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屯村杀人:请问杨贵妃真的逃到日本了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7 08:45:27

杨贵妃生死之谜:缢死马嵬坡或逃往日本(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0日 16:24

北京科影厂《发现之旅》供稿

发现之旅:《迷失的踪迹之杨贵妃》故事简介

第一集

一场促使大唐盛世转向衰败的政变一个大唐最

美丽的女人一段帝王和绝世美人的不伦之恋一个千

年揭不开的生死之谜

公元756年,一场声势浩大的政变,促使繁盛的

大唐王朝由此走向衰败,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安

史之乱”。公元756年,7月14日,安禄山统领的叛乱

军大举攻入长安 接到密报的唐玄宗连夜带领嫔妃以

及贴身禁军仓皇出逃。第二天,逃亡队伍到达陕西

境内的马嵬坡。就在这时,随行的将士突然起义反

叛,当朝宰相杨国忠瞬间死于乱军之中。随后,叛

乱的将士将愤怒的矛头指向了杨国忠的姐姐—--玄

宗最为宠爱的杨贵妃,这个大唐最美丽的女人。七

十多岁的老皇帝李隆基,最终没有保住自己爱妃的

生命,一代绝世美女香销玉殒在荒凉的马嵬坡上。

一年以后,那场声势浩大的安史之乱终于平息

。大唐的皇宫内传来了此起彼伏的朝拜声,玄宗之

子肃宗登上了皇位,玄宗由此退位成为太上皇。

就在这年的夏天,一个月光蒙胧的夜晚,几个

神秘的人忽然出现在荒凉的马嵬坡上他们悄悄挖开

了当年草草埋葬杨贵妃的坟墓,这些人究竟在找寻

什么呢。

四川大学专门研究古代史的专家王炎平教授对

这段历史有很详细的了解采访:王教授:当时据记

载,去的人把坟墓打开以后,肌肤已坏,就是说遗

体已经坏掉了,一年多了么,一年半了,因为唐玄

宗回长安是757年,12月初,回到长安,已经一年半

以后了,一年半以后这个遗体不存在了,只存在一

个香囊,这个香囊是(贵妃)生前佩带的,那么就把

这个香囊送给了玄宗。翻开史料,人们发现了关于

当年神秘挖墓事件的记载,玄宗皇帝回到长安后,

秘密的令宦官改葬贵妃,但是去改葬的人回来却说

不见了贵妃的遗体,只带回了贵妃生前携带的香囊



就在这次挖墓事件之后,长安城内传出了杨贵

妃遗体失踪,杨贵妃可能没死的惊天奇闻。贵妃的

遗体怎么会失踪呢,人们陷入了迷惑之中。

翻开史料,人们找到了当年马嵬事变,杨贵妃

遇难的多数记载:玄宗本纪里记载“命力士赐贵妃

自缢” ,同样在杨太真外传里有:缢死 看来多数

的史料记载,贵妃确实上吊了。在当时将士叛乱的

危急情况下“四军不发”“贼本尚在”。

这里的贼难道指的就是杨贵妃本人吗?叛乱的

将士为何对杨贵妃有如此大的仇恨要将其至于死地

呢?身为大唐的统治者唐玄宗为何愿意将自己最宠

幸的贵妃赐死呢?人们对这些更是疑惑不解,马嵬

坡上杨贵妃只有死才是最好的结束吗?

