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c8815刷机包5.o:中国56个民族各自的聚居地区和风土人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1 18:16:52
星期天晚上之前要
谢谢!!!!!!!!!!!!

http://www.fortunespace.net/forum/dispbbs.asp?boardid=28&id=7728
http://218.75.147.15/minzu/jianjie/jianjie.htm
介绍的很详细。

我国五十六个民族
阿昌族
(去年八月到北京游玩,当我来到世纪坛时,为其宏伟的建筑、独具匠心的设计所折服。从永不熄灭圣火,到用青铜铺成的记载着华夏大事迹的甬路,每当我跨出一步,都仿佛置身于千百万年前,和先人们一同感受着欢喜与悲伤。世纪坛的主体部分镶嵌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图腾,每一下图腾都向大家展示着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所以在能于大家共享这些图腾,也能为华夏文化之久远而倍感自豪。有时间到世纪坛好好看看吧!)
人口为27708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陇川、梁河等县,少数分布在盈江、潞西、瑞丽等县及保山地区的龙陵、腾冲县。

阿昌族人使用阿昌语,属汉藏语系 藏缅语族 缅语支。有梁河、陇川、潞西3个方言。由于长期和汉、傣族杂居,所以阿昌人一般都通晓汉语或傣语。 阿昌族没有文字,习用汉文和傣文。阿昌族人聚居区,普遍信仰小乘佛教。

在汉文史书中,除称其为"阿昌",还有"峨昌"、"莪昌"、"俄昌"等称谓。因居住地区不同,还有一些自称,如"勐撒掸"、"衬撒"、"汉撒"等。其先民很早就生活在滇西北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约在公元13世纪,经过多次迁徙,逐渐定居到现在聚居的地方。阿昌族人民从驻守边疆的汉族屯兵那里学会了耕种水田、打制铁器的技术,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商品经济有了初步发展。唐宋时期,阿昌族地区属南诏和大理政权管辖。明清时期,一直实行土司制度。解放前,阿昌族地区处于封建领主经济,地主经济已有一定的发展。其时,领主多为傣族土司, 地主多为汉人。

白族

人口为1594827人。主要居住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他分布于云南省各地及贵州省毕节地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湖南省桑植县。白族人使用白语,属汉藏语系 藏缅语族 彝语支。有南部、中部和北部3种方言。绝大部分白族人使用本民族语言,并通晓汉语。白族人民从唐代开始曾经使用过以汉字为基础的方块白文,以记录白语。由于汉族和白族的交往,白族人长期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所以白语里含有大量汉语词汇,汉文很早就成为白族通行的文字。白族崇拜相当于村社神的本主,信仰佛教。
白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的民族,白族先民很早就生息在洱海区域。从考古发掘的苍洱遗址、海门口遗址,都表明最晚在新石器时代洱海地区已经有居民生息繁衍。

白族使用磨光石器,从事简单农牧和渔猎生产,过着半穴居的生活。2000多年前就开始使用金属工具,发展农、牧业生产。公元2世纪,汉武帝就在苍洱地区设置了郡县。8-13世纪,这里先后出现了以彝、白先民为主体的奴隶政权南诏国和以白族段氏为主体的封建领主制政权大理国。白族90%以上的人从事农业生产,农业发展水平较高。白族人自称“白子”、“白伙”、“白尼”,汉意为白人。1956年,根据白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白族。

