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科表演赛:如何学好初中英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9 21:23:28
最好从“听力”、“单项选择”、“句型转换”、“阅读理解”、“完形填空”、“作文”这几个方面中,选取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来说。谢!

如何学好初中英语

(山东 杜建平提供)

英语同汉语一样,首先是人们之间交往的工具,而不是一门单纯的学科。我们要做到的是to learn English itself而不是to learn something about English。也就是说学习的重点在于培养自己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不仅是了解一些有关语言的知识。谈到能力不外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在英语教学大纲中已有明确的规定。
1. 听:
<1>能听懂课堂用语,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2>能听懂教师用所学语言叙述课文内容的梗概或故事。
<3>能听懂基本上没有生词,浅于所学语言知识的英语国家人士的录音材料。三年制和四年制语速分别为每分钟90—100和100—110个词左右,听三遍,理解正确率达到70%以上。
2. 说:
<1>能就课文内容进行回答。
<2>能复述课文大意。
<3>能就熟悉的题材看图问答,说话等。
<4>能运用《日常交际用语简表》中的表达进行简单的交谈。
<5>在口语实践中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3. 读:
<1>能预习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查词典,能借助词典阅读难度相当于课文的材料,理解其大意。
<3>能独立阅读所学语言知识范围内的材料,生词率不超过3%。三年制和四年制阅读速度分别为每分钟40—50和50—60以上个词,理解正确率达70%以上。
4. 写:
<1>有良好的书写习惯,能用书写体,在单格本上熟练清楚地书写。大、小写;笔顺;连笔;词距;标点;符号正确。
<2>能听写与课文有关,结构简单,没有生词的材料。三年制和四年制语速分别为每分钟90—100和100—110个词左右(第一遍只能不写,第二遍边听边写,书写速度三年制为每分钟10个词左右,四年制为每分钟12个词左右,第三遍检查。)
<3>能笔头回答就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
<4>能在所学词汇,语法和句型的范围内造简单的句子,能仿照学过的题材和所给的范例写简单的书信、便条、通知等。
这里要说明的是,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是我们初中英语的总目标和要求,是我们经过三年学习应达到的水平,也是衡量我们英语学习的客观标准。然而语言的学习不同于其它学科,切不可忽视其交际性、实践性和长期性。这些方面佟裕功老师有理有例的经验之谈和独到的见解,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 交际性:
首先语言的产生完全是为了满足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需要,学习语言也需要在交际中进行。如甲了解某事而乙不知道,两人之间就出现了信息鸿沟,乙要跨越这一鸿沟就需要向甲发出询问,两人就在交往中建立了一定的联系。因此学习英语就应在解决问题的实际交往中进行。这种交往除口头外还可以是书面的,即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交往。进行交往的首要条件是创设必要的情景,也就是说语言的运用必须结合适当的时间、地点、环境以及说话人的姿态、表情等背景材料。同一语言现象在不同的场景下,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内涵。 如:
<1>I can't find my bag. Who has taken it away?
<2>Your head feels hot. Have you taken your temperature?
<3>I think you've got a cold. Please have a rest and take some medicine.
<4>We want to go to the science Museum. Could you tell me which bus we can take?
<5>The school is far away, so Mr Smith takes the children there every day.
<6>The room was so dirty that it took us more than half an hour to clean it last Saturday.
<7>This jacket is very cheap. I'll take it.
通过以上几个例句便可以说明语言与情景是分不开的。我们学母语时正是处在丰富的真情实景中,所以学起来既自然又轻松。而学习英语时往往更多地注意词汇句型、语法等,忽略了情景的作用,会感到既空洞又乏味。解决的办法就是彻底改变目前的学习方法,恢复语言本来面目。愚蠢的人把活的语言当成死的教条,聪明的人才能在千变万化的语言现象中抓住语言的本质。表现的情景的手段多种多样,但总的说起来有两大类,即直观的和抽象的。前者在口语中表现的淋离尽至,后者在书面语中隐约显现。但无论哪种情况,学习语言首先要准确地了解使用语言的情景,我们应该记住情景第一,结构第二。如:
A:Would you like to get together this weekend?
B:Sure.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
A:Well, how about seeing a movie?
B:That sounds good. Did you have any particular movie in mind?
A:Well, they say that A Man and His Horse is very good. It's playing at the RialtoTheatre.
B:A Man and His Horse? That's a western, isn't it?
A:I think so.
B:Well, to tell you the truth, I don't like westerns very much.
A:Oh. Well, is there any particular movie you'd like to see?
B:How about The Return of the Monster? It's playing at the Shopping Mall Cinema, and I hear it's excellent.
