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动物的画:什么叫尘沙烦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1 01:14:03

尘沙 (喻)数量极多,如尘如沙

【烦恼(梵kles/a,巴kilesa,藏n~on-mon%s-pa)】

指恼乱身心,令不寂静之诸种心理作用。与随眠(nus/aya)相同。然有谓潜在的烦恼称为随眠,显在表面的烦恼称为缠(paryava-sthana)。《入阿毗达磨论》卷上云(大正28·984a)∶‘烦乱逼恼身心相续,故名烦恼,此即随眠。’《大毗婆沙论》卷六十及《俱舍论》卷二十等,谓一切烦恼系由因力、境界力、加行力等三力而起,随眠未断未遍知为因力,顺于欲等之境界现前称为境界力,缘彼之非理作意称为加行力。《入阿毗达磨论》卷上,谓有唯依境界力而起之烦恼。
烦恼之种类甚多,大别有迷理与迷事二种。迷理即见惑,指迷于四谛之理,为见道所断之烦恼;迷事即修惑,指迷于物之事相,为境界所逼的烦恼,修道所断。见惑修惑中又总有贪、嗔、痴、慢、疑、见六种,为诸惑之根本,故称根本烦恼,或称六随眠。此中,又开‘见’为有身见、边执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五种,称为五利使;相对的,‘贪’乃至‘疑’之五种则称五钝使。此十使称为十根本烦恼、十随眠。就中,五利使唯属迷理之惑,五钝使则通于迷理、迷事二种。

依《俱舍论》等书所载,于见道断贪等十随眠时,欲界四谛下生三十二之别,上二界(色界、无色界)四谛下各生二十八之别,故见惑合有八十八使,于此加上修道所断之十随眠,名为九十八随眠,再加十缠,则称百八烦恼。但是唯识家认为,见道所断之欲界四谛下有四十,上二界四谛下各有三十六,如此见惑合有百十二使,又于修惑加身、边二见则三界合有十六,即见修所断总有百二十八根本烦恼。按,唯识家将烦恼分为分别起、俱生起二种,见惑为分别起,于见道时断除;修惑是俱生起,于修道时断除。

又,从此等根本烦恼等流而出的染污心所,称为随烦恼,或称枝末惑、随惑。《俱舍》等书谓随烦恼有放逸、懈怠、不信、惛沈、掉举、无惭、无愧、忿、覆、悭、嫉、恼、害、恨、谄、诳、憍、睡眠、恶作等十九种,唯识家则除去此中之悔、眠二者,另加失念、散乱、不正知三种而成二十法。又,烦恼有不善、有覆无记二种,欲界之见修二惑其性通不善与有覆无记。不善之烦恼能招引非爱之异熟果,故称为有异熟烦恼,此于得不还果时断除。上二界之见修二惑唯属有覆无记,不招非爱之异熟果,故总称无异熟烦恼,此于得阿罗汉时断尽之。
烦恼随义之差别,而有随眠、缠之异名,此外,又有结、缚、瀑流、轭、取、系、盖、株机、垢、烧害、箭、所有、恶行、火、炽然、漏、稠林、根、拘碍等种种异名。此等皆能恼乱有情之身心,由其增上力而造恶业,令于现在、当来感受忧苦果。据《瑜伽师地论》卷八所载,‘结’有爱、恚、慢、痴、疑、见、取、悭、嫉九结;‘缚’有贪、嗔、痴等三缚;‘随眠’有欲贪、嗔、有贪、慢、无明、见、疑等七随眠;‘缠’有无惭、无愧、惛沈、睡眠、掉举、恶作、嫉妒、悭吝等八缠(《大智度论》卷七以嗔替代其中的恶作,再加嗔忿、覆而成十缠);‘瀑流’有欲、有、见、无明等四瀑流;‘轭’亦分欲、有、见、无明四者;‘取’有欲、见、戒禁、我语等四取;‘系’有贪身、嗔身、戒禁取身、实执取身等四系;‘盖’有贪欲、嗔恚、惛沉睡眠、掉举恶作、疑等五盖,‘株机’有贪、嗔、痴等三株机;‘垢’、‘害’、‘箭’、‘所有’、‘恶行’、‘火’、‘炽然’、‘稠林’亦分贪、嗔、痴三种;‘根’亦有三不善根;‘拘碍’则有顾恋其身、顾念诸欲、乐相杂住、阙随顺教、复微少善便生喜足等五拘碍。

