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碰瓷现场:谁能给一个关于社会环境的调查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7 22:48:07

《科学时报》:我国西南地区石漠化亟待综合治理

“石漠化情况很严重,需要与扶贫结合综合治理。”日前,刚刚结束考察的国土资源部岩溶地质研究所副所长蒋忠诚这样告诉记者。今年7月,由水利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联合开展的“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考察”在北京正式启动,考察按区域生态环境不同分为8组,蒋忠诚研究员被任命为西南岩溶石漠化组组长。从7月到11月,他和20多名专家学者,分三次对贵州、云南和广西三省的20多个县市进行了野外现场考察。

“远远望去白花花一片,一亩农田里,石头就占了一半多。稀疏瘦弱庄稼挤在贫瘠的石缝间。”参与全程考察的曹建华博士这样描述石漠化生态景观。由于水土流失导致的土地严重石漠化及随之而来的贫困,让考察组的专家们触目惊心。珠江水利委员会杨德生说:“珠江上游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已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

据介绍,石漠化为我国西南地区特有,是在脆弱的喀斯特(Karst岩溶)地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荒漠化生态现象。喀斯特原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的里亚半岛石灰岩高原的地名,意为由碳酸盐岩构成的地质、地貌景观。我国西南岩溶石山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极易被人类活动破坏。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参与岩溶自然过程,造成植被退化、水土资源流失,导致岩石大面积裸露或堆积地表,而呈现出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这就是石漠化。石漠化严重的地方只见一片白花花的石头,不见片土,有的地方甚至连沙漠都不如,沙漠里很多地方还能有些耐旱植物生长,石漠化严重地区寸草不生,此现象典型高发于贵州省。

据了解,目前,我国西南地区的石漠化总体上呈加剧趋势。1987~1999年,石漠化面积从8.3万平方公里增加到10.5万平方公里,每年吞噬土地面积1650平方公里,12年净增2.2万平方公里,其中近70%的石漠化面积发生在滇、黔、桂三省。尤其是贵州省,石漠化的土地面积占全省面积17%%。

中国科学院袁道先院士参加了9月进行的云南段的考察,他认为西南石漠化区的生态恶化会给西南之外更大范围带来危害。这里是珠江的源头,长江及东南亚一些国际河流的重要补给区,也是重要的生态屏障,水土流失不但导致当地的生态恶化和居民贫困,也影响我国许多重要河流下游的生态安全和国家“西电东送”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因此,理应高度重视西南石漠化区的水土保持和生态安全问题。

袁院士还认为西南石漠化地区的治理要考虑这里水土流失的特殊性。首先,岩溶地区土层薄,成土慢,每流失一点土都会导致耕地的丧失;其次,由于碳酸盐岩的可溶性,使这个地区有数量众多的地下河,除了坡面侵蚀外,水土还通过落水洞向地下河流失。因此,对这个地区的水土流失要有新的科学评价方法,既要有新的思路和理论,还要注意采取新的技术方法。

由于石漠化带来的贫困,让考察的专家们记忆犹新。据统计,约37%的国家级重点扶贫县分布在西南岩溶石漠化区,凡石漠化严重的地方,就是居民最贫困的地方。蒋忠诚告诉记者,石漠化地区地质结构复杂,以前的“坡改梯”等治理办法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他们希望这次考察的一些情况能为以后的科学治理提供一些依据。

来源:科学时报

《中国环境报》:农村环境不能成弱势

记得一位伟人曾经说过,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会大有作为的。然而,农村的广阔天地现在成了村民生活垃圾的天然排放场所:生活垃圾、草木灰等随意堆积在房前屋后、道路两旁。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生活垃圾也由过去易自然腐烂的菜叶瓜皮发展到塑料袋、快餐盒、废电池与腐败植物的混合体,其中许多东西无人回收,不可降解,严重污染了环境。

农村环境问题是“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同弱势产业的农业和弱势群体的农民一样,农村环境问题也处于某种弱势。由于城乡差距大以及政府过多地把精力放在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和保护上,导致农村的环境问题比城市更加突出和严重。城市的生活垃圾大多能够通过收集、集中焚烧、填埋等得到无害化处理,而对于大多数的农村,这只是一种奢望。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正在逐步瓦解着中国农业的基础条件,给中国农村带来了一定的混乱。

我们经常自豪地声称,我们以占世界不到7%的土地养育了占世界22%以上的人口,这当然是个奇迹,但这个奇迹的后面却隐藏着巨大的生态危机。深刻剖析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客观要求和必由之路。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退化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日益严重,荒漠化加速发展,淡水资源严重短缺,内外污染源不断增多并造成逐年增长的经济损失。退化的主要原因是森林、草地严重破坏,水域、湿地不适当的开垦,农业化学品的大量使用,城镇污染的转嫁,人口无节制增长和人口素质下降。它有可能危及到9亿多农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危害农业的生产及农牧产品的安全和对外贸易,从而威胁到整个国家乃至世界的经济、安全和环境。笔者认为,整治农村生态环境,依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发挥作用,需要太长的时间,必须与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共同发挥作用才有良好的效果。

