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车库模板含量:中国楹联简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12 15:04:26

楹联是题写在楹柱上的对联,亦指对联,是我国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古人把吟诗作对相提并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这些特点,都和律诗有某些相似之处,所以有人把对联称为张贴的诗。但对联又不同于诗,它只有上联和下联一般说来较诗更为精炼,句式也较灵活,可长可短,伸缩自如。对联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也可以是十言、几十言。在我国古建筑中,甚至还有多达数百字的长联。对联无论是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都要求作者有较高的概括力与驾御文字的本领,才可能以寥寥数语,做到文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美的感受。

楹联是题写在楹柱上的对联,亦指对联,是我国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

http://218.89.67.52:85/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016
http://www.52yuwen.com/Article/Class1/Class4/200412/4679.html

一、楹联有着辉煌的历史

楹联是中国独有的文学形式,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瑰宝。楹联作为一个独立文体,卓立在文学大家族之林,是极具生命力的。在中国文学史上,只有楹联这一文学形式,经过一千多年,长盛不衰。楹联有三个发展高峰时期。北宋时期,宫廷楹联繁盛,官宦之家群起效仿,就连寻常百姓人家,每当春节期间,也都“总把新桃换旧符”。及至有明一代,由于明太祖朱元璋的大力提倡,亲颁《大明功令》,令百姓家家贴对联,楹联文化得到了空前的普及。至于清代,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个帝王,都喜欢作对联,影响了整个朝野。楹联之所用,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由于楹联和书法有机结合,使楹联发展达到极盛。

清代楹联发展的标志:一是,清代楹联专著颇多,梁章钜标举宗风,著作宏富,有《楹联丛话》、《楹联补话》、《楹联续话》、《楹联剩话》、《楹联三话》、《对联话》、《巧对录》等。清代的楹联著述还有其他学者的《楹联补话》、《楹联述录》、《楹联续录》、《自怡轩楹联剩话》、《自怡轩楹联缀语》、《楹联新话》、《南亭联话》、《评冶楼联话》、《楹联新语》、《师竹楼联话》、《白屋联话》、《箫心剑气楼联语》等,这些专著,对楹联创作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二是,清代的楹联作品得到了最大化的普及,寻常百姓人家不仅过年贴春联,就连宅门平时也有固定的木刻楹联。皇家的庙堂、金銮殿、园林,凡是有门框之处都有楹联。名胜古迹的亭台楼阁,更是以楹联为画龙点睛之笔。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清代文人赠答联汗牛充栋,虽然多次遭到兵火劫难,仍然存世不少,为我们留下宝贵的文学遗产。三是,名家辈出,如黄道周、金圣叹、李渔、顾炎武、王夫之、朱彝尊、王士祯、蒲松龄、孔尚任、郑板桥、曹雪芹、孙髯、袁枚、刘墉、纪晓岚、蒋士铨、王文治、翁方纲、钱大昕、伊秉绶、张问陶、魏源、张祖翼、何绍基、陈洪绶、吴大澄、左宗棠、翁同和、包世臣、林则徐、陆润痒、康有为、梁启超、罗振玉等,都有传世的楹联佳作。可见,凡是在文学史上有显赫地位的文学大家,无不是楹联创作的高手;而楹联的高手又造就了文学大家。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说,清联代表了清代文学水平,完全可以与唐诗、宋词和元曲相提并论。

二、将近一个世纪,楹联在中国一直处于低谷

上个世纪,是中国社会激烈变革的历史时期,是中华民族经受深重苦难,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解放的一个世纪;也是中西文化大碰撞,新旧观念大冲突,中国从落后走向进步,从沉沦走向复兴,不断前进的一个世纪。

世纪之初,清室倾覆,军阀割据,战争频仍,民不聊生,社会动乱,文化肯定会受到严重的摧残,作为传统文化的楹联自然也不例外。

到了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文化界大力提倡白话文,古文和格律诗受到前所未有的涤荡,因为楹联有联律,自然受到冲击,肯定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及至抗日战争时期,日寇侵华,占领大半个中国,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国人民最大的愿望是生存,最大的目标是消灭敌人,没有人或者很少人顾及文化,楹联自然不会得到应有的发展;相反,还要受到严重的破坏。敌人的飞机狂轰滥炸,不可数计的民房、古迹遭受灭顶之灾,楹联也随之灰飞烟灭。在日本侵略者实行野蛮的“三光”政策时,不知有多少名胜古迹和民间的大量楹联作品化为灰烬。

解放战争时期楹联的际遇与抗日战争时期大同小异。

建国之初,中国政府和人民注重的是经济发展,虽然文化也受到一定重视,却提倡厚今薄古,传统文化不受重视。特别是楹联的文学地位没有得到肯定,被一些人看成雕虫小技,很少有人问津。在那个时期,楹联和诗歌、小说相比,确实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

众所周知,十年浩劫时期,几乎所有的传统文化都被看成“四旧”,受到无情的摧残,楹联自然难逃劫数。那时,几乎家家的春联都是“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楹联在当时的处境可想而知。

楹联是题写在楹柱上的对联,亦指对联,是我国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古人把吟诗作对相提并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这些特点,都和律诗有某些相似之处,所以有人把对联称为张贴的诗。但对联又不同于诗,它只有上联和下联一般说来较诗更为精炼,句式也较灵活,可长可短,伸缩自如。对联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也可以是十言、几十言。在我国古建筑中,甚至还有多达数百字的长联。对联无论是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都要求作者有较高的概括力与驾御文字的本领,才可能以寥寥数语,做到文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美的感受。

中国楹联简史

楹联是题写在楹柱上的对联,亦指对联,是我国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古人把吟诗作对相提并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这些特点,都和律诗有某些相似之处,所以有人把对联称为张贴的诗。但对联又不同于诗,它只有上联和下联一般说来较诗更为精炼,句式也较灵活,可长可短,伸缩自如。对联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也可以是十言、几十言。在我国古建筑中,甚至还有多达数百字的长联。对联无论是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都要求作者有较高的概括力与驾御文字的本领,才可能以寥寥数语,做到文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美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