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和汽油机的不同:谁知道关于吐蕃这个少数民族的历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30 00:09:52

http://www.meet-greatwall.org/gwmz/wen/mzs/mzs51.htm
很详细

公元7世纪初,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唐朝建立起强大的统一政权,结束了中原地区三百多年的混乱分裂局面。与此同时,松赞干布继承父亲朗日论赞的事业,在西藏高原实现和巩固了统一,正式建立了吐蕃王朝。唐蕃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频繁往来,促进了藏汉之间友爱合作关系的发展。

第三十代赞普达布聂塞,定居在清哇达孜宫,开始统一西藏。这时西藏人口不断增加,兴修水利,饲养杂交畜种,比较普遍地使用铁犁和铁锨,进行水利建设,因而"农田与牧地相接",农牧业有了显著的发展。为统一西藏高原奠定了物质基础。

公元619年,第三十一代赞普朗日论赞继位。此王时期从唐朝输入医学和天文历算,对发展吐蕃文化起了积极作用。他对外用兵,兼并强邻,因重用新臣,引起旧臣不满,内部发生纷争叛乱,朗日论赞成亲提大兵平叛,并节节胜利,领土不断扩大,为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奠定了基础。

松赞干布系第三十二代赞普,名弃松赞。生于公元617?年,其父被毒死后,他机智地依靠新臣和中小贵族的力量,战胜内外强敌,兼并了邻近诸部落,完成了统一吐蕃的大业。使吐蕃的疆域扩展到北至叶谷浑,南至泥婆罗(今尼泊尔王国)、天竺(今印度),东与唐朝相邻,形成了有史以来吐蕃疆域最大的时期。松赞干布为了有力地控制整个高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赞普认为拉萨红岩山和药王山两山对峙,形势十分险要,平原地带水草丰盛,又是战略要地,因此于公元633年迁都拉萨,建宫室、修道路,使拉萨成为吐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为了巩固政权和发展生产的迫切需要,他还派出使者到天竺和西域学习梵文和"声明",并参照天竺和西域诸国文字,制定发藏文。松赞干布大力提倡新藏文,并亲自攻读学习。相传吞米·桑布扎等译师翻译了许多印度的经典著作,对发展吐蕃文化起了积极作用。他是一位很有远见的政治家,执政期间,于公元634年赴唐求婚,这是汉藏友好关系的良好开端。公元650年,松赞干布在潘域斯莫岗病故。在他短短的一生中,结束了西藏地区的分裂局面,促进了吐蕃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建立和发展了藏汉友好关系,对促进西藏历史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是藏族历史上一位雄才大略的人物。

公元710年,唐中宗将金城公主嫁入吐蕃。这是汉藏友好关系史上的又一重大事件。金城公主在吐蕃三十年,继文成公主之后对增进汉藏关系,发展吐蕃文化、佛教、经济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公元739年,金城公主卒,吐蕃内部矛盾日趋复杂尖锐,赞普赤德祖丹被害后,公元755年,金城公主的儿子赤松德赞继位,迅速平定了吐蕃贵族的叛乱,大力扶植和发展吐蕃的佛教,还派专使去印度迎请莲花生入藏,并大规模扩建寺庙,翻译佛经。同年始建桑耶寺,当时有藏族七人出家,这是西藏历史上第一批出家僧人。

赤松德赞由于长年对外用兵,又大兴土木,修建寺院,加重了人民的负担,部分贵族将领,独揽大权,对外继续扩张,使吐蕃四面受敌。大食与吐蕃为敌,唐朝招降南诏等小国,联合攻打吐蕃,大破蕃军,从此吐蕃武力渐趋不振。

公元815年牟笛赞普病故,赤德松赞继位,他大力扶持佛教势力,制定每七户平民供养一个僧人的定制,并编写了第一部藏梵词典,对发展吐蕃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由于他长期患病,吐蕃的军政大权掌握在禅卡白吉云丹的手中,僧人集团的势力越来越大,因而引起了吐蕃旧贵族的满,他们以灭佛为名,争夺王权,于公元841年缢杀了赤德松赞。同年立赤德松赞的哥哥朗达玛为赞普,他继位后以灭佛为名,清除异已,大力扶植本教对佛教势力大规模的镇压,引起了佛教徙和民众的极大不满,加之吐蕃境内连年灾荒,吐蕃边境许多地方乘机起义归唐,境内平民和奴隶开始大规模起义。

公元869年,甘孜、昌都一带人民起义,向西藏腹地进军。公元877年起义军首领许布达孜率军攻占哇达孜(今穷结),掘吐蕃历代藏王陵墓,吐蕃王朝从此彻底崩溃

公元7世纪初,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唐朝(618-907年)建立起强大的统一政权,结束了中原地区三百多年的混乱分裂局面。与此同时,藏族的民族英雄松赞干布兼并十余个部落,在西藏高原实现统一,正式建立了吐蕃王朝,定都逻娑(今拉萨)。
松赞干布在位期间,锐意修好唐廷,吸取唐朝的先进生产技术和政治文化成果。他曾两次派遣大臣赴唐廷求婚,于公元641年迎取了唐太宗的宗女文成公主。松赞干布还从唐朝引入造酒、碾磨、纸墨等生产技术,遣贵族子弟到长安(今西安)学习诗书,聘汉族文人入蕃代典表疏,与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保持了极为友好的关系。唐高宗封松赞干布为“驸
马都尉”、“西海郡王”,后又晋封为賨王。
松赞干布奠定了吐蕃与唐朝二百余年频繁往来的“甥舅亲谊”。公元710年,唐金城公主携带绣花锦缎数万匹,工技书籍多种和一应使用器物入蕃,嫁吐蕃王赤德祖赞。金城公主入蕃后曾资助于田(今新疆境内)等地佛教僧人入蕃建寺译经,并向唐
朝求得《毛诗》、《礼记》、《左传》、《文选》等典籍。
公元821年,吐蕃王赤热巴巾三次派员到长安请求会盟。唐穆宗命宰相等官员与吐蕃会盟官员在长安西郊举行了隆重的会盟仪式。次年,唐朝派刘元鼎等人到吐蕃寻盟,与吐蕃僧相钵阐布和大相尚绮心儿等人结盟于拉萨东郊。此次会盟时在唐长庆元年(822年)和二年(823年),史称“长庆会盟”。会盟双方重申了历史上“和同为一家”的甥舅亲谊,商议今后“社稷如一”。记载这次会盟内容的石刻“唐蕃会盟碑”共有三块,其中一块立于拉萨大昭寺前。
公元7世纪初,吐蕃兴起于今西藏高原。唐贞观年间,其著名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邻近的苏毗、羊同等,定都逻些(今拉萨),建立军事、行政和法律制度,吐蕃开始强盛起来。

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不利于吐蕃向南、向西发展;也由于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对吐蕃的吸引,吐蕃建国之后,迅速向北、向东发展。7世纪70年代前后,吐蕃征服了驻牧于今青海、甘肃、四川西北一带的吐谷浑、党项、白兰等族,占据了今青海省境内黄河以南、青海湖以西等地区。与此同时,吐蕃又进军西域,联合西突厥贵族与唐朝争夺安西四镇,并开始染指今南疆的鄯善。之后,唐蕃双方在河、陇一线时战时和,长期对峙。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从河、陇各地抽调了大批驻军,吐蕃军队趁虚而入,到广德元年(761)前后占领唐陇右诸州;至贞元七年(791)又攻占了唐河西数州之地及四镇之一的于阗。从此,河陇地区及西域东南部相继为吐蕃所统治。若从公元8世纪中叶吐蕃进据陇右算起,到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张议潮起事,推翻吐蕃在河陇的统治时止,吐蕃统治这一地区近百年之久。