◎附一∶水野弘元〈烦恼论〉(摘录自《佛教要语的基础知识》第八章)
烦恼也译作惑、尘劳、染等等,它扰乱了有情身心,障碍佛教的理想。由于有烦恼,所以不得开悟,它阻碍了佛教的涅盘理想。

与烦恼同义的语词是随眠。烦恼主要并不在表面显现,而是潜在内心深处的邪恶性格与性癖,一有机会便表面化。因此,所谓随眠,就是随时横在心中睡眠的意思。旧译为‘使’。

〔随眠与缠〕 烦恼大多是潜在的,但显现在心的表面的也有。部派佛教也着眼于这点,而将两者加以区别。潜在的烦恼称为随眠,表面的烦恼称为缠。

〔烦恼与业〕 若将烦恼分为潜在的与显现的,那显现的烦恼与邪恶的意业有什么不同呢?因为不善的心全部都是烦恼,它与邪恶的意业同属于显现的心,就这点看,烦恼与业有时候是同一的。

又,业也分为显现的表业与潜在的无表业。说一切有部将潜在的无表业当作色法(物质),也是心法。那就是成为习惯力的邪恶的性格,此邪恶的性格不外就是烦恼。在这点上,业与烦恼可说有相同的地方。

十二缘起分成惑、业、苦三部份。惑是烦恼,十二支中无明与爱与取三支也被当作烦恼。这些烦恼是根本烦恼,产生了行与有之业,而其果报则为识、名色、六处、触、受与生、老死之苦的产生。这是十二缘起的解释。

在上述文中,与其将‘取’当作烦恼,不如说它和‘有’同时属于‘业’,较为适当。将‘取’和‘有’合在一起,就相当于‘行’,‘行’的表面作用是‘取’。成为其潜在力的,则为‘有’。

〔不善与有覆无记〕 总之,在内心深处以我执为中心的错误想法,和邪恶的性质,全部可说都是烦恼。说一切有部和瑜伽行派等认为,烦恼包含不善(恶)与有覆无记二者。不善只存在于欲界。色界、无色界存在的是有覆无记的烦恼。

南方佛教(巴利佛教)认为烦恼都是不善,他们不说无记的烦恼。总之,关于烦恼的考察,在说一切有部等北方佛教方面极为发达,有详细的论述。而南方的巴利佛教对于烦恼论,则没有深论。

〔关于无记〕 依照说一切有部的说法,无善、无恶谓之无记。分为有覆无记(nivr!ta-avya^kr!ta)与无覆无记(anivr!ta-avya^kr!ta)二种。有覆无记虽然不是不善,却是覆障圣智隐蔽净心的烦恼。又∶不善(akus%ala),正如有覆无记所说,它不只妨碍圣道(圣智与净心),更会得到非福的果(来世之不幸的果报)。不用说,不善当然全部都是烦恼。

无覆无记,是纯粹的无记,它与烦恼障碍无关,是由异熟(善恶业的果报)、威仪(行、住、坐、卧四威仪)、工巧(艺术、技能等等)、变化(也叫做通果,神通所变之果)四种组合而成。按∶巴利佛教,他们不说有覆无记,而立异熟(vipa^ka)与唯作(kiriya^)二种为无记。异熟是善恶业的果报,唯作是‘只有作用’,不是善恶,也不是果报。然而其中也含有阿罗汉的慈悲活动,即游化三界中无我无所得的作用。(中略)

在阿含经中,不但有前述那些烦恼的异名,而且也论及种种有关烦恼的事,直到部派佛教的阿毗达磨,才开始将其加以整理分类。特别是说一切有部曾展开了详细的烦恼论,兹稍加观察如下∶

原来,烦恼会障碍圣道,它可说是与圣道相违背的,因此,在修行圣道的过程当中,须一步一步断尽烦恼。初步的悟,即须陀洹道(预流向),要断尽身见(有身见)、疑、戒禁取三结。而到达阿那含(不还)的悟境,则要断绝欲界中一切烦恼,即断尽五下分结。若要到达阿罗汉的悟境,则要断绝上二界(色界、无色界)全部的烦恼,也就是断尽五上分结。

