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类研究生专业课:辛亥革命是失败还是成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30 23:26:43

我看辛亥革命的成败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至11月底,有14省脱离清政府统治。1911年元旦,孙中山南京就职,发布《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告全国同胞书》等,宣告中华民国的诞生,由于革命时混入了不少立宪派。旧官僚,所以在革命后,政府内部的政治势力错综复杂,这让与革命派谈和的袁世凯有机可乘。由于帝国主义的扶持,袁加紧逼清帝退位和与孙中山谈判。南京临时政府终于妥协,于3月10日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旨在抑制袁的势力。孙中山辞职后,临时参议院与临时政府还是由南京迁到了北京,由此,整个政府都控制在袁世凯手中,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以上就是辛亥革命由成功到失败的过程。足以让我们看到辛亥革命成功的偶然性。1911年,保路运动日益高涨,特别是四川保路运动爆发的大规模人民起义,迫使清政府调集一些主要军队前往四川镇压起义。在这种情况下,武昌起义爆发,清庭是没有足够的兵力去镇压,所以经过一夜苦战,革命军便占领总督府,由于起义士兵对未参加起义的革命党领袖不信任便逼黎元洪做都督这就是革命的第一个胜利。在身在檀香山的孙中山不知情的情况下开始又在孙不知情的情况下胜利。这就为革命派不能得到人民信任埋下了伏笔。
试想,如果没有四川保路运动的开展,辛亥革命的第一枪能打响吗?如果不是多数自由资产阶级和一些大地主被革命吓乱了阵脚而倒戈相向,革命会胜利吗?这样混乱的革命阵营与混乱无序的开始导致了革命最终的的失败。
很多学者对辛亥革命持肯定的态度,认为辛亥革命消灭了中国的君主制,推翻了清政府,是亚洲觉醒的表现之一,鼓舞了亚洲其他国家的革命运动。我却认为这次革命的不彻底,并且带来了一定的灾难。
读过《阿Q正传》的人都知道,在辛亥革命后,一些所谓“革命人”的强盗行为;人民群众对革命的理解;土豪劣绅依然作威作福,只不过换了个头衔。这些社会现象都表现出了这次革命的混乱、不彻底与脱离群众。如果这次革命的结果仅仅是中国人民救亡史上的一次挫折也罢,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国民政府的妥协,是一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夺得了政权,从1912——1925年,13年间,中国都处于军阀统治时期,特别是1916年袁世凯死后,军阀内部分裂,各事其主,为不同的帝国主义国家服务,使中国七分五裂,军阀间混战。有谁能否认这一段时间不是中国人民最受苦难的时期?不是最黑暗的时期?军阀混战各自为国,是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导致,那军阀掌权又是什么导致的呢?显然是软弱妥协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我想,把辛亥革命说成是将中国人民推向黑暗深渊的凶手也不为过。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被窃取,造成了这样的后果。
归根结底,这些都是由资产阶级的妥协性造成的。更可以看出资产阶级那种社会条件下的无奈。资产阶级革命派组织革命不利,革命却阴差阳错的取得了胜利,这肯定得不到为革命抛头颅撒热血的士兵的拥护;由于宣传不利,没有发动起广大群众,这样的党派肯定得不到广大人民群众和士兵的的拥护。当掌握一部分政权时,迫于内部压力,又要妥协退让。辛亥革命之所以称得上是资产阶级革命,并不是由于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而是革命胜利后建立了资产阶级政府。辛亥革命的最大功绩也就是推翻了封建统治。

辛亥革命不能简单的用成功失败来评价,要辨证的看

它有进步性也有局限性

进步性在于:1:推翻了两千多年的清朝统治

2:让民主革命思想从此深入人心

局限性在于:1: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

2: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在一般人眼中,无疑认为辛亥革命是失败的,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资产阶级没有领导广大的人民群众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从这个方面认为辛亥革命失败了,是当时的统治者的失败,但是话又说回来,说它是成功的也是可以的,说是失败也是可以的,归根到底没有巩固革命的胜利果实,但是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政权,这是它成功的一面。所以看问题要一分为二的看,不能一概而论说它是失败的,当然也不能说它是成功的,要用一分为二的辨证方法去看待问题,下面有段关于我摘抄的说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辛亥革命的失败,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阶级根源。
第一,中外反动势力的武力镇压和破坏,是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中国作为半殖民地国家,帝国主义在中国有举足轻重的力量。武昌起义后帝国主义国家拒绝承认南京临时政府和提供借款。

第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是辛亥革命失败的另一重要原因。首先,资产阶级革命党缺乏远见和足够的勇气,看不见或看不起广大人民的决定性作用,脱离了广大人民。其次,资产阶级革命党同盟会缺乏一支训练有素的强大武装部队。再次,财政困难直接制约着军队的发展。另外,中国资产阶级患有软骨病。一方面,它憎恶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阶级的压迫;另一方面,它政治思想不成熟,随时存在妥协的可能。

资产阶级革命党内部矛盾也出现得过早、过于尖锐。许多人是为了建立中华民国而主张推翻清朝政府,准备切实贯彻三民主义。但是也有人只是简单主张排满革命,两眼只盯住“驱除鞑虏”,其他重要内容,如民权主义或民生主义则不甚关心。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决定,在中国建立并巩固资产阶级共和国只能是一种良好的愿望,最终都不能成功。

