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纸多少钱一卷:谁能告诉我人体各穴位的功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4 08:51:29

人体穴位

1.眉心穴(又名印堂):位于两眉之间。
2.头额前穴:位于眉心上一寸正中。
3.太阳穴:眉外一寸陷中,即眉梢与眼外眦之间后的一寸陷凹中。
4.枕骨穴(又名脑户):位于枕骨粗隆上方。
5.厥阴穴(又名头窍阴):位于脑后两边,乳突后当浮白与完骨之间。
6.华盖穴:胸骨柄与胸骨体联合的中点,即天突穴下二寸。
7.黑虎掏心穴(又名建里):位于脐上三寸正中。
8.巨阙穴:脐上六寸,即鸠尾穴下一寸。
9.气海穴(又名丹田穴):脐下一寸五分。
10.关元穴:脐下三寸。
11.水分穴:位于脐上一寸。
12.中极穴:脐下四寸。
13.左膺窗穴:左乳上一寸六分。
14.右膺窗穴:右乳上一寸六分。
15.左乳根穴:左乳直下,相当于第五肋间。
16.右乳根穴:右乳直下,相当于第五肋间。
17.左期门穴:左乳下二肋,相当于七.八肋间。
18.右期门穴:右乳下二肋,相当于七.八肋间。
19.左幽门穴:巨阙穴左开五分。
20.右幽门穴:巨阙穴右开五分。
21.左商曲穴(又名左肓俞):脐中左旁五分。
22.右商曲穴(又名右肓俞):脐中右旁五分。
23.左章门穴:左腋中线第十一肋端下际。
24.右章门穴:右腋中线第十一肋端下际。
25.左腹结穴(又名左七劳):脐左侧四寸,再向下一寸三分
26.右腹结穴(又名右七劳):脐右侧四寸,再向下一寸三分。
27.左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左侧一寸五分。
28.右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右侧一寸五分
29.命门穴:第二腰椎棘突下正中。
30.左志室穴(又名志堂穴):位于命门穴左旁三寸。
31.气海俞穴: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32.鹤口穴(又名尾宫穴):位于尾骨宫下两腿骨尽处。
33.海底穴(又名会阴穴):前阴与肛门之间。
34.涌泉穴:位于第二.三趾跖关节后方,蜷足时所现的凹陷处。
35.右志室穴:位于命门穴右旁三寸。
36.藏血穴:位于脑后右玉枕穴下五分。
致晕十一穴部位
1.脑户穴:位于百会穴后四寸五分。
2.囟门穴(又名囟会):位于百会穴前三寸正中。
3.上星穴(又名神堂):入发际上一寸陷中。
4.前顶穴:百会穴前一寸五分。
5.后顶穴(又名顶门穴):位于百会穴后一寸五分。
6.风府穴(又名天星):项后枕骨下两筋中间。
7.头维穴:位于额角,入发际角尖处。
8.耳后穴:位于耳后静脉中。
9.哑门穴:位于风府穴下一寸正中。
10.通天穴:位于前顶穴后五分,再外开一寸处。
11.玉枕穴:位于脑户穴旁一寸三分。
致残103穴部位
1.心井穴(又名鸠尾):胸剑突骨下缘。
2.对门穴(又名不容):巨阙穴旁开六寸。
3.扇门穴:即男者左对门穴,女者右对门穴。
4.京门穴(又名气俞):第十二肋游离间处。
5.五定穴(又名天枢):平脐中旁开三寸。
6.伯劳穴(又名陶道):第一胸椎棘突下。
7.肺使穴(又名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8.胆中穴:平第四肋间隙,两乳头之间正中。
9.对心穴(又名至阳):第七胸椎棘突下。
10.风门穴:第二胸椎棘突下。
11.环跳穴:股骨大转子后上方,当大转子与胝骨裂孔连线的内三分之二处。
12.盖膝穴:即膝盖骨。
13.膝眼穴:膑骨尖两旁凹陷处。
14.竹柳穴(又名交信穴):胫骨内侧缘内侧。
15.脚住穴:脚面上的高骨如豆者是也。
16.开腔穴:即两耳。
17.乔空穴:即两耳后根部。
18.左耳尖穴:即左耳尖峰。
