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mate 9 线控耳机:请问甲骨文是如何被发现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30 07:13:32

甲骨文的发现
甲骨文的发现经历了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这有必要先从发生在一个名字叫李成的农民身上说起。这个愚昧的农民对甲骨文的发现有着一段典型的、可笑的、荒诞而又充满文化悲怆感的传说。他是河南省洹河畔安阳县小屯村人。李成是为了赚钱第一个把“甲骨文”作为药材运到城里、传送出去的人,但也是在他手里,毁掉了难以计数的甲骨文字。功耶?罪耶?惟有历史来定论。这年夏天,他患了疥疮,疼痒难耐,坐在田头,无意中捡起一块刻有“画纹”的白骨片,但他无论如何也不知道自己捡起的是一块历史文化瑰宝!李成把白骨片揉搓成了粉末,涂抹在疥疮上,疼痒神奇地止住了,几次涂抹后,疥疮居然治愈了。李成喜出望外。他把乡亲们扔掉的、大量的各种形状的白骨片片收集起来,送到附近城里的药店去卖。他告诉药店掌柜:“这白骨片片治疥疮和外伤有特效。” 药店老板将信将疑,取来药典看了半天,终于弄明白这白骨就是中药里的“龙骨”,在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记载:龙骨是古爬虫动物的化石,能生肌防腐。药店收下了这些“龙骨”,李成则将大把的铜钱往钱褡裢里一装,高兴得回家去。从此,做起了收集贩卖“龙骨”的“专业户”。李成一边收集,一边卖给药店。可是,当时药材交易落后,“龙骨”在当地的用量不大,药店就不想收了。当李成又一次把收集来的“龙骨”送到药店时,店老板便挑剔起来:凡是刻有“画纹”的“龙骨”一概不收。李成这次碰壁后,立即想出了聪明的对策:他拿起刀,将收集来的所有“龙骨”上的“画纹”一刀一刀地刮掉,然后再送到药店去卖。此时,药店的仓库里已被“龙骨” 堆满了。这是一座人类历史文化的宝库,而药店老板却全然不知!也是为了钱,老板决定停止买进“龙骨”。但李成却没有放弃这挣钱的机会,没有停止“龙骨”的收集。他把一块块“龙骨”——把一块块文化瑰宝捣成粉末,然后包成一个个小包到各个集市、庙会上去叫卖,去赚钱!同样,药店老板为了赚钱,也陆续把“龙骨”转卖给各地。很快,“龙骨”进入了京城各大药店。就这样,一块又一块“龙骨”,或成块入药,或碾成齑粉,成为救治千千万万个病人的“良药” 。
还有一位与甲骨文的发现有着不解之缘的著名古董商,他叫范维清,是山东潍县人。光绪二十五年夏天,居住在北京东安锡拉胡同11号的王懿荣身染疟疾,久治不愈。一位医术高深的老中医为王懿荣开出一剂药方。药方上有一味名曰“龙骨”的药,立刻引起了王懿荣的注意。其家人从药房抓药回来后,王懿荣亲自查看,发现了中药里的“龙骨”碎片,有的碎片上镌有奇异的纹络。他便抱病亲临药房叮嘱药房老板,如果再有商贩送“龙骨”来,请代为引见。不多时日,名扬京华的古董商范维清被引见到王府,这次他带来了十二片“龙骨”。这是他到河南安阳、汤阴一带去收购青铜器,没有如愿。听当地人说“龙骨”是药材,就顺手牵羊地收集了十二片,心里想:“这样也不枉跑一趟。”王懿荣见到刻有文字的甲骨片,分外高兴。他仔细端详着每一片甲骨上一个个单一成形的“符号”,紧缩的眉头舒展了。他兴奋地告诉在场的人:这是比钟鼎文更古老的中国文字!范维清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这药材是真正的古董。于是,王懿荣以每字一两银子的高价买下了这十二片甲骨。并当场给范维清六百两银子,指使他为自己继续大量收购。随即,派家人到京城各大药店以重金把刻字的甲骨全部买下,以至于典当细软,倾其家财也在所不惜,在他壮烈殉国前竟收集了一千五百片!
