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 儿女 赏析:英国为什么不加入欧元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3 20:35:21

英国财政大臣布朗6月9日在议会下院宣布,目前英国加入欧元区的条件尚不成熟,英国政府将在今年秋季公布一项有关就加入欧元区举行全民公决的法案,并在2004年再次对加入欧元区的5项标准的进展情况进行评估,以确定举行全民公决的时间表。这使英国事实上失去了在2005年大选前加入欧元的可能。这是一个很小的事件,但却是英国对自己命运的又一次选择,怀疑论者赢得了胜利,一些人在旧梦中沉醉、怀疑,另一些人醒来后失望、痛苦。

  布朗所说的加入欧元区的5个标准是在1997年确立的,包括:1.英国的经济周期与经济结构能否与欧盟国家在单一利率下达到趋同?2.能否为英国经济提供足够的灵活性,使之能够应付各种变化?3.能否为外国长期投资提供更有利的环境?4.能否维持并增强英国金融服务业在全球的地位?5.能否增加就业?

  布朗一直坚持只有当英国与欧元区国家的经济达到同步的时候,英国才具备加入欧元的条件。虽然英国的通货膨胀程度、利率和债务和财政赤字都已经和欧洲同步,但是布朗依然担心短期利率高于欧元区,特别是房地产价格高于欧元区国家,因此英国的经济与欧元区还有不同。布朗指出,英国房地产市场的负债率非常高,这使英国人对利率非常敏感。布朗更担心的是欧洲央行在引入均衡通胀目标上的失败和财政政策上的失误,欧元区的经济表现目前不及英国,加入欧元可能带累英国经济,只有英国经济比欧元区差才能帮助布莱尔,这真是个讽刺。另外美元贬值和欧元升值使英镑面临选择,实际上英国选择了更接近美元远离欧元,因此布朗希望保持英国货币的独立性。

  但是,欧元区内部的贸易在最近几年中增长了20%,布朗也同意加入欧元将使英国与欧元区的贸易在今后30年中增长50%左右,这意味着英国的GDP可以增长5%到9%。

  布朗的5个标准也许是永远也达不到的,即使英国政府可以努力改变自己,欧元区的经济则是英国政府不能控制的。更何况这样的标准是否可操作也大有疑问。据英国媒体调查,英国及世界主流经济学家均对英国财政部所设置的英国加入欧元区的判定标准表示怀疑。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芒德尔在内的世界顶级经济学家们指出,由于其结果太过复杂,英国财政部设计的用于判定英国是否应该采用欧元的5项“简单明了”的经济测试指标,实际上并不可能实现。芒德尔认为,没有一个纯粹科学的办法可以明确判断出英国加入欧元区将有利或不利于英国、以及是否将有利或有损于其他欧元国家,甚至全世界。

  布朗准备的2000页的评估报告、5个标准、18个细节终于又一次葬送了英国加入欧元的希望,在怀疑论盛行的英国,这样的选择并不令人惊讶。

  英国对欧洲的矛盾情感

  回顾英国在二战后从孤立到试图融入欧洲的历史,可以让我们理解这个国家的矛盾与迷惘。

  1946年,丘吉尔说,“我们和欧洲在一起,但不从属于欧洲”,即“光荣孤立”;1950年,英国对不能加入舒曼计划——欧盟的前身,欧洲煤钢共同体而深感失望;1961年,哈罗德·麦克米伦首相首次申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1967年,哈罗德·威尔逊的工党政府再次申请加入欧共体,但是由于戴高乐从中作梗,英国的希望再次落空;1969年蓬皮杜取代戴高乐入主爱丽舍宫,在法英关系上采取了灵活政策,他认为只有吸收英国加入欧共体,法国才能平衡德国在欧洲的影响;同年12月,蓬皮杜在欧共体首脑会议上倡议扩大共同体,并决定逐步建立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1973年爱德华·希思领导英国加入欧共体,即欧洲共同市场,欧洲从法德轴心过渡到英法德“三驾马车”;1984年,在撒切尔入主唐宁街10号3年之后,英国第一次与其欧洲伙伴发生了大的分裂;1986年,欧共体卢森堡首脑会议通过了《单一欧洲法令》;1990年,梅杰出任首相后立即承诺让英国成为欧洲的心脏,同年10月加入欧洲货币体系汇率机制;1992年,第一次欧盟货币危机爆发,英国退出欧洲货币体系;1996年,英国与欧盟关系恶化,欧盟因疯牛病禁止英国牛肉出口,英国也实行贸易保护措施,限制欧盟商品出口到英国;1997年,布莱尔赢得大选,承诺重建英国与欧盟关系,并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加入欧元;2002年,欧元在欧盟12个国家正式流通。