四双八辈的圣者,分为三个阶段,即∶见道位、修道位与究竟位(阿罗汉果)。见道位要断见惑(见所断的烦恼),修道位要断修惑(修所断的烦恼)。断了见修一切的烦恼,就到达究竟位。

〔见惑与修惑〕 烦恼大体分为见惑与修惑二种。所谓见惑,是说迷于理论上的知,这主要是后天的,如果能听到正确的理论而领悟,也可以立即去除这迷惑。所以也称为利使(犀利的烦恼)。修惑又称为思惑,是习惯上之情意的迷惑,也可看作是先天的烦恼。对这种烦恼,虽然在理论上可以了解它是错误的,但很难改过来,这种习癖之类的顽固迷惑,须靠长时间努力修行,才能渐次断除。故修惑亦称钝使(迟钝的烦恼)。

身见、边见、邪见、见取、戒禁取五见为五利使。贪欲、嗔恚、无明(愚痴)、慢、疑五者为五钝使。(中略)
烦恼会障碍圣道,妨碍正确的智慧。而用智慧,则可断除烦恼。烦恼断除,就是解脱。心从烦恼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就能自由地从事如法而合乎理想的行动。吹灭全部烦恼之火的状态,就是涅盘;在涅盘中,做出明显的或潜在的理想智慧行为就是菩提(悟)。

◎附二∶印顺《成佛之道》第四章(摘录)

颂文∶‘烦恼贪嗔痴,不善之根本,痴如醉如迷,嗔重贪过深。’

解说∶再说到集谛中的‘烦恼’。这是内心的不良因素、坏分子。无论是知识的、感情的、意志的,凡是不正确、不恰当的,使我们因此而烦动恼乱,引生不安定、不和谐、不自在;由此烦恼,造作种种业,更引起未来的苦迫∶这都叫做烦恼。烦恼是非常复杂的,在烦恼中,‘贪、嗔、痴’,是一切‘不善’法的‘根本’,所以叫做三不善根。根本,是什么意思呢?这是说∶一切烦恼,可以分为三大类∶(1)贪类;(2)嗔类;(3)痴类。一切烦恼,无非这三烦恼的支派流类。如爱、染、求、着、悭、谄、慢、掉举等,是贪类。忿、恨、恼、慢等,是嗔类。见、疑、不信、惛沈、忘念、不正知等,是痴类。众生都是有烦恼的,但各有偏重。一向惯习于多起某类烦恼,就会造成不同的个性,如贪行人、嗔行人、痴行人。如三类没有偏重的,就称等分行人。更详细的,有‘人情十九辈’的分类。(中略)

颂文∶‘佛摄诸烦恼,见爱慢无明。我我所摄故,死生永相续。’

解说∶烦恼的三大分类,可说是专约欲界,尤其是约人类而说。如在色界与无色界,嗔恚就不会生起了。所以,‘佛’在统‘摄’一切众生所有的‘诸烦恼’中,又另有‘见、爱、慢、无明’——四烦恼的分类。这是可从种种意义,作不同解说的。现在略说三义。

(1)古德称此为‘四无记根’。并非严重的恶性,而却是烦恼的,名为有覆无记。研讨到微细的烦恼,这四者被发见出来。特别在大乘的唯识学中,这四烦恼,是被看作与第七识相应的烦恼。在没有证真理,断烦恼的圣者,这四烦恼是一直没有离开过的,成为众生烦恼的内在特性。在这一解说中,称为我痴,我见,我慢,我爱。本来没有我(常住不变自在)的,看作有我,名我痴。由于自我的错觉,因而执为确有的,名我见。由于执有自我,而对自我有妄自尊大感,名我慢。不但妄自尊大,而且爱恋此自我,名我爱。一切众生自我中心的活动,就在这种内在的烦恼特性下开展起来。

(2)在阿含经中,常见到这一系列的分类。拿人类来说∶从烦恼而来的错谬,可以分为二类∶{1}认识上的错误,名为见;这只要有正确而坚定的悟解,就可以改正过来的。②行动上的错误,称为爱;这要把握正确的见地,在生活行为中,时时照顾,不断磨练,才能改正过来。所以有的说∶‘知之匪艰,行之维艰。’在从凡入圣时,断了部份烦恼,但还没有究竟,称为‘余慢未尽’。慢是微细的自我感,及因此而引起的自我中心活动。如彻底断尽了,就得到解脱。不过,罗汉们的习气还没有净,习气就是最微细的无明——不染污无知。如能这也断尽,那就真正究竟清净了。

