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六中特级教师:古仁人为什么会“异二者之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8 20:31:44
课文以诗一般精练的语言,描绘了不同天气中的洞庭景色。又用写与抒情紧密结合的方法,描述了迁客骚人的种种“览物之情”。想一想:古仁人为什么会“异二者之为”?

帮忙。谢谢
岳阳楼记.课后练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现代汉语的意思是:我曾经探求古代有德行的人的思想,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所说的两种心情。古仁人:古代有德行的人。异:不同。二者之为:指前两段的“悲”与“喜”。
语出范仲淹《岳阳楼记》。“古仁人”之所以会“或异二者之为”,是因为他们具有超乎“悲”与“喜”这两者之上的一种更高的理想境界,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感物而动,因物悲喜虽然是人之常情,但并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古代的仁人,就有坚定的意志,不为外界条件的变化动摇。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不改,即“进亦忧,退亦忧”。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译:我曾经探究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跟上面说的那两种表现不同。
(求,探求。为,指两种心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