  布莱尔是30年来英国首相中对欧洲立场最鲜明的:他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中的社会条款,宣布他的政府将举行关于加入欧元的全民公决,不仅要结束英国的孤立而且要担当欧洲的领导者。布莱尔希望英国在欧洲的外交事务、防卫、经济改革中起到决定作用,为此他在欧洲广播友谊。对法国,他希望建立英法联盟创造欧洲防卫体系;对德国,希望它是英国在欧洲预算中的伙伴;北欧国家则是自由贸易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者;右翼的西班牙和意大利政府,是自由经济的联盟。

  举行加入欧元的全民公决的愿望是贯穿布莱尔思想的始终的,他一直在劝说人们不要介意布朗的反对,不要介意政府中其他官员对公决的怀疑态度,希望人们相信他。6年过去了,全民公决的举行一再遭到失败,而法国和德国与英国在对伊拉克战争的态度上产生了裂痕,以及英国关于欧洲宪法的强硬态度,这些让人们怀疑英国的态度是否发生了改变。

  英国与欧洲的关系是无法割断的,即使以民族主义著称的保守党领袖撒切尔夫人也曾经这样说,“我们的命运在欧洲。在历史上罗马帝国统治了英国300年,今天我们的地图上仍然有罗马帝国时期修建的道路。我们的祖先来自欧洲大陆。”

  英国历史学家琳达·柯莉曾指出英国人对欧洲情感的矛盾,一方面是政治上的孤立主义传统,特别是在英格兰;另一方面,二战后欧洲社会的主流国家德国被击败和占领,而英国是战胜国,这使英国人感到骄傲,并由此滋生了对欧洲的怀疑主义。

  也正是因为经历了二战的苦难,欧洲人重新审视了欧洲联合的问题,他们坚信,解决欧洲问题的惟一出路只能是欧洲的统一。当时战争已使欧洲成为废墟,美苏对抗加深了欧洲的分裂局面,以德国为界,欧洲各国分属东西方两大阵营。历史的苦难似乎还没有结束,欧洲文明正在沉沦,欧洲人有失去自我特性的危险。1946年,英国首相丘吉尔率先提出,我们需要建立起“某种类似于欧洲合众国的东西”。1959年,戴高乐在斯特拉斯堡曾发表了一个有关欧洲前途的著名讲话,他提出,欧洲的真正统一意味着建立一个“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欧洲”。他还强调:“要使欧洲成其为欧洲,必须有重大的变化。首先苏联不复是现在这样的苏联,而成为俄国。……这个提法只是一种历史的预见。” 历史的发展证实了戴高乐这个惊人的历史预见。冷战结束为欧洲统一提供了历史机遇,中东欧国家提出“回归欧洲”,人们开始谈论“大欧洲”的问题,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就提出了“全欧大厦”的设想。“大欧洲”的范围基本上与欧洲的文化与地理范围相吻合,就是戴高乐所讲的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欧洲。

  要建立一个多极的世界,欧洲是重要的一极,随着欧盟的5次东扩,欧元的流通和正在进行的欧洲宪法谈判的接近完成,一个“大欧洲”的轮廓日渐清晰。

  正如法国总统希拉克所指出的,“今天世界到处都出现地区性大集团。我们在北美、南美、印度都可见到这种情况。甚至非洲也开始了地区一体化的进程。所有这些集团对于我们的利益都是不留情的。欧洲应该接受这个挑战。欧洲能够而且应该成为明天多极世界的头号大国。”

  在这样的历史视野和现实背景下,英国加入欧元是迟早的,它不能失去加入世界上最大的政治和经济联盟的机会,那时人们也会清醒地看到今天的怀疑主义的失误。

英国好像已经加入欧元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