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市外国语学校袁媛:求译文(多篇,有多少给多少吧。。多者最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5 22:01:01
1.杨震拒贿(震少好学…不亦厚乎。)
2.晏子谏齐景公(令所睹于途者,无问其乡…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3.于令仪济盗成良(曹州于令仪者…今为曹南令族。)
4.太祖治骄(太祖闻诸功臣家僮仆多有横肆者…终为身害。)
5.晏子仆御(晏子为齐相…晏子荐以为大夫。)
6.幽王击鼓(周宅酆、镐近戎人…为天下笑。)
7.陈执中不欺主(世传,陈执中作相…宜以不欺为先。)

感激不尽!

1.杨震拒贿
杨震少年孤贫好学,后来明晓欧阳《尚书》,通达事理博览群书。各位学者为他说道:“关西孔子杨伯起。”他讲学授业三十多年,不答复州郡关于官员升官的文书。大家说他年纪已经很大了,可是杨震的志向更加坚定。大将军邓骘听说了就征召他做官,这时杨震年纪已五十多了。后来逐级升官为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在他到郡做官时,沿途经过昌邑。过去他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做昌邑县令,晚上怀带十斤金钱来赠给杨震。杨震说:“老朋友了解您,您不了解老朋友,为什么呢?”王密说:“夜晚没有知道的人。”杨震说:“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您知道,怎么说没人知道呢?”王密惭愧地走了。后来杨震调动官职做涿郡太守。他品性公正廉洁,子孙常常吃饭无肉而吃蔬菜,出门无车子而步行。老朋友有人想要让他为子孙置办产业,杨震不肯,说:“让后世人称他们是清白官吏的子孙,把这留给他们,不也很丰厚吗?”

2.晏子谏齐景公
景公在位时,连下三天雪还不放晴。景公披着用狐狸腋下白毛做的皮衣,坐在正堂前的台阶上。晏子进宫谒见,站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啊!下了三天雪可是天气不冷。”晏子回答说:“天气不冷吗?”景公笑了。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国君自己吃饱却知道别人的饥饿,自己穿暖却知道别人的寒冷,自己安逸却知道别人的劳苦。现在君王不知道别人了。”景公说:“说得好!我听从您的教诲了。”便命人发放皮衣、粮食给饥饿寒冷的人。命令:在路上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乡的;在里巷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家的;巡视全国统计数字,不必记他们的姓名。士人已任职的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孔子听到后说:“晏子能阐明他的愿望,景公能实行他认识到的德政。”

3.于令仪济盗成良
曹州于令仪,本是市民,为人忠厚,不损人利已,晚年家境颇为富裕。一天晚上有人到他家行盗。于令仪的儿子们抓住了小偷,原来是邻居的儿子。令仪对他说:“你平时从末做过坏事,何苦做小偷呢?“那人回答说:“都是贫穷逼的。“问他需要什么,小偷回答说:“有一万钱就足以买食物及衣服了。“令仪按照他要求的数目给了他。小偷刚一走,令仪又叫他回来,盗贼很怕,令仪对他说:“你十分贫穷,晚上却背着一万钱,恐怕巡逻的人会盘问你。“留到天亮才打发他走。盗贼十分惭愧,终于成于良民。邻居乡里都称令仪是好人。令仪选择子侄中的优秀者,办了学校,请有名望的教书先生来执教。儿子及侄子于杰效,陆续考中了进士,成为曹州南面一带的望族。

4.太祖治骄
甲辰四月乙巳,太祖听说各位功臣家的仆人里有些横行霸道的人,就召见徐达、常遇春等告诉他们说:“你们跟随我,起家艰难,成就现在的功勋,不是几日就实现的。近来听说你们所养的家朴,有的仗势骄横,违反礼节和法规,这些不能不治理。小人毫无顾忌,如果不早些惩治他们,将来惹出是非,难道你们不会受他们连累吗?我凭借将臣们共同成就大业,同心一德,始终保全你们,怎能有这些?所以才对你们说,这类人中有横蛮放肆者,应该快些除掉。就像治病应去除病根,倘若容忍,终究会害了自己。

5.晏子仆御
晏子做齐相的时候,有一次出门,他的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窥视她的丈夫:她的丈夫抱着大伞盖的柄,扬鞭驱马,意气扬扬,很是自我满足。回家后,他的妻子请求离开他。丈夫问是什么原因,妻子说:“晏子身长不满六尺,却做了齐国的相,名声显赫于诸侯。今天我看他出门,见他思虑非常深远,总是态度谦和。现在你身长八尺,却做了人家仆从和车夫,但是你的意气自感满足了。我因为这才要求离开你。”后来,丈夫便自觉地控制自己。晏子感到奇怪,便问车夫,车夫如实地回答,晏子就推荐他做了大夫。

6.幽王击鼓
周朝定都丰、镐,接近西戎人。周王与诸侯约定,在大路上修建碉堡,在上边摆放战鼓,(鼓响的时候)远近都能听到,假使戎人来到,击鼓相告,诸侯的兵马都来救天子。戎人曾经来到,幽王击鼓,诸侯的兵马全都来到,衰姒非常高兴,笑了起来。幽王想让褒姒笑,因此几次击鼓,诸侯的兵马几次来到而没有见到戎人。到了后来,戎人真的到了,幽王击鼓,诸侯的兵马没有到来,幽王死在骊山之下,被天下人耻笑。

7.陈执中不欺主
世传陈执中作相,有婿求差遣,执中曰:「官职是国家的,非卧房笼箧中物,婿安得有之?」竟不与,故仁宗朝,谏官累言执中不学无术,非宰相器,而仁宗注意愈坚。其后谏官面论其非曰:「陛下所以眷执中不替者,得非以执中尝於先朝乞立陛下为太子耶?且先帝止二子而周王已薨,立嗣非陛下而谁?执中何足贵?」仁宗曰:「非为是但执中不欺朕耳。」然则人臣事主,宜以不欺为先。(不好意思,最后一篇实在是找不到了。)

用百度搜索相关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