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帅电影地久天长:菊在诗中有什么意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2 07:49:55
菊在诗中有什么意象

  论陶诗中“松”、“菊”、“桃源”意象的道教神话原型
  作者:刘雪梅 加入时间:2004-8-18 16:53:40
  松、菊、桃源是陶渊明诗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三种意象。细读陶诗我们发现:通常被喻为陶渊明理想人格及理想社会象征的这三种意象,积淀了道教神话中不死原型的深层内蕴,而陶渊明对这种神话原型的接受,则根源于其所受道教长生信仰的影响及渴求长生的潜层心理机制。
  在陶诗中,充溢着陶渊明对青松傲霜斗雪、卓然不群的赞叹之情: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①。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②。
  苍苍谷中树,冬夏常如兹③。
  据此,学界多将青松看作陶渊明孤高傲岸人格的象征。笔者认为,这种人格意义上的象征不过只是青松意象的表层意义,而它恰恰掩盖了“青松”在不死神话原型中的更深层面的象征内涵。
  松的原型意象最早见于《诗经·小雅·斯干》,因其树龄长久,经冬不凋,松被用来祝寿考、喻长生:“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青松的这种原初的象征意义为道教所接受,遂成为道教神话中长生不死的重要原型。如道教列仙之一——赤松子就是以松为名的。据《列仙传》说赤松子“能人火自烧,随风雨而上下”,他的这种出神入化的仙术很有可能就与松的不死原型有关。在道教神话中,松是不死的象征,所以服食松叶、松根便能飞升成仙、长生不死:
  毛氏,字玉姜,在华阴山中。山客猎师,世世见之。形
  体生毛,自言秦始皇宫人也。秦亡,流亡入山,道士教食松
  叶,遂不饥寒,身轻如此。西汉时,已百七十岁余年矣。④
  正因青松在道教神话中被推崇为长生寿考的象征,所以道教徒都特爱松树。《南史·隐逸传》说南朝著名道教宗师陶弘景便在他的道观四周种满了松树,常以听松为乐。那么在陶渊明的爱松之情中,是否也有某些类似的原因更值得我们去深究呢?
  在《拟古九首》之五中,陶渊明曾描述他寻访高道的经历,而那位“辛勤无此比,常有好容颜”的高道的住所便是“青松夹路生,白云宿檐端”,在这首诗中,青松作为高道修仙的背景兴象,已隐隐透露出陶诗中的青松意象与道教神话原型的内在关联。我们再看《杂诗四首》之四:
  袅袅松标崖,婉娈柔童子。年始三五间,乔柯何可倚?
  养色含津气,粲然有心理。
  学界公认这是一首咏松诗,但对于它的寓意却众说纷纭。笔者认为,这是一首借青松阐发道教导引长生之理的玄言诗。诗中“养色”即养颜,“津”指口液,“气”指精气,“心理”指神理。所谓“养色含津气,粲然有心理”指的就是含涎液、吸精气以及养神理等道教用以养生的重要导引术。诗中的“童子”暗喻长生。因为在道教看来,长生不死的表现之一就是童颜永驻,如《庄子·大宗师》中的寿者女偶便是“色若孺子”。陶渊明将青松与道教用来托寓长生的“童子”并列,隐含其中的长生意蕴已不言自明,更何况在诗的末尾他还详细阐述了得以寿考长年的道教导引术——含津吸气、颐养神理。
  不但如此,陶诗中青松意象的不死原型还可通过与之对立的意象群的象征义得出。陶渊明之所以推崇青松,在于其颇具“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的卓尔不群。那么我们就来看看与青松意象相对的、属于众草之列的枯兰衰柳、残荷败槿:
  采采荣木,结根于兹。晨耀其华,夕已丧之。人生若
  寄,憔悴有时。静言孔念,中心怅而。⑤
  荣华难久居,盛衰不可量。昔为三春蕖,今作秋莲房。
  严霜结野草,枯悴未遽央。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⑥
  兰枯柳亦衰,时没身还朽。⑦
  众木的凋零衰败让陶渊明深切地感受到了生命易逝、人生无常的无奈;那么据此推想,在对青松耐寒历久、卓尔不群的赞叹中,难道不会隐含着也许连陶渊明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对长生寿考的渴求与企羡吗?