在今年10月召开的中共第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中央正式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从而为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必须对症下药,从农村环境政策体系、城镇化、农业发展模式、农村人口、农民环境意识等多方面寻求综合对策,以促进农业持续发展与农村和谐,保障农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遏制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是我们的共同责任。

作者:严文
来源:中国环境报

黄河水资源利用与人水和谐之路

一 、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黄河是中国西北、华北地区最大的供水水源,以其占全国河川径流量2%的有限水资源量,承担着向该流域和下游沿黄地区占全国15%的耕地和12%的人口供水的任务[1]。近10年(1988—1997年)沿黄地区平均总用水量498亿m3,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70%以上,远远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40%警戒线[2]。黄河水资源的减少不仅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制约了沿黄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使得黄河生态用水得不到有效保障,加剧了水沙关系的不协调性,造成黄河下游河床淤积抬高,河道主槽萎缩,严重影响了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和黄河下游地区的社会安全。

二 、黄河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黄河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主要体现在流域内的社会经济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黄河水资源的配置一方面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要满足水沙平衡,维持黄河生态环境的要求。过去在黄河社会经济用水量很少的情况下,黄河只是在多次改道的情况下才勉强维持了水沙平衡。如今随着流域内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社会经济用水量达到了300亿m3。黄河水资源的短缺更突显了合理利用黄河水资源的重要性。

(一)协调黄河水资源的区域分配

从黄河的天然情况来看,黄河上中游是产水区,下游两岸是分属两个流域的;但另一方面,下游又是受黄河洪水威胁的地区。如果中上游区域水资源分配的少了势必影响其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如果中上游水资源分配的较多,那么有限的水资源能分配到下游地区的就势必减少,这样不但会影响下游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而且黄河水流量的降低直接加剧“水沙不平衡”,从长远看对黄河自身发展极为不利。在黄河水资源区域分配的问题上必须以长远的战略眼光,协调多个利益冲突团体间的关系。

(二)协调生态用水与社会经济用水的分配

目前国内外有关“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研究很多,但对其概念界定尚无统一的认识,研究者多根据其研究目标及其要保护的主要功能提出相应的定义。黄河生态环境需水量是指为维持黄河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及其生长发育,修复及维持河道湿地、河口地区湿地生态系统及近海水生生物的水量。

在黄河水资源的配置中,首先,应该优先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沿黄地区,特别是黄河下游沿岸人口高度集中,城乡居民的生活用水主要由黄河水提供。虽然城乡居民生活用水所占黄河水资源比例较小,但是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的保障却是关系到社会安定团结的重大社会政治问题。无论从保持政治稳定还是从以人为本,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角度,在黄河水资源的配置过程中都应该优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其次,协调生态用水与工农业生产用水之间的关系,促进生态环境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由于黄河天然径流量的变化,以及黄河两岸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黄河水资源需求的增加,黄河水资源总体上已经无法同时满足生态用水与工农业生产用水。在这种情况下,单一的满足生态用水或者工农业生产用水而置另一者于不顾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在黄河水资源的配置过程中要兼顾两者要求,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

三 、南水北调增加黄河水资源总量

无论“水沙不平衡”还是黄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其根本原因就是黄河水少。要解决“水沙不平衡”,协调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南水北调增加黄河水资源总量不失为一剂良方。这里就存在一个南水北调来水如何加以利用的问题。钱正英院士提出了两个方案[4]。方案一是将南水北调的东线来水和中线来水直接注入黄河,增加黄河总体水量,对黄河水资源进行再配置,协调区域用水,缓和生态用水与社会经济用水的矛盾。方案二是把黄河下游地区用水直接划到东线来水和中线来水中,这里就存在一个原有输水系统如何利用的问题。两种方案孰劣孰优,有待进一步进行研究。

四、 多措并举,走人水和谐之路

(一)统一调度,协调各区域用水平衡

要实现人水和谐首先要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区域与区域的和谐关系。在黄河水资源紧缺的现状下,要统一调度干流和重要支流上的大型骨干水利工程,掌握全河水资源动态信息,在黄河水长期供求计划和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的宏观指导下,根据不同的管理需要和用水要求编制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的用水计划,全面实行计划用水制度,协调各区域用水平衡。

(二)完善法律法规加大依法治水、管水力度

完善法律法规加大依法治水、管水力度,不仅对推动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快速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作用。依法治水工作,一靠立法,二靠执法,三靠普法。抓紧做好《水法》配套法规建设,加快完善水法制体系。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查处水事违法案件,加强水资源的污染防治工作,及时调处水事纠纷,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维护良好的水事秩序。

结束语:人与水和谐相处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一样,是一门新型的学科。因此,要树立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相处的理念,从多方位研究确定治理目标和主要对策,加强水资源与水环境的科学研究,充分揭示其自然规律,以便人们遵循这些规律,实现人与水的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