采访王教授:安史之乱的发生,它虽然原因复

杂,但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唐玄宗后期政治

走向腐败,也就是说唐玄宗的腐败政治要对安史之

乱负直接责任,马嵬之变在一定程度上,实际上是

对玄宗后期腐败政治的轻率,在对腐败政治的轻率

时,杨玉环实际上是代玄宗受过片花。

众所周知,杨贵妃被誉为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

绝世佳人,唐玄宗对杨贵妃极为宠爱,杨贵妃在当

时的地位上相当于皇后。公元745年8月,本是身为

唐玄宗儿媳妇的杨玉环被正式册封为杨贵妃,从此

和唐玄宗上演了一段轰轰烈烈的不伦之恋。

杨贵妃的美貌无疑是绝世罕有的, 但是,就是

那个深爱着杨贵妃的唐玄宗,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

力,却不能在危急关头保住爱妃的生命。

采访王教授:高力士劝唐玄宗,他讲现在的情

况是杨国忠已经死了,贵妃在,诛杀杨国忠的将士

心里不安,将士心里不安,陛下就不安,将士安,

陛下就安,高力士以一种委婉的口吻,交代了问题

的实质,就是说唐玄宗不能留下杨玉环,留下杨玉

环,就有可能会对唐玄宗的安全发生影响。

七十多岁的唐玄宗无可奈何之下,将杨贵妃赐

死以留全尸。根据新旧唐书里的记载,在当时情势

危急的马嵬坡上,杨贵妃主动同意献出自己的生命

。杨贵妃在死之前请求去驿站旁边的佛堂祭拜,于

是随后被缢死于佛堂。贵妃死后用紫褥裹盖草草的

埋葬在佛堂旁边的土坡上,从此这个绝世佳人,孤

零零的躺在荒凉的马嵬坡上。

按照这样的推论,当年情势危急的马嵬坡上,

杨贵妃应该是上吊死了。但是两年后改葬的人为何

没有找到她的遗体呢。民间为何传出杨贵妃可能遗

体失踪,贵妃可能没死的惊天奇闻呢。

关于那段神秘的挖墓事件,人们在查找史料的

时候发现了新旧唐书两种不同的记载。在旧唐书里

说:肌肤已坏,而香囊犹 在。而新唐书里却只有:

香囊犹在。也就是说只有香囊,而不见了贵妃的遗

体。

新旧唐书的记载为何有这样的 差异呢,难道会

是编写人的失误,疏忽了“肌肤已坏”的记载。倘

若按旧唐书的说法,肌肤已坏,仍然是可以改葬的

,为何去改葬的宦官只带回了贵妃携带的香囊呢。

人们又怀疑贵妃的遗体是否被盗墓的人,盗走

了呢?但是这样的说法,似乎很难以成立,在当时

危急的时刻下,民间的人是不会很快得知杨贵妃埋

葬的地方,而且遗体只是草草的埋葬,没有任何的

陪葬品。倘若是盗墓分子所为,就不会留下杨贵妃

身上所携带的香囊。

那么新旧唐书哪一个记载才是最准确的呢?旧

唐书是唐朝时就记载的,而新唐书是宋朝人根据旧

唐书编写的,按常理说应该是旧唐书尤为可信,但

是如果是这样,新唐书里也不应该将“肌肤已坏“

如此重要的记载删掉。这样的疏漏不得不让后世的

人们产生疑惑。唐玄宗改葬杨贵妃的愿望确实也没

有实现,这似乎又不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迷失的踪迹之杨贵妃》片中截图

人民大学历史系刘厚滨教授对这段歧义的记载

有这样的看法。

采访刘教授:从唐明皇本人的角度来看,他是

要对外宣布贵妃确实死了,因为她不得不死,可是

这就给人一个空间说她可能没死,只不过是玄宗的

一个借口而已,这两段记载的关键是在这里,那么

宋朝人在写新唐书的时候,觉得搞不清楚,干脆就

是说,也不说有没有尸体了,就说香囊犹在就行了

,就把这个事情给回避掉了。

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已经不复存在,人们无法预

想马嵬坡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意外。杨贵妃真的遇难

还是被执行的高力士手下留情呢,这个问题也只有

当年的高力士和随行的侍女清楚了。

采访刘教授:就是一般的记载是陈玄礼免胄失

甲,把所有的行头脱下后礼拜,就没有走进去看,

就是想像,因为一般的理解皇帝和皇妃一般人是不

能亲近的,遗体也是不能亲近的,你一个禁军的首

领,那么看了看,抬了个尸体,盖了个白布,那好

像就是了,这也留下一个疑案,一般讲,高力士是

否会受玄宗的暗示,留有一手,或是高力士本来就

跟贵妃关系很好,下不了毒手,勒了后断了气,抬

进来又可能活了等等这些话题。

倘若叛乱的将士没有在杨贵妃死后去检验杨贵

妃的遗体,那是否预示一千多年前的马嵬坡上真的

会有什么意外的情况出现呢。那件神秘的挖墓事件

所产生的疑惑一直困扰着人们,贵妃的遗体为何消

失的无影无踪了呢,倘若她的肌肤已坏,去的宦官

为何不改葬她呢,却只带回了她生前佩带的香囊。

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在法门寺博物馆内,

见到了那个富有传奇色彩的香囊。经历了一千多年

的岁月,这个有着金银色的小香囊依然完好无损,

它就是杨贵妃死后留下来的香囊吗?

