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电气公司:《黄河大合唱》在抗战时期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激励作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6 07:58:53
请回答我好不好

《黄河大合唱》热情讴歌了中华民族渊远流长的灿烂历史,赞美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展示了一幅全国人民英勇抗日的壮烈图景。
她的诞生,一如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充满激情。
起先是在1938年,抗日战争第一年里,在一次船渡黄河壶口险峡的惊心动魄中,诗人光未然(即张光年)与抗战演剧队第三队一起,被黄河的澎湃汹涌与一曲船夫号子的雄壮激越所震撼,创作出壮丽长诗《黄河吟》。他到了延安后,1939年初,正在鲁艺当音乐系主任的冼星海听到了这首诗,连声叫好,当即表示要谱成大合唱:“我有把握写好它!”
怀着对国家时局的满腔热血,灵感与激情澎湃而出。冼星海把自己“关”在土窑洞里,夜以继日,6天谱就《黄河大合唱》。那6天里,每天早上光未然派人去探问晚上熬夜的成果,而每次必能带回一支新曲。就这样,一部抗战时期被公认为最优秀、最雄伟、最激励人心的大合唱,在革命圣地延安诞生了。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黄河大合唱》唱出了国家的痛、民族的恨,唱到了我们的心底里。

,《黄河大合唱》的气壮山河,就在于它契合了那个时代整个民族的强烈脉搏。
1939年的中华大地,侵略者铁蹄肆虐。神州儿女,骤逢1937年“七·七事变”,连遭北平失陷、天津失陷,炮火中不屈抗争。历经1937年淞沪会战的坚守、1938年武汉会战的抵御,在1939年左右,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进入了中共中央《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与毛泽东《论持久战》所阐述的“战略相持”第二阶段。在这样一个时刻,一部《黄河大合唱》激发起神州大地既悲且壮的民族底气,发出民族的吼声:中华不屈,中国不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