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工待遇:就业制度和就业环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9 07:43:21

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制度经历了“统包统分” -- “供需见面” -- “双向选择”-- “自主择业”等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一、大学生就业制度沿革
  (一)计划经济下的大学生就业制度
  在计划经济模式下,经济建设的任务是当作政治任务来完成的。
  作为经济建设的新生力量—大学毕业生,则是作为“新鲜血液”,由国家集中调配、统一分配,使用于国家最需要发展的工业领域及其他行业。
  1、建国初至60年代中期:
  1950年,国家提出对高等学校毕业生实行有计划的统筹分配。
  1951年发布的《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工作由政府分配”。
  这一时期毕业生分配工作的基本方针是“集中使用、保证重点、照顾一般”。初步形成了由国家负责按计划分配的制度。
  自1963年起,全国高校毕业生分配实行统筹安排,由毕业生分配部门在有计划、有重点地了解用人部门的需求和毕业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前编制分配计划。
  2.“文革”期间:
  1972~1979年的毕业生,是“文革”期间推荐入学的学生,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基本上是根据毕业生生源情况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配回来源地区或单位安排工作,称之为“社来社去”(指农村人民公社推荐的学生,毕业后回到推荐他的人民公社)、“哪来哪去”,国家只作少量调剂。
  3.恢复高考制度后:
  1977年恢复全国统一考试制度,从这一届起,又重新施行统一分配制度。
  1981年国务院批转了国家计委、教育部、国家人事局《关于改进1981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工作的报告》,对毕业生的分配确定在国家统一计划下,实行“抽成调剂、分级安排”的办法:
  1)教育部直属高校,是面向全国培养人才的,其毕业生由国家负责面向全国分配,主要用于加强重点,调剂质量。
  2)中央业务部门主管的院校,主要是为本行业、本系统培养人才,其毕业生原则上由中央各业务部门在本系统、本行业内分配。
  3)省、市、自治区主管的院校毕业生,主要由各省、市、自治区负责面向本地区分配。
  (二)改革开放深化后的大学生就业制度
  1985年5月,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改革教育体制的规定》,提出了改革大学招生的计划制度和毕业生分配制度的要求。从1986年起,将由国家计委主管的编制毕业生分配计划的工作,交由国家教委主管,促进了毕业生分配工作的进一步改革。具体内容如下:
  1、改变过去全部由政府部门少数人编制分配计划的办法,采取由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上下结合的方法编制分配计划。
  2、逐步改变落实计划的方法,开展“供需”见面的活动。1986 年,国家教委直属院校毕业生人数的80% ,由国家教委提出学校分给部门、分给地区的毕业生人数即“切块计划”,通过“供需见面”方式提出分专业、分用人单位的调配方案。其余20% 的毕业生,也由学校根据社会需求提出建议分配计划。
  3.“双向选择”与“自主择业”
  从1986起,国家教委逐步提出了《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并于1989年予以实施。在该方案中,提出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逐步把竞争机制引向高等学校。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此确定的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目标是: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由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高等学校作为就业工作的中介,主要为“自主择业”的毕业生提供服务。
  二、职业发展态势与就业观念及
  就业方式的变化
  (一)职业变迁和发展趋势
  1.社会职业种类越来越多:
  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职业的分化,职业已远远超过“三百六十行”。据有关资料介绍,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全世界职业种类就超过42000种,现在则更多。
  2.社会职业结构变迁的速度越来越快:
  从农业革命到工业革命经历了数千年,而从工业革命到新的产业革命,才200多年。在这200多年里,不断出现新的行业,且行业的主次地位变化也越来越快。工业革命时期,主要是纺织业;二十世纪,钢铁、汽车和建筑业先后超过纺织业;而电子行业从产生到发展并成为一个主要行业,只用了几十年时间。
  3.脑力劳动者职位在社会职位总额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据有关资料介绍,1960年美国的脑力劳动者占就业总数的43.3%,1997年上升到51.4%。在我国,脑力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大。
  (二)职业发展的特点
  职业在不断地分化、重组,新的职业层出不穷,传统的职业面临着消亡。
  第一、第二产业的社会职业以消亡变动和重组为主;第三产业正在迅猛发展,如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服务业、金融保险业、信息咨询业、租赁广告业、信息产业等。
  职业发展使大学生就业时面临一些新情况:
  1)劳动岗位中体脑混合且体力劳动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少;
  2)与传统专业绝对对口的岗位越来越少;
  3)劳动岗位的地域空间越来越小,行业特征不像过去那么鲜明;
  4)岗位所需的职业知识和技能更新周期加速,复合程度提高。
  复合型、通用型人才择业余地较大,
  对非专业综合素质的要求空前提高。
  (三)就业观念与就业方式的变化
  1.就业观念的改变
  传统的职业观念是终身从事一项稳定的职业,不断精益求精,直到退休。这种职业观念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没有职业的稳定,只有技能的稳定与更新。
  2.就业方式的改变
  长期以来,人们正规的就业方式几乎都是全日制,从将来的就业趋势看,除全日制工作方式外,各种灵活就业的方式将会迅速发展。
  高校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更多将成为“创业者”这一新观念在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上提出来,反映出知识经济时代职业流动和就业个性化的新趋势。
  第二节 我国大学生就业环境
  与就业制度现状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社会环境
  (一)市场经济竞争激烈
  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竞争十分激烈。劳动者素质的高低,要通过其对经济和社会的贡献来衡量。因此,经受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的考验,成为每个人都不可回避的选择。
  (二)多元经济共同发展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三)现代化建设任重道远
  20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21世纪用30~50年的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从现在起到2010年,是我国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
  (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
  知识经济的社会细胞已经出现并正发展壮大,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已经不是遥远的未来。为此,当代青年学生必须做好充分准备,以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二、学生就业管理体制和职责分工
  1、国家教育部主要职责
  2、国务院有关部委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
  3、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