A:The Return of the Monster? Hmm. Isn't that a science fiction movie?
B:Yes. Don't you like science fiction movies?
A:No, not really. Maybe we shouldn't see a movie. Maybe we should do something else.
B:OK. Would you be interested in doing something outdoors?
A:Sure. Any suggestions?
B:Well, we could go ice skating.
A:I'm afraid I don't really enjoy going ice skating. How about going hiking?
B:Well, to tell the truth, I've gone hiking several times in the past few weeks.
A:Really? Then I guess you must be pretty tired of hiking.
B:I am. Let's do something else.
A:Why don't we just have dinner together somewhere this Saturday?
B:That sounds like a good idea.
这段对话比较长,其中可能有些生词,不太容易完全掌握。但对话中第一句A就明确提出要在周末聚一聚,接下来的内容都是围绕着周末聚会展开的,其中提到看电影(see a movie)、滑冰(go skating)、徒步旅行(go hiking)和吃饭(have dinner together)。
通过对话不难看出两个人在前三件事情上都没能取的一致意思,最后只好一起出去吃饭。情景清楚了,下面就来看一看所学的语言。归纳如下:
1. 提建议:
Would you like to get together this weekend?
How about seeing a movie?
Maybe we should do something else.
Would you be interested in doing something outdoors?
Let's do something else.
Why don't we just have dinner together somewhere this Saturday?
2. 表示同意:
Sure. That sounds good. I think so.
That sounds like a good idea.
3. 表示反对:
Well, to tell you the truth, I don't like westerns very much.
No, not really.
I'm afraid I don't really enjoy going ice skating.
然而在书面语中,有时情景表现就不太直观,需要读者进行一定的分析推理,才能搞明白,请阅读下文:
Three people were walking along a street, first a big man, then a pretty woman, and then an old gentleman. The first two went round a corner. Suddenly the gentleman saw a piece of paper on the ground. He picked it up. It was five pounds. A few seconds later, the young woman came back. She was crying. “I have dropped five pounds, ”she said.
“Don't cry, ”said the gentleman. “Here it is. ”The young woman thanked him and went away. After a few seconds, the big man came back. He was looking for something. Suddenly a window opened and a small man looked out. “I saw five pounds fall from your pocket,”he said,“but that man gave it to a young woman. ”The big man was very angry. The gentleman was frightened and gave him another five pounds. When he had gone, the young woman came back to get her one pound thirteen shillings and four pence, and the small man came out to get his.
从表面上看,我们只能了解到这个故事发生在大街上,其中涉及到四个人物。接下来通过大致情节我们得知故事是围绕一张五英镑的钞票展开的,但这还不是故事的关键一进步分析揭示出青年女士、大块头男人和小个子男士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他们串通在一起所设下的骗局,目的是向那位老年绅士诈骗五英磅。最后还应了解英国旧币值1 pound = 20 shillings. 1 shilling = 12 pence. 因此五英镑由三个人平均分,每人一英镑十三先令便士。至此我们才能说基本上搞清楚故事的来龙去脉。文章中所涉及的语言结构也不像对话中那么集中,也需要认真分析才能发现。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可能会有不同的收获。如:
1. 短语动词:
ck up: He picked it up.
look for: He was looking for something.
2. 固定句型:
see sb. /sth. + do sth: I saw five pounds fall from your pocket.
give sth to sb. : …but that man gave it to a young woman.
sb. + vi. +to do sth. : …the young woman came back to get her one pound thirteen shillings and four pence…
二. 实践性:
既然语言的产生是为了满足人们实际的需要,语言的学习必须从了解情景入手,学习语言的途径就是亲自实践,在使用中学习。
在母语的环境中学习外语需要我们进一步增强自觉性和针对性,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针对某一语言现象进行反复实践,以求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具体做法是:Repetition——Substitution——Imitation——Creation,其中:
Repetition(重复):即对所学习的语言内容进行简单的,机械的重复,以求得熟练掌握。但这种重复并不是抽象的,必须结合语言使用的情景,使我们对情景和语言形成一种条件反射,做到脱口而出。如上文提到的see sb. do sth。我们首先必须通过多次重复熟悉原句:I saw five pounds fall from your pocket.
Substitution(替换):既运用替换词对所学习的语言进行局部替换,但基本上不改变原句所处的情景。其目的是在机械重复和自由运用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以保证我们掌握原句的精髓。上文所提到的句型中,我们可对主语I,宾语five pounds和介词宾语your pocket进行替换,如:
·The small man saw five pounds fall from your pocket.
·I saw a ticket fall from your pocket.
