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考试教育网:为什么将希特勒的德国称第三帝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9 03:18:28
那第一第二是谁。

Third Reich A.希特勒统治下的德意志帝国(1933~1945)的非正式名称之一,其他非正式名称还有法西斯德国、纳粹德国等。“第三帝国”一词源于意大利神学家、佛罗伦萨教派创始人菲奥雷的约阿基姆对经文的解释,指圣父、圣子、圣灵统治的第 3个时期。1933年9月1日,希特勒在纽伦堡召开的纳粹党代会上用这一名称比喻纳粹统治下的德国。1939年7月10日,正式废弃使用。

第三帝国的形成和统治 魏玛共和国末期,世界性经济萧条成为纳粹党攫取政权的重要条件。1932年 7月的国会选举中,纳粹党成为第一大党。在大资本家、容克地主的支持下,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被P.von兴登堡任命为总理。希特勒执政后,组成纳粹党和德意志民族人民党的联合政府。为了在1933年 3月初的国会选举中取得国会中的多数,法西斯分子策划国会纵火案(见彩图国会纵火案——燃烧中的国会大厦(1933年2月27日)),嫁祸于共产党人,以此为借口,大肆逮捕共产党人和一切反法西斯主义者。德共领袖E.台尔曼于 3月 3日被捕。纳粹党通过非法手段获得国会中的多数后,希特勒政府立即于 3月23日操纵国会通过授权法,取得立法权、批准同外国缔约等独裁大权,奠定法西斯独裁统治的基础。国会名存实亡,议会民主不复存在,宪法规定的人民的权利被剥夺一空,国家机构法西斯化。共产党、社会民主党、民族人民党等先后被勒令解散。7月 14日通过禁止组织新政党的法律,纳粹党被宣布为德国的唯一政党,从而建立起一党独裁统治。各邦行政长官概由中央政府任命,取消邦的自主权,邦政府和纳粹党大区党部日益混为一体。12月1日通过党国统一法,确立纳粹党及所属冲锋队组织在各级国家机构中的统治地位。冲锋队和党卫军先后接管警察、谍报、保安、监狱、法院等专政机器,发展国家秘密警察(盖世太保),遍设集中营,对人民滥施淫威,成为凶恶的法西斯专政工具。工会、农会及其他群众组织均由纳粹控制的相应组织取代。纳粹党还控制电影、戏剧、广播等传播媒介和教会学校,并通过其进行纳粹宣传。1933年4月7日通过的文职人员法,清洗了中央、邦、市政府中所有非雅利安人官员、教员、公证人员和许多其他公务人员。司法体系被打破,任意实行秘密审讯或即决裁判。为加强独裁统治,排除异己、希特勒将曾帮他上台的E.罗姆、G.施特拉塞处死。在1934年6月30日平定所谓的罗姆暴动中,至少有83人被处决。以此进一步取得国防军的支持。此后又扶植党卫队,使之成为法西斯控制整个民族的最凶残的御用工具。1934年8月1日通过德国元首法,在兴登堡死后希特勒自任国家元首,集元首和总理大权于一身。1935年 9月15日通过纽伦堡法,疯狂迫害德国犹太人,剥夺了犹太人的公民权,掠夺他们几十亿马克的财产,以转移劳动人民反对法西斯和垄断资本双重压迫的斗争目标。1934年 1月20日颁布的全国劳工管理法规定,“有关工厂对雇工的一切事务,悉由工厂领导人决定”,禁止罢工,甚至连工人出卖劳动力的自由也被剥夺。政府通过建造机场、兵营、高速公路等公共工程,以手工劳动代替机器操作以及实行公役义务制、义务兵役制等措施,到战争爆发前夕安排 600万人就业。随着经济复苏和高涨,德国法西斯重整军备的步伐大大加快,从而导致工资下降,国家财政赤字上升。

P.von兴登堡任命A.希特勒(左)为总理 重整军备 希特勒政府当政伊始,就改组德国的经济结构,特别是军火工业。1933年4月德国工业全国联合会向希特勒提出“把经济措施与政治需要协调一致”的重建德国的工业计划。同年10月,德国退出国际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1935年 3月宣布废除凡尔赛和约关于解除德国武装的条款,通过国防法和兵役法,并规定实施义务兵役制,建立50万人的陆军常备军,加速建立海、空军,6月签订的德英海军协定确定德国舰队总吨位可达英国的1/3。1936年9月,H.戈林成为扩军备战的总监督人,同年10月制订的四年计划将国民经济引向军事轨道。计划规定通过统筹原料、聚集战略物资、建立戈林工厂等措施来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达到国防军在 4年内做好作战准备,德国经济能应付战争的目的。在这一目标下,1939年,军费支出占国家预算的60%。1939年,纳粹德国拥有作战飞机达8295架,各类战舰 170艘,士兵140万人。以军事工业为中心的德国工业,发展速度大大超过西方各国,使德国变成欧洲强国和主要战争策源地。

