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手抄报黑白简单:如何理解中国古典文论中文与气的关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1 19:19:45
最少两千字

钟嵘在《诗品·序》里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由气到物,由物到人,由人到文,这是中国一个传统的艺术审美理论。“感物”是中国艺术审美理论的一个重要传统,气——物——心——文,这是中国文论创作论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逻辑程序。所以,中国文论常常心、物二元对举。比如,“乘物游心”、“游目骋怀”、“应目会心”、“澄怀味象”、“拟容取心”、“神与物游”、“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等提法,既要求“与心而徘徊”,又要求“随物以宛转”;既要求客观所见的“目”,又要求主观品味的“怀”;既要求主观的“怀”,又要求客观的“象”,等等。这些都是在“心”、“物”即主客二者之间寻求平衡,是自觉地在主客体的相互关系中来认识文艺这种高级审美现象的。正如王羲之所说,“夫人之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5](P1609),或取于内,或寄于外。中国人的生存常常是这样很明显的“二元”式生存,或者悠游于客体,或者回归于自我;“达则兼济,穷则独善”;物我,内外;等等,人们常常是对举的。人们一直都有清醒的物和我、外和内的关系意识,只是在这种主、客的区分之中永远都在寻找这二者的和谐,因而没有由此而走向主客的冲突与分裂。

《文心雕龙》被认为包含着中国古典文论中完整的风格理论系统。整个风格论的基点在于:刘勰认为"性"(指个性、才情)是形成不同风格的根源。《体性》篇讲: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然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并情性所铄,陶染所凝,是以笔区云谲,文苑波诡者也。黄侃在《〈文心雕龙〉札记》中认为:体斥文章性状,性谓人性气有殊,缘性气之殊而为文之异状。"气在于作家谓之气,形之于文者谓之骨"(8),气--文之间在刘勰是"表里必符"。这种看似浅显的结论在细细品味之后就会拥有不容置否的正确性。钱钟书在《谈艺录》中曾谈到(9):"'心画心声',本为成事之说……然所见之物,可以饰伪,巨奸为忧国语,热中人作冰雪文是也。其言之格调,则往往流露本相。狷疾人之作风,不能尽变为澄澹;豪迈人之笔性,不能尽变为谨严。文如其人,在此不在彼也。"也就是说,事理不一定能见出作文之人,辞理之中,必见之。刘勰从不同"气"的作家的作品(也有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中,总结出"八体"。有种意见认为这八种基本类型可以组合成几十种甚至上百种不同的风格。清刘开《孟涂骈体文》卷二《书〈文心雕龙〉后》就说:"论及《体性》,则八体包乎万变。"(10)不能说"八体"涵盖了所有的风格,但它也决不是仅限于八体。在刘勰之后,仿效八体来研究风格类型的著作绵延不断。在具体的风格类型上,若把这些著作与"八体"加以对照(如李峤、释皎然、遍照金刚和司空图等人提出的风格品目),可以看到其中有相近之处。(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