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三院机械环工院:急需关于"20世纪战争与和平"的资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12 10:33:06
我是高中生,得写一篇关于"20世纪战争与和平"的论文,还望各位帮帮忙~~~~
我要与之有关的资料....

专题八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一、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影响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影响

  二、 20世纪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
  1、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体系形成的背景
  维系体系的机构
  体系下的矛盾
  体系的瓦解
  2、 雅尔塔体系
  体系的形成
  体系的动摇
  体系的崩溃
  3、 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两极结束后世界总趋势: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
  世界多极化趋势起主要作用的是各国的经济利益和安全。

  专题九:新中国外交与社会的发展
  外交关系是国家在对外交往中所形成的一种相互关系。任何国家,确立正确的外交方针、适时调整外交政策能促进本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反之,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或破坏作用。
  新中国的外交问题是中国现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考的重点知识,在学习这个专题时应注意把握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过程、原因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一、 建立(建国至50年代)

  1外交方针: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
  2、 原因:
  ①新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有权决定自己的外交。②这是由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3、 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一, 使中国摆脱了历史上不平等外交所带来的无穷灾难。
  第二, 使新中国在保障革命胜利成果、进行经济建设和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得到广泛的外援,不至于陷入孤立。
  第三, “一边倒”的方针也对中国的社会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第一次调整(20世纪60年代)(略)不考

  三、第二次调整(20世纪70年代)
  1. 政策:毛泽东提出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外交上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联合第二世界的国家,奉行“一大片”的方针,由“两个拳头打人”转变为“联美抗苏”。
  2. 原因
  3. 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一, 打开了我国外交的新局面。
  第二, 有利于中国统一大业的进行。
  第三, 中美、中日邦交的正常化,丰富了我国的外交思想的内涵,是我国外交政策进一步成熟的重要表现。
  四、第三次调整(80年代至今):
  1. 政策:
  实行“无敌国外交”的政策。
  2. 原因:
  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
  3. 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一, 新的外交政策的确定,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友好和平交往,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第二, 我国的外交政策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五、外交政策制定(或调整)的依据
  第一、 这是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
  第二、 是受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
  第三、 历史条件的影响。
  第四、 国家的实力和国际地位的影响。
  六、几点启示

  专题十:中国的城市发展及城市化进程
  一、城市化的内涵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变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为现代化先进的城市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城市化的内涵主要包括: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传统的农村文明向现代化的城市文明转化。城市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社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二、中国古代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1.春秋战国时期:
  (1) 概况
  (2) 特点
  (3) 兴起的主要原因
  2.魏晋南北朝时期:
  (1) 概况
  (2) 特点
  (3) 原因
  3.隋唐时期:
  (1) 概况
  (2) 特点
  (3) 原因
  4.明清时期:
  (1) 概况
  (2) 特点
  (3) 主要原因
  三、中国近代现代城市的演变
  1.鸦片战争后:
  (1) 概况:
  ①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了一个社会大变动的时代,城市的发展也深受影响。
  ②民族工业兴起和发展时期,中国城市发展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2) 特点:
  ①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沿海地区、长江流域和平津等地。
  ②上海成为经济发达城市。
  ③随着通商口岸的增加,内地城市也逐渐发展。
  (3) 原因:
  ①海运、水陆交通便利及铁路交通运输的发展。
  ②封建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商品经济的发展。③众多通商口岸的开辟。
  ④民族工业的不断发展和工矿企业的兴起。
  2.新中国建立后:
  (1) 概况:
  随着工业建设和城镇、工矿区的发展,城镇人口迅速增长。
  (2) 特点:
  ① 主要分布在东部和沿海地区,并不断向内地扩展。
  ②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的城市发展较快。
  ③农村小城镇建设发展迅速,并逐步向城市化发展。
  (3)原因:
  四、提示:
  1.中国古代“城市”主要是通过两种不同的途径而形成的。
  2.在唐宋以前,工商业发达的城市往往都是当时的政治中心。
  3.城市作为经济中心完全独立出来应是在明朝。
  4.城市的典型特征就是人口聚集,工商业繁荣,交通便利。
  5.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有一定影响。
  6.近现代以来,中国新兴工业城市主要集中在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

  专题十一 学法指导 充分利用教材目录复习
  历史教科书目录,是对历史教材的高度概括和提炼,是某一历史阶段知识的浓缩,是历史教科书的“浓缩版”,是学生回顾已学历史知识,拓展联想思维的阵地。
  一、从目录出发,概括历史阶段特征。
  高中历史教材的单元,往往是由若干章节组成,章节之间,逻辑严密,互为补充,以突出主题——阶段特征。
  二、从目录出发,探求章节、单元之间的联系,发掘隐性知识,构建阶段知识体系。
  平时的历史教学,总是以节为单位进行,历史课的课时少,安排分散,容易造成教学脱节。为了加强印象,巩固知识,很有必要建构小的知识网络,将不同章节或单元之间的知识串连起来,挖掘各节之间的隐性知识,找出其必然联系。
  三、从目录出发,回顾、夯实基础知识。
  历史教材可从目录出发,自我设问,逐层深入,渐次回顾。

  板书提要:
  专题八:
  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从而导致列强之间新的矛盾,基于对市场的占有和对殖民地、势力范围、世界霸权的争夺,导致了一次又一次战争的发生。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决定国际关系体系的变化和国际关系中心舞台的转移。因为生产力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实力,而国家间的竞争实际上是实力的较量。实力的消长,国家的兴衰,必然导致国际关系格局的改变。
  专题九:
  国际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经济建设的成败。外交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外交政策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它随着形式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
  专题十: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基础,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社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啊,只管坏的加在老美头上,和平,友好,合作之类全加在中国头上,那些老师较有爱国心,一般只要这样便会得高分.