绕山林--“绕山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歌舞集会,于每年四月二十三日至四月二十五日举行。届时,每村组成一支少则数十人、多则几百人的歌舞队。队前是两位长者(或男青年), 手执柳树枝和牦牛尾为先导,后随唱“白族调”的人群,边走边唱,最后由男女青年分别手持“霸王鞭”、“八角鼓”、“双飞燕”组成的舞蹈队伍压阵。一行人浩浩荡荡吹吹打打,且歌且舞,沿洱海绕苍山迤逦而行。当与别村歌舞队伍路遇时,只听得高亢嘹亮的“白族调子”声,此起彼落;唢呐吹奏声振荡山谷;“霸王鞭”、“八角鼓”、“双飞燕”的敲打声更是响成一片,场面宏大,热烈非凡。?
“霸王鞭”、“八角鼓”、“双飞燕”是三种不同的舞蹈道具,经常同时使用。多由女青年舞“霸王鞭”,男青年舞“八角鼓”和“双飞燕”。“霸王鞭”是两端穿有铜钱的竹棍(手握中间而舞),与汉族地区的“金钱棍”基本一样;“八角鼓”实为六角形的单面羊皮小手鼓,持鼓边缘而舞;“双飞燕”为两块小竹板组成一付,饰以彩带,双手各握一付。道具虽然各不相同,但舞蹈基本动作、动律却是一致的,且三种道具均有打击乐器之特点,因此舞蹈节奏感极强。?
舞者于左手小指系彩色手巾,右手持道具,有各种不同打法,如:“八下”、“十二下”、 “十六下”等许多成套动作。主要动作是用道具在肩、胸、臂、腿、膝、脚及地面轻击,同时做“弓箭步”,并上下颤动或行进、跳跃、下蹲等,动作十分丰富。当动作幅度大时,舞姿健美刚劲,动作幅度小时则轻快、活泼。?
表演时一般依照先单独表演,然后对舞,最后集体舞的顺序进行。其队形有“凤穿花”(即 “二龙吐水”或两竖排相互交叉)、“双采花”(两人对舞)、“五梅花”(五人一组成“梅花”形)、“一条街”(众人连结为一队列,单腿横跳)等。?
解放后,“绕山林”已作为一种歌舞活动的形式,出现于重大节日和庆祝活动中。1958年经过整理的“绕山林”首次搬上了舞台,以后又屡有改编、加工,受到白族人民的欢迎。同时,“霸王鞭”等舞蹈亦随之不断得到丰富和提高。

栽秧会--“栽秧会”是在栽秧前后进行的歌舞活动。流传在洱源县,源于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歌舞活动自始至终与栽秧劳动紧密联系。由“竖秧旗”、“开秧门”、“抢旗比武”、“田家乐”几个部分组成。首先由装扮成秧官的人手执催秧锣,催促群众竖起绣有“五谷丰登”的三角旗和四丈余高扎有大斗,饰有彩球雉羽的“秧旗”。接着由秧官在秧田上拔起第一把稻秧并跳起“鹭鹭伸脚”(即一腿向后伸)、“白鹤展翅”(双手做飞翔姿势)等动作,唢呐模仿布谷鸟叫声,吹起“布谷报春”曲调,算是开了“秧门”。然后秧官敲起催秧锣,催促大家赶快插秧,这时盛装的挑秧小伙子和栽秧的姑娘就在唢呐吹奏声中开始了栽秧劳动。人们一边在田里栽秧,唢呐手一边在田头吹奏,在既紧张又愉快的劳动间隙中,惩罚在劳动中不努力的人,叫他们头顶秧苗跳舞逗趣,称为“捉懒汉”。当栽秧结束后,大家手持八角鼓、霸王鞭围着秧官跳舞并把他引回村子,边舞边打秧官,以表示对他的敬重和感谢。最后就在村头欢乐地表演起“田家乐”,由扮做渔、樵、耕、读的不同人物轮流出来表演,语言逗趣,边说边唱边舞,以此庆贺栽秧结束。

西山打歌--“西山打歌”是白族的歌舞形式(“打”即踏,“歌”即唱,“打歌”即踏歌之意)。流传在洱源西山地区,为婚嫁、喜庆节日的娱乐活动。此舞无乐器伴奏,由歌头手端一碗酒和茶领唱,众人相和或是男女对唱问答,众人常是围绕篝火踏足而舞,并常用呼号声协调舞步。过去“打歌”动作多为向左、右各走三步,然后双脚齐跺半蹲,以及模拟劳动动作及动物形态,如“猴子纺线”(双手在胸前缠绕的动作);“打马架”(将脚伸出)等。随着社会的发展,“西山打歌”已逐渐形成了成套的舞蹈语汇。近年来已成为青年男女聚会时的歌舞,舞蹈动作已发展到几十种不同的组合。动作特点是上身松弛,双臂随脚步摆动,转身急促,其中双脚跺地然后一脚擦地向前伸出,是西山打歌有代表性的步伐。