·I saw five pounds fall from the window of the building.
Imitation(模仿):即在简单替换的基础上,模仿原句的表达方法,对原句所处情景进行较大的改动,但不能脱离原句的原则。改变的可以是句子的内容,也可以是句子的时态,但千变万化不能脱离see sb. /sth. do sth. 的基本句型,上文所提到的句型,我们既可以替换其主语或宾语,也可替换不定式fall,介词短语from…或改变整个句子的时态或句型,如:
I saw a thief break into your house yesterday.
The students saw a car knock into a tree that day.
We have seen these things happen many times.
Do you often see Tom get up so early?
Creation(创新):即根据原句所提供的表达方法,试着在其他情景中加以运用。这需要进行大量实践,认真分析原句的精髓,找到其中的内在联系,以求得举一返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做到这里,才算学到的所学的语言。上文提到的句型,我们可以其他感官动词替换see,也可以动名词doing替换不定式do,从而演变出一些其他的句型。
如:Have you heard someone singing outside?
The boys are watching the old worker running the matchine.
Did you see the star moving in the sky last night?
这里还要提到的是好多同学对记单词感到很头疼,很烦恼。记单词固然很重要,但句型比单词更为重要。因为任何语言中,能表达完整意思的最小单位是句子,而不是单词。单词如果脱离了句型,就会变成抽象的、无用的东西。另外单词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猜得出,才能听得懂,记得牢,用得对。如果对方只说出一个单词door,我们并不清楚其确切的意思,其可能性就多了。
如:·Open the door, please. ·Would you please close the door?
·Listen! Someone is knocking at the door.
·The door is locked. ·Where is the door to my room?
所以我们必须将句型作为学习英语的关键问题来对待,要通过句型学习词汇,通过句型学习语法,通过句型进行交往。但这并非是英文单词可以不背了,语法可以不练了,我们的意思是以句型为中心完成各项任务。
三. 长期性
语言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训练和提高的过程。有的同学不了解这一点,总想通过一个星期或一个月的突击就能奏效。这是一种不现实的想法,其结果必然使自己的希望落空。试想一下,我们的母语学习从一岁多开始,至今最少也有十四、五年了。在这些年里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使用母语,练习可谓不厌其烦,其结果怎样呢?恐怕不能说是十分完美,语文考试时不及格的也大有人在。那么我们的英语学习又用了多少时间呢?从初一到初三就算三年吧,可是这段时间里我们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在使用英语。以每周6课时算,每年52周,三年最多不超过1000小时,折合41天。在这短短的时间内要学好英语谈何容易。从理论上讲要学好英语起码应使用与学习母语相同的时间与精力。从语言学习的一般规律讲如此,从英语学习的特殊性讲更是如此。
1. 英语词汇要长期积累
同学们在学习英语时感到最头痛的恐怕就是记单词了。英语单词的拼写与大多数的欧洲语言不同,规律性不强,字母的发音也不固定,似乎除了死记硬背别无它法。这主要是由于英语的来源过于庞杂,容进了许多其他语言的拼读规律。尽管如此,英语的发音还是有一定规律性的,只不过这种规律性的发现,要在具有相当大的词汇量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如:字母a的发音有:name [ei];bag [ ];what [ ];water [ : ];fast [a: ];many [e];cinema [ ]等。字母组合的发音更要复杂一些,如:ea的发音有:team [i: ];bread [e];great [ei];real [ ]等。与所举的例子类似的发音规律在英语中有很多,有些规律在初中所涉及的词汇中还不能反映出来,我们只能在学习的过程中,随时注意集累词汇,随时注意总结规律。掌握了规律就能一通百通,就能摆脱死记硬背的痛苦,产生一个完全自由的飞跃。然而在此之前我们不得不经历一个艰苦努力的过程,我们必须通过日积月累的办法学习英语词汇。这就要求我们一要有决心,利用一切时机学习;二要有毅力,不怕遗忘,要在遗忘中寻求记忆。同时还应坚持结合句型学习,在使用中学习。对每个单词除了掌握其读音、拼写和含义外还应掌握其词类以及与其他词的习惯搭配。如果不了解后两者,就不能正确使用所学词汇。如:
What time do you go to bed every day?(动词,后面跟上介词短语to bed)
Mary is ill. She has gone home.(动词,后面跟上副词home)
My father often went hungry when he was young.(系动词,后面跟上形容词hungry)
Let's fly the kite. Do you want a go?(名词,前面可加上冠词a)
2. 英语语法要长期练习