  陶渊明不但爱松,而且喜菊。在他的笔下,松菊同为傲霜斗雪、异于众木的“霜下杰”:“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列岩。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⑧
  秋菊除了能耐寒历久,还馥郁芬芳,据此,学界更用秋菊意象比兴渊明人格的高洁。然细读陶诗,我们却发现:陶渊明对秋菊的推重往往与他采菊、食菊、重阳日饮菊花酒的活动相联系,
  如: “秋菊有佳色,裒露掇其英”⑨;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⑩;“持醪靡由,空服九华”(11)(注:九华指菊花)。这样我们不禁要怀疑:陶渊明对菊花如此情有独钟,除了因为菊花的高洁芬芳外,还会不会有其他原因?在陶诗芳菊意象的背后,会不会还隐含着比人格寓意更为深层的原型意义呢?
  闻一多在《神话与诗》中说:“方药的名目甚多,……《楚辞》多言菊。”可见早在先秦,菊已成为神仙家们的服食方药之一。魏晋南北朝的道教宗师葛洪及陶弘景也特推重服食菊花对飞-升成仙的重要作用: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仙药篇》中将菊分为甘菊、真菊两种,并详细说明了其不同功用及服食方法。陶弘景在《真浩》卷十四中说:“山中学道者朱孺子,吴末人山服菊花,……乘五色云车登天。”在《本草集注序录》中他也将菊分为两类,名真菊、苦薏,前者食之能令头不白。道教对菊的崇拜甚至在民间也被广为接受:在今河南内乡县西北有一水名“菊水”,两岸长满菊花,相传人若饮此水,即可寿考长年,飞升成仙。南北朝时的徐陵在《与齐尚书仆射杨尊彦书》中就提到了“菊水”的神奇:“政恐南阳菊水,竟不延龄,东海桑田,无由可望。”
  据此我们可以推断:陶渊明的采菊、服菊活动与道教对菊的崇拜有关。在陶诗中,陶渊明更是明确指出自己之所以爱菊,就是因为食之能延年长寿:“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12)。在同一首诗中,陶渊明还称菊花为“九华”,“九”在道教信仰中为极阳之数,喻长久。陶渊明将菊花称为“九华”,不正说明他是将菊视为寿考长生的象征吗?在这首诗的序中,陶渊明还提到他特爱“重九”之名:“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言于怀。”据《艺文类聚·三国魏文帝与钟繇书》中汤注“重阳”之名:
  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由此看来,陶渊明的“爱重九之名”是他渴求长生的心理的自然流露,而从他的采菊、服菊、饮菊花酒的活动中更可见道教中“菊”的不死原型对他的潜在影响。可见菊在陶渊明的心目中,不仅仅是欣赏的对象、理想人格的象征,更是采服的方药、
  寿考长年的希望之所在。
  如果说松菊意象一直被学界认为是陶渊明理想人格的象征,那么桃源则一向被看作其理想社会的乌托邦。这当然并非毫无道理。但使我们疑惑的是:这个乌托邦为什么偏偏被陶渊明冠之以“桃花源”之名而不是“兰花源”、“杏花源”或其他什么源呢?难道“桃”这个意象会另有其特殊的象征内蕴?
  其实,在道教的神话传说中,桃与松菊一样,都是寿考长年的象征。西王母是道教列仙之一,而与西王母同时出现的异物就是桃。《汉武帝内传》载“七月七日,西王母降,以仙桃四颗与帝”,并告汉武帝食之不老。关于桃的不死象征在南北朝时已被广泛接受,这个时期出现了大量此类的神话传说。如刘义庆《幽明录》载刘晨、阮肇人天台山取谷皮,迷路不得返,饥饿殆死,
  后遇女仙,奉桃与刘阮二人,遂成仙。任防《述异记》也载有桃
  李源的传说:
  武陵源在吴中,山无他木,尽生桃李,俗呼为桃李源。源上有石洞,洞中有乳水,世传秦末丧乱,吴中人于此避难,食桃李实者比得仙。由于桃有长生之用,道士们干脆用桃木或者桃木做成的符祈福禳灾: ·
  岁旦,·常设苇索、桃梗、磔鸡于宫及百寺之门以禳恶气。(13)
  正月一日……,造桃板著户,谓之仙木,百鬼所畏。(14)鬼畏桃,今以桃梗径寸许,长七、八寸,中分之,书祈福禳灾之辞。(15)
  在道教的神仙信仰中,食桃能使人长生不老,而桃木更具驱灾避邪的神力。由此我们再读《桃花源诗》并记,便可得出结论:陶渊明将其理想社会名之为“桃花源”,决非偶然和巧合。
  首先,桃花源的居民“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这里的“先世”指“从前”而不是“先祖”,根据《桃花源诗》所写“奇踪隐五百”,说明他们自人洞以来,已经活了近五百岁,作者虽未写明他们的长生不死是由,于食桃之故,但既然在南北朝时,这类关于食桃可以飞升成仙的道教神话传说已流布甚广,那么陶渊明将他们的所居之地名之为桃花源,在这类似道教洞天福地的地方种上一大片桃树,不正是他的潜意识里对桃的不死原型的重复吗?