19.右耳尖穴:即右耳尖峰。
20.眼角穴:即眼梢。
21.大中穴:即鼻中。
22.人中穴:即鼻沟正中。
23.驾梁穴:即鼻梁。
24.咽空穴:即两个鼻孔。
25.牙关穴:即唇口。
26.咽喉穴:即喉管。
27.将台穴:即咽喉左右。
28.舌咽穴:舌上咽腔。
29.童骨穴:位于风膊下处。
30.精灵穴:即两手虎口。
31.曲池穴:屈肘时肘桡侧横纹尽头处。
32.中脘穴:脐上一寸。
33.六宫穴(又名脐中.神阙):即肚脐。
34.气关穴(又名气门):左乳下二横指处。
35.血瘦穴(又名血关):右乳下二横指处。
36.挂膀穴:血瘦穴下一分处。
37.肚角穴:位于小腹盆弦之外。
38.命宫穴:位于血关穴之下,气海穴之右。
39.背心穴:即背部的中心点。
40.腰眼穴: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八分。
41.粪门穴:即肛门口。
42.冲阳穴:足背的最高点,动脉旁。
43.血囊穴:右侧十二肋骨下缘。
44.气囊穴:即小腹左边。
45.净瓶穴:即脐左肚角血腕下。
46.脊中穴:即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脊骨的中点。
47.山根穴:即鼻梁之上。
48.对口穴:项后的风府与哑门之间。
49.气隔穴:脐下三分稍偏左。
50.血海门穴:右侧十二肋下三横指。
51.膈门穴:左侧十二肋骨下缘。
52.气舍穴:锁骨内侧端上缘。
53.开气穴:即气舍穴偏右。
54.转喉穴:即气舍穴偏左。
55.血仓期门穴:右侧锁骨下八分处。
56.气血囊合穴:左傍肋骨下。
57.督脉穴:枕骨正中。
58.正额穴:头额前正中。
59.后海底穴:肾俞穴下一寸八分。
60.攒竹穴:眉内端陷中。
61.正气穴:左侧乳上一寸三分。
62.上血海乳穴:右侧乳上一寸三分。
63.气血二海穴:左右乳下一寸三分。
64.下血海穴:右乳上一寸四分。
65.藿肺穴:中脘与建里之中点向下一寸三分。
66.翻肚穴:藿肺穴向左一寸三分处。
67.泰山穴:离梭子骨四寸处。
68.天突穴:胸骨柄的上缘凹陷中。
69.劳宫穴:第二.三掌骨之间。
70.神门穴:尺侧腕关节横纹头。
71.手三里穴:曲池穴下二寸。
72.颊车穴:下颔骨前咬肌中。
73.支正穴:尺侧腕上五寸。
74.下关穴:颧弓下与下颔关节切迹间凹陷处。
75.足三里穴:犊鼻穴下三寸,胫骨粗隆外侧陷中。
76.犊鼻穴:屈膝,膑韧带外侧陷中。
77.肩井穴:肩头高处,当大椎与肩峰之间。
78.日月穴:第九肋端下缘。
79.风市穴:大腿外侧膝上七寸。
80.阳陵泉穴:腓骨小头前下方。
81.委中穴(又名血郄):膝膎窝中动脉外。
82.承山穴:委中与跟腱之间。
83.昆仑穴:外踝与跟腱连线的中点。
84.血海穴:屈膝,膑骨内上缘上二寸。
85.大陵穴(又名腕心穴):掌后骨下,两筋间陷中。
86.尾宫上穴:即尾宫上一分许。
87.鹤顶穴:位于膝盖骨上缘上一寸正中。
88.外踝尖穴:即足外踝最高点。
89.内踝尖穴:即足内踝最高点。
90.膀胱穴:即膀胱。
91.泪孔穴:(又名睛明):目内眦头外一分。
92.所闻穴(又名听宫):即耳珠,大如赤小豆。
93.中府:第一肋间隙外侧近噱突处。
94.绝骨穴(又名悬钟):外踝上三寸。
95.膈俞: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96.大杼: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97.太渊:腕关节横纹上,桡动脉外侧。
98.然谷穴:舟骨粗隆下方凹陷处。
99.曲骨穴:脐下五寸处。
100.大都穴:足拇趾内侧本节后。
101.魄户穴: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
102.天窗穴:颈侧.胸销乳突肌后缘。
103.箕门穴:大腿内侧,血海穴上六寸。

