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万汇浩然企业集团:怎样与陌生人沟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8 04:03:56
我是一个非常内向的女孩,也不是没见过世面,在外面念了两年学,毕业后在就在那锻炼了两年,换了好几份工作,促销员、业务员。因为我的学历不是很高,象这些工作都是需要与人沟通的,我知道自己的性格不适合这些工作但我还是硬着头皮去了。遇到顾客还没说话脸就先红了,之前是这样,但几个月过去了,也许漫漫适应了,脸是不红了,可和顾客说不了两句就没话了,脑子就一片空白,那种场面很尴尬的,有时候,心理想些什么但不会表达,不知道如何把意思表达的更好。两年的时间虽很长但过的也很快,结果我还是没练出来。

个人觉得: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保持心态自然,表现大方,无论对方是什么人都要注意对对方的尊重。因为不熟悉,所以若要不冷场,基本刚开始都是一问一答,注意提问的语气,方式和内容。语气自然;方式婉转;内容避免敏感话题(若对方提出,要留意对方的观点,注意自己的回答方式),最好以休闲,娱乐为主。

建议从兴趣,爱好入手!找到了共同点,就有了共同话题,就有了更多交流的机会,就越来越熟悉,就不再陌生了!!!

个人拙见,仅供参考!!!

我看了别人给你提的意见,我个人觉得,这些并非能给你有所提高,主要原因和你的家庭有关系,你应该学会向父母倾诉,和他们沟通,他们永远会鼓励你的!人是锻炼出来的,我也一样,上小学的时候,就是老师眼中不爱说话,很安静的孩子,可是现在的我,敢说、敢做、不要怕别人对你的看法,只有你敞开心扉,相信你自己,你才能真正得到锻炼,不然就是再过二年,也未必能独挡一面
我教你一个办法
当你下次再和别人说话,感到没有话可说了,你就向他微笑,他会很理解你,找话题来让你回答,慢慢的你会变得开朗爱说些。(这个方法不能老用,也不要在一个人身上经常使,因为他必竟不会总包容你)

对付没话说的情况的方法:
在和别人说话的同时,内在也要和自己说,也就是自言自语,再从自言自语的东西里面挑那些能说的说,不能说的就是那些说出来要得罪人的话。
这样就是三个人同时说话了,两个自己,一个对方,自然就多了很多话。如果你能复制出来更多自己,就需要更多训练,这样你的话将会更加得体。
加油吧~~~

其实我以前也是和这样子的.在外面根本就不敢怎么说话.但我有一个好朋友她刚好和我性格相反很开朗,就经常带我出去玩,经常是一大帮男孩子,只有我们二个女孩子,刚开始也不敢说话的不知道说什么好,别人问一句一答,慢慢的就不会了,就要就会自己想办法去适应那个场合环境.像你所说的做过促销员、业务员还是没练出来可能是你自己个人的问题了,别人是帮不了你的。要看你自己想不想改变你自己。

我自己说不好,找了篇文章,希望对你有用,祝你早日突破性格阻碍,实现成功目标!

沈坚:怎样和陌生人说话

阅读次数:1641
来源:钱江晚报 时间:2005-12-12 09:05:58

--------------------------------------------------------------------------------

编者按:一个中国人与陌生的法国人相遇,该如何与他交流?中国人习惯性地寒暄:“今天你的衣服真漂亮!”法国人却可能认为这冒犯了她的私人领域;中国人闲扯说荷花真漂亮,冰清玉洁。法国人却疑惑:荷花与清洁有什么关系?他并不了解“出淤泥而不染”的典故;中国人伸出拇指和食指说家里有八口人,法国人却以为只有两口……

文明的差异与对话也有点类似这样。文明之间存在差异,如果没有差异就用不着对话;而对话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为了求同存异,从指向上说是希望消弭差异,然而差异真能完全消弭吗?文明差异是否具有永恒性?

深谙欧洲历史的沈坚从美索不达米亚文化说起,将古老的西方传说与现代社会纵横对比,何尝不是让我们进行了一次与文明的对话?

第一部分:为什么我们无法和陌生人说话

“文明”是从西方引入的概念,原意为“城市”或城市市民的生活状态、生活条件和权利等。最早的文明是单数形式,因为将它看作是相对于野蛮而言的一种状态,它是一种过程。用一般的观点看,不论哪个国家的人都要从野蛮走向文明。然而文明研究引入历史的视野以后,人们给文明制定了一些标准:城市和文字。文明引伸为“有组织性的社会生活状态”或者“文化实体”,它们存在着多种表现形式,复数文明概念的引入,也就引入了文明差异的观念。

世界上有多少文明,莫衷一是。美国学者亨廷顿总结前人的概括,现存的文明应该还有七个或八个(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丁美洲文明和非洲文明)。