  其次,桃花源具有避灾免祸的神力。桃源的居民一开始就是因为避秦时战乱而进入桃源的,在洞中,他们一直过着无灾无祸的幸福生活。记中的渔人无意之中幸入桃源,居民们因其毫无机心与恶意而接纳了他;但当他出洞后向太守报告,企图用世俗的纷扰喧嚣来污染桃源仙境的纯净时,桃源的洞门便永远关闭了。这正说明了桃源因为有了那一片“落英缤纷”的桃林而具备了驱灾免祸的神力。
  在《桃花源诗》的末尾陶渊明写道: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可见陶渊明本来就是将桃花源当作仙境神界来看的。他的末尾的这段感慨充满了对桃源的仙境的悠悠神往,流露出对仙境难寻的惆怅与惘然,这恰恰说明了桃源意象中所蕴含的追求长生的原型,意义。四可见,松、菊、桃源不仅是陶渊明理想人格及理想社会的象征,而且还积淀了道教神话中不死原型的深层内蕴。那么,陶渊明接受这种原型的原因何在?
  首先,陶渊明曾间接受到过道教信仰的影响。据《晋书·隐逸传》,陶的叔父陶淡“好导引之术,谓仙道可祈”,是位虔诚的道教徒;而与陶“斯情实深,斯爱实厚”(16)的从弟陶敬远更是“绝粒委物,考盘山阴”,是专以祈求长生为务的道士。陶还和敬远“相开以颜,相将以道”,说明两人不但关系密切,似乎还有过共同修道的经历。由此我们可以肯定:陶身边的道教徒曾对他的信仰产生过重大影响。
  其次,陶渊明“心好异书”(17)。他曾阅读过大量记载着道教神话传说的奇书(18),对道教中长生不死的神话相当熟悉。在《读山海经》一系列的组诗中,他赞叹长生久视的西王母,对不死之木、不老之泉更是悠然神往:玉台凌霞秀,王母怡妙颜。天地共俱生,不知几何年。丹木生何许?乃在密山阳。黄花复朱实,食之寿命长。赤泉给我饮,员丘足我粮。方与三辰游,寿考岂渠央!
  另如《述酒》有“朱公练九齿”、《联句》中有“远招王子乔”,在这些对神仙不死的赞叹中流露出陶渊明渴求长生的愿望与希冀,而对道教神仙不死传说的耳濡目染,无疑是陶渊明接受这种不死原型的重要环节。
  最后,道教神话中的不死原型契合了陶渊明渴求长生、追求不死的潜层心理需求。作为生命个体而存在的人,其最深切的焦虑莫过于对死亡的焦虑。在陶诗中,这种无可避免的焦虑随处可见:
  一生复能几,倏为流电惊。(19)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20)
  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21)
  正如莫里斯·迪韦尔在《政治社会学》中所说:“生命的本质是抗拒死亡,不死是生物的本能意识。”对死亡的本能抗拒使陶渊明产生了对寿考长年的渴求与企羡,而道教,神话中不死原型正好契合了陶的这种潜层心理需求,这便是陶渊明接受这种不死神话原型的根本原因。
  注:
  ①②⑨⑩(19)《饮酒二十首》。
  ③⑦《拟古九首》。
  ④《列仙传》。
  ⑤《荣木》。
  ⑥《杂诗八首》。
  ⑧《和郭主簿二首》。
  (11)《九日闲居·序》。
  (12)《九日闲居》。
  (13)《晋书·礼志》。
  (14)《荆楚岁时记》。
  (15)《淮南子·诠言》。
  (16)《祭从弟敬远文》。 ·
  (17)《陶征士诔》(颜延之)。
  (18)如在《读山海经》中他自述“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20《杂诗十二首》。
  (21)《己酉岁九月九日》。
  (作者为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喜欢这样的意象
还记得一句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迎袖”,也许暗香就是菊香~~:)

清高,陶渊明最喜欢菊,周敦儒的爱莲者说,里面也说了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