我们经常听到有的同学说自己英语学不会是因为教师讲得不好。我们认为学习英语的唯一正确途径是学习者的亲身实践,语言都是自己练会的而不是老师讲会的。英语语法的学习也是一样。语法并不是指导人们行为的法律或法规,而是大多数人们的表达习惯。我们只能通过大量实践,使自己养成同样的习惯,而不能只停留在对语法规律的一般了解或死记硬背语法条文。既然如此,英语语法的学习就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需要经过上百次或上千次的练习才能实现。如初一我们就学习了一般现在时,当句子的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谓语动词后面要加上s或es。这个道理一讲就懂,但一用就错,甚至有的同学到了高三仍然把s或es丢掉,说明在中学六年中都没有练到家。
还应说明的是在学习英语中我们会发现,只要有一条语法规律,就有不符合这条规律的例外情况。有些规律例外情况较少,而有些就很多,这也要求我们通过大量练习加以巩固。如名词单复数变化,就有man—men, woman—women, child—children, foot—feet, tooth—teeth等几个例外;而动词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就有大量的不规则动词存在。另外有时一般规律与特殊情况在数量上相差无几,更应特别注意进行反复对照性练习,如动词不定式充当宾语补足语,就有:
一般规律:
I want you to carry the boxes to the classroom.(want somebody to do something)
The teacher told us to do the exercises in class.(tell somebody to do something)
The old man asked the young man to keep quiet.(ask somebody to do something)
The officer ordered the soldiers to move on.(order somebody to do something)
特殊规律:
It's time for lunch. Let's go to the dining - room.(let somebody do something)
Mother made Tom do some washing last night.(make somebody do something)
The students saw a bag fall off the track.(see somebody do something)
Have you heard someone break the window?(hear somebody do something)
Would you help me do some cooking?(help somebody do something)
3. 英语技能要长期培养
语言的学习固然包括知识的积累,但更多的是技能的培养。英语技能即前面所谈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教学大纲中已对其作出具体要求,我们这里要强调的是培养英语技能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是循序渐进的,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听力的培养即提高我们耳朵对英语音素的分辨能力。教学大纲要求听懂英美人士的录音材料,语速在每分钟90—100个词。要达到这个标准,我们必须从听单句开始,语速在每分钟30—40个词。然后逐步增加所听内容,同时提高语速。从效果上讲,不要求100%听懂,每篇材料只要能听懂70—80%,就算通过,全部听懂对听力的提高促进作用不大。所听内容应包括生活的各个方面,形式也应包罗万象,语音既要有英国英语也要有美国英语。
说的能力既要求我们具有正确的语音语调,也要求我们养成地道的英语表达习惯。这除了对我们的发音器官进行训练外,还要对我们的思维进行训练。也就是说要根据不同的情景选择不同的表达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掌握一定的词汇、句型和语法知识,进而要熟悉一系列的固定表达方式,最后还要学会根据不同情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训练内容可由简单的问候、感谢、道歉、建议等到较为复杂的情景会话,如:打电话、谈天气、购物、问路、看病等,最后还应向口头作文发展。训练方式可由简单的问答、对话到较为复杂的会话、复述,最后还应向讲故事、演话剧、演说等发展。在初级阶段的要求是正确的,高级阶段的要求是完美,而完美是无止境的。
阅读能力与听力一样,都是我们接受外界信息的途径之一,只不过阅读更突出心智技能的培养。对阅读能力的考查往往是检验我们英语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在我们学习英语的整个过程中,阅读能力的培养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里一方面要求的是准确性,另一方面要求的是阅读速度。两者都不是短期内能够奏效的。阅读能力的提高首先要求不断增加词汇、句型和语法知识,还要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后面的阅读理解一章中我们还要详细讨论。