文明在诞生之日就有差别

埃及文明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同为原生的文明,可埃及的人生观(中王国时期除外)是泰然处世,顺乎自然,不大受比较浅薄的迷信观念的约束。美索不达米亚的人生观则是阴郁、忧心忡忡;埃及人相信长生不老,重视尸体的保存和陵墓的建造,用很多精力来准备将来的生活,但与之同时的美索不达米亚人却是只顾眼前,对在阴间的祸福不抱多少希望。两种文明对待妇女的态度也不一样。古埃及妇女既可拥有财产,也可继承财产,而且可以经商,甚至可以挑选自己的配偶,继承王位;而两河流域的妇女就没有这么幸运,她们屈从于男子,丈夫可以随便休妻,甚至发现妻子有过错还可以处死妻子。

所以文明在诞生之日起,就存在着差异。类似的例子还有:美国人大部属盎格鲁·萨克森人,与英国人同种,但美国人与英国人性格的反差却非常明显,英国人严谨、庄重、内敛,美国人大胆、自然、开放。

同为原生的文明,为什么存在差异?我们常常将文明的差异归于不同的民族,这当然是文明差异的重要原因,但不完全是这样。

中国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造成文明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地理环境。埃及由于尼罗河的定期泛滥而不必去征服自然,在他们的处世之道中充满了顺从自然的思想,由于这种顺从自然的乐天思想,埃及人乐观,同时由于尼罗河的循环泛滥,埃及人相信死而复活,于是有了相关创造:金字塔、木乃伊、壁画、雕塑等。两河流域不太平,泛滥无期,须兴修水利,抗击洪水,因此有了大洪荒的传说,充满现世享乐,因此有了《吉尔加美什史诗》。

文明的差异还来自各种文明因素的不同组合(配置)。

比如我们讲的仁义礼智信,与西方骑士规范(chivalry)非常相像。但由于这些规范的侧重点不同,也就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比如伊斯兰文明中不乏科学探求,而且曾经是航海和经商的能手,但这些因素由于不同的组合却没有发展起西方那样的文明,就是由于配置的问题。西方文明中有集体主义的因素,东方文明中也有个人主义的因素,其比重不同就呈现出差别。

全球化并未消除文明差异

全球化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于是有人疑问,在这个人人都熟悉汽车、手机、电脑的时代,会不会最终消除文明差异?

应该说,文明的差异是此长彼消的。比如日本的和服来自中国唐朝,而中国的中山装则起源于日本近代的学生装。全球化有可能影响文明的差异,但会不会从文化多样走向单一?回答并不简单。

文明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在物质文明的层次和科学技术层面,这种趋同性表现得最为强烈,汽车、计算机、现代化的通讯工具、高速公路、电视机和音响等等,全世界都几乎千篇一律。第二个层次在管理和制度这一类功能文化以及一些艺术形式的层面上,可以移植,但会严重走样。比如民主制度东方的和西方的就是不同。第三个层次就是精神、意识和心理等纯文化层次,虽然有变化,但只影响少部分人。

一些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和行为方式是极难改变的,比如东方从家长制衍生而来的威权主义,重视现世生活的处世态度,传宗接代望子成龙的观念等。而正是这深层次的东西,决定了文化通过交流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趋同时,并不能完全消除文化的特性。

此外,全球化本身也造成了另一种自身文明的保护倾向。当大量海外游客到中国旅游和访问,他们对中国最感兴趣的不是中国人引以为豪的现代建设成就,不是高楼大厦,而是最富中国民族特色的东西。人们这才意识到“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开始有意识地保护具有民族特点的文化。周庄、云南丽江就因此而重生。

全球化加深了对本土文化价值的认识,促进本土传统文化的保留和复活。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的价值,在没有交流和没有比较的情况下是很难作出正确判断的。在封闭的情况下,我们只能作纵向的比较,只能认识到文化价值的古老和悠久性,但对它的独特性却缺乏足够的认识。而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文化的交流,民族价值中的独特性显露出来,反而更能造成保护民族文化的自觉行动。

第二部分:谁阻碍了我们与陌生人说话

正因为文明差异无法消除,所以我们需要对话来相互了解,建立互相尊重和信任的关系,消除冲突。然而就如陌生的中国人和法国人交流,似乎总那么困难。究竟是什么在阻碍文明的对话?

语言的障碍

也许有人会说,有翻译不就行了?可翻译能解决所有问题吗?

不同语言中的词并不能一一对应,有些词在一些文明中有这些意思,在另一个文明中就不存在。比如西方的人文主义只有一个词,但在中国就出现“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等等,然后会出现不同的解释。

中国许多概念也难于译成西文,如“仁”、如“礼”、如“孝”、如“恩”、如“道”等。许多词汇经过转译和重造后,由于新词经过这个文明的改造,词义发生很大变化,如“封建”一词,在西方原来的语言中指的是贵族占有领地、国王权力不强的一种特种制度,它与专制是相对的,而到了中国“封建”与“专制”完全联系在一起,而且在“封建“的筐子里装进了太多的东西,如将包办婚姻、男尊女卑等等都归入封建的内容。另外,一些问候语和称呼,如“老张“、“老李”,还有“某公”等在英语中都只能译为“先生”或“太太”,分别时“好走,慢走,以后再来玩、路上小心”等都只能以“再见”一言以蔽之。