龙舞--“龙舞”:在白族人民中流传着大量关于龙的传说故事。“龙舞”源于小黄龙大败大黑 龙的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条大黑龙,因丢失龙袍而异常气愤,一怒之下,将海尾河堵起,大理坝子沉入海中。小黄龙见人民苦于水患,便奋力与大黑龙大战了三天三夜,方才获胜 。?
“龙舞”中的小黄龙,系用黄缎精心扎成,并扎出美丽龟、鹤、鹭、凤,以及梅、莲、菊、牡丹等灯笼为小黄龙做陪衬;用黑布扎成大黑龙,又扎出鱼、虾、蛙、蚌为大黑龙作陪衬。 由两个男子扮作龙丫头为引导,一时间龙腾灯走,形象地再现出小黄龙奋战大黑龙的场面。 ?
此外,在白族人民中还流传着其他龙舞的形式,如用竹子扎成能伸缩的龙,以及布龙等。

烟锅舞--“烟锅舞”是白族老人跳的即兴舞蹈,模仿各种不同的吸烟动作及造型,或蹲或站,有时一两人跳,也有时许多人围起来跳,老人们有趣的“烟锅舞”,往往引得年轻人和妇女们来观看,有的忍不住也参加进去舞蹈一番。

草帽舞--“草帽舞”是青年人爱跳的舞蹈。草帽,既是白族人民的生活用具,也是白族人民的装饰品之一,心灵手巧的白族妇女常在草帽上装饰各种彩带和花朵。人们在日常劳动或参加节日活动时都要戴上草帽防晒或取下草帽用来扇凉,根据这一生活习惯,人们逐渐发展、变化出十多种舞草帽的动作,同时还有用草帽拍击脚部,从而又变化出“单脚跳拍”、“双脚跳拍” 等舞姿和技巧。舞时,右手持草帽,随步法甩动草帽,肩部前后摆动,腰部亦随之而动,优泼优美。在集体跳时,青年之间互相对抛草帽,一时间各种草帽齐飞,就象一群翩翩起舞的彩蝶,十分好看。
“烟锅舞”、“草帽舞”,是以生活用品为道具的舞蹈,乡土气息极浓。

巫舞--“巫舞”是过去巫师驱鬼治病时跳的一种舞蹈。这种舞蹈因手持道具不同,舞法有别,又因人而异变化颇多。有持羊皮鼓而舞的,羊皮鼓系有把,并坠有两个响铃的单面羊皮鼓,边敲边绕圈舞蹈,动作幅度大,持手巾而舞的是双手各拿一块手巾,甩动手巾做出摇、扑、拍、打、转等动作。脚下以跳跃动作为主,腰部大部度左右晃动的动律十分鲜明。持双扇而舞的特点是用扇子的上下绕花、左右翻腕、单手抛扇、转身接双扇等动作组成,具有一定的难度。

南诏奉圣乐--自古以来白族人民与内地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的联系非常频繁。这种联系和相互间的交流在舞蹈中亦有所反映。
“南诏奉圣乐”。这是公元八百年南诏王异牟寻向唐朝进献的大型歌舞。仅其乐部就设有龟兹、大鼓、胡部、军乐四部,可谓管弦鼓乐俱全。舞人六十四名,身着民族服装,手执羽毛,以四纵四横十六人一组的正方队形交替变化,在舞蹈中摆出“南”、“诏”、“奉”、“ 圣”、“乐”的字样。其间有领舞、群舞及领唱、齐唱,段落分明,衔接紧凑,内容浩繁, 规模宏大,此次演出振动了长安,载入史册。
另外,也有一些是吸收了汉族舞蹈后结合白族的习惯、爱好予以改变,目前已经流传在白族民间的舞蹈。
如“耍船”,与汉族“跑旱船”类似,但装束是白族的,船身亦装饰着白族图案,这种舞蹈常被白族人民用在每年的“耍海会”上。
又如“耍马”与汉族“跑驴”基本相似。在“三月街”盛会上就能见到这种表演形式,但伴奏的音乐已变为典型的白族音乐——“吹吹腔”了,并且依据白族人民的爱好,加上了唱腔 ,边跑边唱,使形式更为活泼,为白族人民所喜闻乐见。
保安族
人口为12212人。主要分布在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少数散居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和青海省循化县。在聚居区的保安族人使用保安语,属阿尔泰语系 蒙古语族。大多数保安族人通晓汉语。保安族人以汉文做为交际工具。信仰伊斯兰教。

