观音驾云腾空而去。不一刻,来到通天河上,八戒、沙僧上前叩见菩萨。猪八戒摇着头悄声对沙僧说:“你看你看,大师兄真不像话,把一个只穿内衣的观音逼到这里来了。”话未说完,“啪嗒”一声,被悟空大了一下,他这才捂着脑袋不说话了。
但见观音站在高处,解下一根束腰的丝绦,丝绦的一头牵在手中,另一头拴住篮子,“卟嗵”一声,将篮子丢进河里。然后,踏着去头,拉着丝绦,将沉入河中的篮子慢慢往上游方向牵引,一边口中念道:“死的去,活的住!死的去,活的住!”这样念了七遍之后,猛地提起篮子,嘿!一条金光铮亮、摇尾鼓鳃的大鱼在竹篮里挣扎!八问:“菩萨,妖怪呢?”观音指指篮子里的金鱼说:“这不就是。”悟空接口说:“原来是它作怪。菩萨,您是怎么知道的呢?”观音笑笑说:“这是我养在莲花池里的一条金鱼,因它每日浮头听经,得了道行,将一枝未开的莲花运练成一柄九瓣铜锤,成了它的武器,乘大海涨大潮之机,逃出莲池来到通天河兴妖作怪。我本不知此事,今朝起来在池边扶栏看花,不见金鱼前来参拜,掐指一算才知闯了祸,故而连梳洗也来不及,就去削篾打篮,等着你一起来降妖。”悟空这才省悟,妖怪已除,赶紧带了八戒、沙僧,去搭救石匣中的师父。
这时,通天河周围的百姓都赶来瞻仰观音的丰采,其中有会画画的,把观音当时的形象画了下来。这画像留传后世,被人们叫作鱼篮观音。

七、石头与奶油

某天,有个年轻人哭泣不止地来到佛陀面前,佛陀问他:“年轻人,怎么回事?”他说:“我父亲昨天去世了!”
佛陀说:“那能怎么办呢?如果他已经去世了,哭也不能使他起死回生。”年轻人:“是的,这我明白,哭并不能使我父亲再活过来,但我求您能为我死去的父亲做一些事。”
佛陀说:“哦?我能为你死去的父亲做什么呢?”年轻人:“请想想办法吧!您这么有能力,一定办得到的!您看,那些资历尚浅的巫师、术士都会为死者举行某些仪式,只要在人间举行某些仪式,通往天堂之门就会打开,死者便可以进入,得到入境许可证;佛陀啊!您这麽厉害,如果您为我死去的父亲作法,他不仅可以拿到入境许可证,甚至可以永久居留——拿到绿卡!拜托您帮帮忙吧!”
这个可怜的家伙伤心欲绝,听不进合理的话,佛陀决定用其他方法让他明白。所以佛陀就说:“好吧!你去市场买两只壶。”年轻人很高兴,心想佛陀答应替他父亲举行仪式了。他跑到市场买了两只壶回来。佛陀说:“很好,把一只壶装满奶油”,年轻人照做了;“另一只壶装满小石头”,他也照做了。“现在把壶口都封住”,他封好了,“现在把它们丢到池塘里去”,年轻人也照做了,两只壶都沈到水底了。佛陀又说:“现在去拿枝大木棒来,敲破这两只壶。”年轻人很高兴,心想佛陀正为他的父亲举行非常庄严的仪式。
依照古老的印度习俗。人死后他的儿子就把尸体带到火葬场,放在柴堆上点火燃烧。当尸体烧到一半时,儿子要拿一,根大木棒敲破死者的头颅。根据古老的信仰,只要在人间敲开死者的头颅,通往天堂之门也就打开了。所以年轻人心想:“昨天父亲已被烧成灰了,现在佛陀用敲破泥壶来作为象徵。”他很满意这种仪式。
年轻人听从佛陀的指示,拿木棒敲破了两只壶。其中一只壶的奶油立刻浮上来,漂浮在水面上;另一只壶的小石头散了出来,沉在水底。然后佛陀说:“好了,年轻人,我所能做的就是这样罗!现在你把那些巫师、术士通通请来唱颂祈祷:“哦!石头浮上来,浮上来。哦!奶油,沈下去、沈下去!让我看看会发生什么事。”
“喔!您在开玩笑吧,这怎麽可能呢?石头比水重,只会沉到水底,不会浮上来,这是自然的法则;而奶油比水轻,只会浮在水面上不会沉下去,这也是自然法则呀。”
佛陀说:“年轻人,你对自然法法则了解不少。但你尚未体验这个自然法则:如果你父亲一生的所做所为都像石头一样重,那他必定会往下沉(堕入恶道),谁能让他上升呢?如果都像奶油一样轻,他必定会上升(进入善道),谁能拉他下去呢?”
我们能越早体验自然法则,并依照自然法则生活,就能越早脱离痛苦。

去看百喻经里面都是故事

我也学到了。

去看百喻经里面都是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