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纳税人抄报税流程:谁知道《天边外》是本什么样的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1 20:36:17

王海啸朋友,你好。怎么要提出两个一模一样的问题呢?以下是《天边外》的相关资料。
  《天边外》是美国现代戏剧之父尤金·奥尼尔的成名作,这部充满诗意的悲剧讲述了一个人追寻梦想的故事。对这部作品的主题有以下几种有代表性的说法:
  施咸荣等著的《美国文学史》以为:“作者要表明,人往往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或是说,自己向往的,不一定切合自己的需要。”
  汪义群认为:“作者既赞赏主人公对理想的执着的追求,又用充满同情的笔调写出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者在现实面前不可避免的悲惨下场,整个作品带有一种宿命论色彩。”
  弗吉尼亚·费洛伊德的观点:“《天边外》的两大主题:第一是梦想对鼓舞人心的必要性,第二是人们对发掘蕴藏着人生真谛秘密的那股生命背后的神秘力量的探求。”
  施说没有触及主题,只能算是“副题”,汪说停留在表层,没有发掘其深层意蕴,弗说较全面,但第一点用实用主义的观点看待梦想,忽略了其形而上的意义,第二点作者着墨不多,在本剧中也只能算是“副题”。本文认为《天边外》的主题是:梦想对人来说具有本体论的意义。或者说不管梦想是否有实现的可能性,都是人(人类)不能缺少也不能放弃的,因为它赋予人的存在以价值。下文将试论述之。
  第一幕中,罗伯特即将出海,去实现多年的夙愿,去“追求那隐藏在天边以外的秘密”,去响应大海多年的召唤。临行前,见到了哥哥安朱的心上人露丝,向她吐露了爱慕之情。露丝在惊诧之余表白她爱的不是安朱而是他,并求他留下来。这时罗伯特遇到了一个哈姆雷特式的难题:“去,还是留,这是一个问题。”在鱼与熊掌之间必须有所抉择。在露丝的情感攻势下,罗伯特动摇了,最终决定留下来。为了求得心安,罗伯特只好,自我安慰地以为“我想那秘密,从世界边缘上向我叫唤的秘密,天边以外的秘密,一定是爱情。我没去找它,它找我来了。噢,露丝,我们的爱情比任何远方的梦还要甜蜜。”就这样,罗伯特为了爱情背叛了梦想。安朱失望愤怒之余代替弟弟出海。这里隐藏了一个危机:露丝爱上罗伯特是因为他对梦想的向往和沉迷以及他因梦想而流露出的诗人气质,而一旦罗伯特放弃梦想时,就失去了露丝之所以爱他的理由,这就为在第二幕露丝对他的怨恨和鄙夷并将爱转移到安朱身上张了本。第一幕可以说是罗伯特对梦想的背叛。
  第二幕罗伯特由于无能而使田庄经营不善,陷入现实生活的泥沼之中,然而他对以前的梦想仍未能忘情,听听他的表白:“噢,那边那些可恶的山啊,我从前以为它们会答应给我带来很多希望!现在我已经变得仇恨他们了!它们就象一个狭窄的牢狱天井的四面围墙,把我关在里面,跟生活当中的一切自由和神奇的东西隔开。有时候我想,要不是为了你,露丝,还有小玛丽,我会扔掉一切,沿着大路走下去,心里只抱着一个想头——把整个天涯海角放在我跟那些山中间,能够再自由呼吸一次!我又做梦了——从前的傻梦。”
  而当他哥哥安朱诉说大海的可怕、东方的肮脏时,他又十分努力的去维护梦想在他心目中的地位“罗伯特(厌恶的瞟他哥哥一眼,畏缩地)‘原来你在东方发现的就是一股臭气呀?’”“从你的信上看,有些地方你还是喜欢的,比如悉尼、布宜诺斯艾利斯。”
  罗伯特由于受到生活的羁绊,无法发现山峦外、大海外有些什么,但他仍对曾经的梦想念念不忘。他拒绝了安朱的帮助,失去了露丝的爱情,在逐渐败落的农庄上苦苦支撑,在生活的泥沼中越陷越深。这一幕可以说罗伯特对放弃梦想的追悔。
  第三幕,五年后罗伯特的境况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田庄荒芜,负债累累;夫妻反目,同床异梦;女儿生病,不幸夭折;自己身患绝症,病入膏肓。然而他仍有梦想:“……露丝,你知道我躺在黑暗里梦想什么吗?我正打算,我的病好后,我们要有一个什么样的前途……现在阿安回来了——我要去掉我的傲气,露丝!我要向他借一笔钱,让我们到城里去开辟一条新路。……城里和乡下大不一样,我不会失败的,露丝。在城里,我不会再让你觉得丢脸。我要向你证明,我念过的书会有一点用处。我要写一点东西,或者做那一类的事情。我常常想写点东西。你愿意吗,露丝?”——这个未来规划是罗伯特的新梦想,从辽远的海上转移到就近的城里,从寻找天边外的秘密到当作家养家活口,这个新梦想切实多了,这表明罗伯特在生活的压力下有所醒悟,开始考虑一些可行性较强的事务,但这毕竟仍然是梦想。罗伯特几乎一无所有,不久后他的生命都将不再属于他,然而他仍有梦想,梦想是他生命中的一部分,是他得以生活下去的支柱。不管梦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只要有梦想就会有希望,希望给人以生活的勇气,从这一点上看,罗伯特的新规划不能算是胡言乱语。梦想有其神圣庄严的一面,不应该被嘲笑。罗伯特在一无所有之际,仍紧抓住梦的手,令人心生怜悯。
