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表jubile,rado最老款:宗教与中国的茶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5 11:01:20
字数3000左右
有10-15篇参考文献,要有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结论

论宗教文化对茶文化的影响
  云南保山地区茶叶学会许本荣
  宗教文化是相信并崇拜超自然神灵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是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
  在人们意识中的一种虚幻的反映。宗教观念的最初产生,反映了在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情况下原
  始人对自然现象的神秘感①。我国是茶叶的故乡,发现利用茶叶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几千年
  来,随着宗教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茶与各宗教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与宗教文化结下了不
  解之缘,成为适应各种宗教活动、斋戒、仪规的必须品,因而随之产生了相应的宗教茶文化。所
  以在中国乃至世界,宗教文化对茶叶的传播与发展以及茶文化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一)佛教文化对茶文化的影响
  中国佛教是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从印度传到中国.此后,佛教教义逐渐同中国
  传统的宗教观念、伦理相结合,并吸收了大量的儒家和道家思想。到了唐代以后正宗的佛教学
  说已基本上被汉化,且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因此,佛教不仅对中国哲学、文学、艺
  术和民间风俗具有深远影响,同时对茶叶的广泛传播发展、饮茶礼仪的形成也有较大影响。
  佛教的禅观之学(即禅学)包括“戒、定、慧”。其中是以“禅定”作为基本的修行方法。“禅”
  是“静虑”之意,“定”是指心专注一境而不散乱。但要“定、慧”必须坐禅。坐禅又要不食不眠。佛
  教徒认为“静坐效心,专注一境,久之可达到身心轻安,观照明净的状态”③。佛教历来提倡禁
  欲、禁酒,戒荤吃素;要人们忍受苦难以修来世,酒欲乱性。并且僧侣坐禅要做到“枷跌而坐,头
  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且又“过午不食”③。而茶汁性淡,醒脑提神,既符合佛教戒酒禁
  欲,忍受苦难的教义,同时又利于佛教修炼“禅定”。即适应僧徒坐禅时消除疲劳、放激精神、阻
  止磕睡,从而达到止息杂虑,安静沉思。另外,茶苦而后甘,其滋味本身在于自我品尝,而难以明
  示;再加品饮者的精神寄托,似乎就很容易进入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这也正符合
  佛教觉、悟、参禅明义之说和“涅盘清寂,超脱轮回”④的佛法主张。因此,佛家把茶叶视为“神
  物”,历来倡导饮茶。唐代封演《封氏见闻记》中云:“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
  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王昌龄的《题净眼师房》中也有“百
  鸽飞时日欲斜,禅房寂历饮香茶”的记载。由此可见,唐朝以前在佛家寺庵内茶事就已成为佛事
