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工员工持股计划:急急1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9 20:05:39
古诗<观仓海>-曹操,<望洞庭湖张丞相>-孟浩然<望岳>杜甫,<饮湖上初晴雨后>苏轼这四首古诗的译文和作者资料.

观 沧 海①

  曹 操

  东临碣石②,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③,山岛竦峙④。

  树水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在其中。

  星汉⑤灿烂,若在其里。

  幸甚至哉⑥,歌以咏志。

  ◇注释

  ①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

  ②碣石:山名,在今河北省昌黎县北。公元207年7月,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山。

  ③澹澹(dàn):水波动荡的样子。

  ④竦(sǒng)峙:耸立。竦,同“耸”,高。峙,挺立。

  ⑤星汉:银河。

  ⑥幸甚至哉:庆幸得很,好极了。幸,庆幸。至,极点。最后这两句每章都有,与本诗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古诗大意

  东征登上碣石山,正好来观赏茫茫渤海的景象。大海被微风吹拂,海水是那样的动荡不定;海边山岛挺拔竦立。树林密密层层地生长着,遍山的野草长得丰满茂盛。冷清的秋风多有力,滔天的巨浪涌起。日月升沉,如同从大海的怀抱中出入;银河灿烂的光辉,好像从大海的心窝里放射出来。庆幸得很,好极了,于是作歌来歌咏我的志向。

  ◇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现安徽省亳县)人。东汉献帝建安初年,拜大将军,当丞相,后封魏王。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帝,故称魏武。他是汉末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喜用乐府旧题作诗,别出新意,写出语言质朴、民歌化的五言诗,并且成功地创作一些四言诗。风格慷慨悲壮。

  《步出夏门行》是《乐府诗》《相和歌·瑟调曲》的旧题,曹操以旧瓶装新酒。全诗四章,《观沧海》是第一章。

  曹操的《万里行》、《观沧海》等篇,抒发了自己宏伟的政治抱负,反映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壮。散文亦清峻整洁。遗箸有《魏武帝集》,已佚。有明人辑本,现在有人整理《曹操集》。

  <望洞庭湖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作者简介

  孟浩然,字浩然,襄阳人。少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常于太学赋诗,一坐嗟伏。与张九龄、王维为忘形交。维私邀入内署,适明皇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诏浩然出,诵所为诗,至“不才明主弃”,帝曰:“卿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与故人剧饮欢甚,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亦不悔也。张九龄镇荆州,署为从事。开元末,疽发背卒。浩然为诗,伫兴而作,造意极苦,篇什既成,洗削凡近,超然独妙。虽气象清远,而采秀内映,藻思所不及。当明皇时,章句之风大得建安体,论者推李杜为尤,介其间能不愧者,浩然也。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望 岳

  杜甫

  岱宗①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②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③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
  ①岱宗:泰山别名岱,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
  ②钟:赋予、集中。
  ③决:裂开。④凌:跃上。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河南府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因远祖杜预为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北)人,故自称“杜陵布衣”、“杜陵野老”、“杜陵野客”。青年时期曾漫游三晋、吴越、齐赵等地,追求功名,应试不第。唐玄宗天宝十载(751),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命待制集贤院。十四载授河西尉,不就,旋改右卫率府兵曹参军。杜甫困守长安期间,尝居城南少陵附近,自称“少陵野老”,世因称“杜少陵”。安史乱起,曾陷贼中。肃宗至德二载(757)四月,杜甫自长安奔赴凤翔行在,授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旋因疏救宰相房琯,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后弃官流寓陇、蜀、湖、湘等地,所谓“漂泊西南天地间”。其间曾卜居成都西郊浣花溪畔,人又称“杜浣花”。因代宗广德二年(764)剑南节度使严武表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两《唐书》有传。杜甫生当李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的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现实生活和社会矛盾,向被誉为“诗史”。他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诸体兼擅,无体不工,律切精深,沉郁顿挫,被世尊为“诗圣”。现存诗1450余首。有《杜工部集》行世。?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作者简介

  苏 轼
  (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嘉佑二年(1057年)进士。曾任杭州通判,又知密州、徐州、湖州政绩卓著。苏轼是北宋文坛领袖,建权了多方面的文学业绩,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开有宋一代诗歌新貌;苏轼的书法、 绘画皆善,在文学艺术各个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在中国文学史上极为罕见。 苏轼的词创造了多种风格除传统的婉约清丽外,他的词或清旷、或雄放、或凝重、或空灵,佳作极多,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佑二年(1057)考取进士。历任福昌县主簿、文理评事、殿中丞等。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杭州通判。转知密、徐、湖三州,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黄州,再徙常州。哲守即位,旧党执政,苏轼被召还朝,起为翰林学士。苏轼在新法推行时虽上书神宗表示反对,但对“裁减皇族恩例,刊定任子条式,修完器械,阅飞旗鼓”等裁抑贵族特权、增强国防力量的措施,却表示赞同。多年来作地方官的经历,使他对社会矛盾和新法的某些好处有进一步了解。这时司马光要废除一切新法,他则主张:“较量利害,参用所长。”反对执政大臣一意孤行。又因此受到旧党程颐的攻击。元祜四年(1089)出知杭州、后徙颖州、扬州、定州。八年,复行新法,时新党已变质,他又被贬至南疆的惠州、琼州、昌化等地。徽宗即位、遇赦北还,次年卒于常州。