对于吐蕃进攻、占领、统治、退出唐朝西北地区这一过程,从前系统论述较少;即有涉及,也多有眨之过低之嫌。笔者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对唐代吐蕃经略西北地区的历史过程及其作用作一初步探讨,以就教于专家、学者。

一、吐蕃经略西北地区的历程

我们所说的西北地区,是指今天的青海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及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一部分,也就是唐朝中叶的陇右道、河西道、安西都护府辖区,以及关内道北面的一些地区。为便于叙述,仍以唐代的区划为线索进行。

陇右道。

陇右、河西,初唐时归陇右道管辖。至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因政治和军事上的需要,从陇右道中分出黄河以西为河西道,分治后的陇右道,领:秦、原、河、渭、兰、鄯、阶、成、洮、岷、临、廓、叠、宕十四州[1]。本文陇右道的范围,即依此。

公元7世纪后半叶始,吐蕃开始进攻陇右诸州。当时的形势是:经高宗显庆三年(658)、龙朔三年(663)、乾封二年(667)、咸享元年(670)、咸享四年(673)的战争,吐蕃攻破吐谷浑及诸羌后,遂有其地。于是与唐朝陇右诸州接境,开始进攻之。高宗上元三年(676)三月至八月,吐蕃入攻鄯、廓、河、芳、叠五州。次年五月,攻扶州之临河镇。又次年,败唐中书令李敬玄等于青海。永淳元年(682),吐蕃赞婆等攻鄯州之河源军。又二年,再攻河源军。景龙四年(710),吐蕃因金城公主入蕃事,得河西九曲之地,取得战略地理上的优势。开元二年(714),吐蕃宰相坌达延将兵攻洮州,又攻兰州、渭州,与唐将王唆等战于武州。之后,唐军加以反击,王知运于开元五年(717)破吐蕃于九曲;开元十五年(727),王君@①破吐蕃于青海之西;开元十七年(729),信安王韦拔吐蕃石堡城;开元二十五年(737),崔希逸破吐蕃于青海。开元二十七年(739),吐蕃攻鄯州白水、安人军;又二年,攻承风堡、河源军,陷石堡城,又袭廓州[2]。之后,至"安史之乱"(755年)以前,唐、蕃双方在陇右道的交战出现曲折拉据的局面。综观而论,唐朝略占上方,如破吐蕃大岭军、洪济城,拔石堡城,收九曲等。

吐蕃对陇石诸州的进攻,在《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大事记年"中也有反映,如第49条说:"及至狗年(698)夏,赞普巡临北方。冬,大论钦陵引兵赴大小宗喀(tsong ka che ckang)"。据考证,此即湟水岸之湟中地方。又,第51条"及至鼠年(770),……夏,遣送东叶护可汗往突厥,秋。赞普亦往,引兵至河州(ga cu)";第52条载:"夏,赞普驻于赛儿霞,引兵至松州(zong cu)、洮州(thevi cu)"[3]。

吐蕃占领陇右各州,还在"安史之乱"以后。彼时,唐朝为对付中原方面的叛军,从河、陇抽调了大批驻军。吐蕃军队乘虚而入,至德二年(757)陷鄯州;上元元年(760)陷廓州;宝应元年(762)陷临洮,取秦州、成州、渭州;次年,入大震关,取兰州、河州、洮州等,陇右之地尽举之。敦煌吐蕃历史文书也说,"及至鸡年(757),……大论囊热等攻陷唐廷之大宗喀及临洮城二城,是为一年";"及至虎年(762)……唐蕃社稷失和,尚·野息、尚·东赞等越彭林铁桥。引兵至札钦攻陷唐之临洮、成州(?)、河州等城堡多处。"[4]从其中可看出,吐蕃陷鄯州(大宗喀)、河州的时间,汉藏史料的记载是一致的。

河西道。

分治后的河西道,领:凉、甘、肃、瓜、沙、伊、西七州。吐蕃对河西诸州的进攻也是很早的。高宗咸享三年(672),吐蕃曾进攻凉州,《新唐书·吐蕃传》载:"帝曰:'吐谷浑与吐蕃本甥舅国,素和贵叛其主,吐蕃任之,夺其土地,薛仁贵等往定慕容氏,又伏击之,而寇我凉州,何邪?"仪凤二年(677),又攻凉州。武后万岁通天元年(696),吐蕃与突厥约同出兵,一攻洮州,一攻凉州,杀唐凉州都督许钦明。久视元年(700),吐蕃攻凉州;次年,与突厥联合"大入河西"。开元十四年(726),吐蕃将悉诺罗领兵攻甘州;次年,陷瓜州。遂攻玉门军,围常乐;次年,攻至瓜州城及祁连城下。开元二十六年(738),吐蕃大入河西。"安史之乱"后,吐蕃乘唐朝驻军力量减少,乘虚而入,先攻占陇右各州,遂攻河西诸州。具体时间是,广德二年(764)攻占凉州,永泰二年(766)占甘州、肃州。再经十载,于大历十一年(776)攻占瓜州,建中二年(781)陷沙州。贞元七年(791),陷西州。至此,河西七州尽为吐蕃所有[5]。

《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大事记年",也载有叶蕃攻占河西的事件。第78条云:"及至兔年(724)攻陷唐之瓜州晋昌";第107条:"及至狗年(758),……论·墀桑、思结卜藏悉诺囊等引劲旅至凉州城。是为一年"。《赞普传纪》于墀都松赞时期说,"唐地财富丰饶,于西部(上)各地聚集之财宝,贮之于瓜州者,均在吐蕃攻陷之后截获"[6]。

安西大都护府。

吐蕃进入西域始于唐高宗龙朔初年(661)。其时,归属唐朝的西突厥弥射、步真可汗相继死去,西突厥"十姓无主,附于吐蕃"[7],吐蕃势力乘机进入西域。高宗龙朔二年(662),西突厥弓月部便"引吐蕃之众,来拒官军";麟德二年(665),弓月、疏勒等又"共引吐蕃之兵,以侵于阗"[8]。咸亨元年,吐蕃"入残羁縻十八州,率于阗取龟兹拔换城,于是安西四镇并废。"[9]之后,唐朝联合西域诸国进行反击,使吐蕃在西域的攻势有所减弱。至仪凤二年,吐蕃又联合西突厥阿史那都支"寇安西"。武则天垂拱年间(685-688),吐蕃加强对西域的进攻。从《旧唐书·唐休jǐng@②传》、《范德达告身》的记载看,此时因吐蕃的进攻,迫使唐朝再次放弃了安西四镇[10]。武后长寿元年(692),唐朝收复四镇,加强了在西域各地的戍卫,使吐蕃未能轻易得手。延载元年(694),吐蕃联合西突厥阿史那妥子进攻唐朝在西域的驻军据点,未成。8世纪初,吐蕃攻占鄯善。开元三年(715),吐蕃联合大食共攻拔汗那[11]。开元五年,吐蕃与突骑施、大食,"谋取四镇,围钵换及大石城"[12]。开元十年(722),吐蕃围攻小勃律。开元十五年,与突骑施围攻安西。开元二十年(732),又西击勃律[13]。