  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茶敬佛祖,以茶敬施主,以茶助禅功,已逐渐成了佛家习俗。佛院
  内外也大量种植茶树。故有“茶禅一味”之说。
  到了唐朝,佛教已进入空前的昌盛时期。随着寺院经济的迅速发展,在佛院内已经形成一
  整套非常注重形式的茶礼和茶宴。寺院内还专门设有“茶堂”、“茶寮”作为以茶礼宾的场所,备
  有召集饮茶的“茶鼓”,有专门煮茶的“茶头”和负责布施茶水的“施茶僧”,并且还贮备有自制的
  “寺院茶”。据《蛮欧志》记载:“待客以惊雷英(中等茶),自奉以董带草(下等茶),供佛以紫茸香
  (上等茶)”⑤。
  甚至,在一些寺院内还有专门从事“种茶制茶”劳动的僧尼。由于寺院生态条件优越,土壤
  适宜茶树生长,加之僧尼们的精心培育、采制,茶叶品质较佳。因而历史上的诸多名茶都原产于
  佛家寺院所在地。如全国有名、至今仍在生产的:福建武夷山的武夷岩茶、四川蒙山的蒙顶茶、
  浙江普陀山佛茶、江苏东山洞庭碧螺春”·…以及云南省大理感通寺的感通茶、宜良宝洪寺的宝
  洪茶、昌宁碧云寺的碧云仙茶、保山九隆山的太和茶及卧佛寺的卧佛茶、昆明太华寺的太华茶
  (现已失传),等等,都是出自佛门的传统历史名茶。并且,迄今在大理感通寺、宜良宝洪寺、昌宁
  碧云寺和保山五峰寺还残存有古老的大茶树。
  另外,据大量文献资料证明,茶树原产于云南西南部(也包括四川西南部)。迄今,在云南西
  双版纳南摇山、巴达,思茅邦威村和保山高黎贡山还残存干径超过100厘米,树龄达千年以上
  的古茶树。可见,茶叶的传播是从南向北,从西南向东南逐步传播的,而这一传播路线与佛教发
  展也有直接联系。早在公元前59年,辞赋家王褒在所著《憧约》中就有“烹茶尽具”、“武阳买
  茶”的记载。文中“武阳”即是位于今四川省成都以南彭山县的江口镇(原名武阳镇)⑥。由此可
  知,大约在西汉后期蜀地一带不但已兴饮茶,而且就有了茶叶市场。到了唐代,西南部饮茶之风
  已经相当盛行;而北方则饮茶者较少,后来北方大建寺庙、立佛像,南方饮茶之风受佛教文化影
  响才得以逐步北移。
  因此,可以说中国茶叶的发展和茶文化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和间接地受着佛教文化
  传播的影响。佛教茶文化是构成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道教文化对茶文化的影响
  道教文化是中国汉民族固有的宗教文化。“道教”一词最早见于东汉时成书的《老子想尔
  注》。道教是以神化了的老子所提出的“道”为基本信仰和教义。认为“道”生成宇宙,宇宙生出
  元气,元气构成天地、阴阳、四时,由此而化生万物。道教崇尚虚静自然,提倡清淡避世。这从老
  子的《道德经》至庄子的《逍遥游》都是贯穿这一思想。道教从修炼方法上分,有丹鼎和符篆两
  派。前者相信清修炼养可以归本还原,与道合一,成为神仙;后者相信科仪斋酿,符篆禁咒可以
  攘灾求福,役使鬼神⑦。在中国由于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因而道教文化的发生、发展不仅对
  中国政治、文化、教育、思想、民族生活等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对中国茶文化形成也打上了
  深深的烙印,并且还对日本茶道文化、韩国茶礼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
  道教主张修炼养生,“无死入至”超脱尘世,希求长生不死;所以用各种道术和吃长生不死
  之药求仙⑧。早期的道教由于科技落后所致,加之受“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的影响甚深,他们一方面积极探寻长生不老之药,一方面始终把茶叶视作“灵芝草”。因此在宫
  观庙宇中还有“名山必产灵草(茶)’’的口头禅。他们认为饮茶最能养心,养心即可实现人与自然
  美合而为一,进入“无我”意境,从而就能“长生不老”(按现在的说法即是延年益寿)。可见,茶在
  道家心目中是多么崇尚的珍品啊!