(3)痴——无明,为一切烦恼的总相。如由此而分别起来,属于知的谬误,是见;属于情的谬误,是爱;属于意志的谬误,是慢。一切烦恼,总不外乎这些。

每一烦恼,都有发业与润生的功能,也就都有集起生死的力量。但最根本的烦恼,是什么呢?在四谛的说明中,以爱为主,因为爱是染着而起苦的根本。其他经论,总是说∶无明为本;我我所见为本。这可以举一比喻∶如人陷身在棘藤遍布的深草丛中,眼目又被布蒙蔽了,怎么也不得出来。眼目被蒙蔽了,如无明。棘藤草丛的障碍,如爱。所以经中,也说无明及爱,为生死的父母(因)。但陷身在棘藤丛草中,想要从中出来,那么眼目蒙蔽的解脱,是首要的。所以理解到∶无明为生死的根本,而解脱生死,主要是智慧的力量。无明,不是说什么都不知,反而是充满迷谬的知。其中最主要的,是不知无我我所,而执有自我,执着我所的一切。所以,无明就是‘愚于无我’;从执见来说,就是我我所见了。我,是‘主宰’的意思;主是自己作得主的;宰是由我支配他的。所以我我所见,是以自我为中心,而使一切从属于我∶我所有的;我所知的;我所支配的;一切想以自己的意欲来决定。众生在有意无意中,确是这样的营为一切的活动。这是以自我为中心而统摄一切的(当然,就是大独裁者,连西方的上帝在内,都不会完全成功),也是如胶如漆而染着一切的;这是一种凝聚的强大向心力。这样的活动所成的力量(业),就是招感生死,而造成一个个众生自体的力量。众生自体,本没有不变而独存的自体,如外道所说的‘神我’、‘灵性’,而只是身心(五蕴、六处、六界)的总和活动。由于‘我我所’见的执取,才生起自我(常恒自在的)错觉。由于我我所见‘摄’那缘‘故’,就会造成向心力,而凝聚成一个个的自体。但这是从业力招感的,而业力是有局限性的,所以经过多少时间(一期的寿命)就业尽而死亡了。(也有因为福尽及横死的)。但我我所见为本的烦恼,还在发挥他的统摄凝聚力,这才又引发另一业系,展开一新的生命。众生就是这样的‘死生’,生死,‘永’远的‘相续’下去,成为流转生死,茫无了期的现象。

◎附三∶印顺《胜鬘经讲记》(摘录)

《胜鬘经》∶‘烦恼有二种,何等为二?谓住地烦恼,及起烦恼。住地烦恼有四种,何等为四?谓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此四种住地,生一切起烦恼,起者刹那心刹那相应。世尊,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地。’

《讲记》∶烦恼,是烦动扰乱,使现在未来的身心,不得安隐。统而言之,‘烦恼’可分为‘二种’,二种是∶‘住地烦恼及起烦恼’。住地,唐译为习地,习即熏习。地有所依住与能出生的意义。如草木,从地而生,依地而住。起是现起,即显现于现在的现行。如疟疾,潜伏期,如住地;冷热发作的时候,即现起。烦恼也如此,贪心或嗔心现起时,是起烦恼;有时虽不现起贪嗔,如常人的欢喜布施时,如婴孩及熟睡无梦时,不能说他没有烦恼,烦恼还是潜在的,这就叫住地。住地即熏习,种子;起即现行。

‘住地’烦恼又可分为‘四种’,即是∶‘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这可约二方面说∶

(1)约修行断烦恼说∶可分为二种,即见道所断的,与修道所断的。见是证见谛理。见谛时所断的,为迷理的,即迷于真理,障碍正智的烦恼。一旦正见谛理,惑也就息灭了。然见道虽能断迷理的烦恼,但还有未断的——修道所断惑;这是迷事而起的。触境随缘,于事相还生起种种的错乱染着。例如鸦片,嗜好的如以为是有益的,这是颠倒是非;如了解它是毒品,不再以为好的,即颠倒想除。此如见断的见谛即断。可是,虽知鸦片是毒品,瘾来了仍不免要吸它,这是事的染着;如修道所断惑,要逐渐的舍除它。所以说∶‘理必顿悟,事则渐消。’证见的悟道,不是一切都成就了,还得从现实生活去不断练磨(修),消除不合理的染着。

