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营养师资格证:通经怎么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2 00:27:23

月经前、后及行经期间,可有轻度下腹疼痛、坠胀、腰酸、乳房胀痛及乏力等感觉,属生理现象。如下腹及腰痛较剧,严重时伴有恶心、呕吐、四肢冷,影响正常工作及学习时,称痛经。痛经为妇科常见症状之一,尤其多见于未婚青年妇女。痛经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常发生在月经初潮或初潮后不久,多见于未婚或未孕妇女。继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有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症等引起的痛经。

  (一)原发性痛经 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初潮不久后后即出现痛经,有时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也可能由于子宫肌肉痉挛性收缩,导致子宫缺血而引起痛经。多见于子宫发育不良、宫颈口或子宫颈管狭窄、子宫过度屈曲,使经血流出不畅,造成经血潴留,从而刺激子宫收缩引起痛经。有的在月经期,内膜呈片状脱落,排出前子宫强烈收缩引起疼痛,排出后症状减轻,称膜性痛经。原发性痛经多能在生育后缓解。

  ??原发性痛经的病理机制与子宫内膜的前列腺素有关。已测知子宫内膜中前列腺素含量最高,痛经患者子宫内膜及血中前列腺素含量高于正常妇女。前列腺素PGE2有抑制子宫收缩作用,PGE2a可刺激子宫肌肉收缩,使子宫张力升高。当PGE2下降或PGE2a增高时,痛经加剧。同一妇女在不同月经周期中前列腺素含量也不同,但其含量与疼痛有一定关系。

  (二)继发性痛经 多见于生育后及中年妇女,因盆腔炎症、肿瘤或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内膜异位症系子宫内膜组织生长于子宫腔以外,如子宫肌层、卵巢或盆腔内其它部位,同样有周期性改变及出血,月经期间因血不能外流而引起疼痛,并因与周围邻近组织器官粘连,而使痛经逐渐加重,内诊可发现子宫增大较硬,活动较差,或在子宫直肠陷窝内扪及硬的不规则结节或包块,触痛明显。

  二、治疗

  通过病史及全身、局部检查,寻找可能引起痛经的病因后,作相应的处理:

  (一)一般处理

  进行必要的卫生常识宣教,消除焦虑、紧张和恐惧,解除精神负担。及时治疗全身慢性疾病。发育不良、体质虚弱者应设法纠正。开始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经期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防止受寒,注意经期卫生。

  (二)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 为减少前列腺素的释放,可于经前3~5天口服消炎痛25mg,或乙酰水扬酸0.3g,或甲氯灭酸250mg,均每日2~4次,可能有显效。

  (三)针灸治疗 痛经发作时,针(或灸)主穴:气海、合谷、三阴交;配穴:关元、子宫、足三里。先针主穴,强刺激,留针10~15分钟。疼痛不止加配穴或灸气海、关元。

  (四)性激素治疗

  1.抑制排卵 由于痛经主要发生在有排卵周期,可试服避孕药Ⅰ或Ⅱ号,以抑制排卵,用法同避孕方法,可能减轻症状。也可口服安宫黄体酮5~10mg/日、炔诺酮2.5~5mg或甲地孕酮4~8mg,每日一次,月经第5日开始服用,连服20~22天,共3个周期。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年较长者均可使用。

  2.雌激素 常用于子宫发育欠佳者。每晚服用已烯雌酚1mg,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服用,连服20天,重复三个周期。此法能抑制排卵,亦能促使子宫发育,但应随访。

  3.孕激素 治疗膜性痛经。通过补充孕激素,使与雌激素重新恢复平衡,月经期子宫内膜得以按正常情况以碎片状剥脱,可减轻子宫因痉挛性收缩所造成的疼痛,自月经第二十一天起,肌注黄体酮20mg/日,共5次。

  (五)止痛解痉 下腹置热水袋,酌服索米痛、可待因或颠茄合剂,必要时注射阿托品0.5mg。最好不用或少用杜冷丁、吗啡等,以防成瘾。

  (六)对症治疗 宫颈口小或颈管狭窄病人,试月经前用宫颈扩张器,缓慢地按顺序扩至6~7号,使经血畅流,并能减低宫颈口周围交感神经纤维的感受能力而达到治疗痛经的目的。必要时可连续进行2~3周期;子宫后倾后屈者,可试胸膝卧位,每日1~2次,每次10~15分钟。

  凡在行经前后或在行经期出现腹痛,腰酸、下跪坠胀或其它不适,影响生活和工作者称为痛经。可分有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大类,这里只叙述原发性痛经。

  病因

  ①原发性痛经中精神因素占重要的地位。一部分少女过份敏感,

  ②子宫发育不良或子宫颈异常或子宫颈管狭窄,使经血外流不畅;

  ③遗传因素,往往母亲有女也有的情况较多;

  ④内分泌因素,如膜样月经,子宫内膜整个排出,子宫收缩增强或不协调收缩引起痛经。

  ⑤经研究证明原发性痛经的病理机制与子宫内膜的前列腺素有关,前列腺素E2,作用于子官肌纤维使之收缩。经患者子宫内服中前列腺素含量正常妇女明显升高。

  症状

  经前1--2天或经期下腹部阵发性绞痛,剧烈时可伴有恶心、呕吐、而色苍白、出冷汗,甚至虚脱,持续时间不等,短者半小时至1小时,长者12~24小时,偶有2~3天,疼痛才减轻或消失。疼痛可放射至背部及大腿上部。妇科检查无特殊发现。

  治疗

  ①对少女进行月经期生理卫生教育;增强体质,注意生活规律,劳逸结合;注意营养和充足的睡眠。

  ②经期避免激烈运动,过度劳累,忌用冷水洗浴或在水中工作;精神方面消除恐惧、焦虑及精神负担。如有全身疾病应予以治疗纠正。

  ③治疗原则是对症治疗:

  a.下腹部放置热水袋热敷,按摩、气功、体育锻炼(轻微);

  b.止痛剂:颅痛定、消炎痛,去痛片;

  c.解痉:心痛定10~20mg,每日两次,连续2~3天;阿托品0.3mg口服或肌注阿托0.5mg。

  D.中药,成药有痛经丸,亦可按中医的医嘱服药。

  E.内分泌治疗:雌激素0.25~0.5mg/日连服20日,月经第5天开始,连用3个周期。孕激素:对膜性痛经治疗可减疼痛。方法是黄体酮20mg每日以注1次,共5次,自月经第21天开始。

  F.雌、孕激素序贯应用,可抑刺排卵缓解疼痛,一般可连服3月。
  痛经也称行经腹痛,是指妇女在行经前后或正值行经期间,小腹及腰部疼痛,甚至剧痛难忍,常伴有面色苍白,头面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泛恶呕吐,并随着月经周期而发作。痛经可见于子官发育不良,或子宫过于前屈和后倾,子宫颈管狭窄,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刮痧治疗】

  头部:全息穴区——额顶带后、3分之1、额旁3带(双侧)、额旁2带(左侧)。

  背部:膀胱经——双侧肝俞至肾俞、次燎。

  腹部:任脉——气海至中极。 肾经一双侧中注至横骨。

  下肢:脾经——双侧阴陵泉至地机、三阴交。肝经——双侧太冲。

  【药物治疗参考】

  1、益母草膏。异位痛经丸。良附丸。加味逍遥丸。

  2、大枣10枚,小茴香10克,干姜6克,水煎服,每日1至2次。

当归补血有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