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凝固点和气压:骑兵的速度 素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3 08:54:39
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出塞常常大迂回千里,他的部队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极速行进?(汉武大帝中有一句告诉前面的部队,不管队行全速前进)
有什么措施保证极速行进的骑兵保持战斗力?
(袁崇焕在紧急救援被皇太极偷袭的北京时,九千精骑,相当一部分就掉了队,符合兵法上说的“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
有名的蒙古大军一人多马,那些多出来的马是随骑兵走还是另外安排行程?
似乎只有 豺狼戴尔 的回答涉及人的素质, 双马制好象大家都公认,(可惜我没找到史料)请大家适当调整吧, 如果保持这亲,可能我会选三个人投票,虽然都不是很好的答案, 有三个答案还可以。

当时霍去病拥有2000左右骑兵,近5000匹马,队形是没有规则的。保持骑兵急行军中的战备,那就要看骑兵日常训练、战术素养了。多出的马随大队行进。

不错

骑兵作战应分为行军队列和作战队列,一般行军成纵队,作战成横队,汉骑兵长途奔袭时一般都以高速运动,不仅骑的速度快,而且中间停歇时间少,特别是汉骠骑将军霍去病的长途奔袭的骑兵估计多采用一人两马的编制。进入作战区域后,一般应跟换马匹,或者停下来略为休整后,调整成战术横队再发起进攻。
至于掉队的情况是因为马匹和人状态的差异,在紧急情况下往往顾不了这么多,到一点总比一个没到强。虽然兵很少,但是只要指挥得当这点精兵还是能发挥作用的。
蒙古军的战马一般在行军时跟着各自的士兵走,作战时肯定分开在后方休整,蒙古军很多战马实际上士兵的私有财产。

马的奔跑机动和作战冲锋是考验马的身体素质的两个重要因素,前者体现马的体能,后者体现马的爆发力.我们在汉武大帝中可以看到,霍去病进行长途奔袭的迂回作战前,进行了充分的战争准备,其中主要的准备有三点,一,轻兵减从,减轻一切不必要的重量(减轻马的负担增强机动能力),二,用精粮喂马,等待马匹上膘(这点很重要,马对劳累并没有明显的感觉,在奔跑时甚至会累死,也就是说它可以持续消耗体能直到没有体能为止),三是实行双骑制,这样在在奔袭和冲锋时可以进行轮换,防止马匹负重时间太长而失去战斗力.一般的极速行军,基本就是骑兵的强行军,这要根据战役的需要和部队任务的重要性来看,根据行军,急行军,和强行军的划分,在强行军时部队要加快行军的平均速度,基本取消中间的休息,而急行军只是加快速度,减低休息频率.因此可以发现强行军是有跑死人和马的可能的,并且,所谓不顾队型,就是不估计掉队,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尽可能多,而不是全部的兵力到达战场进行战斗.所谓保持极速行军战斗力就是事先的准备,实际上这样的行军对战斗力的削弱是任何方法无法在实质上弥补的.蒙古骑兵多马制度,是为了让蒙古的轻骑兵达到战略机动的能力,据说蒙古军马素质相当高,不需要牵拉就可以伴随主人机动,其间多分担辎重,当然这是战略机动式的行军,在执行作战任务时,将马安排在一个地方马不乱走也不随意啃食草料.所以实际上,蒙古的多马制更多的是增强持续作战能力,而并不具备太多的战术意义!

骑兵的速度关键是看马匹的质量。
中国历来战争中骑兵的马基本上都是人骑着上战场的,从而使得马匹在还未上战场就已经很疲劳。使得马匹原有的爆发力不能充分发挥。而美国人在朝鲜战争时期,仍有骑兵,那些马全部用汽车运上战场,并且粮草也很充分精良,所以在冲锋时马匹会有充足的体力。这样就间接的影响了骑兵的速度……

骑兵的速度关键是看马匹的质量。
中国历来战争中骑兵的马基本上都是人骑着上战场的,从而使得马匹在还未上战场就已经很疲劳。使得马匹原有的爆发力不能充分发挥。而美国人在朝鲜战争时期,仍有骑兵,那些马全部用汽车运上战场,并且粮草也很充分精良,所以在冲锋时马匹会有充足的体力。这样就间接的影响了骑兵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