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兜当当伴我心台词:袈裟叫百衲衣是因为它是由许多块布补而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8 19:32:49
袈裟叫百衲衣是因为它是由许多块布补而成
袈裟是不是叫百衲衣啊?

百衲衣又名百家衣,是僧人化缘得来的布头拼接缝制的。

【袈裟】
梵语kas!a^ya,巴利语kasa^ya 或 kasa^va。意译作坏色、不正色、赤色、染色。指缠缚于僧众身上之法衣,以其色不正而称名。又作袈裟野、迦逻沙曳、迦沙、加沙。

(一)颜色:袈裟之颜色在诸律中各有异说,然大抵赞同三种坏色之说,即以青、泥(皂、黑)、茜(木兰色)三种为袈裟之如法色(或谓若青、若黑、若木兰色)。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一复举青、黄、赤、白、黑五方正色与绯、红、紫、绿、硫黄等五方间色为不如法色。然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下、舍利弗问经等更说五部衣色殊异,而以青(化地部)、黄(大众部)、赤(法藏部)、黑(说一切有部)、木兰(饮光部)五种为如法色。法藏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三,解释袈裟为混和青等五色而染成一不正色之意,然义寂于同疏卷三谓,小乘五部各用一色,而大乘菩萨于五无所偏执,通服不正之五色。又吉藏金刚般若疏卷二、玄应音义卷十五、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二等皆以袈裟之浊赤色为佛本制,所谓青、黄、木兰三色之别唯在衣上点印之异,虽为有力之传说,但似欠妥。毗尼母经卷八称,诸比丘衣色褪脱,佛听许染用十种色,此即法衣不仅一种赤血色衣之明证。

佛教传入中国后,汉、魏时穿赤色衣(被赤衣),后来又有黑衣(缁衣)、青衣、褐色衣。唐宋以后,朝廷常赐高僧紫衣、绯衣。明朝佛教分禅(禅宗)、讲(天台、华严、法相宗)、教(又称律,从事丧仪、法事仪式)三种类别,规定禅僧穿茶褐色衣和青傧玉色袈裟,讲僧穿玉色衣和绿傧浅红色袈裟,教僧穿皂衣和黑傧浅红色袈裟,然后来一般皆着黑衣。

(二)衣体:袈裟之材质,称为衣体或衣财。有关衣体之种类,善见律毗婆沙卷十四举驱磨、古贝、句赊耶、钦婆罗、娑那、婆兴伽等六种,十住毗婆沙论卷十六举出居士衣、粪扫衣二种,摩诃僧只律卷二十八列七种,四分律卷三十九举出十种。此等皆以作一重为法,然若财体细薄时,亦允作数重,称为重法。大凡僧众之法衣,以避在家并外道人所用者为旨,即在异于俗。故四分律卷四十所列绣手衣、草衣、树皮衣等,为外道之法,僧众不着用;摩诃僧只律卷二十八谓上色衣不异俗人,所谓丘佉染、迦弥遮染、青染、华色等,如是等皆不着一切上色。但衣体得用紬绢与否,古有异论,道宣律师以之为非法,义净三藏反以为如法。

(三)制法:袈裟之制法,先割截成片

,而后缝缀,以标示田相为法,称为割截衣,久之亦成为袈裟之异称。割截系为既经裁作袈裟者,不能再供其他贩卖贸易之用。依之,弟子等能对衣物舍弃欲心,并去除盗人夺取之念。三衣虽皆以割截为法,若财少难办时,亦允许以外叶揲于不割截、

无田相之缦衣上,称为揲叶。又安陀会之一种,

特允许叠作叶,称为■叶。

缝法可分为马齿缝、鸟足缝二种。袈裟四周设缘,以防破损。缘内边之四隅设揲,称四揲,俗称四天王,有助贴治轻举之功用;又于左肩内面处设帖,称肩揲,以此处易藏垢腻,常洗速坏,故设之。穿帖置絇,胸前缘边作纽,以防衣脱落;关于絇、纽之位置,亦有不同之说法,就材料