穴位

1、老年病

心脑血管疾病、更年期综合症等:头(百会)、面(晴明)、腰(肾俞)、腹(气海)、膝下(足三里)足心(涌泉)

注意事项:应延长照射时间、最好边睡边照。

2、分泌系统

⑴、甲状腺炎:

颈前(天突)、后颈部(大椎)、腹部(气海)、肘前(曲池)、腕内(内关)、膝下(足三里)、足心(涌泉)

注意事项:眼突病人须照眼部(晴朗)。

腹部(中脘)(气海)、腰部(肾俞)、膝下(足三里)、足心(涌泉)、内踝部(三阴交)、腕背(外关)

⑵、糖尿病:

注意事项:晚期糖尿病患者需加照面部。

⑶、胰腺炎:

面喉部(廉泉)、后背(风门)、胸(膻中)、腰(肾俞)、手背(合谷)

⑷、前列腺类:

腹(气海)、腰(胰俞)、膝下(足三里)、手背(合谷)

⑸、肥胖症:

小腹(中极)、腰(腰俞)、阴部(会阴)

3、呼吸系统

⑴、气管炎:

腹(中脘)、腰(气海俞)、后颈部(大椎)、膝下(足三里)、足心(涌泉)

⑵、伤风感冒:

前胸(膻中)、后背(肺俞)、腰(肾俞)、膝下(足三里)

⑶、肺部类:

胸(膻中)、背(肺俞)、腹(气海)、腰(肾俞)、膝下(足三里)、足心(涌泉)

⑷、咳嗽、多汗:

胸(膻中)、背(肺俞)、腰(肾俞)、足下(涌泉)

4、血液循环系统

⑴、血压类:

胸(膻中)、背(心俞)、手心(内关)、手背(合谷)、足下(涌泉)

腹(气海)、腰(肾俞)、头部(百会)(太阳)、足下(涌泉)、膝下(足三里)、踝部上(三阴交)

⑶、血管类:

⑴、肝类:

腹(水分)、腰(胃俞)

⑵、胃类:

腹(中脘)、腰(肝俞)、膝下(足三里)、足下(涌泉)、脚背(冲阳)

⑶、肠类:

腹(中脘)、腰(胃俞)、膝 下(足三里)

6、神经系统疾病

小腹(气海)、腰(肠俞)、膝下(足三里)

⑸、消化不良:

小腹(关元)、腰下(肠俞)、阴部(会阴)

⑹、恶心、呕吐、吐血:

头部(百会)(太阳)、胸(心俞)、足下(涌泉)

⑴、失眠类:

腹(水分)、腰(胃俞)、膝下(足三里)

⑵、心脏类:

头(百会)、后颈(大椎)、腹(丹田)、膝下(足三里)、足心(涌泉)

⑷、血液类:

部位直接照射

5、消化系统疾病

⑷、肛门类:

⑵、神经类:

头部(百会)(太阳)、足下(涌泉)、瘫痪部位

注意事项:精神病狂燥期应配全药物。

⑶、帕金森氏:

头部(百会)(太阳)、足下(涌泉)

⑷、神经性呕吐、眩晕等:

头部(百会)(太阳)、腰(肾俞)、足下(涌泉)

⑸、脑类:

头部(百会)(太阳)、腰(肾俞)、足下(涌泉)

注意事项:①、麻痹病人照射瘫痪的骨关节部位。

②、急症出血期暂不照射。

⑹、神经炎类(含肌萎、面瘫):

患部、后颈(大椎)

7、泌尿生殖系统

⑴、肾疾类:

小腹(中极)、腰(膀胱俞)、膝下(阴陵泉)

小腹(中极)、腰(腰俞)、阴部(会阴)、膝下(足三里)

