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光伏扶贫:多哈发展回合启动的背景及主要议题是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6 07:23:44

首先我们请专家先谈一谈“多哈回合谈判”的历史背景。

  中方谈判代表:今年7月20日-31日,WTO总理事会及会前多双边磋商在瑞士日内瓦举行。这轮谈判是继2003年9月坎昆会议失败后WTO最重要的一次谈判,目标是完成坎昆会议没有解决的问题,即就WTO多哈发展议程下一步工作确定谈判框架和基本要素。经过艰苦的马拉松式谈判,WTO终于在8月1日凌晨就农业、非农产品市场准入、服务贸易、贸易便利化和发展问题达成框架协议。

  多哈发展议程是继乌拉圭回合之后,WTO发动的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2003年的第五届部长级会议(坎昆会议),由于各方分歧严重而破裂,多边贸易体制陷入了危机之中。

  坎昆会议后,多哈发展议程谈判实际上一直处于停滞状态,美、欧指责发展中国家应为坎昆会议的受挫负责,美国甚至威胁将把注意力从WTO转移到双边和区域合作。这种强硬立场使美国推动多边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形象受到损害,在发展中国家纷纷表示愿意努力恢复谈判进程的情况下,美国受到世界舆论的压力越来越大。此外,对美而言,区域和双边自由贸易安排毕竟有其局限性,无法从根本上替代多边贸易体制的作用。同时,推动包括农业在内的贸易自由化符合美自身利益,美、欧就农业问题达成妥协只是权宜之计,美国还是希望推动多哈发展议程谈判按照其原来的设想取得进展。在此情况下,从自身利益考虑,美、欧对恢复谈判的态度是先冷后热,从坚持坎昆会议上的僵硬立场到调整策略,重新为谈判恢复展开斡旋。2004年1月11日,美国贸易代表佐立克致信各WTO成员部长,提出不要让2004年成为“失去的一年”,呼吁各方为推动多哈发展议程谈判而共同努力。

  美国在多哈发展议程谈判开始时在农业问题上的立场较为激进,但在坎昆会议前与欧盟进行了妥协,遭到主张农产品自由化的WTO成员的抨击,称这一妥协毒化了谈判空气,以“20国协调组”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最强烈的一个要求就是应就最终取消出口补贴确定期限。坎昆会议后,美国明确提出赞成就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确定最后期限,这表示美将回到2002年的较为激进的立场,也标志着“美、欧农业联盟”的解体。同时,美国一方面向发展中成员示好,一方面试图加以分化,表示愿意给予发展中国家特殊和差别待遇,例如在农业方面明确提出应有一个方法处理发展中国家非常有限数量的特殊产品,在非农产品方面公式减让和部门减让上对发展中成员显示一定灵活性,在服务贸易方面表示争取在发达和发展中成员有共同利益的部门取得较大进展。同时要求经济发展能力较强的发展中成员应进行大幅的市场开放,且特殊和差别待遇条款不能自动适用于所有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那些在某一部门“极具竞争力”的国家。

  欧盟在坎昆会议受挫中失分最多,虽然欧盟在农业和新加坡议题上做出了一定的让步,但并未换取其他成员作出相应的反应。欧盟在坎昆会议后表示要求对多边贸易体制进行反思,并一度表示其在坎昆会议上的出价不再有效。但欧盟十分清楚,长期维持这种强硬立场不符合其利益。一是欧盟是多哈议程的主要倡导方,为谈判的启动投入了大量的政治资本,欧盟希望借重WTO与美国争夺世界经济的主导权,多边进程长期受阻不符合欧盟利益;二是与美国侧重市场准入相比,欧盟相对而言更希望在有关规则的谈判中反映欧盟的利益,欧盟已将其关注的贸易与环境、新加坡议题等新议题列入谈判议程,谈判陷入僵局使其无法在这些领域实现其目标。因此,经过几个月的内部讨论后,拉米于2003年12月2日提出了欧盟新的立场文件,在一些具体议题上表现出灵活性,对欧盟的立场做了调整,重新承诺致力于多边进程,这一立场文件得到其成员部长和欧洲议会的支持。同坎昆会议期间欧盟立场相比较,欧盟的新立场有以下几点:在新加坡议题上采取灵活的态度。欧盟正式表示可接受将所有新加坡议题与一揽子谈判脱钩,各方采取自愿参与方式进行谈判,谈判结果也可有选择地适用。建议先就贸易便利化和政府采购透明度进行工作,但不同意将任何议题从WTO中“放弃”。这一立场与以往欧盟要求全部启动新加坡议题谈判有了一定的灵活性,但与发展中成员,特别是发展中成员核心集团的要求(仅就贸易便利化模式问题进行工作,放弃其他三个议题)仍有较大差距。在其他欧盟关注的议题上降低期望值。欧盟在贸易与环境、葡萄酒和烈性酒的多边通报和登记制度等谈判受到来自美国等发达成员和多数发展中成员的抵制,谈判进展一直缓慢。在欧盟新的立场中,欧盟仅对这些议题表示了笼统的关注,立场相应软化。但是,在要求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方面,欧盟和美国的立场是一致的。在农业问题上欧盟一方面重申愿意在发展中成员感兴趣的一些产品上取消出口补贴,另一方面有将其让步与其他成员的让步挂钩;在非农和服务贸易中继续强调必须实现大幅的市场准入,特别是发展中成员之间应该大幅降低市场准入门坎。 而对于发展中成员关注的实施和特殊和差别待遇问题,欧盟未做实质性反应。此外,欧盟提出,应该考虑给予最不发达成员自由的市场准入,意在在发展中成员之间制造矛盾,以转移其在开放农业市场上承受的压力。