  道教修炼主要在于修心,修心在于主静。因为道家认为“静是产生智慧的根源”。司马承祯
  在《坐忘论·收心》中主张“学道之初,要须安坐,收心离境,住无所有,不著一物,自入虚无,心
  乃合道”。这与佛教的禅定方法有点类似。加之道教也有与佛教相类似的戒律,即“五戒”(不杀
  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而茶之清淡、性俭、提神益思、中正平和、超然空灵,有利
  信道者修炼达到“收心离境’,“静则生慧”之目的。所以,宫观道士也十分流行以茶享客,以茶作为祈祷祭献、斋戒,以及“驱鬼捉妖”的祭品⑨。不过,在历史上道教虽然经许多朝代的统治者提
  倡,甚至一些朝代把道教尊为第一宗教;在唐代尽管李唐统治者自认为是老子的后裔,但势力
  一直都远远不及佛教。据唐末道士杜光庭作《历代崇道记》中说;“唐以来,共有宫观(道教的庙
  字)一千九百余,道士一万五千余人”。只就人数来说,还不及佛教的二十分之一。。因此,道教
  对茶叶传播与发展的直接推动作用也远不及佛教的大。
  然而,需要说明的是道教对整个中国茶文化体系的形成影响,其间接的效应却远远超过直
  接的影响作用,并且是其它宗教不可比拟的。现论述如下:
  道教自东汉顺帝汉安元年(公元142年)定型化后,其道教的理论、仪规、戒律等虽然也吸
  收借鉴了佛教的一些东西,内容显得十分繁杂,但道教的核心思想仍是老子思想。。老子思想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这在社会各阶层人中几乎都能找到与之共鸣的东西。道
  教文化的特质就在于“静”。道教徒历来认为“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师,静则生慧,动则生
  昏”⑩。而茶自古须静品,且品茶正好能致人安祥平和、怡静轻松,使人的心灵静谧,消除杂念,
  刺激思维清晰,引导人反思人生,也即达到庄子所云“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的境界;让人
  去反思人与道(即整个宇宙)的关系。。这正是二者“静”的契合点使茶文化本质在道教文化精
  神中得以弘扬光大。这一点:不论是宫观道士的品茶礼仪,或是民间以茶祭祖拜佛,以茶祭天拜
  地的习俗,或是明代朱权《茶谱》中的茶道主要精神,还是近几年国内外兴起的“无我茶会”,乃
  至日本“和敬清寂”的茶道文化和韩国“和敬俭真”的茶礼文化,无一不闪烁着道家“静”(即崇尚
  虚静自然)的文化思想。综上所述,说明不仅中国茶文化,乃至日本、韩国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都间接地、不同程度地受到中国道教文化的影响。
  纵观中华几千年的文化史,道家思想在华夏农耕文明的传统文化中是占有举足轻重位置
  的。既然如此,那么道教文化自然也对历代不少文人学士产生了较深远的影响。而茶作为一种
  文化现象之所以能被历代文人学士广泛地接受并发扬光大,这也正是因为茶之淡泊、清纯、自
  然、朴实的品格与他们追求“淡泊、宁静”,崇尚“行俭、谦和”的道德观是相一致的。因此,从历代
  一些文人煎茶、品茶、咏茶的高雅意境中我们不难悟出:他们“清静无为”的追求,“超凡脱俗”的
  神韵,以及“崇尚自然,反朴归真”的茶艺礼规,点点滴滴,无不洋溢着道家气韵,闪烁着道教文
  化的色彩。并且,历史上有不少茶诗、茶画等也是道家学者在“无为而无不为”的矛盾中渲泄情
  感时留下的茶文化遗产。这对中华茶文化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无疑是起到了较大的影响。
  另外,道教对民俗茶文化也有广泛影响。早期的道教、佛教信奉者在学说上并不是分得那
  么清楚。他们之间经常相互吸收、摹仿⑩。故在教义、教规乃至戒律条文细节上也有相近的方
  面。佛教信鬼神、讲因果报应等迷信,道教也不例外。如:佛教宣扬“人们在世上作的‘莫”(思想、
  言论、行动)的影响是有前后内在联系的,今世做了好事来世就得好报,做了恶事就得恶报’,⑩。
  这与道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不到”是相通的。在中国由于经历了漫长的封建