"安史之乱"爆发,唐朝抽调河、陇及西域的驻军东向赴援,吐蕃乘机攻占河、陇诸州。其间,吐蕃还不断攻挠于阗等地。在攻占北庭、西州(790-791年)后,吐蕃攻占了于阗,以西的小勃律等,亦似为吐蕃所有。至此,吐蕃占领了从鄯善到于阗以至小勃律等地方,也就是今天新疆南部到克什米尔一线。

吐蕃对唐朝西域的进攻,也见载于吐蕃历史文书中。如"大事记年"第19条:"及至龙年(668)赞普驻于札之鹿苑,于几玛郭勒建造堡垒,是为一年";第21条:"及至马年(670),赞普驻于倭塘,于几玛郭勒击唐军多人,是为一年"。"几玛郭勒"(Ji ma gol),托马斯认为在新疆东部;佐藤长认为即且末一带[14]。第88条"及至牛年(737),……论结桑龙(东)则布引兵至小勃律国。冬,赞普牙帐居于札玛,小勃律王降,前来致礼"[15]。《赞普传记》谓"此王(墀松德赞,755-797年)之时,没庐·墀苏茹木夏领兵北征,收抚于阗于治下,抚为编民并征其贡赋"[16]。与前引汉文史料对应,不难发现,吐蕃进攻于阗、小勃律等地的时间,汉藏文史料记载是几相一致的。此外,"大事记年"第26(675年)、27(676年)、38(687年)、80(729年)、87(736年)等条,均有吐蕃大臣"前往突厥地方"的记载,此处"突厥"(dru gu)一词应视为西突厥,则吐蕃大臣所往之"突厥地方",即唐之西域。对于这一点,我们如联系以上诸条与汉文史料相印证,便可看出它们有对应关系。

关内道。

吐蕃攻占河西、陇右的同时,还不断向关内道各州进攻,甚至兵锋直指长安。如,大历三年(768),攻灵州略分州;大历八年(773),攻泾州;大历十年(775),攻陇州;次年,攻芳州、岷州;十三年(778),攻盐州、庆州、银州、鹿州;贞元二年(786),攻宁州,据盐州、夏州[17]。

但是,吐蕃对关内道诸州的进攻有别于河陇的情况。对于后者,吐蕃是实据其地;而前者,除会州、原州一度为吐蕃所据外,其余诸州,吐蕃均得而复失,与唐朝军队反复拉锯。这种区别,我们需加以重视。

综上所述,从公元7世纪中叶始,吐蕃就不断地进攻唐朝陇右道、河西道诸州,以及进据西域等地。"安史之乱"后,吐蕃先后占领了这些州郡,并频频向关内道各州进攻。至公元9世纪中叶,张议潮起义推翻了吐蕃在河、陇的统治为止,吐蕃统治该地近一百年。吐蕃对这一地区的统治,必然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该地区产生巨大的影响。以下试论之。

二、吐蕃经略西北地区的政治作用

1.维系了唐朝退却后西北地区的地域完整性。

吐蕃是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攻占唐朝西北地区的,即唐朝倾其力对付"安史之乱",不自觉地留给吐蕃一个可乘的空间。如果吐蕃未能乘机占领防御虚弱的河、陇等地,其他民族,如回纥等就有可能去占领。

"安史之乱"以后,由于唐朝穷于应付,力量分散,致使居于河西、西域的少数民族部落纷纷自立、动乱。如史书说:"至德元年(756)六月,王思礼至平凉,闻河西诸胡乱,还诣行在。初河西诸胡部落,闻其都护皆从哥舒翰没于潼关,故争自立,相攻击";又,"党项等羌吞噬边鄙,将逼京畿"[18]。其中,以当时雄居大漠的回纥汗国,对唐朝河西及关内道北部地区威胁最大。如肃宗宝应元年(762),"上遣中使刘清潭使于回纥,修旧好,且徵兵讨史朝义。清谭至其庭,回纥登里可汗已为朝义所诱,云'唐室继有大丧,今中原无主,可汗宜速来共收其府军'。可汗信之,……起兵至三城。[19]"三城"即三受降城,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黄河河套以北。可见,当时回纥已有趁唐朝内乱,吞并边地的意图,只是由于吐蕃进展迅速,才不使回纥得手。

吐蕃攻占河西诸州后,回纥亦尚未放弃对这一地区的争夺,这一点可举两件史实来说明。

一是唐德宗贞元六年(790)的吐蕃与回纥的北庭之战。当时,吐蕃攻占了河、陇诸州,开始进攻北庭(今新疆奇台西)。回纥大相颉干迦斯率军抵抗失败,北庭陷落。引数万人复攻之,亦败。颉干迦斯屡败后,竟诱唐朝都护扬袭古至牙帐,杀之。回纥始为声援北庭而举兵,败后竟杀唐将,说明他们着眼唐朝的地盘而非真心抗击吐蕃[20]。二是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回纥奉诚可汗曾率军进攻凉州,使此地在吐蕃占领后一度易手[21]。这些事实表明,回纥对河西诸州一直是耿耿于怀的。

因此可以说,唐朝由于内乱无力顾及河西及西域地区,势必造成一定的政治空间。而当时散居彼地的诸胡或雄据大漠的回纥人和吐蕃一样,窥视着这一地区。虽然,吐蕃对这一地区的占领对唐朝的行政权力有一定损害;但在中央权力已经被削弱,各种割据势力蜂起的时候,由吐蕃一族来占领这一地方,避免了各族、各政权"争自立,相攻击"的局面,应该说,这还是不幸中的一幸。因此,有学者说,吐蕃在"安史之乱"后占领河、陇地区,是从唐朝手中接过了戍卫、建设这一地区的任务[22],是有一定道理的。

2.抵御了大食的东进

公元7至8世纪之交,当吐蕃与唐朝在西域频繁争夺之时,大食(即阿拉伯)东征的军队已开进今中亚巴尔喀什湖以南的阿姆河、锡尔河一带。当时,白衣大食的军队在其呼罗珊总督屈底波的率领下,攻占了当时尚属唐朝领辖的今楚河以南、帕米尔以西的广大中亚地区,并企图向中国本土推进。本来,"安史之乱"前,吐蕃还曾与大食联合进攻唐休循州及钵换城等地方。这是由于当时大食欲东进,吐蕃欲向西北发展,目标都是唐之四镇,在共同的对手面前,出现了两者联合的可能性。但是,公元750年,阿拔期王朝(黑衣大食)代替了哈里发政权;次年(751),黑衣大食的军队便在怛逻斯(今中亚之江布尔城)击败唐安西节度使高仙芝所率的大军。从此,唐在中亚的势力开始退缩。天宝十四年中原爆发安史之乱,唐朝军队无力西顾;而吐蕃相继攻占陇右、河西、天山南北两路,吐蕃与大食的关系有了一个很大的转变。德宗贞元二年(786),唐润州节度使韩晃至长安,上言曰:"吐蕃盗有河湟,为日已久、大历以前,中国多难,所以肆其侵轶。臣闻其近岁以来,兵从寝弱,西迫大食之强,北病回纥之众,东有南诏之防,计其分镇之外,战兵在河、陇者,五六万而已"[23]。《通鉴》卷233记李泌之言更详,其曰:"大食在西域为最强,自葱岭尽西海,地几半天下,与天竺皆慕中国,代与吐蕃为仇,臣故知其可招也"。唐朝欲招结大食以抗吐蕃,后来终无结果。但我们能从唐人所言中,看出吐蕃与大食对抗的事实。《新唐书·南蛮传》所载的贞元十七年(801)西川一战,被唐军俘获的人众中,就有"黑衣大食等兵",他们当是在吐蕃与大食的战争中,被掳掠至吐蕃东线的。

