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前小精灵怎么用:论述艺术的创作过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1 14:06:25

无论从事任何艺术作品的构思和创作,大抵都会依靠一点“灵感”,什么是“灵感”,灵感又是从何而来呢?灵感是脑力思维的一种反应,是构思过程中突然触发的灵感和感应。不易捉摸,所谓“灵机一触”就是如此。

  善于多动脑筋构思是从事艺术摄影不能缺少的,而脑筋如何动,动了之后是否必然有结果,这是因人而异、因环境而异、因心情而异的事情,有的人肯动脑筋、而且反应神速,构思出来的东西非常人所能及,所谓“五步成诗”、“七步成文”;“倚马千言、一挥而就”。人们便说此人很有天分,是一个天才。有些人未必不能构思出好作品,只不过稍为迟缓些,所谓深思熟虑,谋定而后动,好文章“十谂而成”终归也能创出佳作来。至于不肯动脑筋的人,是与反应快慢无关的,要命之处在于不肯动脑筋,看见别人有好作品便抄袭一番,这样的作品,好极也是赝品。

  灵感是那么难于捉摸,即使向来反应神速的人,也会有脑筋转不过来的时候,苦苦思量,终无良策,一经启动,便豁然贯通,以秦观(秦少游)之高才,尚且受困于一名“闭门推出窗前月”,一经苏东坡启发,便可“投石击开水中天”。可见灵感不来,高手无策,一旦出现,便如黑夜里的天空蓦地电光一闪,眼前顿见光明,灵感飞奔而已。

  在我们从事的艺术摄影时,似乎不能缺少所谓创作的灵感,因为艺术摄影必须通过作者长期的构思、设想和想象,然后结合具体的景物、意念和观点,明确地表现出他的意愿,所代表出来的品位。好的作品都是言中有物,物中有语,真可为“言有尽而意无穷”。因此,作者在拍摄时,甚至在作品的后期加工中,如何构思,如何设计,如何创意都是要经过一番脑力劳动的结果。而在用脑力之时便很难否认有“灵感”的存在了。在这里,我们朦胧看到了人类思维发展的一个纵向缩影。它告诉我们,大脑类似一个信息贮藏器。信息分别以脑电模式或脑化学形式化为短时记忆与长期记忆贮存其中。这些记忆,有些受着意识的制约,可以随时拣索提取;有些沉潜于意识深层,不为人所知,只有在特有的刺激条件下才得以复现。这些记忆表象层次分明、秩序井然地烙印于大脑神经化学网络之上,形成了一道道、密层层、纵横交错的、相互联系的记忆轨迹。在主体创造思维、直觉能力、心理图式的制约下,将从特定客观领域感知的信息源源导入贮存旧记忆表象的轨迹之中,在一个具有极大自由的定向时空里,前后游动,上下翻飞,彼此在击撞中裂变,以致猝然契合一个新生命应运而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