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口830vc安装:《归园田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8 05:02:55

平山乡的综合、丁魏、雷塘三个村每年有40个左右的小学毕业生升初中,竹西中学是靠近的学校,综合离该校只有一公里不到,丁魏约1.5公里,雷塘也有2公里左右,而交通也很方便,都在扬菱路的线段上。95年以来,经与市区教育部门协调后,这三个村的学生虽然在竹西中学上了,但每年需交很多的费用。95—98年,平山乡每年交6万元,99—2001年每年交8万元,七年来单平山乡就交了48万元给竹西中学。95—97年每年每学生交1000元,98—2001年每年每生交1350元,如此下去,对平山乡,对学生确实负担不起,也太不公平。竹西中学在新建前,市政府在筹措建校经费召开会议时,当时的副市长王功亮,要求平山乡资助只有20万元,并说将来学校附近的小孩可以就近入学,而现在我乡已交了48万元。再说,我乡还有几个村的学生在西湖中学就读也不交费,堡城村的学生在竹西中学就读也不交费,双拼、城东两乡都没有中学,他们的学生和政府从未交过费用,我乡这三个村的学生上中学为什么这么难。
要求:
1、请按就近入学的原则把这三个村的学生安排在竹西中学就读。
2、从今年起平山乡不再交纳费用。
3、对学生也不再收培养费。

归 园 田 居(其三)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从表面上看,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但把这首诗和其他的诗对比来看,作者的“愿”其实有它特殊的内涵。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这两句写在南山下种豆,草很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的。起句很平实,就像一个老农站在那里说话,让人觉得很亲切。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为了不使豆田荒芜,诗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虽然很辛苦,但他并不抱怨,这从“带月荷锄归”的美景就可以看出来。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路窄草长,夕露沾衣,但衣服打湿了有什么可惜的呢?这句话看似平淡,但这种平淡正好映射了结尾这一句“但使愿无违”,使得“愿无违”强调得很充分。这里的“愿”更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

这首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修饰。这自然平淡的诗句融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则使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口语的平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陶诗平淡醇美的艺术特色。

陶诗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句实,后句虚。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