  社会,以老子的道家思想为主体的道教文化对中国汉民族文化的影响较深,特别是对社会中下
  层的民众而言。而道家自古就把茶奉为“灵芝”或长生不老之“仙草”,因此用茶祭天祀祖或当作
  随葬品自然也有着悠久的历史。这可从前几年我国长沙马王堆(公元前160年的)西汉墓出土
  的随葬品清册中的“精、荀”(即茶、箱)竹简文和木牌文得到印证⑩。迄今在中国的大部分汉族
  区,用茶祭祖的风习仍然广为流传。有些善男信女信神拜佛常用“清茶四果”或“三茶六酒”祭天
  拜地,以求神灵保佑。特别在云南边疆茶区,人们每年时逢清明节、立冬时节都要用祖先生前的生活必需品“茶、饭菜”到坟墓前祭祖、烧香、磕头、焚寄纸钱,以表后辈对祖先的惦记之情,同时
  期望列祖列宗或已故长辈的亡灵早日投生,以少受阴间之苦。
  总之,千百年来道家崇尚宁静自然、清淡避世、中和守正的文化思想对华夏农耕文明的传
  统文化影响极其深远,这在炎黄子孙中几乎都能寻到共鸣点。而这种“共鸣点”正是与茶产生渊
  源关系的“粘合剂”。所以,可以说中国固有的道教文化是推动中华茶文化发展的主要内动力之
  一。它对中华茶文化传播、发展及体系形成的间接影响作用是首屈一指的。
  (三)伊斯兰教与茶文化
  伊斯兰教中国旧称“回教”,是七世纪阿拉伯半岛麦加人穆罕默德所创立的一种神教;七世
  纪中叶传入中国。“伊斯兰”是“顺从”之意。基本教义为“五大信仰”,其中核心是信仰真主;基
  本功修有“五功”;人伦之礼为“五典,,@。穆斯林(信仰伊斯兰教的人)认为修“五功”是为了尽天
  道,立“五典”是为了尽人道,二者互为补充。只有天道与人道都尽了,才算完成做人的义务。因
  此他们提倡“守正、自洁、行善、敬畏、坚忍”的道德观。伊斯兰教与茶也有着密切联系。现论述
  如下:
  伊斯兰教《古兰经》规定,准许人们吃一切纯净、对人有益处的佳美食物,禁戒污秽的食物
  (如禁止食猪肉、饮酒),禁止赌博、淫乱。伊斯兰教每年教历九月每个成年男女不分老少贫富都
  必须修“斋功”(即封斋)一个月。斋戒期间,每日从天刚破晓至日落时禁饮食、禁房事;但唯有茶
  叶例外。因茶叶性温和,能轻身解倦,有“不发”(抑制性欲)之德;在穆斯林眼里是清心寡欲、“纯
  净的佳美食物”。饮茶有利结合“封斋”戒除一切邪念,纯洁思想,一心向真主。而且通过“斋
  戒”可使教民学会节制、忍饥饿、磨炼意志,防止罪恶发生。因此,“斋月期间,清真寺内都预备茶
  点,方便教民在寺内开斋和封斋;夜晚灯火辉煌,如同白昼’,⑩。
  穆斯林按照教规平时每天都要做“礼拜”即修炼“礼功”。尤其是一些穆斯林老人奉行教规
  比较虔诚,克己守规。由于长期每天坚持做“礼拜”形成了“礼拜”与“饮茶”相衔接的一种生活习
  俗。这些老人把饮茶与做“礼拜”看作一样重要,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每天早晨起床
  洗漱后,首先是到清真寺做“礼拜”,当做完第一次“晨礼”回来后;第二件事就是饮早茶,以纯洁
  身心;并总结出“早茶一盅,一天威风”的生活谚语。特别是一些饮茶成瘾的穆斯林,傍晚串门闲
  坐,亲友叙谈,仍要人手一杯茶,边饮边叙,边聊天,海阔天空,直至茶味品饮淡,才肯离散。
  综上所述,说明穆斯林饮茶历史源远流长,其饮茶风习是随伊斯兰教文化的传播发展而形
  成的。
  然而,伊斯兰教饮茶又化的产生、发展除了受教义、礼规和斋戒的影响外,很大程度上还与
  民族地域所致而形成的生活习俗密切相关。
  中国穆斯林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及西北边疆的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吉克、塔
  塔克、柯尔克孜、撒拉、东乡、保安等民族地区⑩。这些地区大部分地处高原气候,农业生产以畜
  牧业为王,缺乏蔬菜。在这种“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环境下,自然形成了以食牛羊肉为主的膳食
  结构。而牛羊肉蛋白质和粗纤维含量高不易消化,且经常游牧在外,顶风冒雪,饮水不便;但茶
  叶正好具有消食、止渴、解腻等功能,同时还能补充人体所需维生素。由于长期的生活实践使这