3.密切了同西北各族的关系

自古以来,我国西北地区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同生活、相互交往频繁的地区。汉唐之间,有汉、匈奴、氐羌、鲜卑、敕勒、柔然、吐谷浑、回纥、突厥等在这一地区活动过。到唐初,吐蕃向这一地区发展,不可避免地要与这些民族交往,因蕃、汉关系已多有论及,现仅择若干少数民族述之。

吐蕃向北发展,首先征服的第一个较大的民族就是吐谷浑。吐谷浑原是鲜卑慕容部的一支,后迁至今甘肃、青海间。从贞观十二年(638)至龙朔三年,吐蕃不断进攻吐谷浑,最后"遂有其地",吐谷浑王诺曷钵率余部迁于唐之河西[24]。于是,吐蕃择其王室余裔立为可汗,于公元689年嫁以墀邦公主,建立了两族王室间的紧密联系。之后,吐蕃大论·钦陵等多次前往吐谷浑,进行户口清理及军丁、粮草征集等,并以授予告身来笼络吐谷浑贵族,任命其王为大论等。公元710年,金城公主入藏,途中于吐谷浑地面停留,与吐谷浑可汗及其母后墀邦会见[25]。直到后来,吐谷浑王在吐蕃统治的诸邦小王中还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26]。可以看出,吐蕃以重建吐谷浑国、妻以公主等形式,形成了两族间密切的关系。

吐蕃经略西北地区的过程,也密切了其与西域各族的关系。从前文所引来看,吐蕃从公元662年始就进入西域,先后攻占鄯善、于阗、小勃律及西州、庭州等地;至公元9世纪中叶,其在河陇的统治结束,共在这一地区活动达二百年之久。吐蕃与西域各族的交往形式,有:(1)互派使节。如敦煌吐蕃历史文书"大事记年"第83条云:"及至猴年(732),夏,赞普驻于巴局之丁丁塘,唐廷使者李京、大食与突骑施二使者均前来赞普王廷致礼"[27]。《旧唐书·突厥传》云,突骑施可汗苏禄"潜又遣使南通吐蕃,东附突厥"。公元734-736年间,一突骑施使者携宝物,欲从葱岭南下至叶蕃,为唐朝斥侯所获[28],即是明证。(2)缔结婚姻。"大事记年"第85条(734年)说,"王姐卓玛类遣嫁突骑施可汗为妻"[29];汉文史书亦说"突厥及吐蕃亦嫁女与苏禄"[30]。又,"大事记年"第91条(740年)说,"嫁王姐墀玛类与小勃律王为妻"[31];《新唐书·小勃律传》亦说,小勃律王苏失利"为吐蕃阴诱,妻以女,故西北二十余国皆臣吐蕃"。(3)联合行动。已如前文所述,与西突厥、突骑施联合攻安西四镇等。

除此之外,吐蕃还与北方的突厥、回纥等族发生过密切的联系。"大事记年"第71条(猴年,720年)云:"赞普驻于董之虎园,默啜(可汗)之使者前来致礼"。默啜可汗或作"墨啜",后突厥汗国之可汗,立于691年,开元四年(716),为拔野古部所杀,这里似指其死后吐蕃与后突厥建立的联盟。[32]

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沙陀,其为突厥别部。早先居西域,公元790年的北庭之战,沙陀因助吐蕃有功,迁于甘州,其首领被封为"军大论",在对唐战争中,常被驱为前锋。"大论"一词,藏文作blon ched po,吐蕃王朝中只有王族高官才享有此衔,吐蕃封沙陀首领为"军大论",说明对其的重视。

最后,即使是很长时间内与吐蕃对立的回纥人,在其国破(840年)之后,也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投奔了吐蕃。

三、西北各族政治、经济、文化对吐蕃的影响

吐蕃与西北各民族交往,无疑给吐蕃社会带来了重大的影响。仅从政治、军事方面看,西北各族的部落组织形式、法律等,就影响到了吐蕃。我们知道,唐代吐蕃的社会组织是一种百户、千户、万户制度,而这种制度是自匈奴以来的北方民族盛行的组织形式,吐蕃的社会组织应是受其影响而形成的。这一点,可以从其中的"万户"得到说明。无论从吐蕃历史文书"大事记年"还是从稍后的《五部遗教》中,都可以看出吐蕃本土是没有"万户"一级建制的。只是在"赞普传记"中记到:赤松德赞时(755-791年),"巴赞热托罗等率姑藏(mkhar tsan)军陷八城之后,降伏者均收为编氓。王威远播,陇山山脉入于掌握,创没通颊(thong khyab)五万户,一德伦(bde blon)大国新生于世"[33]。通颊是吐蕃设于边境的斥候部落,据《智者喜宴》,其起源可追溯到松赞干布时期。在吐蕃攻占西北地区以前,通颊首先见于河源一带;之后,又出现于凉州、甘州、沙州、鄯善等地。[34]但是,通颊见于吐蕃本土者,并未冠万户之称,而只是叫"通颊之奎本"、"通颊九政权部"、"通颊部落"等;只有到了吐蕃攻占河、陇地区后,"通颊万户"之名才首见于史籍。这种情况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万户制度始传入吐蕃;二是万户制仅在吐蕃本土以外的占领区推行。这两种可能都说明,万户制是从外部传入吐蕃的。

通过对目前能看到的敦煌及新疆米兰、麻札塔格出土的藏文文书看,署有万户或万户长的文书,多涉及汉族、吐谷浑或通颊等。如其中一件曰:"吐谷浑上部万人部落,凡属唐所辖者……,每户征收五升(青稞);万人部落田赋以六成计所征……";又如另一件文书曰:"在大萨毗所辖地区,通颊北边驻有个别守边斥侯。根据旧令及新建万人部落之令,不可象盗匪般使庶民不信任,不可抢劫"云云[35]。由此,可推测吐蕃的万户制度是源于吐谷浑的,或者说是通过吐谷浑传入吐蕃的。后来,到了元代,万户制才正式建置于吐蕃内地,元代的十三万户即是。

除部落制外,在军事行动方面,吐蕃也受北方民族的影响。《智者喜宴》E函《吐蕃王统》载,松赞干布时分吐蕃本土为五茹六十一千户。其中,上下伍茹之茹马为白鬃灰白马及赤色豹纹马;上下约茹为棕黄花斑马及白蹄赤色马;上下茹拉之茹马为鹅黄红鬃马及棕色黑鬃马;上下叶茹为赤色火花马及青聪马[36]。而《史记·匈奴列传》载,公元前200年冒顿单于以四十万骑兵围刘邦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之时,曾以马的颜色分类编队,西方尽是白马,东方尽是青龙马,北方尽是黑马,南方尽是赤黄马。匈奴、吐蕃都是以畜牧为主的游牧民族,所养马匹非常多是可信的;其军队以马匹颜色编队的记载虽不可尽信,但基本的事实仍是可以相信的。因此,有学者认为,包括匈奴在内的北方游牧民族的骑马编队法影响到了吐蕃[37]。