感知体系的障碍

除了口头和文字语言,肢体语言也是一种障碍。比如伸出舌头,有的文明中表现恐惧,有的则表示惊讶,或尴尬等,目光接触,在美国,人们在交流时总是看着对方,而东方人则往往回避对方目光,在美洲印第安人那里,注视长辈被认为是不礼貌不敬重。西方人捏紧拳头,翘起拇指的手势,在有些民族那里会被看作挑衅。大拇指与食指组成圆圈,在美国表示“OK”,在日本表示钱。

刚才说过,我们看到荷花会想到冰清玉洁,看到梅花会想到傲雪冰骨,这些外国人就很难理解。所以除了语言和文字以外,人们的感受和想象力也阻碍文明间的相互了解。有些文字的理解是要通过想象来完成的,由于不同的文明背景,受到家庭、社会和学校的不断教育和熏陶,不同文明间的人们会对相同事物有不同的感受,也可能会有不同的反应。

如美国人对有人说“请你原谅”会回应“当然”,因为他们比较直率,知道别人为何事道歉,也就接受道歉,而中国人则愿意采取较为迂回的方式,回答说“没事”,“没什么的”,客气地表示不存在值得道歉的事。不同的感知体系也会影响到对同一现象的解释,如大雪压断了树枝,美国人的通常解释是树枝太弱了,然而用道家的学说解释,可能是树枝太要强。

文化自我中心的障碍

所谓文化的自我中心主义,就是说,我们总是从自己的价值观出发去判断别人,总认为自己的文化是最好的、最先进和最标准的文化。

比如西方人与日本人打交道时,就往往感到困惑,这种困惑来自东西方不同的时间观。在西方人眼里,时间就是一列飞驰的火车,人们应该全速奔向预定的地点,所以有一种紧迫感;而日本人却将时间看作是一种循环,时间的列车在特定的时间可以缓慢和重复地驰过同一个地方。因此在谈判中,日本人经常利用拖延时间来达到目的。他们有时在谈判时保持沉默,静坐并伴以眼睛低垂,或站起身短暂地离开一下,或者低声地与他身边的伙伴交谈。西方人根据自己的时间取向认为,日本人可能没有理解他们提出的要点,或者不太同意西方人的理由,因此需要进一步说明。这种假设最终使得西方人匆忙地重复解释,甚至当场对条件作出修正和妥协,结果有利于日本人。

文化中心主义的观点在某种情况下,对特定人民和特定地区来说它有利于培养民族感情和民族自豪感。但在文明对话中,过分地强调自我中心观点,就无助于文明的对话,有时甚至还可能吃亏。

空间隔离和时间的障碍

张艺谋是很有名的导演,可这些年一直有人质疑他的影片歪曲了中国人的形象。在较早的时候,法国人了解中国主要就是通过一些电影,特别一些反映落后乡村的电影。因此法国人最初的中国人形象就是贫穷的、落后的、不够文明。当我们的留学生出去时,还常常问你们家里有没有电视啦等等,这样的问题。

所以说,空间隔离使文明的持续接触和交流成为困难,因此也造成在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沟通。因此,造成信息量的不充分,往往以偏概全。回头想想,我们对非洲的印象和对印度的印象何尝不是如此?泥泞的路,瘦骨嶙峋的人,洪水干旱,衣不蔽体……

与此相联系,成见和偏见也会阻碍文明的对话。我们常给一些人贴标签,“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谨”,“美国人随便傲慢”,“犹太人聪明”等等。真是这样吗?其中有些成见可能是完全荒谬的,有些可能基于部分真实。成见会阻碍人们对对象的进一步理解,偏见对文明对话的阻碍更大。否定性的偏见可以产生对他不喜欢的文明采取歧视、规避、攻击等反应。

第三部分:怎么学会和陌生人说话

要能进行顺利的对话,首先一定要了解对方的文化,这就需要学习其他文明的相关知识。当然学习和完全了解别的文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至少,我们必须对文化艺术、历史、哲学、社会组织、社会关系、语言、价值体系和技术发展水平作长期深入研究。怎么做好本身是一篇大文章。

但在学习中有几点建议,一是抛开成见:许多流行的观念可能全然错误或过于简单化。二是求同存异:人性都有相通的地方,寻求人的共性,是学习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杜维明先生曾经提出至少有五大共性,即人道、公正、文明(修养)、智慧和信任等。三是着重研究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语言是沟通的工具,也是文化的解码器。四是认识不同文明的价值取向:如社会与个人、家庭婚姻爱情、名利观等。

其次,我们需要以宽容的心态来面对对话。要承认文明的差异,以宽容的精神对待这些差异。为此,第一,要奉行价值观的相对主义。第二,克服自我中心,我们有悠久古老的历史,别人也有;我们有先贤哲人,别人也有;所有文明都对人类文明作出了贡献。第三,要懂得换位思考。第四,拓宽对话途径,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对话。由于空间的阻隔,我们往往难于掌握全面的信息。要弥补就要增加对话的渠道。多层次:官方的、民间的、旅游者、留学人员;多角度: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实践证明,多层次的开放交流可以促进文明的了解和信任。当V形、拦出租车等手势不再陌生时,文明的对话已得到一些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