纳粹德国宣布废除凡尔赛和约大会 对外政策 纳粹政权一贯推行法西斯主义的民族侵略政策,宣称德意志民族是主宰民族,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力图破坏《凡尔赛和约》后的欧洲秩序,建立超过1914年疆界的大德意志国家,称霸欧洲,以适应战后德国垄断资产阶级“振兴德国”的侵略野心。因此对外扩张侵略成为其全部政策的基础。建国初期,由于外交上的孤立和军事实力的薄弱,纳粹德国对邻近国家一再表示“和平”意愿,1934年 1月同波兰签订互不侵犯条约。6月希特勒访问意大利,拉拢B.A.A.墨索里尼。1935年萨尔区重归德国后,开始向外扩张。1936年 3月悍然进军非武装区莱茵兰, 4月伙同意大利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10~11月建立德意日轴心(见三国同盟)。1937年11月5日,希特勒在柏林总理府军政首脑秘密会议上提出发动侵略战争计划,要求“不迟于1943~1945年采取行动”,确定征服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的具体目标。希特勒利用西方国家祸水东引的绥靖政策,1938年 3月兼并奥地利,9月签订《慕尼黑协定》,10月吞并捷克的苏台德地区。1939年3月占领捷克斯洛代克(见慕尼黑会议)。

第三帝国的覆灭 德国法西斯在1939年 8月23日同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后,同年9月1日突然进攻波兰,迫使英法宣战,挑起全面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此爆发。德国法西斯先后占领欧洲、非洲14国后,于1941年6月22日发动侵苏战争。1941年珍珠港事件后又对美国宣战。战争初期,德军在东线曾推进到莫斯科近郊,南线迫近苏伊士运河,西线进抵英吉利海峡,在这一广大地区内进行了疯狂的统治和野蛮的掠夺。1943年2月,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失败,苏军开始反攻。次年英美联军在诺曼底登陆,年末进逼莱茵河,苏军则解放巴尔干半岛。1945年苏军攻入德国境内,盟军渡过莱茵河。4月30日,希特勒自杀。5月8日,德军最高统帅部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三帝国覆灭。)

在德国1000多年的历史上曾经历过三个帝国,这期间也有一个共和国。德国历史上的第一帝国是指公元962-1806年的神圣罗马帝国。人们习惯上以公元911年作为东法兰克帝国向得意志帝国转变的开始,在这一年,法兰克公爵康拉德一世被选为国王,他算是第一位德意志国王。公元962年,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在罗马由教皇加冕称帝,称为“罗马皇帝”,德意志王国便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这便是古德意志帝国,或称为第一帝国。1806年,帝国被拿破仑一世推翻。

第二帝国是指1871年-1918年的德意志帝国,它是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统一起来的。1870年在普法战争中,普鲁士击败法国,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

1914年开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的失败和第二帝国的瓦解而告终。战争也导致德国第一次建立了联邦共和国。由于共和国宪法是在魏玛城召开的国民议会上通过的,一般称之为《魏玛宪法》,因此这个共和国又称为魏玛共和国。1933年1月30日,以希特勒为首的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即纳粹党)上台执政,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宣告了魏玛共和国的终结。

第三帝国是指1933-1945年的法西斯德国,希特勒自称第三帝国。于1939年9月1日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5月8日,德国在投降书上签字,第三帝国宣告完结。德国为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

在德国1000多年的历史上曾经历过三个帝国,这期间也有一个共和国。德国历史上的第一帝国是指公元962-1806年的神圣罗马帝国。人们习惯上以公元911年作为东法兰克帝国向得意志帝国转变的开始,在这一年,法兰克公爵康拉德一世被选为国王,他算是第一位德意志国王。公元962年,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在罗马由教皇加冕称帝,称为“罗马皇帝”,德意志王国便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这便是古德意志帝国,或称为第一帝国。1806年,帝国被拿破仑一世推翻。

第二帝国是指1871年-1918年的德意志帝国,它是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统一起来的。1870年在普法战争中,普鲁士击败法国,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

1914年开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的失败和第二帝国的瓦解而告终。战争也导致德国第一次建立了联邦共和国。由于共和国宪法是在魏玛城召开的国民议会上通过的,一般称之为《魏玛宪法》,因此这个共和国又称为魏玛共和国。1933年1月30日,以希特勒为首的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即纳粹党)上台执政,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宣告了魏玛共和国的终结。

第三帝国是指1933-1945年的法西斯德国,希特勒自称第三帝国。于1939年9月1日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5月8日,德国在投降书上签字,第三帝国宣告完结。德国为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