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消费者满意度:中国古代民族关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9 16:20:53
请问关于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有哪些重点问题,请详细告之,谢谢!

民族关系是指古代中国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民族关系是一个比较宽泛的历史概念,其主要是以战与和的形态呈现于历史中间,中华民族是中华境内各民族的总称,少数民族同汉族一起,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和平稳定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共同组成、发展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把握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要能从分分合合的历史表象中找出统一是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旋律。可用三环节复习法。

  A、三环节复习法

  一、按朝代表解复习

  朝 代
  民 族
  朝 代
  民 族

  西周
  犬戎
  唐
  突厥、回纥、靺鞨、南诏、吐蕃

  春秋战国
  东胡西戎北匈南越
  两宋
  契丹、党项、大理、女真、蒙古

  秦汉
  北:匈奴、乌桓、鲜卑;东北:夫余

  南越;西南夷;西域各族
  元
  蒙古、回

  明
  瓦剌、鞑靼

  魏晋南北朝
  “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
  清
  50多个民族

  二、按民族发展线索复习

  例:匈奴

  1、发展线索: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首领称单于]

  ↓

  松散→统一→分裂:北匈奴→西迁[汉武帝时]

  南匈奴→内迁[同汉族融合,至南北朝时消失]

  2、同汉民族中央政权的关系:

  战国:南下夺河套,秦、赵、燕三国筑长城

  秦: 蒙恬夺河套,筑万里长城,置县徙民

  西汉:战争[白登之役] →和亲[陈平建议] →战争[卫、霍] →和亲[昭君出塞]

  东汉:战争[窦固—明帝;窦宪—和帝]

  西晋:生活在西部和北部边境地区的匈奴族人大量内迁

  十六国时期:前赵、北凉、夏三个政权,是匈奴贵族建立的政权

  民 族
  发展线索
  与中央政权的关系

  主要的少数民族有:①维吾尔[回纥(唐)→回鹘(788)→畏吾尔(元)→维吾尔(清)]、②蒙古[室韦(东胡语系)→蒙兀室韦(唐)→蒙古(元)→兀良哈、鞑靼、瓦剌(明)→漠南、漠北、漠西(明末清初)]、③满族[肃慎(先秦)→勿吉(南北朝)→黑水靺鞨(唐)→女真(契丹称)→满洲(明末清初)→满族(辛亥革命)]、④鲜卑、⑤突厥、⑥西域各族、⑦藏族、⑧契丹、⑩氐族、⑨党项。

  三、按方位区域复习

  以中央政权为中心,把周边地区分成8个区域复习。强调中央政权对边疆的管辖。

  1、东北:①靺鞨:唐---黑水都督府和渤海郡王;元---辽阳行省;清---黑龙江、吉林、盛京将军

  ②契丹:唐末—辽河上游;10世纪—阿保机统一;916—建国;947--改国号;1125--灭亡

  2、北方和西北地区:西域各族、五胡、回纥、蒙古

  西汉:BC60年,设置西域都护 东汉:重设西域都护

  唐: 安西、北庭都护府[西突厥] 元: 岭北行省

  清: 乌里雅苏台和伊犁两个将军辖区,并在新疆天山南北设置哨所

  3、西南和南部地区:百越、南诏、吐蕃和其它西南少数民族。秦郡县、唐册封、元行省。

  4、东南:台湾[三国至南北朝:夷洲→隋:流求→唐至元:琉球→明:小琉球、东番→明末:台湾]

  B、规律认识

  一、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发展概况的内容特征分类

  1、统一过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政权:前秦[4世纪下半期]、北魏[439]、金[1141]、元[1279]、清。

  2、创立过本民族文字的少数民族:契丹[阿保机]、党项[元吴]、女真[金建立初年]

  3、归顺中央政权的少数民族:越、西域各族、突厥、靺鞨、南诏、藏族、蒙古

  二、民族关系的表现形态和基本特点

  表现形态:⑴和平状态:和亲、通贡、互市、会盟

  ⑵战争状态:掠夺、征服[1125金灭辽]、平叛[康熙…]、反压迫[流民起义]、反侵略

  基本特点:大分散、小聚居

  类型:⑴同一国家内部的民族关系:以一个主体民族为主的多民族国家

  ⑵不同民族统治国家之间的关系:分裂、统一皆有

  三、民族政策

  1、压迫:西晋、元朝

  2、开明:孝文帝、元世祖对漠北蒙古[二元政治制度]

  3、羁縻:一方面册封,另一方面承认“自治权”[唐太宗]

  四、民族融合

  1、含义:民族融合是一种客观的历史现象。即使主观上想促成,实现也是客观的;而主观上想破坏,却破坏不了。民族融合是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是民族间的自然融合。

  民族融合的本质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若干民族融为一体,各自的民族特征自然消失[至少大部分消失],或者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各民族的和平相处,只要各自的民族特征保留着,不论时间长短,都不等于民族融合。)民族融合就是相互渗透、自然同化。

  2、途径[原因]:民族迁徙、联合斗争[如西晋时内迁各族同汉族共同反抗西晋统治者]、友好交往、和亲册封、社会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国家统一、民族战争等。

  3、特点:落后民族在征服先进民族后反被先进民族同化;落后民族吸取汉族先进生产方式及文化大都是非强制性的。

  4、各民族自身轨迹:

  ⑴从古至今存在:汉、蒙古、藏、满、羌

  ⑵先有后无:大月氏、匈奴、氐、鲜卑、羯

  ⑶先无后有:回族

  5、高潮:有三个时期: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五代宋元

  ⑴原始社会末期:华夏族主干形成

  ⑵西周至战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逐渐形成

  ⑶秦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与发展

  ⑷三国两晋南北朝:多民族大融合的发展

  ⑸隋唐:多民族大发展

  ⑹五代、辽、宋、夏、金、元: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⑺明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

  6、意义:

  ⑴有利于封建国家的巩固和统一,有利于少数民族的进步。

  ⑵有利于发展封建国家的经济,特别是少数民族的经济。

  ⑶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为科技发展创造了条件。

  ⑷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各民族共同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
  http://www.ls11.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9055

  http://www.j8y.net/Article/MSDH/GK/200505/290.html

基本融洽

融洽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
http://www.hanmzx.org/lsz/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