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3 4岁儿童玩的地方:在中国的飞天英雄中,祖籍湖北,出身贫寒却不坠青云之志终于一飞冲天的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30 01:35:40
在中国的飞天英雄中,祖籍湖北,出身贫寒却不坠青云之志终于一飞冲天的是
A、杨利伟
B、聂海胜
C、费俊龙

B:聂海胜

“神六”发射升空,从湖北小山村走出去的航天飞行员聂海胜成为我国第二批飞升太空的航天员。一时间,聂海胜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这位航天英雄来自湖北省枣阳市一个偏僻的山村,早年丧父的他,是在母亲的鼓励下,一步一步走上航天路……
殷殷关爱,孕育儿子飞翔梦想
聂海胜1964年出生在湖北省枣阳市一个贫困的农家,家中共有8个孩子,他排行第六,父亲聂云华、母亲张金秀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勤劳善良。
由于靠种地维生,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相当艰难。尽管如此,聂海胜却非常好学上进。在当地,他是出了名的“读书狂”,别人家的孩子吃得好、穿得好,他从不羡慕,只是一门心思地用在学习上。每次临考时,村里的许多学生都在家里玩,他却提着一盏煤油灯到学校里去补习……村里人都说:“这孩子将来肯定会有出息的!”
正当聂海胜满怀信心地憧憬着未来时,灾祸却不知不觉地降临了。1980年6月的一天,正在镇中学上初中的聂海胜突然接到母亲捎来的口信,说他父亲胃疼得厉害想见他一面。聂海胜一听急得要命,撒腿就往家里跑,父亲可是家里的顶梁柱呀,要是倒下了,一家人该怎么过啊!当他满头大汗地赶回村里,父亲已经被人用板车从医院拉回来了,再也不能睁开眼睛了。
从此,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全部压在了母亲一个人的肩上。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健康成长,她没日没夜地操劳,养猪、喂鸡、种地……在8个孩子中,聂海胜是最让母亲放心的,不仅在学校里表现突出,而且还能替家里着想。为了不让母亲过度劳累,只要学校放假,他都回家帮助干活,夏天割麦子、冬天摘棉花,特别是每年的“双抢”,他还像大人一样,到田里挑稻子,浑身上下晒得像个“黑泥鳅”一样。
一年后,聂海胜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枣阳市一中,成为村里第一个进城念书的学生。从家里到市区,大约有30公里的路程,为了节省开支,聂海胜每次上学、回家都步行,而在学校的伙食则是自带的大米和咸菜。每次看到他脚上磨出的血泡,母亲都心疼得要命,不由自主地落下眼泪,为了减轻他走路的痛苦,母亲还为他纳过一双厚厚的布底鞋。
一次开学,母亲好不容易为聂海胜凑了20多元的学费,可是,在他报到时却发现钱包被小偷偷了,这可是母亲半年来从牙缝里省下来的呀!为了不让家里人担心,他利用星期天的时间,一个人悄悄跑到火车站扛包,硬是将学费给挣了回来。
聂海胜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磨炼出了坚忍的毅力和强壮的身体,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还被推选为班上的体育委员,短跑、长跑、单杠、双杠、跳高、跳远……无所不能,赢得了众多老师和学生的喜爱。
像许多山里的男孩子一样,聂海胜从小就向往军营。他爱看打仗的电影,喜欢听部队的歌曲。村庄上空经常有民航飞机飞行,也有尾巴冒烟的战斗机训练。只要听到飞机的轰鸣,他就会马上站立不动,还常对伙伴们说长大了要去当兵、当飞行员、开飞机。
没想到,这一天终于变成了现实。1982年秋,空军某部在枣阳市一中招飞行员,聂海胜积极报名,经过近百项的体验、政审,终于如愿以偿。
临行时,聂海胜像往常去上学一样,只背了一个书包,没有带什么行李。他怕母亲难过,拦在门口死活不让她出门送自己。母亲一再地叮嘱他:“孩子啊,好好干,要为咱们山里人争气呀!”“神五”升空,重病母亲热泪纵横
聂海胜与几位被“招飞”的同学被送到长春航校后,尽管对当地的气候很不适应,但他时刻铭记着母亲的嘱托,抛开一切杂念,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之中,各项指标都完成得非常出色,成为学员中第一个放单飞的人。一次,教官让他给大家讲一讲飞行体会,一向不善言辞的他只说了一句话:“啥也不想,只管飞!”
事实上,飞行远不像他表述的那般简单,每一次登机前,他都手拿模型将飞行线路、飞行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反反复复演练数遍。付出总有回报。初教、高教级飞行结业,他要比别人少飞几十个小时。后来,他以优异的成绩提前毕业,被分配到南昌某飞行部队。