写的能力指的是笔头表达能力,首先是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养成,如:书写规范、拼写正确等。与口头表达相比,笔头表达要求更高的准确性。在英语中词语一般分为正式用语和非正式用语,后者用于口头,前者用于书面。正式用语往往比非正式用语较难掌握,因此其训练周期也相对要长些。而且笔头表达能力的提高除了与我们掌握词汇、句型和语法知识的程度有关外,还受我们口头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影响。学习语言往往是先会说,再会写,说一般只解决使对方听懂的问题,写则还要进一步解决表达完美的问题。训练方式应从简单的回答问题入手,逐步过渡到编简短对话和写应用文,如:书信、通知、日记、便条等,直至达到改写文章和命题作文。
这里我们还要提醒同学们,英语学习绝不是一帆风顺的,前进的道路上充满了起伏和波折。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英语学习的提高一般如下列图表所示:
图中X轴代表时间,Y轴代表英语提高幅度,0代表入学时。初一我们往往对英语心中充满好奇感,学起来劲头十足,而初一的学习内容也相对简单,因此成绩几乎直线上升,在初一期末或初二开始时达到第一个高峰A。初二的学习难度逐步加大,我们感到有些吃力,尤其初二第二学期成绩呈下降趋势,在初二期末或初三开始时达到低谷D。进入初三由于中考的压力,驱使我们加倍努力,再加上初三新课内容相对减少,复习时间相对增加,因此成绩又出现上升,在初中毕业时达到第二个高峰B。进入高中由于教学要求的变化,使很多同学感到不适应,学习内容又突然加大,因此英语成绩又将进入第二个低谷E。到了高二我们逐渐适应了高中教学要求,再加上高考的压力,使英语成绩再次上升,在高考时达到了最高峰C。高考过后英语成绩将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高原期,其时间长短不定,其后如果没有机会深造,将可能呈逐渐下降趋势。
以上分析是作者经过广泛调查得出的结论。如果你同意这种观点,你就没有必要为英语成绩一时低落而灰心丧气;如果你不同意这种观点,祝你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改变这个图形。

阅读理解”题是集语音、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为一体,综合考查同学们初步运用英语能力的有效手段,其中也包含了对欧美文化的涉及,以及中西方文化在语言知识上的差异。阅读理解的命题形式有:阅读理解选择、阅读判断正误、阅读回答问题、短文缩写填空等。为帮助同学们做好英语阅读,下面就和大家谈谈解答阅读理解题的方法与技巧。
一、浏览全文,捕捉信息。
要求同学们通过浏览全文,掌握其大意。无论什么文章都有主题,大家在阅读时,首先要弄清作者的观点和写作意图,再弄懂作者要求你了解什么,文章说明了什么问题。
二、细读思考题,分析信息。
通过浏览全文已对文章或段落大意有所了解,再读思考题,对要捕捉的信息进行分析、推理,这样便可先解答与主题有关的问题。然而浏览全文只能对大意有所了解,对于细节性问题还得带着问题通过复读解决。
三、复读全文,抓住细节。
带着问题复读,可缩小复读的范围,更便于捕捉关键的信息。复读时可边读边用铅笔做些标记,把有关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起因(即5个 W:who,what,when,where,why)划出来。例如:凡逢人物就圈起来,看完一数,有几个圈就是几个人,一目了然。经过这样的处理,对文章的内容和细节便清楚了,对其中矛盾的产生、发展和结果心里就自然会有底了。
另外,在复读全文时,还应特别注意文中的key words或key sentences,应该指出的是,文章的中心句多在文段的开始部分。在记叙文中,这也是who,when或where的突破点,在其它体裁的文章中,也是观点句的重要出现地点。而文章的结尾句、段是事件的结论或作者表达的态度、意图、目的等,尤其是故事性极强的文章,最后一句往往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有很多问题也可由此获得解答。
四、仔细斟酌、推敲,灵活运用。
英语词语往往有一词多义,一句多译现象,这就要求同学们不能只知其一,不视、不想其余。一些误解、错解往往是因为你们的疏忽所致。如果一时间想不出该词的其它含义,可根据上下文来判断该词。特别是处于关键句中的关键词,必须仔细推敲,要根据全篇文章的主题确定词义。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无法理解文章,更不用说完成文后练习题了。
五、解答问题,确定答案。
对那些答案明显的,有把握的题可以断然圈定。遇到不会做的问题可暂时搁置,把所有问题阅读完毕,会做的题已做完,然后再杀“回马枪”,做剩下的题目。在做题时,如果遇到难题,有必要的话可回过头去再顺一遍文章,这次阅读,要针对问题的要求,抓住重点,一次求得正确答案。
六、认真复查,避免失误。
这是最后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不能掉以轻心。题目做完后,要认真复查,再结合问题通读文章,力求万无一失。好的阅读理解题,正确的答案在文章里是找不到的,有时候在选项里会出现原文中的某些语句,那只不过是迷惑项。因此,越是这样的选项,越要引起注意,看看是否还有更贴近文章原意的选项;是否前后一致;意义和语言知识是否和原文相符;是否符合逻辑。发现错误,及时更正。
大家注意了以上所说的六个方面,解决阅读理解题就会有章有法,轻松应对了。

初中的 就是基础 不要把考试看得那么重
遵照老师的建议,就够了!

多听 多读 多练 这就是我学英语的原则 效果不错 你可以试试

我也是一名初中生,我英语也不错,主要是培养了兴趣,还用了很多汗水,要多读,多背,多听,多练,认真听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