这种香囊在古代称做“香球”,唐代时专为贵

妇人携带,大的可以挂在床头进行熏香,小的就随

身携带。采访:宋馆长:这两件香囊,最大的直径

是12。8厘米。小的一个是5。4厘米,它的原理就是

在香囊里面有两个持平环,持平环上套一个钵盂,

无论怎样转动,这个钵盂始终与地面保持平行,而

里面的香料和藿香始终不会撒在外面,这种原理就

和近代用于航海航空上的陀螺仪原理是相似的在香

囊里有两个持平环,里面有一个小的钵盂,无论怎

样转动,这个钵盂始终与地面保持平行,里面的香

料始终不会洒落出来。

采访宋馆长:所以从法门寺出土的这个香囊还

可以看到,当时唐玄宗要改葬杨贵妃时发现的香囊

,不是当时的一种丝织品,而是一种金属制品,也

就是和法门寺发现的香囊应该是一样的史料记载,

体态丰满的杨贵妃身上总会发出持续不断的香味,

正是因为贵妃身上携带了如此巧妙的香囊。

一千多年后的这个香囊的出现,也使人们相信

那次秘密的改葬,宦官带回了香囊给唐玄宗,日夜

思念杨贵妃的玄宗只能对着佳人留下的遗物哀叹。

今天的马嵬坡依旧苍凉,历史永远无法抹去贵

妃的悲惨遭遇,这里的一花一草见证了一千多年前

那段令人费解的历史。传说,杨贵妃死后,唐玄宗

日夜思念杨贵妃,时常在一棵槐树下哀悼,这棵古

树后来被称做“太上槐”,它见证了佳人消失后唐

玄宗对贵妃的无限思念之情。

一千多年后,旧时的杨贵妃被埋葬的地方只有

一个简陋的石碑,文革时这个墓碑也遭到了破坏。

而今在马嵬镇上,重新修葺的杨贵妃墓馆,里面不

仅有贵妃的墓,还有贵妃的塑像,供游人瞻仰。

一千多年前,唐朝的宦官挖开的就是这个墓,

只不过这个贵妃墓完全与昔日的墓不同了,但是它

依然还是一个衣冠冢,没有了贵妃的遗体,伴随着

一千多年前那个难以解答的迷雾永久的存留在这里



现今修葺的墓有三米高,外形用青砖包砌的严

严实实,自然原始的贵妃墓不可能有这样包砌的青

砖。关于这个在当地还有一个美好的传说。

《迷失的踪迹之杨贵妃》片中截图

采访宋馆长:在我们当地有一个姑娘,长的奇

丑无比,她心想为何贵妃长的那么漂亮,把我长的

那么丑,她在贵妃坟上哭了一夜,脸上沾上了贵妃

坟上的白土,结果第二天她回家一看,脸上的斑点

全都不见了,这个美容的作用顿时传遍了四周,来

的人都会抓一点贵妃土,后来为了保护坟土,就用

青砖砌了起来。

在今日杨贵妃墓馆的碑文上,依然记载着“墓

上生白土”这样的字,这个美好的传说故事也随着

这座墓而传流到现在。每当阳春三月的时候,贵妃

墓馆里鲜花盛开,无数的游人相继踏来,在这位传

奇的绝世美人墓前悼念。在墓馆里肃立着高达二十

米的贵妃塑像,依然显示出了一代美人的风姿绰约

,连同留在她身上的迷题让人留恋忘返。

人们不禁发问贵妃究竟死在马嵬坡吗?她的遗

体究竟去了哪里呢?而在马嵬镇,关于贵妃的遇难

,这里流传着很多的诗文 也有传说贵妃没有死,在

上吊之后,贵妃又复活了,被高力士和随行的侍女

救了。

早已物事人非的马嵬坡上,已经看不到佳人逝

去时的悲凉,留给后人的是无陷的疑惑。就在这个

疑惑无法解答的情况下,四川都江堰市的红梅村,

传出了千年古墓的奇闻。

字幕:四川都江堰市红梅村红梅村是座落于四

川天国山脚下的小村子,传说这个村子因为后山脚

的一座千年古墓而充满了神秘色彩,村子里祖祖辈

辈流传着这是一座杨贵妃墓的说法。据村民讲,早

年在这里的墓碑上刻着杨字,却没有名讳,这个有

千年历史的墓是一个暗墓,村里人世代流传着这是

一座贵妃墓。

而今,那块墓碑在文革时期已经不存在了,这

块墓地也被种上了小麦,只有一块破陋的祭台青砖

还留在这里。

采访(红梅村村长---李俊昌):贵妃的墓地就是

面对青山,后对营山,所谓面对青山就是我们青城

山的最高峰---京边崖,后面就是我们所称的一巴码

,我们当地叫做流沙坡1997年,市里和红梅村联合

对该墓实行挖掘,如今的墓地已经被被夷为平地,

只有一个破落不堪的圆形青砖露在外面。

采访(红梅村村长---李俊昌):97年挖到这个地

方以后,大约有1米5左右,发现有个棺材,只有底

,四方,就是没有面,棺材里什么都没有,就是这

个位置,再往里走,挖1米左右,就是与棺材平面,

那个棺材的长度大约有1米7,再往里走就发现了一

个梯字型的木材,也就是这样,梯子型的木炭,有4

公分左右,大概就是一米多长,我们怀疑这个墓在

里面很深,我们就没有再进行挖掘了按当时的挖掘

人员讲挖出的瘦小棺木长仅1。7米,宽仅45 厘米,

无疑是装女人的棺木但是当年的墓碑和挖掘的情况

,都已经不存在了,仅凭村里的流传实在无法这是

贵妃墓的说法。

天国山古墓可能会是杨贵妃墓吗,为什么历史

上没有任何关于墓地主人的记载呢?当时参与挖掘

的都江堰市文物局局长说了这个墓的情况:

采访(都江堰市文物局局长----范拓宇):没有

发现任何能够证明墓主人身份的文字材料,也没有

这个墓可能早期也被盗过了,没有任何的殉葬品没

有发现任何的殉葬品,所以说墓主人的身份很难判

断,但是从墓葬的型子和石材加工,这个墓葬的时

代,大概不会超过明代专家的分析与村民流传的传

说有很大的距离,我们似乎无法把天国山的千年古

墓贵妃真正联系在一起,那位倾国倾城的杨贵妃这

样无声无息地的从历史中消失了。更多地人们希望

那个传说地内容是真的,他们希望那个拥有着绝世

美貌的贵妃从那场浩劫中幸免于难。

第二集

公元756年,安史之乱爆发,一代绝世美人杨贵

妃香消玉陨在马嵬坡上,两年后,挖开

的贵妃墓中却找不到贵妃的遗体,杨贵妃可能会在

马嵬坡死而复生吗?如果这位绝世美人真的幸免于

难,她最终又去向何方呢?

2002年,日本著名影星山口百惠在接受媒体记

者采访时,正式声明她是杨贵妃的后裔。这个大洋

彼岸传来的消息迅速在中国爆炸开来,人们感到无

比的震惊,杨贵妃的后人怎么可能跑到日本去呢?

当年的贵妃莫非真的逃离了大唐转道东瀛了么?