  坎昆会议后,很多发展中国家表示支持尽早恢复多边进程,并拒绝美、欧的无端指责。2003年10月,在泰国的推动下,APEC贸易部长呼吁在德贝斯案文基础上重新启动谈判;非洲集团在开罗部长会议上也呼吁尽快恢复谈判;拉美成员部长们也在集会时表示支持谈判尽快恢复。

  发展中国家针对美、欧在坎昆会议前组成的农业联盟而成立的“20国协调组”,多次表示希望加紧工作推动谈判取得进展;重申了“20国协调组”愿意为多哈回合、特别是农业领域的成功做出贡献。

  在各方均对推动多哈谈判表现出积极的意愿后,争取在2004年7月底就主要议题达成框架协议,逐渐成为WTO成员努力的目标。

  问:多哈回合谈判的内容有哪些?各方的立场和主要分歧是什么?

  答:总起来说多哈发展议程的谈判涉及三方面问题:第一是发展问题。第二是市场准入问题,如农业、非农产品和服务贸易领域的市场开放,取消各种限制和壁垒的问题。第三是修改和制定规则的问题,如关于反倾销、反补贴规则及争端解决机制规则的修改和完善、对区域自由贸易安排规则的完善、对环境保护以及对可能启动的“新加坡议题”规则的制定。

  欧盟是这轮谈判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它对环境及“新加坡议题”方面规则的制定极为重视,志在必得。各个领域尤其是非农产品和服务贸易的市场准入也是欧盟要力争达到的目标。日本、韩国、瑞士、挪威等国与欧盟的立场比较接近。美国的重点在各个领域的市场准入,它特别强调在这方面一定要达到高标准。它在农业补贴方面与欧盟一样是被重点批评的对象,在规则制定方面并不积极。但它表示如果在市场准入方面能有大的改善,就可以考虑在农业补贴方面作出改革,并在规则制定方面表现得更为积极。

  “凯恩斯集团”认为农业是这一轮谈判的核心议题,在农业问题上如果没有进展,其他议题将不会有什么积极成果。它们强调在农业谈判中的三大支柱(市场准入、出口竞争与国内支持)都要达到高标准,要彻底改变国际农产品贸易严重扭曲的状况,促进国际农产品的公平贸易。

  由于美国在市场准入方面与“凯恩斯集团”的观点比较接近,因此“凯恩斯集团”重点抨击的对象是欧盟和日本等农业补贴严重的发达国家。该集团对其他议题的立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谈判的进展情况。

  印度、肯尼亚、南非、巴西和中国等发展中成员,关注发展问题及发达国家的农业补贴问题。它们强烈要求改变目前在WTO内存在的不平衡状况,要求改变对发展中成员特别是最不发达成员的待遇,对美国阻挠知识产权和公共健康问题的解决提出强烈批评,对欧盟、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的巨额农业补贴表示强烈不满,要求在新一轮谈判中认真解决这些问题。如果上述问题得不到妥善处理,很难指望发展中成员在市场准入、环境和“新加坡议题”上作出让步和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