(2)约烦恼说,也可分二种,即属于见的、与属于爱的。见惑是思想的错误,如执我、执常等。爱是事行的染着,如贪嗔等。

今综此二意,解释四种住地∶见一处住地,是各式各样的见,集在见所摄的一处,而是见道时一处顿断的。见有执着性,坚定的认为如此。《璎珞经》分为七见,即我见、常见、断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疑见,此即见道所断的属见的一切。阿含经说∶断三结,得须陀洹果;三结就是我见、戒禁取、疑——七见的重要者。属于爱的,又分为三种,这因为修道所断惑,是三界分断的∶欲界的修所断惑、色界的修所断惑、无色界的修所断惑。欲爱住地,即欲界的一切修所断烦恼;色爱住地,是色界的一切修所断烦恼;有爱住地,是无色界的一切修所断烦恼。这都是爱所摄的,所以都名为爱。外道误认无色界为涅盘,不知这仍在生死中,所以名为有——生死的存在爱。修所断惑,《璎珞经》中说为六种着,即贪、爱、嗔、痴、欲、慢。贪、爱、欲三,即三界爱的别名。《璎珞经》所说,与一切有部的见断八十八随眠相合,不过开合的不同。

‘此四种住地生’起‘一切’现‘起’的‘烦恼’。从见一处住地,生一切见的起烦恼;从欲爱住地,生一切欲爱所摄的起烦恼;从色爱住地,生色爱所摄的一切起烦恼;从有爱住地,生有爱所摄的一切起烦恼。所以起烦恼,从住地烦恼说,也应有四种。

起是什么意思?‘起者,刹那心刹那相应’。刹那是生而即灭的一念的别名;心是刹那刹那的,名为刹那心。烦恼刹那生起,与刹那心相应,名刹那心刹那相应。烦恼是心所,心是心王,王所是相应的。如眼识了别色境,与之相应的烦恼,也在色境上转。心与烦恼,所缘同,行相同,同时的相应而合作,名为相应。但住地,是不与心相应的,如心起善时,并无起烦恼相应,而住地烦恼还是潜在的;它不与刹那心同缘同事。这‘心不相应’的,为‘无始无明住地’。

依上文说,烦恼有二种∶(1)住地,(2)起。住地有四,从四住地生起的是起。起烦恼是心相应,心不相应的,名为无始无明住地。此无始无明住地,与四住地是同还是异?四住地,是心相应还是不相应?四住地,是住地,当然也是心不相应的。依本经所说,四住地而外,别有无始无明住地。所以一般所说的五住烦恼,实以本经所说为本。在本经译者——求那跋陀罗所译的《楞伽经》(卷四)中,每说‘四住地无明住地’。虽对校魏唐的《楞伽》译本,只说四种熏习、四种地,或四种习。但依本经及《璎珞经》,四住地外,应别有无始无明住地。所以依本经辨析,起烦恼有二∶一是四住地所起的——恒沙上烦恼;二是无始无明住地所起的——过恒沙上烦恼。住地烦恼也有二∶一是四住地,二是无始无明住地。

佛法本源于阿含毗尼,今略为叙述。总摄一切烦恼,为见一处及三界爱——四种,为佛法共义,大乘不共说有五种。然阿含及毗尼说∶阿罗汉断烦恼,但有不断的,名为习气。此习气,即本经的住地。罗汉不断习气,辟支佛稍侵习气,惟有佛,烦恼习气一切断尽。二乘不断的习气,在声闻学派中,称为不染污无知。无知即无明的别名;习气,是极微细的无明,这与大乘的无明住地一致。龙树说∶‘小乘习气,于菩萨为烦恼。’声闻学者以为习气是不染污的,无碍于生死的;而在大乘学者看来,习气是微细的染污,还是要招感变易生死的。二乘不断,而惟佛断尽的无明,大乘学者说,菩萨在修行中,已分分渐除;佛究竟断尽无明。所以,或分无明为十一重、二十二愚等。大乘所说的无明住地,实为根本教典所固有的,不过与声闻学者解说不同。