保安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一个少数民族。保安是由地名而来的自称,明万历年间曾在青海省同仁地区设置保安营,修建了保安城。过去人们因其信仰伊斯兰教、习俗与当地回族相近,而称其为“保安回”。1950年根据本民族的意愿,定名为保安族。据民族内部的传说、语言特点和类似蒙古族的一些生活习俗,可以认为保安族是由元、明以来居住在青海省同仁地区的一部分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族人,与周围生活的回、汉、藏、土等民族长期交往而逐渐形成的一个民族。

保安族受封建农奴主的欺压,被迫迁徙到现在保安族唯一的聚居地----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乡3个毗邻的村庄,当地习惯地称其为保安三庄。保安族人主要从事农业,少数人从事畜牧业和手工业。

宴席舞--宴席舞是具有代表性的保安族传统民间歌舞,通常在娶亲时表演。遇丰收或其它喜庆日子也常跳。
宴席舞来源于保安族的婚礼习俗。结婚时由新郎和本村的青年组成“迎亲队”到女方娶亲,女方村里的男女青年也组成迎亲队,在村口以墨笔涂男方陪送者的面部,并用拳击之,以相戏谑。娶亲后,新郎新娘骑马回家,举行宗教仪式,随后即散发核桃、红枣。凡是贺喜的人,不分男女老少都要向主人索取一份,祝贺他们吉祥如意,红喜临门,夫妻和睦。最后宴席开始,在篝火的映照中,请本村最好的歌手唱宴席曲,大家也就随着唱词边歌边舞。宴席舞的表演者,人人能触景生情,随口填词。歌词丰富多彩,曲调优美,舞步稳健、潇洒,一般多为对唱、对跳,即兴表演。?
宴席舞的动作特点是头部有规律、有节奏地摆动。动律是由下颏的左下侧向右上侧自然摆动,摆动时节奏性强并有停顿。整个身体的左右摆动较明显,尤其是两胯部分更为突出。腿部屈伸较大,脚落地时有力、稳健,多属邀请动作。手形为半握拳,大拇指伸展,其意为夸赞保安族在气质上是一个“有自豪感的”民族。这种手式在保安族民间舞蹈中运用甚为普遍。保安人民在舞蹈时喜欢昂首挺胸,整个动作和情绪都表现出民族自豪感。

扇舞--保安族另一种类型的民间舞蹈是男子扇舞,它成舞于宴席舞之后。自保安人民迁到甘肃以来,和周围的汉族、回族、藏族、撒拉族、东乡族等民族的生活习俗、贸易、文化生活、宗教等方面都有交往。男子扇舞是保安族人民利用汉族扭秧歌时用的扇子,在执扇和舞法上创造了许多花样,如抖扇、翻扇、绕扇、平扇等。舞时手全把执扇,手腕的抖动非常灵活,并带动整个臂部,摆动时有股韧劲。同时使胯部的扭动,腿部的屈伸,相与呼应。脚下步伐在拖、挪、靠步的表现上亦甚细致,尤其将要结束时,脚步跳出的一下自然动作,即一腿稍弯踏地,另一腿弯靠其后的舞步,更加突出了该舞独具的风格,使保安族男子扇舞成为一个特色鲜明、潇洒大方的民族民间舞蹈。

我 国 五 十 六 个 民 族 名 称 一 览 表
We'guo Vulsxi-lieo Ger Mindso Mingching Ilahnbeao
序 民族名称 汉语拼音 英文转写 准文形式 备 注

1 阿昌族 Achangzu the Achang Acrang
nationality dso

2 白族 Baizu the Bai(Pai) Bai dso
nationality

3 保安族 Bao'anzu the Bonan
(Paoan) Baw'an
nationality dso

4 布朗族 Bulangzu the Blang Blang [b(u)lang]
(Pulang) (Bulang)
nationality dso

5 布依族 Buyizu the Bouyei
(Puyi) Buyil dso
nationality

6 朝鲜族 Chaoxianzu the Chaoxian
(Korean) Craohien
nationality dso

7 达斡尔族 Dawo'erzu the Daur Da'url 达吾尔
(Tahur) dso
nationality

8 傣族 Daizu the Dai(Tai) Day dso
nationality

9 德昂族 De'angzu (无资料) De'ang dso

10 东乡族 Dongxiangzu the Dongxiang
(Tunghsiang) Donghiang
nationality dso

11 侗族 Dongzu the Dong (Tung) Duhg dso
nationality

12 独龙族 Dulongzu the Drung
(Tulung) Dolong
nationality dso

13 鄂伦春族 Elunchunzu the Oroqen Olunchun 转写译读法
(Olunchun) (Elunchun)
nationality dso