王懿荣一边收集,一边开始了他的“发现”。他废寝忘食,通宵达旦,拿着放大镜逐块、逐字地深研细究。随之,一个又一个象形的、怪异的、抽象的、单调的文字符号被破译,字与字连为语言的链条,一个个链条随即构成一片清晰的文化意象。他对照《史记 . 龟策列传》、《周礼 . 春宫》的文字记载,终于他的脑海里,浮现出殷商王朝祭天盛典的情景、祈求福祉的占卜辞令、政治经济的记载、金戈铁马的征伐……
金秋送爽,明月如水。王府上高朋满座,名流如云。王懿荣把一块块精心整理过的龟甲兽骨送给大家传阅观赏。然后,他兴致勃勃地举杯祝酒,郑重得告诉在座的高朋名流:甲骨上镌刻的“画纹符号”是文字,是商代中后期文字,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随即,京城文化界为之轰动,中国文化界为之震撼,世界学术界为之注目!

1899年,任京师团练大臣的古物收藏家王懿荣患了疟疾。由于他精通医道,所以煎药前总要先看看。一次煎药前,王拿来药看,不经意发现一块有“刻划”痕迹的“龙骨”,再仔细辨认,甚为惊讶,原来上面刻有文字。王懿荣曾精心钻研金石,对中国古文字颇有研究,这“龙骨”上的文字与他苦心研究的铜器铭文十分相似。于是,他立即将药铺里刻有文字的“龙骨”全部买下。经过考证,确认是珍贵的商王室档案。王懿荣的发现,揭开了中国甲骨文之谜。
??这些刻有文字的龟甲、兽骨是怎样到了中药铺呢?原来,在清朝光绪初年,曾是殷都的今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两公里处的小屯村民,常有人从田中挖出青铜器、玉器、石器和许多龟甲壳、兽骨。小屯村有个剃头匠叫李成,染上了一身疖疮,痛苦不堪,甚是难治。因家贫无钱求医买药,便抱着侥幸心理,试着将村民挖出来的甲骨研成粉末敷在患处,结果奇迹出现了,骨粉一到疮面,脓水即被吸干,疖疮很快治愈。他又做大胆试验,用石子在手上划开一个小口子,再把骨粉敷上,发现骨粉竟能止血。这一消息很快传遍了小屯村。后来李成干脆把那些“龙骨”拿到中药铺里去卖。药铺不敢收,不相信这“龙骨”能治病。李成当场试验,药铺掌柜眼见为实,于是收下。从此,小屯村人纷纷挖掘,将龟甲、兽骨当作中药材拿去卖给城里的中药铺或收购药材的商人,或是将龟甲、兽骨捣成粉末当成治疗外伤的“刀疮药”出售。
??当时的安阳县是彰德府的府治所在,是华北地区一个交通要道城市。这里除了有大批的中药材出售外,也是古董商人云集的地方。“龙骨”的发现,引起了古董商人的好奇。他们认为“奇货可居”,便千方百计隐瞒“龙骨”的出土地点。当时著名的金石考据家罗振玉用重金买通一古董商人,知道了出土地点。他成为第一个知道“龙骨”出土地点的考据家。
??第一个发现甲骨文的王懿荣花重金买下了一千多片“龙骨”,其好友刘鹗(“谴责小说”《老残游记》的作者)在王家看见以后,甚为惊奇。经他们仔细鉴定和研究之后,认定是商代的遗物。自此,刘鹗也开始搜集有字“龙骨”。1902年,刘鹗将收集到的“龙骨”整理分类,拓印成1058片,分册印成了中国第一部甲骨文书籍《铁云藏龟》,第一个指出甲骨文是“殷人刀笔文字”。甲骨学从此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