苏轼,北宋中期的文学巨匠,所谓“唐宋八大家”之一。文艺才华颇高,散文、诗、词、书、画等,成就都很高。其词作多为怀古伤今,咏史咏物,说理谈禅,书怀言志,农村风光,抒情叙事等等,冲破了晚唐,五代以来词为“艳科”的旧框框,而容纳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扩大了词的领域。形式上力图不受音律约束,使词离开音乐而独立存在。许多词作豪迈奔放,慷慨激越,南宋辛弃疾继承并发展了苏词风格,形成了“苏辛”豪放词派。著有《东坡全集》一百多卷,遗留二千七百多首诗、三百多首词和许多优美散文。
参考资料:http://www.jshlzx.net/klh/3/369/text/3692104.htm观 沧 海①

曹 操

东临碣石②,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③,山岛竦峙④。

树水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在其中。

星汉⑤灿烂,若在其里。

幸甚至哉⑥,歌以咏志。

◇注释

①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

②碣石:山名,在今河北省昌黎县北。公元207年7月,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山。

③澹澹(dàn):水波动荡的样子。

④竦(sǒng)峙:耸立。竦,同“耸”,高。峙,挺立。

⑤星汉:银河。

⑥幸甚至哉:庆幸得很,好极了。幸,庆幸。至,极点。最后这两句每章都有,与本诗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古诗大意

东征登上碣石山,正好来观赏茫茫渤海的景象。大海被微风吹拂,海水是那样的动荡不定;海边山岛挺拔竦立。树林密密层层地生长着,遍山的野草长得丰满茂盛。冷清的秋风多有力,滔天的巨浪涌起。日月升沉,如同从大海的怀抱中出入;银河灿烂的光辉,好像从大海的心窝里放射出来。庆幸得很,好极了,于是作歌来歌咏我的志向。

◇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现安徽省亳县)人。东汉献帝建安初年,拜大将军,当丞相,后封魏王。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帝,故称魏武。他是汉末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喜用乐府旧题作诗,别出新意,写出语言质朴、民歌化的五言诗,并且成功地创作一些四言诗。风格慷慨悲壮。

《步出夏门行》是《乐府诗》《相和歌·瑟调曲》的旧题,曹操以旧瓶装新酒。全诗四章,《观沧海》是第一章。

曹操的《万里行》、《观沧海》等篇,抒发了自己宏伟的政治抱负,反映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壮。散文亦清峻整洁。遗箸有《魏武帝集》,已佚。有明人辑本,现在有人整理《曹操集》。

<望洞庭湖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作者简介

孟浩然,字浩然,襄阳人。少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常于太学赋诗,一坐嗟伏。与张九龄、王维为忘形交。维私邀入内署,适明皇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诏浩然出,诵所为诗,至“不才明主弃”,帝曰:“卿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与故人剧饮欢甚,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亦不悔也。张九龄镇荆州,署为从事。开元末,疽发背卒。浩然为诗,伫兴而作,造意极苦,篇什既成,洗削凡近,超然独妙。虽气象清远,而采秀内映,藻思所不及。当明皇时,章句之风大得建安体,论者推李杜为尤,介其间能不愧者,浩然也。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望 岳

杜甫

岱宗①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②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③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
①岱宗:泰山别名岱,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
②钟:赋予、集中。
③决:裂开。④凌:跃上。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河南府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因远祖杜预为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北)人,故自称“杜陵布衣”、“杜陵野老”、“杜陵野客”。青年时期曾漫游三晋、吴越、齐赵等地,追求功名,应试不第。唐玄宗天宝十载(751),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命待制集贤院。十四载授河西尉,不就,旋改右卫率府兵曹参军。杜甫困守长安期间,尝居城南少陵附近,自称“少陵野老”,世因称“杜少陵”。安史乱起,曾陷贼中。肃宗至德二载(757)四月,杜甫自长安奔赴凤翔行在,授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旋因疏救宰相房琯,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后弃官流寓陇、蜀、湖、湘等地,所谓“漂泊西南天地间”。其间曾卜居成都西郊浣花溪畔,人又称“杜浣花”。因代宗广德二年(764)剑南节度使严武表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两《唐书》有传。杜甫生当李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的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现实生活和社会矛盾,向被誉为“诗史”。他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诸体兼擅,无体不工,律切精深,沉郁顿挫,被世尊为“诗圣”。现存诗1450余首。有《杜工部集》行世。

百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