又阿含经中说烦恼有缠与随眠的二类;声闻学者,大抵以为缠是心相应的,随眠是心不相应的。心不相应的随眠,是潜在而没有现起的,经部师等即解说为种子或熏习。所以见一处与三界爱烦恼,约种习与现起说,即四住烦恼(随眠),及起烦恼(缠)。这都是二乘所能断的——四住及起;而不能断的,是无始无明住地。本经即综合这些教义而建立。四住的起烦恼,最明显无诤;而习地的称为无明,也是一般所公认的,所以本经在说到起烦恼的心相应时,即说心不相应的无明住地。而心不相应的四住地,与无明住地的起烦恼,且略而不论。天台宗说∶烦恼有见思、尘沙、无明的三惑。见思惑即四住地,尘沙惑即从无明起的过恒沙烦恼,无明惑即无明住地,这实依本经而立。然应大分为二,别分为四∶(1)四住地,(2)无明住地。此二类各有它的起烦恼。

《璎珞经》说见(七)爱(六)的四住地,以见烦恼为生得一住地,爱烦恼为作得三住地。由于无明不了一法界相,无始来即存在,名无始无明住地。依《璎珞经》意,不了一法界的无明,是无始而有,极难理解。因无明而众生起一念识,心住于缘(即成为心境相关的存在)时,即生得有见烦恼。因迷理的见惑,又起作得的爱烦恼。生得与作得,都称为住地,也应都有现起的。所以生得与作得,并非种子与现行,而是本性成与习所成(依现成种,种又生现)。由性成的生得,引生习成的作得。心境的相对存在时,就有生得的烦恼的存在。但此生得以前,昧然不觉而还不可说心说境时,就是无始无明住地。无始的无明,不但凡小不知,十地菩萨也不能知道究竟,唯佛能知。所以,《璎珞经》的五住地,是可以假说为从无明而生得见,从见而作得爱,分为三阶段的。此与本经略不同∶见爱四住地,是没有说到生得与作得,而是同有住地与现起。但此依烦恼微细根源的无始无明住地,并无不同。


【尘沙惑】

以尘或沙之无数譬喻凡夫内心之无知,故谓之尘沙惑。详称恒沙惑,略称尘沙。为天台宗所立三惑之一。指能障碍俗谛的事智,令菩萨化道不得自在的无数不染污无知。《摩诃止观》卷三(下)谓,尘沙之体是不染污无知,虽非润生惑,但能障化道,故菩萨应学恒沙佛法以破之。在三惑之中,见思惑为界内通惑,须以空观破之;无明惑为界外别惑,须以中观破之;尘沙惑则通于界内界外,须以假观破之,故成俗谛三昧。

在别教之中,界内之尘沙惑于第八、九、十住位时断除,界外之尘沙惑于十行位时断除。但圆教认为于十信中之第八、九、十信位时可破界内外之尘沙惑。《法华经玄义》卷五(上)云(大正33·737a)∶
‘别教十住断通见思,十行破尘沙,十回向伏无明。只与圆家十信位齐。’

天台家称尘沙、见思、无明为三惑;又特以尘沙为名,此或系根据《胜鬘经》五住地之说而来,即该经〈一乘章〉云(大正12·220a)∶
‘阿罗汉、辟支佛断四种住地,无漏不尽,不得自在力,亦不作证。无漏不尽者即是无明住地。(中略)何以故?无明住地不断不究竟者,过恒沙等所应断法不断不究竟。过恒沙等所应断法不断故,过恒沙等法应得不得,应证不证,是故无明住地积聚生一切修道断烦恼上烦恼。(中略)如是过恒沙等如来菩提智所应断法,一切皆依无明住地生,建立增长。若无明住地断者,过恒沙等如来菩提智所应断法皆亦随断。’

此中所谓四种住地即为见思惑,无明住地即无明惑,过恒沙等如来菩提智所应断法即本文所指之尘沙惑,而‘尘沙’一语当即自‘过恒沙’一词而来。

就是说很多烦恼,像灰尘和沙子一样多的烦恼。

你有了智慧就能照见了

好比阳光照进门缝 发现许多尘土在飘扬

你有了智慧就能照见自己的烦恼

烦恼细微不易观察 多而细

是名尘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