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浏览器安卓版:曹操的生平简介,要1万字以上的!谢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8 11:58:09
字数很重要,

http://post.baidu.com/f?kw=%B2%DC%B2%D9

曹操生平

曹 操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微毫州市)人,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20岁开始参加政治活动,先后任洛阳北都尉、骑都尉和济南相。汉献帝时官至丞相,封为魏王。曹操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创建者。其子曹丕称帝后建都于邺(今临漳县),追称他为魏武帝,尊为太祖。
东汉末年,政治日趋腐败。豪强割据势力,在镇压黄巾起义后,便各据一方,互相残杀,造成长期分裂的政治局面。社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人民流离失所。“州里萧条”,“民相食”的惨景,到处可见。曹操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奉汉献帝都于许昌,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统一战争。经过二十余年的征战,他先后消灭了吕布、袁术、袁绍、韩遂等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
在经济上,曹操推行抑制土地兼并,实行屯田,恢复盐铁官营等经济政策。同时,他还注重兴修水利,仅在邺都附近就修了万全渠、漳渠堰、长鸣沟、天井堰等水利设施。邺都附近出现了“野田广开辟,川渠互相经,黍稷何郁郁”的景象。统一后的中国北方各地,社会生活得到恢复和发展。
在用人上,曹操推行“唯才是举”的政策。他知人善任,张辽、徐晃虽是俘虏,也得到重用。他赏罚分明,“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在他身边聚集了大量的文臣武将,为统一事业服务。 曹操在建安九年(204年)攻占邺城,并开始营建邺都(遗址在今临漳西南)。邺都以规划严整,中轴对称,布局合理著称于世。邺城的西北部,建铜雀、金虎、冰井三座高台,是全城的制高点。
曹操并不满足于统一北方,还致力于统一全国。建安十五年(210年)作玄武池,训练水军,准备打过长江消灭孙权,统一中国南方。赤壁之战,曹军失利,统一南方的愿望没有实现。
曹操不仅是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著名诗人。他的诗骨力雄健,慷慨悲壮,对建安文学有创始之功。曹氏父子经常与文士们相聚在铜雀园,论文作诗,留下不少名篇佳作。曹操有名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直到现在,还常被人引用。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死在洛阳。据传,葬于邺之高陵(西陵)

曹操(155~220)
三国时期著名军事家、 政治家和文学家。 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父曹嵩,为宦官曹腾养子。曹操官至丞相,封魏王,谥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武皇帝,史称魏武帝。曹操自幼机警,有胆识。东汉灵帝熹平三年(174),以孝廉推举为郎,任洛阳北部尉,入仕途即与祖辈所从属的宦官集团针锋相对。中平元年(184),出任骑都尉,参与镇压黄巾起义。继任济南相。四年,辞官还乡。次年,受诏为典军校尉,复得军权,奔赴洛阳。时东汉王朝在黄巾起义冲击下摇摇欲坠。六年,董卓入朝专权,曹操拒其拉拢,聚兵5000,与各地豪强一样拥兵割据。次年,参加讨董联军,任奋武将军,拥袁绍为盟主。十余万联军观望不前,曹操孤军奋进,战败而还,遂决意独立发展。汉献帝初平二年(191),出兵镇压黑山军白绕部,占据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三年,被济北相鲍信等拥为兖州牧。继软硬兼施,收降青州黄巾军30余万,选其精锐,编为青州兵,成为后来征战的重要力量。曹操立足兖州后,盘踞南阳的袁术向北扩张,勾结割据幽州的公孙瓒,对其形成南北夹击之势。曹操审时度势,表面仍从袁绍,以争取支援,先击溃公孙瓒,继迫袁术败走淮北。初平四年秋,曹操以报杀父之仇为名,贸然进攻徐州,纵军屠杀数万人,因粮尽,于次年春退回兖州。夏,再次出兵徐州,而兖州大部被吕布等乘虚夺占,经艰苦奋战,方收回失地。纳荀彧“深根固本以制天下”(《三国志·荀?传》)之策,吸取教训,巩固兖、豫二州根据地。建安元年(196),率军至洛阳,靠近汉献帝,受封建德将军、镇东将军,任司隶校尉、录尚书事,参预朝政。不久,迫汉献帝迁都许(今河南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自任大将军,总揽军政。在许县及交通沿线实行屯田,足食强兵,减轻民赋。此后三年,运用分化瓦解、各个击破之策,相继击败张绣,擒杀吕布,遂与兵多地广的袁绍抗衡。建安四年, 曹操为抗击袁绍南进, 预作周密部署,争取战略主动。次年,乘袁绍迟疑不决、刘备新据下邳而兵力分散之机,率军击败刘备,将其赶出徐州,避免了两面受敌。当袁绍统兵10万进屯黎阳(今河南浚县境)时,曹操鉴于敌众己寡,先以声东击西战法解白马之围,继退至延津南击败追兵,大挫袁军锐气,再回师官渡(今中牟县境),待机破敌。后采纳部属建议,坚意拒守,并相机先后袭烧袁军故市粮车和屯于乌巢的粮草,乘势发起攻击,歼袁军7万余,致袁绍此后一蹶不振(见官渡之战)。继而乘胜北上,吞并冀、青、并州,进击幽州。十二年,曹军受阻渤海滨,曹操佯称缓进,率军暗出卢龙塞(今河北喜峰口至冷口一带),攀崎岖小道直指柳城(今辽宁朝阳西南),击败袁氏残余势力及与之勾结的乌桓王蹋顿(见曹操攻乌桓之战),统一了中国北方。次年,挥师南下,轻取荆州。又率精骑昼夜兼程追击,大败刘备于长坂(今湖北当阳境),直下江陵,以图进占江东。由于骄傲轻敌,加之军中流行时疫,且不习水战,以致被孙权刘备联军大败于赤壁(见赤壁之战),被迫退回中原。接着,战胜朝廷内逼让兵权的政敌,致力于巩固北方,同时大治水军。十六年,成功地进行了渭南之战,全据关中。又转向东与孙权争夺江淮之地。至二十年,取得合肥之战的胜利,遏制了孙权攻势。从此,曹魏在淮南的优势逐渐形成。二十四年,赴汉中,拔曹军出困境,集中兵力于荆州,并着手离间孙刘联盟,欲各个击灭。继唆使孙权袭杀蜀汉名将关羽,使曹军在荆州战场转危为安,迅速形成优势。正当军威大振之时,病卒洛阳。曹操戎马倥偬一生。用兵灵活,长于选将用将,治军严整。严格训练,赏罚分明,座骑惊入麦田,当场割发代首以肃军纪。体恤将士,赢得军心。曹操好兵法,自著兵书十万余言。 又集录诸家兵法为 《接 要》。所著《孙子略解》(即《孙子注》),开创整理注释《孙子》十三篇的先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其“兵以义动”的战争观,因事设奇、任势制胜的“诡诈论”,注重后勤保障和加强水军建设的远见,颇受后世推重。他的军事著述大部亡佚,中华书局辑校的《曹操集》,汇集有曹操存世的用兵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