聂海胜深知母亲吃了许多苦,每次给家里写信都是报喜不报忧。特别是在他成家之后,总是想办法让母亲多享点福。在南昌时,聂海胜就几次接母亲到部队居住。后来,聂海胜调到北京,又两次接母亲到北京过春节,还每个月给她寄200元的生活费。1998年1月,我国第一个航天员大队在北京航天城宣告成立。聂海胜凭着良好的体质和优秀的飞行能力,在参选的1506名优秀飞行员中,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成为14名航天员中的一员。
在此之前,聂海胜当了15年飞行员,在学校里所学的东西基本上忘得差不多了。为了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他从高中课程开始学起。初到航天城的两年,他很少出门逛街,每天晚上不到12点不睡觉。他学习起来有个特点,不懂就问,决不装懂。教员称他是“不耻下问也不耻上问”。
就这样,聂海胜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成长为航天员大队一名优秀的航天员。2003年2月,聂海胜带着妻子、女儿回枣阳探亲,母亲和姐姐高兴地弄了一大桌子饭菜。饭桌上,母亲从儿子的神色中猜出他肯定接受了重要任务。此后大半年,聂海胜果然没有打过几次电话,后来就一点音信都没有了。
原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进入倒计时,聂海胜已全身心投入到全封闭训练中去了。按规定,每位队员的手机都上交了,不得与外界联系。2003年10月,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终于从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顺利升空。而这时母亲却因旧病复发住进了医院,当她从医院的电视中得知自己的儿子是“神舟五号”三人首飞梯队的一员时,不由得热泪纵横,冲着电视画面中的儿子哽咽着说:“孩子,你是母亲的骄傲,你是家乡的骄傲啊!”
当这一令人振奋的消息在家乡传开后,人们纷纷手捧鲜花拥进医院,向这位“航天英雄”的母亲表示祝福,老人一边拱手道谢,一边叮嘱大家:“千万不要把我生病的事传出去,免得影响海胜的工作。”事实上,老人有一个心愿:这一次,儿子没有升空,下一次得争取上去啊!
从零开始,刻苦备战回馈真情
然而,聂海胜还是知道了母亲生病的消息。他知道,母亲将他们兄弟姐妹拉扯大不容易,应该回去看看她,在她身边尽一尽孝道。于是,他特意请假,乘飞机回到家乡,当他出现在母亲的病床前时,老人流泪了,冲着儿子一个劲地埋怨自己:“我这把老骨头不争气呀,把你给连累了……”
当地政府对聂海胜的母亲极为关心,不仅为她结清了近10万元医药费和住院费,还花2万多元在镇上为老人盖了一栋小“洋楼”。在聂海胜回北京时,老人反复对他说:“你看,政府把我照顾得这么好,你一定要安心工作啊,不要辜负了国家对你的期望!”2004年春节刚过,当举国上下仍然沉浸在“神舟五号”载人飞天成功的巨大喜悦中时,聂海胜及其所在的航天员大队却已投身到了“神舟六号”载人飞天的紧张训练之中。
此次航天飞行,两名航天员将在轨道舱里开展空间技术试验,而且此次的飞行任务不是上一次的简单重复,面临的风险更大,对航天员的训练要求也更高。
航天员大队共有14名航天员,但随“神舟六号”飞船飞天的只有两个名额。按照作业要求,这两名航天员在飞行过程中必须配合得天衣无缝,才能圆满完成任务。这意味着作为“神舟五号”首飞梯队成员的聂海胜,一切都要从头开始练起。这一次,他是否能够飞天,不仅要看他的个人素质,还要看他与搭档的协作程度。
聂海胜说,今年以来,他们几乎没有双休日,一些航天员晚上还接着学习、补训。大家有一句口号:“不管谁上,我们都支持他!”作为“神舟五号”首飞梯队成员,他一方面要自己抓紧训练,同时还要毫无保留地把经验传授给其他航天员。
他还说,针对飞船在太空飞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他们还预想了70多种故障模式,训练和提高航天员应急处置能力。
在北京,聂海胜有个温馨的家,妻子聂捷琳也是一名军人,跟他在同一个单位,是搞医学研究的。女儿聂天翔今年11岁了,非常活泼可爱。跟所有航天员的家庭一样,这个三口之家,是围绕着“航天”二字运转的,非常和睦,这是飞行员的传统。
当初接受航天员选拔时,聂海胜的体重就稍稍有点超标。于是,如何帮他减重成为整个家庭十分关注的课题。航天员在训练中身体消耗很大,不吃东西不行,吃不好也不行。如何减重?只有通过加大运动量来实现。妻子聂捷琳说:“这几年,他在体能训练上的付出,比别人要大得多。我们全家跟着他都成了‘运动员’。”
平时聂海胜住在航天员公寓,以前每个双休日回家,聂捷琳一到晚饭后,就动员女儿陪聂海胜去广场转圈散步,不转上两小时不回来。饮食上,她就瞄着豆制品往家买,最多是买点牛肉,高脂肪的食品坚决不买。以至于女儿常常抱怨:“爸爸一回家我就没好吃的了。”5年内,聂海胜把自己的体重减了5公斤,并一直保持着67公斤的标准。
自从聂海胜紧锣密鼓地备战“神六”,每个月都难得回一趟家,女儿说,她都快忘记爸爸长什么样子了。她还说她非常佩服奶奶,说奶奶不仅养育了爸爸,而且还积极支持爸爸的工作,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

好象是b啊

c

B

我怎么说你呢?
这个问题也来问,你不是小看我们了吗?
对于你的问题不想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