《智者喜宴》还说,松赞干布时,吐蕃"自北方霍尔(Hor)、回纥(yu gur)取得了法律及事业之楷模。如是,松赞干布遂统治四方"[38]。《新唐书·吐蕃传》谓:"其刑,虽小罪必抉目,或刖劓,以皮为鞭,扶之从喜怒,

▲吐蕃的族源与兴起
一、吐蕃的民族来源
藏族,唐以前无专称。自唐代始称吐蕃。蕃,古音读如“博”,藏文作“Bod”,与古代藏族信奉的原始巫教“本”(Bon)互通,古代藏族的族称或导源于此。“吐”,多认为是古汉语“大”的同音字。吐蕃效唐,对外自称“大蕃”,唐朝改“大”,而易之以同音字“吐”,故称“吐蕃”;另一说,“吐”源于藏文“Lho”,Lho是吐蕃王族的发祥地,即今西藏山南地区。二说并存,而以前说较为普遍。
吐蕃民族的来源,据14世纪成书的《王统世系明鉴》记载,是猕猴与岩魔女结合,传出最早的人类,其后,子孙繁衍,分别在今西藏各地开垦平地,建筑城邑。直到聂赤赞普,即吐蕃王系第一代赞普(王)从天降临,才有了君臣之分。⑧今西藏山南地区的首府泽当(藏语,意为游戏的平地),传说即猕猴及其子女玩耍的场所;泽当附近的山上,还有“猴子洞”的古迹。这种“猕猴变人”的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发展的真实性,也是古代藏族对本民族来源的具有普遍性的看法。
《新唐书》援引《后汉书》以来诸史籍,认为“吐蕃本西羌属,盖百有五十种,散处河、湟、江、岷间”。⑨在西羌诸部中的发羌、唐族,早在公元1—2世纪时,即居住在析支水迤西,其地距中原绝远,互无往还。⑩《新唐书》根据“蕃发声近”的理由,认为吐蕃即发羌的后裔。另一说,吐蕃是鲜卑族的南凉王朝秃发利鹿孤之后。秃发利鹿孤有二子,一名樊尼,一名傉檀。傉檀为西秦乞伏炽磐所灭;樊尼率残部臣服于北凉沮渠蒙逊。北凉亡,樊尼率所部过积石山,西越黄河,成为诸羌部的首领。①
古羌人西迁而形成吐蕃之说,源于古汉文史籍。此说忽视了民族的发展和演变,将吐蕃的形成过程,包括与其它民族同化、融合的历史简化甚至曲解,自然不是科学的论断。
或谓吐蕃先民来自印度。自佛教传入吐蕃后,一些佛教徒为扩大佛教的影响,臆造出吐蕃王室的始祖聂赤赞普出身于印度王室的说法。②自聂赤赞普下传31代,即吐蕃王朝的建立者松赞干布,但是史实及人种、语言、考古等方面的资料表明,吐蕃族源“南来说”毫无科学根据,而且这一反科学的伪说还为帝国主义侵略和分裂我国领土西藏,制造了口实。
青藏高原自古就有人类居住,大量的考古发掘的材料,推翻了这里地高天寒、荒野千里,古代不会有人栖息繁衍的传统观念。早在旧石器时代,西藏就已经有人类生存,近20年来,在定日、申扎等地都发现了旧石器。③自1958年起,西藏林芝陆续发现古代人类头骨和伴生石器、陶器等。经过科学鉴定,“林芝人”是新石器时代或金石并用时期的人类遗骸,属蒙古人种,即黄种,为现代A组西藏人的祖先。④
1978—1979年,西藏昌都卡若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多座房屋遗址和大量的石制工具,以及骨器、陶器、粟米、动物骨骼等。经放射性碳素测定,卡若遗址早期距测定年(1981)4655年,晚期距测定年3930年。①当时在这里生活的人们,过的是以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兼营狩猎和畜牧业,有粗糙的纺织物,能够制造彩陶,有用骨、石和贝壳制做的装饰品等。
从以上考古发掘材料可知,至迟于距今4000年以前,距奴隶制的吐蕃王朝建立2700年以前,藏族的先民就已经在现今西藏地区创造了多种经营、极富特色的物质文化。据此,足以排除古代西藏无人居住的臆断。
二、鹘提悉勃野部的兴起
现今西藏山南地区雅隆河流域,是吐蕃民族的发祥地。早年居住在这里的人民,史称“鹘提悉勃野”部,或“悉勃野”部。②又称“雅隆部”。雅隆河流域气候温暖,雨量充沛,自然环境很适宜于人类生息繁衍。传说中自天而降的聂赤赞普,在到达雅隆河流域后,做了六牦牛部的领袖。③
被尊称为“圣神赞普鹘提悉勃野”④的聂赤赞普及其后六代赞普,史称“天赤七王”,史籍记载多神奇玄怪色彩,不尽可信。
止贡赞普继“天赤七王”后登位,不久,王权为属臣攘夺。10年后,止贡赞普的次子布岱贡杰即位。此时,悉勃野部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当时,把木头烧成木炭,熬煮皮子,取得皮胶,挖出铁、铜、银三种金属,木头上钻孔制造出犁轭,二牛共轭把平川开成田地,引湖水入渠,田里撒下种子。”⑤当止贡赞普和布岱贡杰在位时,已有来自香雄部(今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一带的本教传播,而且由名为“仲”和“德乌”的本教巫师护持国政。⑥此二王史称“上丁二王”。
此后,吐蕃王统世系又有“中累六王”、“地带八王”、“下赞三王”的记载,史实都少于“上丁二王”。“下赞三王”下传为拉托托日宁协(《新唐书》作佗土度),传说他在位期间,有佛教、佛塔等物从天而降。⑦拉托托日宁协约在公元4世纪中叶时在位。抛开神话传说,估计此时已有零星佛教势力传入悉勃野部。
拉托托日宁协后三传为达日聂赛(《新唐书》作讵素若),即吐蕃王朝建立者松赞干布之祖父,达日聂赛之子、松赞干布之父为囊日论赞(《新唐书》作论赞索)。当达日聂赛父子在位时,悉勃野部的经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度量衡和杂交牲畜犏牛和骡,畜牧业已实行储草过冬。⑧此时,悉勃野部以武力兼并邻部,将势力扩展到拉萨河流域,囊日论赞亲自向作战有功的臣下,封赐了土地和奴隶。⑨这是古藏文史籍中关于“奴隶”一词的最早记载,时当公元6世纪。当然,悉勃野部绝非此时开始进入奴隶制社会,只是在此之前古藏文史料中未见有关奴隶制度的任何记载。
在悉勃野部兴起的同一时期,其邻近地区还有被称作“十二小邦”的地方势力,①它们在现今西藏的藏北、工布(今林芝地区一带)、塔布(今山南地区东部)及雅鲁藏布江中游的拉萨河、年楚河流域等地,各据一方,分散发展,其社会发展阶段,也与悉勃野部相近,彼此之间语言相通,且有比较密切的交往。随着悉勃野部实力的发展壮大,它们与悉勃野部的关系,或联盟,或对峙,或先盟而后叛,情况各异,②直到囊日论赞力挫群雄,悉勃野部才取得独占的优势地位。
http://www.meet-greatwall.org/gwmz/wen/mzs/mzs51.htm
▲吐蕃王朝的建立
一、松赞干布统一诸羌部
囊日论赞时,悉勃野部的实力已自雅隆河流域扩展到拉萨河上游今墨竹工卡一带。当悉勃野部兼并邻近诸部,北迁拉萨河流域时,表明吐蕃王朝的雏形已经确立。
