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男篮青年队名单:什么是意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2 20:43:51
意识的定义是什么?

意识是客观实在的物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任何存在的事物都有它的意识。
除了人以外其他的意识也是在不断的相互残杀的。就好比动物与动物之间,动物与植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这也就是所谓的生态链,仅仅是人所能意识到的,但是人类在更高的意识生态链中所处的地位也是及其的低的,其实我们人类就好比数字中的0,我们通常只能看到比我们低等的事物的存在

这也就是 人类所谓的意识了 ,意识只能感觉自己的存在

所谓的宇宙边缘就是意识的扩张,宇宙的中心就是意识的牵引,宇宙是虚无的也是循环的,我们意识所处的位置就是边缘也是中心,就和数字中的0一样,0这个基数没了所有的事物都不存在了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意识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意识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不完整的、模糊的概念。一般认为是人对环境及自我的认知能力以及认知的清晰程度。研究者们还不能给予它一个确切的定义。现在,意识概念中最容易进行科学研究的是在觉察方面。例如,某人觉察到了什么、某人觉察到了自我。有时候,“觉察”已经成为了“意识”的同义词,它们甚至可以相互替换。目前在意识本质的问题上还存有诸多疑问与不解,例如在自我意识方面。现在对意识这一概念的研究已经成为了多学科的研究对象。意识问题涉及到的学科有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社会学、哲学等。这些领域在不同的角度对意识进行的研究对于澄清意识问题是非常有帮助的。

目录 [隐藏]
1 学术界目前对这个问题所做的区分
1.1 容易的问题
1.2 困难的问题
2 研究意识问题的历史
3 参见
4 参考文献

[编辑]
学术界目前对这个问题所做的区分
目前关于意识,在学术界的研究方向,主要把它分为两部分,一个容易(研究)的问题,一个是困难的问题。意识问题困难的一面也是目前困扰科学界的一大难题。

[编辑]
容易的问题
所谓容易的问题,其实就是好用科学实验来验证的问题,目前在意识问题里,容易的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

:集中注意力方面
:清醒与睡眠区分的方面
:心理状态的可报告的方面
:对环境刺激做出反应的方面
:认知系统对信息整合的方面
:理解自身内在状态的方面
:对行为控制的方面
[编辑]
困难的问题
困难的问题其实就是不易进行科学研究的问题,这的确是一个相当困难的问题。目前在意识问题里,虽然已经可以肯定意识是脑的产物,但最困难的问题就是在经验方面,即自我经验是如何产生的(“自我”是如何感觉到“自我”的存在的,也可以说这种“自我感觉”是如何产生的),说这个问题困难,主要是因为这个问题目前很难用科学实验的方法加以验证。科学家们认为这个问题的属性太主观了,而导致很难用科学的方法加以验证,但多数科学家都相信,迟早有一天,会找到一种科学的方法来对这个问题加以研究的。 目前学术界正试图从神经科学、心理认知科学、哲学、物理学等方面来解释这个问题。

[编辑]
研究意识问题的历史
由于最初的心理学仅仅是哲学的一个分支,那时意识问题完全是哲学讨论的问题,直到被公认为现代心理学的创立者,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使心理学脱离了哲学,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学科后,心理学也开始了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其实最初的心理学只是讨论这个问题的,最初冯特使用的是内省的方法来研究这个问题,但后来很多心理学家纷纷提出了对这种方法的质疑甚至是反对,他们的理由是这种方法并不是一种可靠的方法,他们认为这种方法不能准确的反映出人丰富的思想、情感与行为,也不能让人接触潜意识或无意识的心理状态。而且这种方法过于依赖复杂的语言,而导致客观性的丧失,于是人们很快就放弃了这种研究方法。但由于也找不到合适的研究方法,因此导致了在很多年里,心理学及相关学科完全放弃了对意识问题的研究。直至20世纪的五十年代,由于认知科学的飞速发展,为研究这个问题又开辟了许多新的途径,终于使这个问题又回到了科学的正轨上来,尤其是在DNA模型创立者,克里克等人的努力下,使这个问题在神经科学研究的范围内,也占据了相当大的位置。虽然目前还存在着一些困难,但是,现在,研究相关领域的大多数科学家对研究这个问题的前景均持乐观的观点。

[编辑]
参见
感觉
知觉
[编辑]
参考文献
f. 克里克和c.考克(1990)“论意识的神经生物学理论”,(神经科学专题讨论会),2,pp.263-75.
f. 克里克(1994)(惊人的假说:对灵魂的科学研究),纽约.
b. 巴思(1998)(意识的认识理论),剑桥大学出版社.
m.法拉赫(1994):“脑损伤后的视知觉和视觉知”(意识与无意识的信息加工),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
希尔加德等著、林仲贤主编(1987)(心理学概论),第6章,北京大学出版社.
Bourget, D. (2004), ‘Quantum Leaps in Philosophy of Mind’,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11 (12).
Eccles, J.C. (1994), How the Self Controls its Brain, (Springer-Verlag).
Hagan, S., Hameroff, S.R., and Tuszyński, E. (2000), ‘Quantum Computation in Brain Microtubules: Decoherence and biological feasibility’, Physical Review E, 65.
Hodgson, D. (2002), ‘Quantum Physics, Consciousness, and Free Will’, in R. Kane (ed.) The Oxford Handbook of Freewill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ockwood, M. (1989), Mind, Brain and Quantu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ulhauser, G. R. (1995), ‘On the End of the Quantum Mechanical Romance’, Psyche, 2 (5).
Penrose, R., Hameroff, S. R. (1996), ‘Conscious Events as Orchestrated Space-Time Selections’,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3 (1), pp. 36-53.
Stapp, H.P. (1993), Mind, Matter, and Quantum Mechanics, First Edition (Springer-Verlag).
Tegmark, M. (1999), ‘The importance of Decoherence in Brain Processes’, Physical Review E, 61, pp. 4194-4206.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4%8F%E8%AF%86"
页面分类: 心理学 | 认知科学 | 神经科学 | 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