其实,翻开史料,有关杨贵妃东渡日本的说法

由来已久。早在二十年代,著名“红学家”俞平泊

先生在《长恨歌》和《长恨歌传》的质疑等文章中

指出,杨贵妃可能并没有死在马嵬坡,而是去了日

本定居。

文章指出,在日本不仅有杨贵妃的坟墓,还有

杨贵妃的塑像。而且,现今的日本沿海边有一个叫

做“久津”的村子,以“杨贵妃之乡”而闻名这里

的人们相信一个久远的传说,当年杨贵妃在马嵬坡

兵变的形势逼迫下,一名侍女代替她去死了,杨贵

妃在遣唐使的帮助下,乘船离开了大唐,经过漫长

的时日漂泊至一个村子,就是今日的日本山口县久

津。山口百惠就是山口家族的一员,看来她声称自

己是杨贵妃的后裔不是空穴来风的。

日本著名的文学作品中,南宫博的《杨贵妃外

传》和渡边龙策的《杨贵妃复活秘史》中,都有这

样的描述,他们推断杨贵妃确实没死而逃到了日本



日本世代流传的这些传说实在出乎国人的意料

,而且所有传说都有根有据,一个中国的贵妃竟然

在日本很多地方,都有她的坟墓和塑像,这是不可

否认的事实。难道杨贵妃真是逃去了日本?

