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路基础pdf杨素行:孔子在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这种主张是什么意思?谁能具体结实一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15 17:36:25

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有权受教育.因而也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当官的资格。但到了孔子的时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都在下移,这就为私人办学提供了机会。孔子正是抓住了这一机会,开始了其创办私学的职业生涯,希望通过兴办教育来培养“贤才”和官吏,以实现其政治思想。在教育的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7]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本义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孔子的弟子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不同国度,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孔子吸收了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入学,还欲居“九夷”施教,就说明了后一点。孔子弟子中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如南官敬叔、司马牛、孟懿子,但更多的是来自平民家庭的,如颜回、曾参、闵子骞、仲弓、子路、子张、子夏、公冶长、子贡等。而平民教育更能体现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实质。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8]的人性论。“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认识,孔子才作出了“有教无类”的决断。

“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如何理解"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是孔子最先提出来的一种教育主张,这句话出自《论语·卫灵公篇》。东汉学者马融对这句话注解说:“言人所在见教,无有种类。”意思是不管对哪一类人都给以教育。
据《史记》记载:“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这个故事说的是:子路生性粗鄙,好逞强斗勇,志气刚强直率,曾经戴着公鸡的羽毛,佩着公猪的牙齿等示强之物,侮辱过孔子。孔子就设礼乐,慢慢引导子路。子路终于穿着儒服,带着拜师的礼物,通过孔子的门人请求作孔子的学生。后来子路成为了孔门弟子中的大贤人。假如孔子因为子路侮辱过自己而不对他进行教育,那么社会上就会多一个粗鲁的人,而少一个贤人。可见,孔子的“有教无类”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我国教育史上也因此才有了孔门“弟子三千,贤人七二”的美谈。

孔子的学生中有贵族,如鲁国大夫孟懿子和南宫适都是孔子的学生,但更多的还是平民。据史料记载:孔子的弟子子贡是卫国的商人,颜涿聚当过强盗,子张是做马匹交易的经纪人。正是由于孔子的“有教无类”,才使得这样一些平民、商人,甚至于强盗,受到教育后成为了社会上的显达之士。

当然,孔子的“有教无类”的“类”,不只是表现在贵贱这一个方面,而是包括了其它许多方面。各种类别的人,不分地域、贫富、老少、贤愚,都是孔子施教的对象。孔子的学生来自不同的诸侯国,如曾子是鲁人,子张是陈人,子长是齐人,子游是吴人。颜路与颜回,曾点与曾参,父子都同时是孔子的学生。孔门弟子各有性格上的毛病,高柴愚笨,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鲁莽。正是由于孔门弟子各类人都有,所以南郭惠子问子贡:“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回答说:“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欲去者不止……是以杂也。”孔子讲学兼收并蓄,来去自由,所以人员很杂,而这一“杂”字正是孔子办学“有教无类”的生动体现。

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有其人性论上的根据。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意思是说,人的本性是相近的,但由于后天的环境和习气不同,所以表现出来的差异很大。既然人的本性都是相近的,教育可以改变人的习气,那么,好的教育就可以使不同的人都趋向于善。我们不应该因为某人表现出恶而不对他施教。

教育是不区分人的社会地位的。教育的平民化、普遍化主张。

有教无类就是说不论一个人的出身,财富,背景等如何,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