但是,此时新建立的奴隶制吐蕃政权还很脆弱。囊日论赞对新征服或新归附地区的贵族,加以封赐和笼络,他敢于起用出身“卑微”的新贵族,或授予军权,麾师平叛;或委以重任,官居卿相,③因而招致了旧贵族的极大不满。随后,囊日论赞自己的庶民心怀怨望,王妃所属的庶民则是公开发动叛乱,外戚如香雄、苏毗、塔布、工布、娘布等部,也都相继叛离,囊日论赞内外交困,最后被人毒死。④在此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囊日论赞之子松赞干布(《新唐书》作弃宗弄赞,?—650)幼年嗣位,开始了他显赫一生的政治生活。
松赞干布即赞普(藏语,意为有权势的君主,沿用为吐蕃国王的专称)位后,首先平息本部的叛乱,诛灭毒杀父王的凶手,原来叛离的属民,又都重新归入他的统辖之下。⑤约于633年(唐贞观七年),松赞干布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邻近诸部往来不断增多的形势下,迁都逻些(今西藏自治区拉萨市),⑥正式建立吐蕃王朝。此时,吐蕃社会的农牧业生产有了更大的发展,度量衡也适应生产的发展而趋于统一,⑦吐蕃王朝的实力日益强大。
松赞干布在吐蕃社会稳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先后征服青藏高原上的诸羌部。如苏毗、羊同、白兰、党项、附国、嘉良夷等,以及属于鲜卑人的吐谷浑部,将它们变为吐蕃的属部。于是,吐蕃王朝的统治范围直接与唐朝相接。松赞干布的武力征伐,是为了扩展吐蕃王朝的实力,但在客观上他兼并诸部后,结束了以往各部落后、分散和孤立发展的局面,促使它们和吐蕃结为一体,推动了它们之间的一次融合,使它们走上了共同发展的道路,因此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二、松赞干布制定军政制度
吐蕃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诸羌部的陆续归附,为松赞干布制定各项施政措施奠定了基础。
在军事制度上,松赞干布仿照中原地区的府兵制,在吐蕃建立了四个被称作“如”⑧的军政组织,即乌如,以今拉萨市为中心;约(左)如,以今乃东县昌珠寺为中心;叶(右)如,以今南木林县为中心;如拉,以今拉孜、谢通门县为中心。如,藏语意为部或翼。每个如又分为上下二支如。每个如的马匹呈不同毛色,旗帜也各不相同,以示区别。
吐蕃的职官制,基本上是在松赞干布时期确立的。①王朝中赞普以下总管朝政的是大相(论茞)、副相(论茞扈莽)各一人,但副相非常设职。主管王朝外部,即管理属部及对外侦察、征讨等事务的官员是都护(悉编掣逋)一人。主管王朝内部事务的官员是内大相(曩论掣逋)、内副相(曩论觅零逋)、内小相(曩论充)各一人。主管王朝司法事务的官员是整事大相(喻寒波掣逋)、副整事(喻寒觅零逋)、小整事(喻寒波充)各一人。整事大相或译刑部尚书。这些职官的设置,显然受到唐朝官制的影响。
吐蕃王朝的职官,往往在名前冠以“论”或“尚”字。论,一般指与王室有直接亲属关系的大臣;尚,是和王室通婚的各大贵族出身的官员,原义是舅父。
松赞干布还确定了“告身”制度,即用不同质料制成的臂章,以区别官阶的高下。一等瑟瑟(翡翠),二等金,三等银镀金,四等银,五等铜。臂章钉在方圆三寸的粗毛布上,悬在臂前。②估计松赞干布时期,吐蕃的告身制度尚属草创时期,形制和等级的区分也较为简单,因此,汉籍《册府元龟》和藏籍《智者喜筵》对告身制度都有不同的记载。到公元8世纪中叶赤松德赞时期,告身制度发展到了更加完备的阶段。不同的记载是以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情况为根据的。这种“告身”制是吐蕃奴隶制社会的等级制度在职官制度方面的具体反映。
为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松赞干布制定了严酷的法律。他以佛教“十善律”为根据,在吉雪(拉萨河下游)的学玛那地方制定吐蕃法律二十部,松赞干布及其臣下都盖印于其上,以昭郑重。这些法律的内容大致是“对争斗(者)罚款。对杀人者依死者的地位罚命价。对盗窃的人罚赔八倍,连同原物共为九倍。对通奸者折断其肢体,流放到其它地方。对说谎的人拔断其舌头。又令臣民皈依三宝,恭敬信奉,报父母恩,孝敬奉侍。对恩人及父叔长辈的意旨,不可违背,以德报德。对贤良的人和出身高贵的人,不能与他们争斗,要听从他们的吩咐。学习经典文字,明白其中的道理。相信业、因、果,戒绝恶行。帮助亲友邻居,勿生侵害之心。品行端正,心存天良。酒食有节,知耻存礼。按期还债,称量时勿行欺骗。未受别人的委托授权之事,不要参与。谋划事情时应自持主张,勿听妇人之言。是非难以判断时,请地方神祗护法作证,立誓赌咒”。③这些法律虽然是以佛教的教理为标榜的,但实际上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特权,强调各阶层的社会地位不容逾越,对被统治阶级则是以严刑峻法镇压。《新唐书·吐蕃传》记载的“其刑,虽小罪必抉目,或刖、劓,以皮为鞭抶之,从喜怒,无常算。其狱,窟地深数丈,内囚于中,二三岁乃出”,既反映了吐蕃刑罚的残酷,也可以看到统治阶级的意志在量刑方面所起的决定作用。
三、文字的创制与佛教的传入
关于藏文的创制,藏文史籍比较普遍的记载为,松赞干布派遣其大臣吞米桑布扎,携带黄金等贵重礼品,去天竺(今印度)学习文字,吞米桑市扎在天竺南方,向通晓文字声韵之学的一位名叫李金的婆罗门求教,学习了梵文和其它文字的字母。学成后,进行综合比较,创制了一种有30个字母、4个元音符号的拼音文字;④他还把《宝云经》、《宝箧经咒》、《大悲白莲花经》等佛教经典带回吐蕃,于是吞米桑布扎成为吐蕃第一位精通翻译和文字的圣人。⑤但是,据藏文《雍中本教史》的说法,藏文导源于古香雄文,早在吐蕃王朝建立以前,即已形成藏文并付诸使用。这一说法较为可信。如果藏文的创制始于公元7世纪,藏文不可能在当时就得以普遍而迅速地推广。事实上,藏文在7世纪时,已经在吐蕃广泛使用。如所周知,任何一种文字由创制到使用,都必须经历一定的历史过程,而且文字的创制也不能归功于某一个人,肯定地说,历史上总会有吞米桑布扎这样的历史人物,在发展藏文的事业上,起到了一个组织者的积极作用,因而受到人民的崇敬和爱戴。
吐蕃自从创制了文字,随后即有了本民族文字的著作和译述,吐蕃民族的文化也随之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走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佛教传入吐蕃以前,吐蕃原有的宗教是本教。本教是一种原始巫教,占卜吉凶,祈福禳灾,驱鬼降神,巫术医病等为其主要活动。本教最早兴起于香雄部,创始人辛饶米沃且,约于“上下二王”时传入吐蕃,其巫师备受王室倚重。古代吐蕃设有“孤本”的职位,辅佐赞普,参预政务,此人即是本教巫师。①著名的《布顿佛教史》更明确地指出:“在这(指拉托托日宁协在位期间引者)以前,西藏的政治,都是由本教徒来治理的。”②《新唐书·吐蕃传》载:赞普与其臣岁一小盟,三岁一大盟。主持会盟、刑牲的人,无疑也是本教巫师。