⑶、尿类:

⑸、性功能(含湿、痒症):

小腹(归来)、下腰(腰俞)、阴部(会阴)、头(百会)、足心(涌泉)

⑹、更年期综合症:

小腹(中极)、腰(肾俞)、阴部(会阴)、膝下(足三里)、足心(涌泉)

腰(肾俞)、腹(气海)、头(百会)、后脑(大椎)、膝下(足三里)、内踝(三阴交)、腕部(神门)、手背(合谷)

9、儿科疾病

⑵、月经类:

小腹(归来)、腰(肾俞)、阴部(会阴)、膝下(足三里)、足心(涌泉)

⑶、子宫类:

胸(膻中)、腹(归来)、腰(肾俞)

⑷、乳房类:

小腹(归来)、下腰(腰俞)、阴部(会阴)、膝下(足三里)

⑵、膀胱类:

腰(肾俞)、下腰(腰俞)、腹(水分)、膝下(阴陵泉)、内踝(三阴交)

⑷、前列腺类:

小腹(中极)、腰(膀胱俞)、膝下(足三里)、内踝(三阴交)

8、妇科疾病

⑴、附件类:

⑸、白斑、性病:

胸(气户)、背(肺俞)、腰部(肾俞)、面部(水沟)

⑹、性功能障碍:

阴部(会阴)、小腹(归来)、腰(腰俞)

⑺、保胎:

头(百会)、小腹(归来)、腰(肾俞)、足心(涌泉)

⑴、风寒、肺部:

腹(气海)、腰(肾俞)、膝下(足三里)、足心(涌泉)

⑵、腹部、胃肠疾病:

腹部(关元)、下腰(膀胱俞)

⑶、尿频、遗尿:

腹部(中脘)(气海)、腰(胃俞)(肠俞)、膝下(足三里)

⑷、夜啼、惊风:

头(百会)、腹(气海)

⑸、脱肛:

小腹(气海)、阴部(会阴)

⑹、痄腮、耳病:

耳侧(听宫)、面部(下关)

⑺、湿疹、皮炎:

局部、患部、头部(百会)

10、眼、耳、鼻、喉科疾病

⑴、耳病:

面部(素髎)、腰(肾俞)

⑶、喉、声带、美尼尔氏病等:

⑴、疔、疖、痛、带疮、过敏及皮肤炎症:

头部(百会)、腹(气海)、腰(肾俞)

⑵、癣、疮、湿疣、平疣、白癜风、大泡病:

腹(气海)、局部、患部

腹(气海)、腰(肾俞)、局部、患部

13、口腔疾病

⑷、脱发、斑秃:

面部(印堂)、腹(气海)

⑴、跌打类:

腹(气海)、腰(肾俞)、足心(涌泉)、患部

⑵、炎症、风湿、增生:

术后愈合、冻、烫、烧、扭伤、血肿、褥疮、疤痕修复,以上情况,照射部位为患部直照射。

⑵、鼻病:

耳部(听宫)、腰(肾俞)

⑷、眼部(晴明)、耳部(太阳)、腰(肾俞)、足下(涌泉)、腹部(气海)

面部(水沟)、颈部(廉泉)、后颈(大椎)、腰(肾俞)

11、皮肤系统疾病

⑶、斑、疮类:

⑶、跟腱炎、足跟痛:

腰(肾俞)、足心(涌泉)、患部

⑷、肩背炎:

患部、腰(气海俞)

⑸、颈椎病:

后颈(大椎)、肩周各部(肩中)

⑻、股骨头坏死:

后颈(大椎)、腰(气海俞)

⑼、疔、疮、痈、丹毒、肿痛:

腹(气海)、腰(肾俞)、患部

⑽、淋巴类:

患部、腹部(气海)

⑾、四肢凉、腿抽筋:

腰部(肾俞)、足心(涌泉)、后颈(大椎)

口、牙综合病症:面部(水沟)、耳部(下关)、腰部(肾俞)

可以参考这里:
http://bbs.61.fm/t/1-227677-0.htm

穴位太多了,而且互相辅助,单一的说有什么功能太片面,最好是看看相关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