  些地区的穆斯林深深懂得饮茶的这些好处,因此,饮茶在穆斯林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有不少穆斯林同胞还把茶看作比大米还重要,他们称茶为“茶饭”;并已形成“宁可三日无油盐,
  不可一日无茶饭”的饮茶习俗,就连走亲访友也常以茶叶作为馈赠礼品。另外,由于教规禁戒饮
  酒,因而在穆斯林地区对来往宾客历来都是以茶代酒敬献客人。这些地区的饮茶方法主要习惯
  饮酥油茶和奶子茶。但一些地方的穆斯林也有独具特色的饮茶方式与礼仪。
  在我国宁夏等西北一带的穆斯林尤以喝盖碗茶较盛行。穆斯林同胞常言“回民家里三件
  宝:汤瓶、盖碗茶、白孝帽”。。他们的盖碗茶主料是茶和糖,辅料有花生仁、红枣、核桃仁、柿饼、
  果干、菊萄干、构祀、桂元等,俗称“八宝盖碗茶”。在这些地方的回民对喝盖碗茶特别嗜好,喝盖
  碗茶可以不吃饭,而吃饭又离不开盖碗茶;并且由于对盖碗茶十分推崇,因而生活中把敬奉盖
  碗茶也作为待客的最高礼遇。可见,盖碗茶在这一带穆斯林的心目中是其它食品无与伦比的。
  这正是“金茶银茶甘露茶,顶不上回回盖碗茶”的真实写照。
  在云南省丽江、大理等地的一些穆斯林也有嗜好饮酥油茶的习惯。如永胜县一带的回民同
  胞经常吃饭都是用酥油茶作为菜汤;不仅居家如此,甚至有些机关食堂的早餐也是用酥油茶作
  汤菜.但云南回民的酥油茶与藏民的不尽相同,除了“茶、酥油、盐”主料相同外,还佐以妙香的
  糊米(面)、芝麻或核桃仁等。其做法:首先把茶(中低档绿茶)、米、核桃仁等分别在锅里焙妙香,
  然后捣细,最后加入食盐用酥油在锅里混炒片刻即可;待饮时再加水煮沸(有的还以椒、姜和烹
  而饮之)。若没有酥油即可用牛油或菜油代替,但这种非酥油配制的通常又叫“油茶”或“油盐
  茶”
  云南的穆斯林不论男女大多还有饮烤茶的习惯。烤茶又名小罐茶,因一般都用小土罐烘烤
  后直接往罐里沏水;由于罐小斟出的茶汁稠,味浓醉,收敛性强,饮后回甘;对消除口腔中牛羊
  肉的“擅味”极为特效。因此每天饭后饮烤茶在云南回民中相当流行,可谓比比皆是。“饭后一
  盅茶,能活九十八”几乎成了回民的一句口头禅。另外,每逢婚、嫁、丧事,当宾客光临时,主人向
  客人表示“欢迎”之意,首先奉上的也是一杯杯扑鼻而香的烤茶,在进餐过程中当客人快要吃饱
  前,主人还兴用盘托着小茶杯到每一桌席上去向客人敬一巡热乎乎的烤茶,以利帮助客人止
  渴、解腻、除擅;同时便客气道:“没什么菜,慢慢请!”或“招待不周,请多多包涵!”以表主人热情
  好客的一片诚意。
  注释:
  ①②⑦宋原放主编:《简明社会科学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lss4年版。
  ③曹工化:“‘茶禅一味’说献疑”,《农业考古》1991年二期。
  ④⑧⑩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史》第二册,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⑤王镇恒:“略谈中国茶与文化”,《茶业通报》1992年第三期。
  ⑥杜长惺:“《憧约》茶市何处寻?’’,《中国茶叶》1983年第五期。
  ⑨⑩《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业卷》,农业出版社1988年版,145^-146页。
  ⑩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史》第三册,人民出版社1969年版,96页。
  ⑩周启万:“茶与华夏宗教观”,《农业考古》1993年第四期。
  ⑩司马承祯《坐忘论·收心》。
  ⑩王建:“静:茶文化的精神”,《农业考古》1993年第四期。
  ⑩尹明等编《中国哲学史讲话》,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127页。
  ⑩谷昆:“茶与祭祀”,《中国茶叶》1990年第五期,34页。
  ⑩⑩王志远主编《伊斯兰教文化百问》,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年版。
  ⑩江涌:“宁夏茶俗”,《农业考古》1993年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