佛教自7世纪正式传入吐蕃。此时吐蕃王朝建立不久,以松赞干布为首的吐蕃王室,积极地从汉地和天竺等地引进佛教。这是因为佛教作为阶级社会的宗教,能够更为有效地服务于统治阶级的需要,③而原始的本教则是无法与佛教相比拟的。另外,当时吐蕃的四邻,如南面和西面的天竺、泥婆罗(今尼泊尔),北面的于阗(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市),东面和北面的汉地都是佛教盛行的国家和地区,这也为佛教的传入吐蕃提供了条件。
641年(唐贞观十五年),唐文成公主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联姻,随带去一尊释迦牟尼佛像;此前,松赞干布还迎娶了泥婆罗国的尺尊公主。尺尊公主也带往吐蕃一尊释迦牟尼佛像。这二尊佛像至今保存完好,它们既是佛教在7世纪时传入吐蕃的标志,也表明了佛教是从中原汉地和天竺、泥婆罗一带等不同地域传入吐蕃的。
佛教传入吐蕃后,松赞干布主持修建了一些寺庙,它们分别是魇胜寺4座,再魇胜寺4座,分魇胜寺4座及大昭、小昭等寺。④这些寺庙据说都是为了“镇服妖邪”而建立的供佛神殿,不是剃度僧人的僧伽组织。与此同时,将佛教经典翻译成藏文的工作也有了开端,除吞米桑布扎外,还迎请天竺的枯萨热、泥婆罗的锡拉曼殊和汉地的大天寿和尚等人,参加译经工作。⑤
虽然佛教在吐蕃王室的大力扶植下,在吐蕃社会中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佛教也受到来自本教的反对和抵制。本教在吐蕃民间有根深蒂固的群众基础,而且还得到各地方豪酋势力的支持。在吐蕃王朝近300年的历史上,佛教和本教经历了长期的、起伏多次的斗争。这一斗争反映了吐蕃不同的奴隶主集团的利益角逐,影响深远,宗教斗争并非问题的实质。
四、松赞干布开创的对唐关系
松赞干布即赞普位后,励精图治,采取了一系列的施政措施,使吐蕃王朝的实力日趋强大。当时唐朝正致力于重新统一全国的大业,各民族的领袖人物,在这一历史潮流的推动下,纷纷归附于被尊称为“天可汗”的唐太宗李世民。松赞干布为了加强和唐朝的关系,学习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公元634年(唐贞观八年),他向唐朝遣使入贡,请通婚,①并先后用兵于与唐朝邻近的吐谷浑、党项、白兰诸部及松州(今四川省松潘县),向唐朝显示其实力。
640年(贞观十四年)松州战役后,松赞干布派大相噶·东赞(《新唐书》作禄东赞)到长安,献黄金及其它珍宝以为聘礼,唐太宗答应将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②噶·东赞也接受唐朝授给的“右卫大将军”的职位。③
641年(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由唐朝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护送入蕃,抵达黄河源附近的柏海(今扎陵、鄂陵湖),松赞干布也从吐蕃远道赶来柏海迎接,并以子婿之礼与李道宗相见。此后,李道宗返唐,文成公主由松赞干布陪同前往吐蕃。松赞干布特地在逻些为文成公主修建了宫室,他自己认为“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④
646年(贞观二十年),唐太宗征辽东班师回朝,松赞干布再次派噶·东赞到长安奉表献礼。⑤648年(贞观二十二年),唐朝派王玄策出使天竺摩揭陀国(今印度比哈尔邦南部),会国王尸罗迭多卒,帝那伏帝(今比哈尔邦北部)王阿罗那顺发兵拒唐使入境,王玄策奔吐蕃求援。松赞干布会合泥婆罗及西羌章求拔部,共同出兵天竺,俘阿罗那顺,遣使赴唐献捷。⑥
649年(贞观二十三年),唐高宗李治即皇帝位,随即授给松赞干布“驸马都尉”的官职,封为“西海郡王”。松赞干布受封后,致书于唐朝大臣长孙无忌:“天子初即位,下有不忠者,愿勒兵赴国共讨之”,同时还奉献了金银珠宝15种,向唐太宗致祭,①唐高宗又加封他为“賨王”,赐杂彩3000段,还为他刻了石像,列于唐太宗陵前。②
650年(唐永徽元年)松赞干布在逻些病逝,唐高宗在长安为之举哀致祭,还派遣右武卫将军鲜于匡济,携带皇帝诏书前往逻些,参加祭奠仪式。③
由此可见,早在公元7世纪初,吐蕃王朝与唐朝的臣属关系即已确立,而且这一关系为此后形成的藏族与祖国各民族之间互依互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松赞干布在开创吐蕃与唐朝政治关系方面的功绩是巨大的。此外,松赞干布作为奴隶主阶级的代表人物,对待邻区的先进封建文化,以其远见卓识和雄才大略,敢于敞开大门,积极引入,既不是故步自封,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也不是原封不动,照搬邻区的一切,这种开放进取的精神,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http://www.meet-greatwall.org/gwmz/wen/mzs/mzs52.htm
▲吐蕃王朝的强盛
一、噶氏家族的专权与衰落
松赞干布去世后,其孙芒松芒赞(《新唐书》作乞黎拔布)继位,国事由大相噶·东赞代行,是为噶氏家族专权之始。
噶·东赞当政期间,抚服边地,规定赋税,区分“桂”(武士),“庸”(奴隶)等级,清查户籍,促进了吐蕃社会经济的发展,政治制度也日臻完备。④噶·东赞为人沉勇有谋,善机变,用兵有节制,在吐蕃王朝中,声名显赫,是一个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大相。667年(唐乾封二年),噶·东赞卒,其子钦陵兄弟先后执掌王朝实权。⑤在噶氏家族掌权的50年间,吐蕃王朝的实力又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强,对外不断进行武力扩张。
670年(唐咸亨元年),吐蕃攻占安西四镇:龟兹(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焉耆(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区县西南)、疏勒(今新疆喀什市)。于阗(今新疆和田市西南),构成了对唐朝一向重视的中西陆上交通要道,即“丝绸之路”的威胁。唐朝派出以薛仁贵为
首的10万大军攻吐蕃,在大非川(今青海省共和县切吉草原)遭到钦陵的阻击大败。⑥吐蕃攻占安西四镇,既可镇慑西羌诸部,又把持了这一通商要道上的税收,而且四镇之地距吐蕃本部不远,进可以攻,退可以守,便于控制,因此,吐蕃争夺唐朝安西四镇蓄谋已久。安西四镇既被吐蕃攻占,唐蕃之间的征战日趋频繁,此时吐蕃的军事力量正处在强盛。发展的时期。