1、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体系形成的背景
维系体系的机构
体系下的矛盾
体系的瓦解
2、 雅尔塔体系
体系的形成
体系的动摇
体系的崩溃
3、 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两极结束后世界总趋势: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
世界多极化趋势起主要作用的是各国的经济利益和安全。

专题九:新中国外交与社会的发展
外交关系是国家在对外交往中所形成的一种相互关系。任何国家,确立正确的外交方针、适时调整外交政策能促进本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反之,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或破坏作用。
新中国的外交问题是中国现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考的重点知识,在学习这个专题时应注意把握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过程、原因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一、 建立(建国至50年代)

1外交方针: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
2、 原因:
①新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有权决定自己的外交。②这是由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3、 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一, 使中国摆脱了历史上不平等外交所带来的无穷灾难。
第二, 使新中国在保障革命胜利成果、进行经济建设和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得到广泛的外援,不至于陷入孤立。
第三, “一边倒”的方针也对中国的社会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第一次调整(20世纪60年代)(略)不考

三、第二次调整(20世纪70年代)
1. 政策:毛泽东提出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外交上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联合第二世界的国家,奉行“一大片”的方针,由“两个拳头打人”转变为“联美抗苏”。
2. 原因
3. 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一, 打开了我国外交的新局面。
第二, 有利于中国统一大业的进行。
第三, 中美、中日邦交的正常化,丰富了我国的外交思想的内涵,是我国外交政策进一步成熟的重要表现。
四、第三次调整(80年代至今):
1. 政策:
实行“无敌国外交”的政策。
2. 原因:
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
3. 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一, 新的外交政策的确定,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友好和平交往,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第二, 我国的外交政策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五、外交政策制定(或调整)的依据
第一、 这是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
第二、 是受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
第三、 历史条件的影响。
第四、 国家的实力和国际地位的影响。
六、几点启示

专题十:中国的城市发展及城市化进程
一、城市化的内涵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变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为现代化先进的城市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城市化的内涵主要包括: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传统的农村文明向现代化的城市文明转化。城市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社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二、中国古代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1.春秋战国时期:
(1) 概况
(2) 特点
(3) 兴起的主要原因
2.魏晋南北朝时期:
(1) 概况
(2) 特点
(3) 原因
3.隋唐时期:
(1) 概况
(2) 特点
(3) 原因
4.明清时期:
(1) 概况
(2) 特点
(3) 主要原因
三、中国近代现代城市的演变
1.鸦片战争后:
(1) 概况:
①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了一个社会大变动的时代,城市的发展也深受影响。
②民族工业兴起和发展时期,中国城市发展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2) 特点:
①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沿海地区、长江流域和平津等地。
②上海成为经济发达城市。
③随着通商口岸的增加,内地城市也逐渐发展。
(3) 原因:
①海运、水陆交通便利及铁路交通运输的发展。
②封建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商品经济的发展。③众多通商口岸的开辟。
④民族工业的不断发展和工矿企业的兴起。
2.新中国建立后:
(1) 概况:
随着工业建设和城镇、工矿区的发展,城镇人口迅速增长。
(2) 特点:
① 主要分布在东部和沿海地区,并不断向内地扩展。
②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的城市发展较快。
③农村小城镇建设发展迅速,并逐步向城市化发展。
(3)原因:
四、提示:
1.中国古代“城市”主要是通过两种不同的途径而形成的。
2.在唐宋以前,工商业发达的城市往往都是当时的政治中心。
3.城市作为经济中心完全独立出来应是在明朝。
4.城市的典型特征就是人口聚集,工商业繁荣,交通便利。
5.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有一定影响。
6.近现代以来,中国新兴工业城市主要集中在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

专题十一 学法指导 充分利用教材目录复习
历史教科书目录,是对历史教材的高度概括和提炼,是某一历史阶段知识的浓缩,是历史教科书的“浓缩版”,是学生回顾已学历史知识,拓展联想思维的阵地。
一、从目录出发,概括历史阶段特征。
高中历史教材的单元,往往是由若干章节组成,章节之间,逻辑严密,互为补充,以突出主题——阶段特征。
二、从目录出发,探求章节、单元之间的联系,发掘隐性知识,构建阶段知识体系。
平时的历史教学,总是以节为单位进行,历史课的课时少,安排分散,容易造成教学脱节。为了加强印象,巩固知识,很有必要建构小的知识网络,将不同章节或单元之间的知识串连起来,挖掘各节之间的隐性知识,找出其必然联系。
三、从目录出发,回顾、夯实基础知识。
历史教材可从目录出发,自我设问,逐层深入,渐次回顾。

板书提要:
专题八:
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从而导致列强之间新的矛盾,基于对市场的占有和对殖民地、势力范围、世界霸权的争夺,导致了一次又一次战争的发生。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决定国际关系体系的变化和国际关系中心舞台的转移。因为生产力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实力,而国家间的竞争实际上是实力的较量。实力的消长,国家的兴衰,必然导致国际关系格局的改变。
专题九:
国际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经济建设的成败。外交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外交政策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它随着形式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
专题十: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基础,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社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