著名比较文学专家严绍焘教授从事研究比较文

学二十多年,对日本的文化有很多的了解,对于贵

妃在日本受到的推崇,严绍砀教授作出了这样的解

释。采访:严教授:我想这个最早的起源呢,是跟

白居易的长恨歌是有关系的,白居易在记述杨贵妃

本事的时候呢,他有著名的长恨歌,这样一首长诗

,那么在长诗 的后半部分呢,他表述了对杨贵妃的

一种想像,说杨贵妃虽然是她在事变中间人已经死

了,但是她的灵魂还是活着的,她的灵魂飘摇到神

仙山上,后来呢她和唐明皇所派去的道士在神仙上

相遇了

而众所周知,白居易的《长恨歌》是历史上描

写杨贵妃和唐玄宗爱情的最为著名的传世名作。人

们分析长恨歌里写到的诗句,“马嵬坡下泥土中,

不见玉颜空死处”“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

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其

中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人们仔细的分析这段诗文,其中“不见玉颜空

死处”就是描写了马嵬坡上找不到杨贵妃的遗体了

。而此后唐玄宗派一个道士去找寻杨贵妃,结果“

上穷碧落下黄泉”都没有找到,最后道士在仙山上

找到了贵妃,而太真恰恰是贵妃出家时的法号。这

一系列相似之处让人们充满了想像,由于是浪漫风

格的诗文,倘若道士真的在仙山上找到了贵妃,这

里的仙山究竟指的是哪里,世界上存在这样的的地

吗?,人们陷入了沉思之中。

长恨歌里写到的称蓬莱的仙山又在哪里呢采访

:严教授:关于蓬莱山呢,在中日文化史上,具有

特别的文化意义,因为呢,在日本的,文学的创作

的概念中,他们常常把蓬莱山本身就指为日本本所

,因为我们都知道,蓬莱山是中国道教所构思的神

仙生活的在大海中的一种神山,但是在日本的文学

中呢,常常把蓬莱山作为日本本身,加以演化的,

所以这个能剧呢,他多少暗示了杨贵妃在安禄山事

变之后,她其实没有死,她可能到达了日本但是在

和中国的史料中并没有记载“蓬莱山就是日本”的

说法,人们还是陷入了迷惑之中。

采访严教授:大约在14世纪的后期和15世纪的

初期,日本的能开始逐渐的发达起来,能是日本的

一种古典戏剧,那么能是以许许多多的生活作为它

的题材,其中有一部能是专门以中国的题材作为它

的题材来进行创作,那么在文学史上,它有一个专

门的名词叫唐氏能,以唐来代替中国,以唐氏能创

作的剧本呢,大概有十几种,其中呢有一个剧本,

就叫做杨贵妃,那么这个能氏剧的杨贵妃,它讲了

这么一个故事,讲了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之后,她到

了蓬莱山上,那么那跟白居易的长恨歌有所不同,

白居易的长恨歌说杨贵妃,人是死了灵魂到了神仙

山上,但是这个能氏剧的杨贵妃呢,它说杨贵妃没

有死,杨贵妃到了蓬莱山,在蓬莱山上,她又和唐

明皇派来的道士互相见面了,那么基本的情节,还

是演绎了长恨歌的构思,但是其中它发生了一个质

的改变,就是杨贵妃并没有死,就在这个蓬莱山

随着白居易文学在日本的流传,杨贵妃在11世

纪的日本就已经家喻户晓,杨贵妃逃亡日本的说法

也是那时才传入中国的。11世纪时,日本的著名作

家紫式部根据白居易的长恨歌写了世界上最长的一

部小说《源氏物语》紫式部是日本的宫廷女官,主

要为宫廷内的贵夫人们讲述汉学,《源氏物语》就

是描述了宫廷内女人的明争暗斗,而源氏的命运与

中国的杨贵妃有很相似之处

采访严教授:那么这部小说作家在构思的时候

呢,她在开宗名义的第一卷,叫做腾壶,腾壶的这

一卷呢,现在研究源氏物语的中国的日本的,大部

分学者,都已经基本上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就是腾

壶这一卷,是以白居易的长恨歌作为基本的构思来

展开她的小说的脉络的片花

传说杨贵妃到达日本后,受到日本孝谦皇后的

重用,杨贵妃居住的日本宫廷就像是唐朝的建筑模

式,最终她由于思念唐玄宗郁郁寡欢,死在日本。

这些传说和前面的逃亡联系起来似乎都是可能的事

情,但是这些传说仅仅是传说,没有确凿的证据去

证实。

更为传奇是,根据长恨歌中描述,唐玄宗因为

思念杨贵妃,命一名道士招魂,结果道士在仙山上

找到了杨贵妃,并且带回了杨贵妃给唐玄宗的信物

----发簪。以近弥留之日的唐玄宗时常拿着道士带

回的信物,哎情嘘叹,让人看了不免心生悲哀。、

倘若道士真是在日本的仙山上找到了杨贵妃,

按当时的原始条件,杨贵妃有可能逃到日本去吗?

采访:而到了2004年,中国歌剧舞学院和日本的这

个演员合作,在北京天坛剧场,演出了一幕一个大

型的歌舞剧,就叫做杨贵妃,那么在这个杨贵妃的

戏中呢,它明确的表示在安史之乱马嵬事变中,杨

贵妃并没有死,杨贵妃当年呢由一个日本的留学生

,帮助她从事变中脱逃,而有一个日本女留学生顶

替杨贵妃在马嵬坡被杀了,杨贵妃又度过东海到了

日本

在南宫博的《杨贵妃外传》和渡边龙策的《杨

贵妃复活秘史》中,都是这样的描述,说杨贵妃是

被人代替而死,或是她上吊后又恢复了元气,最后

在遣唐使的帮助下,才到达了日本。倘若杨贵妃是

被别人代替而死,那下葬的人又究竟是谁,史料明

确记载,贵妃死后用紫色被褥将其草草埋葬,难道

埋葬的是一个顶替她而死的人。

这些推断似乎在情理之中,但是就算有人代替

贵妃去死,在唐朝海上交通好不发达的情况下,杨

贵妃如何能顺利的逃到日本呢现今的人对当时的条

件下如何飘洋过海是丝毫都不能想像的。

而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史料中最翔实的航海

记载就是东渡日本的鉴真和尚,他前后历经11年,

经历了5次的失败,屡遭磨难,才终于到达日本。可

想而知在那样的艰苦条件下,杨贵妃想要逃到日本

究竟有多大可能性呢?