亦有异说,后世以象牙作圆镮,称镮,或哲那环,代替絇(钩)而置于胸前。

(四)披着法:有通挂左右肩之通肩,与露右肩披左肩之偏袒右肩两种。于对佛及师僧修供养时偏袒右肩,若外出游行或入俗舍时,披通肩法。又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举着用法衣之五事,是亦出行之法。四分律卷十九、毗奈耶卷十等,谓僧众须整齐披三衣。五分律卷二十谓,依时宜,袈裟听许反翻披着。复有不披袈裟亦不得罪者,此有四事,如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载,一无塔寺,二无比丘僧,三有盗贼,四国君不乐道。

(五)功德及异称:大凡袈裟为贤圣之帜,自古为佛教教团所尊重。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五举袈裟十利,悲华经卷八、大乘悲分陀利经卷六载,佛之袈裟能成就五圣功德。袈裟复有种种异称,如福田衣,即表法衣之田弘四利益,增三善心,养法身慧命之意。以三种坏色为衣,令贪心不起,称离尘服;入道者身被此服,则烦恼折落,称消瘦衣;借喻体净无垢类芙蕖,称莲华服;三色相间共成一衣,故称间色衣。以上四者系出自金刚般若疏卷二。又袈裟被挂于身,其模样有如庄严之法幢,称胜幢衣;不为外道所破坏,而称降邪衣;不为众邪所倾,故又称幢相衣、解脱幢相衣。此外复有功德衣、无垢衣、无相衣、无上衣、解脱服、道服、出世服、慈悲衣、忍辱衣、忍铠衣、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衣等之称。

(六)演变:依佛本制,袈裟包括安陀会(即五条衣)、郁多罗僧(即七条衣)、僧伽梨(即九条大衣)三种,称为三衣,其制法一定。有关颜色,虽有诸说,大抵不拘颜色,而以质素为要。然后世流于华美,至用黄、赤等正色或金襕衣等,殆失本制。又搭袈裟,由于印度属热带地方,多直接用袈裟衬着其身,故印度僧团唯拥有三衣。而在中国、日本等地,则将袈裟被着在褊衫或僧服上,袈裟与衣,合称袈裟衣。尤其在日本安陀会出现种种变形,衍生五条袈裟、小五条、三绪五条袈裟、种子袈裟(或轮袈裟)、叠五条(或折五条)、络子、威仪细、铃悬之别。此外,另有平袈裟、甲袈裟、衲袈裟、远山袈裟等种别。相传金襕衣系佛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奉施佛者,中阿含经卷十三、贤愚经卷十二等记其事缘,然不见于诸律。

【百衲衣】
指衲衣,即僧衣。系以破旧布之修补缝缀而成。又作弊衲衣、坛衲衣。因常以五色或多种颜色混合制成,故亦称五衲衣。僧侣由于穿着衲衣,故亦自称衲僧、老衲、布衲、野衲、拙衲等。

据释氏要览卷上载,衲衣之来源有五种∶(一)有施主衣,(二)无施主衣,(三)往还衣(包死人衣),(四)死人衣,(五)粪扫衣(梵pa^m!su -ku^la )。粪扫衣指弃置之破衣碎片,可分为∶(1)道路弃衣,(2)粪扫处衣,(3)河边弃衣,(4)蚁穿破衣,(5)破碎衣。然于佛教盛行后,僧尼衣服已非如此。

有关衲衣之梵文原语,于十二头陀经、十诵律卷三十九、慧琳音义卷十一等,皆以衲衣即为粪扫衣之异称;于法华经卷四劝持品,则谓衲衣之梵语为 kantha^,又于四分律卷四十三迦絺那衣犍度、摩诃僧只律卷八、解脱道论卷二头陀品、大乘义章卷十五头陀义两门分别条等,皆以衲衣与粪扫衣有别。故衲衣与粪扫衣或指同一物,惟就衣材而言,称为粪扫衣;就制法而言,则称衲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