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猫店铺运营技巧:何谓“苟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11 00:57:32
“苟简”是不是一种修辞?我大体上的理解是对词语不恰当的删简就是苟简,不知这种理解对否?愿闻其详,谢谢。

出自《庄子.天运》

“古之至人,假道于仁,托宿于义,以游逍遥之虚(8),食于苟简之田(9),立于不贷之圃(10)。逍遥,无为也;苟简,易养也;不贷,无出也(11)。古者谓是采真之游(12)。

“古代道德修养高的至人,对于仁来说只是借路,对于义来说只是暂住,而游乐于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境域,生活于马虎简单、无奢无华的境地,立身于从不施与的园圃。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便是无为;马虎简单、无奢无华,就易于生存;从不施与,就不会使自己受损也无裨益于他人。古代称这种情况叫做神采真实的遨游。

下面是“苟简”一词的各类用法:

但是有的人为了自己的方便,想省时省力,过分精简词语,造出别人难以理解的词或词组,这种做法叫做苟简。

语言简练而语意明确,才能令人满意,苟简不可取。

若写经,宜如进士写策,一笔不容苟简,其体须依正式体,若座下书札体格断不可用。

第五,是把画坛的苟简之风变为精密了。

苟简:苟且简略。

苟简容易使人误解

写作文在语言的运用上应该说是以精练为佳的。但是有的人为了自己的方便,想省时省力,过分精简词语,造出别人难以理解的词或词组,这种做法叫做苟简。请看例子:
《中国青年报》1992年4月17日头版有篇题为《采用食用酒精冒充红山大曲 乌鲁木齐酿酒厂蒙骗消费者受处罚》的消息,文中有这样一句:“新疆标准局认定其(指乌鲁木齐酿酒厂——引者注)所为是搀杂使假违法行为,没罚非法所得21万元;撤消‘红山大曲’产品质量合格证;银行终止贷款;被新闻界暴光。”标题中说受了“处罚”,正文中却又说“没罚”,乍一看真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读者不禁要问:究竟罚了没有?
按情理分析,“没罚非法所得21万元”应该是除了没收非法所得之外,还给予了罚款,没收、罚款之和为21万元。而消息将“没收罚款”苟简为“没罚”,则极易使读者误解:本应读为mò、意为动词“没收”的“没”,被误读成méi,理解为否定副词“没有”。造成误读、误解的原因即在于苟简。
同是这家报纸,1992年3月6日2版有篇文章的标题是:《红旗列车失而复得》。“列车”丢了又找到了?稀奇!看了正文,原来是“红旗列车”称号“失而复得”。少了两个字,令读者虚惊一场!还是将标题改为《“红旗列车”称号失而复得》好一些。
有一条关于计划生育宣传的标语:“向独生子女夫妇致敬!”该致敬的不知是独生子女结成的夫妇,还是有独生子女的夫妇?歧义的产生似乎也应归咎于苟简。
语言简练而语意明确,才能令人满意,苟简不可取。

"苟简"是苟且简略的缩语.<汉书 董仲舒传>:"其心欲尽灭先王之道,而专为自恣苟简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