《迷失的踪迹之杨贵妃》片中截图

采访刘教授(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唐朝时候

,中日之间的交往,非常频繁,据记载,包括非正

式的有十六七次甚至十八九次的遣唐使,至少能够

落实的也有十五次,在唐朝不到三百年的时间里,

那么经常有日本人来,来得规模最大的盛唐时候的

使团达到五百多人,将近六百人,最多一次五百九

十多人,是很大的一个规模,一般它来的船,一般

是三艘四艘船,所以一般的船里载的能达到一百多

人的规模,所以那个时候是日本的造船在唐朝也比

较发达,当然,唐朝的官船可能比他们还要发达,

因为在广州有驶舶使,就是对阿拉伯世界整个贸易

,大量的中国瓷器出去,那个船是非常大的,所以

从这个航海技术,从造船技术,从船的本身的交往

的规模应该(杨贵妃出逃日本)是没有问题的

这是唐朝时日本遣唐使船图,唐朝有记载的十

多次遣唐都是乘坐这样的船来往于大唐和日本之间

。日本古称倭国。在唐代时才改称“日本”,据史

料记载,这样的遣唐船可载一百多人,

日本遣唐使人员会在日本博多集中起来出发,

到达唐朝的明洲扬州和苏州就可以到达大唐的首都

长安。日本有十几次的遣唐经历,最多的遣唐人员

有五百多人,分三四艘船。

就算这样的遣唐使船能到达日本,在兵荒马乱

的大唐杨贵妃可以在哪个港口登船呢。据中国古代

交通史记载,当时唐玄宗逃到了四川,随后还有逃

走的留学生,遣唐使等,杨贵妃一定会选择相反的

方向,可能到了武汉,经长江下流,有三条路线,

一个是扬州,一个苏洲和明洲,可能在此三个地方

登船,最后经历数日到达日本的“山口久津”杨贵

妃到达日本的村子就是日本的山口久津县,后来以

杨贵妃之乡而闻名。

这样的推理似乎是可行的,但这也是后人的猜

测,在当时危急的情况下,杨贵妃就算能幸存下来

,她能怎样脱离大唐吗?当时要将她置于死地的四

军,都是受太子李亨也是后来唐肃宗的指派,已经

成为皇上的肃宗怎么可能容忍杨贵妃逃离大唐呢据

史料记载,杨贵妃死后,唐肃宗拒绝将贵妃纳入后

宫名列之内,如此看来他们之间有极深的仇恨

就在逃亡日本的传闻在民间炒得沸沸扬扬时,

有关贵妃得下落,又传出了一种新得说法。

采访刘教授:很多的因素,促使人们愿意相信

杨贵妃是可以不死的,就是她要不死的话,这些理

由也是可以从逻辑上从推理来说是成立的,尽管没

有依据,那么这样的话,人们就相信她是没有死,

她应该是逃走了,那么逃到哪里去了呢,在唐朝的

国土上, 她不可能生存,以为后来肃宗控制局面以

后,他不能允许杨贵妃还在唐朝生活,自然日本是

一个很好的去处,而从当时的交通条件,中日交往

来说那个又是很现实的

采访严教授:至今为止,关于杨贵妃生死之事

,中国学者就提出疑问,但是没有描述她生存的潜

逃的路线,那么日本作品描写杨贵妃到达日本的这

样一个想像的事实,那么他们都认为杨贵妃是通过

东海交通到达日本的,那么这种东海交通的线路,

它是基于当时唐朝逐渐发达起来的遣唐使是有关系

的,在此之前,中日之间的交通主要是通过朝鲜半

岛来实行的,那是一个艰难的时间很长的一个通道

,那么隋朝后期通过东海,到了唐朝以后,日本就

连续向中国政府派出遣唐使。

这样东海之间就开始了政府之间的交通,所以

关于杨贵妃遣往日本的线路现在只有是通过东海的

遣唐使,她才能够到达日本本土,那么这个线路呢

,实际也是非常困难的,而且事实上估计杨贵妃是

做不到的,因为这个遣唐使,他间隔的时间非常的

长,在整个遣唐使到达中国的现在说法不一,有说

是十二次的,有说是十八次的,那么总而言之

胡说,杨贵妃在马嵬坡吊死在梨花树下。有诗为证:
马嵬坡下草青青,
今日尤存妃子陵。
题壁有诗皆抱恨,
入祠无客不伤情!

那只是白居易长恨歌的一种猜想而已.
当时群情激愤,她能活吗?

逃到日本只是一种美丽的传说吧了。我不认为杨贵妃逃到了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