  4、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责
  三、我国现行的就业制度
  就业制度是指国家关于人们合法获取就业机会、维护社会就业行为的根本规定。
  (一)国家公务员制度
  国家公务员制度基本原则是:
  1.公平竞争原则
  2.功绩制原则
  3.党管干部的原则
  4.依法管理原则
  (二)劳动合同制度
  1983年原劳动人事部发布《关于积极试行劳动合同制度的通知》,提出招用人员签订劳动合同。
  1986年,国务院发布了一系列旨在建立“劳动合同制”的就业制度的文件。
  1994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并决定自1995年起实施。
  (三)市场就业制度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才开始“流动”。
  从1995年开始,我国实行了市场就业制度。
  第三节 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现状
  大学生就业市场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而逐步建立的。
  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运作结果是就业协议书。确保就业协议书的法律地位是保证大学生就业市场正常运作的关键。
  就业协议书要经过鉴证和批准两道程序。对就业协议书的鉴证包括两个方面,即鉴证学生身份和鉴证就业协议书的合理合法性。
  鉴证学生身份是由学校主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对毕业生拥有权利的鉴证。例如定向生、委培生是无权参加自主择业活动的,学校就不能给予鉴证。在鉴证学生身份的基础上,才能对就业协议书合理合法性给予鉴证。
  就业协议书最终需要得到负责大学生就业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如省教委)的批准,这是为了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必要行政手段。尤其在当前社会人事、户籍等制度没有配套进行改革时,需要用行政手段保证就业协议的执行,以维护市场运作的结果。
  一、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类型:
  1)各高等学校的校内大学生就业市场
  2)校际联合的大学生就业市场
  3)省、市、区主管毕业生就业部门设立的地方大学生就业市场
  4)中央部门所属院校的行业大学生就业市场
  5)各大经济区的区域性大学生就业市场
  6)教育部设立的全国大学生就业市场
  二、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特征
  1.专门性,一种专门的人才市场。
  2.初次性, 初次就业市场。
  3.时限性,大学生就业具有一定的季节性。
  4.群体性,全国每年几百万名毕业生就业。
  三、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中介组织
  主要包括两种形式:
  1、国家、省、市级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2、各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四、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现状
  当今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其现状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需求不平衡:
  1)学科专业之间
  2)学历之间
  3)地区之间
  4)院校之间用人单位之间
  2.社会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提高
  目前毕业生就业形成了“买方市场”,就业竞争愈显,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标准越来越高,选择毕业生也更加理性。许多用人单位已将综合素质作为评价毕业生“实力”的主要依据和择人标准。
  综合众多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可以看出具有下列素质和条件的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1)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高尚的品德: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共产党员及诚实守信的毕业生。
  2)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用人单位特别欢迎事业心强、眼光远大、心胸开阔、具有强烈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人。而对那些最大的追求是实现个人价值,或刚到就业单位稍不顺心就“跳槽”者则表示极大的不满。
  3)具有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用人单位十分看重毕业生是否具有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
  4)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宽广的知识面:在就业市场上,学习成绩优良,知识面宽,综合能力较强的毕业生普遍受到欢迎。外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及其以上等级证书已是许多用人单位和一些城市接收毕业生的基本要求。
  5)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业意识: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总希望毕业生动手能力强,并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和经历。
  6)具有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依靠集体智慧和力量,越来越需要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7)身心健康者:身心健康是现代企业对人才基本素质的要求。
  3.就业竞争日益激烈:
  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原因:
  一方面大学生择业受毕业时间相对集中、选择职业时间较短的影响。
  另一方面,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施,毕业生的数量不断增多,而社会的有效需求却在短期内增加有限,因而就业岗位有限,就业压力增大。
  4.以学校为基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基本形成:
  以学校为主体的就业市场,由于学校与用人单位常年保持较密切的联系,供需双方专业较对口,学校的中介作用可以得到充分发挥等,这样就使得学校的就业市场签约率较高,市场的效益发挥较好,因其高效、可靠、真实、规范而受到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5.就业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完善:
  1)以学校为基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已经建立,并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了多方面的帮助、指导和服务。
  2)市场机制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愈来愈明显。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得以充分体现,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的择业氛围正在形成。
  3)毕业生就业市场正从传统的管理向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管理模式转变。就业指导的手段正在向信息化、网络化迈进。各高校积极创造条件,依托全国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站,为毕业生提供网上信息交流和服务。
  4)就业关系合同化。即无论企业、事业单位,还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只要录用毕业生,都必须签订就业协议,这从客观上反映了毕业生就业工作已进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