14 俄罗斯族 Eluosizu the Eluosi
(Russian) Eluosi dso
nationality

15 鄂温克族 Ewenkezu the Ewenki Owenk 转写译读法
(Owenk) dso
nationality

16 高山族 Gaoshanzu the Gaoshan
(Kaoshan) Gaoshan dso
nationality

17 仡佬族 Gelaozu the Gelo Gelao
(Kelao) dso
nationality

18 汉族 Hanzu the Han Han dso
nationality

19 哈尼族 Hanizu the Hani Hani dso
nationality

20 哈萨克族 Hasakezu the Kazak Hasak
( Kazakh ) (Hasako)
nationality dso

21 赫哲族 Hezhezu the Hezhe
(Hoche) Heljel
nationality dso

22 回族 Huizu the Hui Hoi dso
nationality

23 基诺族 Jinuozu (无资料) Jinuo dso

24 景颇族 Jingpozu the Jingpo Jingpo
(Chingpo) (Jeengpo)
nationality dso

25 京族 Jingzu the Jing
(Ching) Jing dso
nationality

26 柯尔克孜族 Ke'erkezizu the Kirgiz
(Khalkhas) Khalkhas (喀尔喀丝)
nationality dso

27 拉祜族 Lahuzu the Lahu Lahu dso
nationality

28 珞巴族 Luobazu the Lhoba Lhoba [l(u)oba]
(Lopa) ( Luoba )
nationality dso

29 僳僳族 Lisuzu the Lisu Lisu dso
nationality

30 黎族 Lizu the Li Lirr dso
nationality

31 满族 Manzu the Man
(Manchu) Maan dso
nationality

32 毛南族 Maonanzu the Maonan Maonan
nationality dso

33 门巴族 Menbazu the Moinba
(Monba) Monba
nationality dso

34 蒙古族 Mengguzu the Monggol Monggu
(Mongolian) (Monggol) -gol[gu]
nationality dso 转写译读法

35 苗族 Miaozu the Miao Miau dso
nationality

36 仫佬族 Mulaozu the Mulam Mulao
(Mulao) dso
nationality

37 纳西族 Naxizu the Naxi Naxi
(Nahsi) dso
nationality

38 怒族 Nuzu the Nu Nur dso
nationality

39 普米族 Pumizu the Pumi Pumi(Pumee)
nationality dso

40 羌族 Qiangzu the Qiang
(Chiang) Qiahg dso
nationality

41 撒拉族 Salazu the Salar Salar
(Sala) (Sala)
nationality dso

42 畲族 Shezu the She Srer dso
nationality

43 水族 Shuizu the Shui Shui dso
nationality

44 塔吉克族 Tajikezu the Tajik Tajik [tajik(e)]
nationality dso 转写译读法

45 塔塔尔族 Tata'erzu the Tatar Tatarl
(Tartar) (Tatar)
nationality dso

46 土家族 Tujiazu the Tujia Tujia
(Tuchia) dso
nationality

47 土族 Tuzu the Tu Tu dso
nationality

48 佤族 Wazu the Va(Wa) Wa(Va) va[wa]
nationality dso 转写译读法

49 维吾尔族 Weiwu'erzu the Uygur Uiwurl
(Uighur) (Uywurl)
nationality dso

50 乌孜别克族 Wuzibiekezu the Ozbek Uzbiek
(Uzbek) (Ozbek) 转写译读法
nationality dso

51 锡伯族 Xibozu the Xibe
(Sibo) Xibe dso
nationality

52 瑶族 Yaozu the Yao Yiaw dso
nationality

53 彝族 Yizu the Yi Yir dso
nationality

54 裕固族 Yuguzu the Yugur Yugur
(Yuku) (Yugu)
nationality dso

55 藏族 Zangzu the Zang
(Tibetan) Dsang
nationality dso

56 壮族 Zhuangzu the Zhuang Zhuang
(Chuang) dso
nation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