噶氏家族擅权期间,芒松芒赞及其子都松芒布结(《新唐书》作器弩悉弄)都是年幼即赞普位,王朝的军政大权一直控制在噶氏家族手中,赞普位高而无实权。钦陵驻军于今青海省东部,实力有增无已,而且还培植了一批雄厚的亲信势力。在钦陵当权期间,曾经发生过大藏地区人民反抗统治阶级的起义事件(687)。⑦大藏(rtsang—chen)疑是大宗(tsong—chen)之误写。宗,即宗喀(今青海省涅中县),为钦陵驻军所在地。
在吐蕃奴隶制社会中,奴隶主和奴隶是对立的阶级。王室和贵族是奴隶主阶级。奴隶主以下的都是属民。属民包括平民和奴隶。奴隶中的一部分是从被征服地区掠夺来的人民,一部分是平民在阶级分化中破产下降而变成奴隶的。奴隶要为奴隶主从事生产,或被用于家务劳动及随军的勤杂人员,这一部分奴隶称为“庸”,奴隶主还把一部分奴隶和平民编入军旅,让他们参加作战,这一部分人被称作“桂”。作为社会等级,“桂”的地位显然要高于“庸”。⑧
奴隶主阶级豪华奢侈,以残暴的刑杀维护其统治,甚至将奴隶殉葬,或作为盟会祭天的牺牲。①当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压迫达到一定极限时,其贪婪的刀锋又转向平民。吐蕃的贵族将领,在对外进行武力扩张时,劫掠财富,中饱私囊,虏获人丁,以扩充奴隶的数量。对内则是征调频繁,加重赋税。②使奴隶和平民不堪其苦,促使吐蕃社会的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吐蕃王室对于奴隶和平民的剥削压迫,与贵族奴隶主殊无二致。但是,贵族将领们的跋扈专横,拥兵自重,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大不利于王室的集权统治,王室亟需稳定局面以巩固集权,贵族将领的行径,构成了对王室权力的严重威胁。此时,吐蕃奴隶主阶级内部的矛盾也逐渐深化了。
676年(唐仪凤元年)芒松芒赞去世,其子都松芒布结即赞普位,贵族及地方豪酋,多拥兵作乱者,王室将乱事次第平息。③695年(武后天册万岁元年),都松芒布结已届成年,首先处死噶氏家族的重要成员赞辗恭顿,随后于698年(武后圣历元年),以“出猎”为名,先派兵执杀钦陵的亲信2000余人,再派人召见钦陵,钦陵拒不受命,都松芒布结亲自领兵讨伐,未战,钦陵兵溃自杀。④钦陵弟赞婆率钦陵子莽布支投唐。唐封赞婆为“归德郡王”,授“辅国大将军”,封莽布支为“安国公”,授“左羽林大将军”。⑤按,莽布支疑是钦陵子论弓仁,《新唐书·论弓仁传》对其封赠有异说。噶氏家族对吐蕃王朝的专权至此告终。
二、清水会盟前的蕃唐、蕃诏关系
吐蕃和唐朝之间,原与吐谷浑、党项、白兰诸部相隔,双方的军事力量,最初并未直接接触。松赞干布在向唐朝请婚之前,即曾在吐谷浑部及松州施展武力。松赞干布去世后,噶氏家族专权,钦陵等人都致力于军事扩张,唐军在大非川失利后,不仅吐谷浑复国的计划破灭,而且使安西四镇成为唐蕃长期争夺的要地。都松芒布结在位初年,“吐蕃尽据羊同、党项及诸羌之地,东接凉、松、茂、嶲等州,南邻天竺,西陷龟兹、疏勒等四镇,北抵突厥,地方万余里,诸胡之盛,莫与为比。”⑥此时吐蕃的辖区,已直接与唐朝相连。
自噶氏家族失势后,唐朝与吐蕃接连在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市)、姚州(今云南省姚安县)及安西四镇之一的龟兹等地交相攻击。704年(武后长安四年),都松芒布结亲征西洱诸部(今云南省大理市一带),卒于军。①其子赤德祖赞(《新唐书》作弃隶蹜赞)冲龄即位,吐蕃因赞普年幼,军事失利,于706年(唐神龙二年)主动与唐盟和,史称“神龙盟誓”。唐蕃关系暂趋缓和。710年(唐景龙四年),唐中宗李显以雍王李守礼之女金城公主与赤德祖赞联姻。
713年(唐开元元年),吐蕃贿赂唐将杨矩向唐索取“河西九曲”(今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茫拉河流域)之地,作为金城公主“汤沐邑”。②吐蕃据水草肥美的河西九曲后,秣马厉兵,积极备战。
714年(开元二年),吐蕃毁约攻兰州以东,深入渭源。唐玄宗李隆基征调军队奋力反攻,挫败吐蕃军。
729年(开元十七年),唐军攻克石堡城(今青海省湟源县南)。734年(开元二十二年),唐蕃于赤岭(今青海省湟源县日月山)定界,形势暂趋稳定。不久,唐蕃间又在凉州、鄯州(今青海省乐都县)、茂州(今四川省茂县)等地相互进攻。地处河湟门户的战略要地石堡城,唐军得而复失(742)。其后,唐将哥舒翰于749年(唐天宝八载)再次攻克石堡城,但是军卒死亡数万人,得不偿失。③由于吐蕃军力集中河湟,固守石堡,唐将高仙芝于747年(天宝六载),越帕米尔高原。攻破受吐蕃控制的小勃律(今克什米尔吉尔吉特),借以加强唐朝对安西四镇的控制。④
755年(天宝十四载),吐蕃利用安禄山叛唐事件,大举东征,占据唐河西陇右之地后,又向今甘陕界上进攻。
763年(唐广德元年),吐蕃大将达扎路恭(《新唐书》作马重英)领兵乘虚攻占唐都长安,唐代宗李豫出走陕州(今河南省三门峡市),吐蕃立傀儡皇帝李承宏(金城公主之侄),停留15日,引兵西退。吐蕃一度攻占唐都长安的事件,标志着吐蕃在军事力量上的顶峰阶段。至此,河西陇右诸州,已尽为吐蕃攻占,唐蕃间虽以泾州(今甘肃省泾川县北)为界,但吐蕃军仍不时越过泾州,北上掠取秋稼。
在西南,原是唐蕃界上的松州、维州(今四川省理县西),先后被吐蕃攻占,茂州及黎(今四川省汉源县)、雅(今四川省雅安市)诸州也屡受吐蕃攻掠。吐蕃曾于704年(武后长安四年)征服西洱河流域,唐朝为了与吐蕃争夺今滇西地区,707年(唐景龙元年)派唐九征率军攻至漾、濞二水,烧毁吐蕃架设的铁索桥,断吐蕃通往西洱河流域的通道,并立铁柱于洱海以纪功。⑤738年(唐开元二十六年)蒙舍诏皮逻阁统一六诏之地,合称南诏,定都太和城(今云南省大理市),受唐册封。唐朝极力笼络南诏,以为抗击吐蕃的助力,但南诏又有联蕃御唐的意图,早在皮逻阁统一六诏之前,皮逻阁就曾亲往吐蕃向赤德祖赞致礼,拉拢关系。⑥748年(唐天宝七载),皮逻阁卒,其子阁罗凤即南诏王位,唐诏失和。751年(天宝十载),阁罗凤迎战唐将鲜于仲通,吐蕃派军助阁罗凤,大败鲜于仲通于西洱河,翌年(752),吐蕃封阁罗凤为“赞普钟”(钟,吐蕃语,意为弟),给金印,号“东帝”,⑦阁罗凤改元赞普钟元年,蕃诏正式结盟。
http://www.meet-greatwall.org/gwmz/wen/mzs/mzs53.htm
▲吐蕃王朝的衰落
一、赤松德赞的业绩
755年(天宝十四载),赤德祖赞为臣下谋害,子赤松德赞(742—797,《新唐书》作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