  当罗伯特得知自己快要死了时,他一个人走到了堤岸边看日出,在他的遗言里没有痛苦,只有欢乐“……我最后得到幸福了——自由了——自由了!——从农庄里解放出来——自由地去漫游——永远漫游下去!瞧!小山外面不是很美吗?我能听见从前的声音呼唤我去——这一切我要走了。那不是终点,而是自由的开始——我的航行的起点!我得到了旅行的权利——解放的权利——到天边外去!噢,你应该高兴——为我高兴!……”罗伯特临死如此兴高采烈,是因为通过死亡,他可以摆脱形骸的负累,俗务的纠缠,心灵的伤痛,可以完成对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梦想的最虔诚的皈依,可以定格对梦想一如既往的执著。一个终生耽于梦想的人,怀抱着梦想死去是幸福的。第三幕可以说是罗伯特对梦想的最后拥抱。
  综观全剧,梦想象一个幽灵一样优游于每一幕,每一场中,推动情节的发展,左右人物的命运,全剧可以看作是梦想对罗伯特召唤、惩罚、毁灭的过程。所以,我认为,梦想在这里取得了本体的地位,尤金·奥尼尔通过《天边外》一剧对梦想做了形而上的探讨,可以说“梦想”是《天边外》的潜在主角。
  奥尼尔曾说:“罗曼蒂克的想象所毁灭的生命要比所有的疾病——我该说一切别的疾病,更多得多!这也是精神错乱的一种形式。一个遥望天边外的人,一个好梦想的梦想家,只能招来黑鹫,把自己撕成碎片,置于死地。”——这一理论在《天边外》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形象阐释,虽然作者认为梦想会给梦想家带来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造成悲剧性的后果,但作者并未因此否认梦想对于人的存在的价值,哪怕带来悲剧,悲剧有其价值所在,“悲剧能振奋人们的心情,能使他们对生活产生越来越强烈的渴望。悲剧激起了人们精神上更为深刻的觉悟,使他们从日常生活中的可鄙贪欲解脱出来。当他们看到一出悲剧时,他们就感到,他们自己那种无法实现的希望(梦想),通过艺术变得更崇高了。”《天边外》中罗伯特的梦想(也是全人类共同梦想之一),寻求天边外隐藏的秘密通过这一部悲剧而变得更崇高了,在这部剧中,作者表明梦想有着令人永远追寻的价值,哪怕它会带来悲剧。
  关于梦想,作者还说:“……问题在于,生活本身是毫无意义的,是梦想鼓舞我们奋斗不息,努力不息,生活不息!所谓实现梦想,从占有这一狭义上讲,只是一种失去了活力的终结。能够完全实现的梦想,是不值得梦想的。梦想的境界愈高,完全实现的可能性就愈小。如果一个人追求永远达不到的目标,这无异于预先给自己安排了失败的结局。但是他的奋斗本身就是他的成功!他便体现了这样一种精神意义:如果一个人的生活目标能够达到一定的高度,如果他能为了具有更崇高的价值的未来而和自己内心的以及外界的敌对力量进行斗争,那么他的生活就有了意义。这样的人物必定是悲剧性的。……从我们实利主义观点来看,他可能是一个失败者。他的财富是在其他领域。可是,难道他不是所有成功之中最令人鼓舞的一种成功吗?”——罗伯特显然没有达到作者所称许的为梦想而奋斗的悲剧性人物的高度,他放弃了梦想,但他自始至终都对梦想有着执著的向往,作者表明只要他有所追求,有所梦想,身上就有点精神,有点美,在这里,人物因梦想而有了光彩。
  通过对剧本的分析,结合作者关于梦想的理论,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天边外》的主题是:梦想赋予人的存在以价值。

" 1936年 诺贝尔文学奖
o 尤金·奥尼尔,美国剧作家
o 《天边外》
" 由于他剧作中所表现的力量、热忱与深挚的感情--它们完全符合悲剧的原始概念
天边外》是美国现代戏剧之父尤金·奥尼尔的成名作,这部充满诗意的悲剧讲述了一个人追寻梦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