从这方面来说辛亥革命必然是失败的,但是凡事还是不能一概而论,要一分为二的去对待。

辛亥革命

革命酝酿:
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迅猛传播,震撼着中国思想界,并推动民主革命运动的到来。首先觉醒的是新兴知识分子群体。近代知识分子宣传民主革命学说,以报刊为重要阵地,创办了《江苏》、《浙江潮》、《苏报》、《中国白话报》等20多种政治性刊物;还出版发行了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邹容的《革命军》等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小册子130余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还翻译了不少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著作,蔡元培翻译了德国科培尔的《哲学要领》,严复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亚当斯密的《原富》等著作。

与民主思潮广泛传播的同时,国内外出现许多革命团体。影响较大的有兴中会、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和光复会。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成立。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政治纲领。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清政府的“铁路国有”政策一公布,立即引起湘、鄂、川、粤四省各阶层人民的反对,出现了广泛的保路运动。保路运动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是四川。1911年6月,四川成立保路同志会,宣布“以保路、废约为宗旨”。9月,全省60余县成立保路公会,数千万人卷入运动。清政府一面调湖北新军入川,一面命“实力弹压”保路运动,四川保路运动成为武昌起义的直接导火线。

四省保路风潮兴起时,湖北武昌的文学社和共进会便积极准备相机发动武装起义。10月9日,孙武在汉口机关配制炸药不慎,起义机密泄漏,刘复基、彭楚藩等人被捕。10日晨,彭、刘被杀,清军四处捕捉革命党人。当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士兵,打死镇压革命士兵的排长,攻占楚望台军械库,打响武昌起义的枪声。经一夜战斗,11日,起义军占领武昌城,成立湖北军政府;12-13日,起义军攻占汉阳、汉口。武昌首义的成功,鼓舞了全国各地人民的革命斗志,全国各地革命党人纷纷起义响应。首先响应的是湖南和陕西。此后,江西、山西、云南、贵州、浙江、江苏、广西、安徽、四川以及福建、广东等省先后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

中华民国:
1911年12月29日,孙中山以16票的绝对多数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3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28日,各省代表会议改组为临时参议院,成为临时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推行民主政治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和法令。如:命令各省官厅焚毁刑具,废止刑讯;取消清朝律令中各类“贱民”条令;保护华侨;禁止买卖人口;废除主奴身份;通令剪辫子;禁止赌博、缠足、吸食鸦片。鼓励兴办工商业,振兴农垦业,奖励华侨在国内投资。提倡普及教育,删除旧教科书中的封建内容。这些政策法令,移风易俗,革故鼎新,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主观念的传播。

在孙中山的主持下,3月11日,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按照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在中国建立一个实行议会制和责任内阁制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由于南京临时政府和各省都督府中立宪派、旧官僚、政客的篡权,以及一些革命党人的妥协退让,致使南京临时政府权力被袁世凯所篡夺。

北洋军阀:
1912年4月,袁世凯窃得政权后,利用同盟会的内部分化,拉拢部分革命党人与之合作,并凭借武力公然向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开刀,迫使唐绍仪辞职。1913年的“宋案”和“善后大借款”,使资产阶级革命派从议会政治、和平建设、实业救国的幻想中惊醒。7月,李烈钧奉孙中山的命令,在江西湖口宣布独立,组织讨袁军,“二次革命”爆发。江苏、上海、安徽、湖南、广东、福建等地先后独立。由于国民党人仓促应战,缺乏统一领导,“二次革命”被北洋军阀镇压。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后,便开始了复辟帝制的活动。为了尽快皇袍加身,袁世凯不惜出卖国家主权,以取得外国列强的支持。袁世凯的倒行逆施激起中国人民的反抗,各地群众纷纷集会抗议。1915年12月25日,蔡锷在云南宣布独立,组织护国军兴师讨袁,发动护国战争。随后,贵州、广西、广东、浙江、陕西等省相继宣布独立。在护国军的打击下和全国一片讨伐声中,袁世凯不得不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皖、直、奉三大派系。皖系的段祺瑞在日本支持下,控制皖、浙、闽、鲁、陕等省;直系的冯国璋在英美的支持下,控制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及直隶等省;奉系的张作霖以日本为靠山,占踞东北三省。另外,山西的晋系军阀阎锡山,徐州一带张勋的定武军,西南的滇系军阀唐继尧和桂系军阀陆荣廷等,都在外国列强操纵下,尔吞我并,争斗不已。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职位,与在中央掌实权的段祺瑞争权夺利,发生“府院之争”。1917年7月,张勋应黎元洪“调停”之邀,率三千“辫子军”入京,复辟帝制,激起全国人民的反对。段祺瑞以“功臣”自居,重任国务总理。段祺瑞掌握政府大权后,继承袁世凯的衣钵,屈膝卖国,企图建立皖系军阀独裁统治。段祺瑞的独裁卖国激起资产阶级革命派及西南军阀的反对。1917年8月,孙中山任中华民国军政府大元帅,随即讨伐段祺瑞的第一次护法战争拉开帷幕。在北洋军的镇压下,北伐军受挫;加之军政府内部的矛盾,1918年5月孙中山愤而辞职,护法战争失败。护法运动的失败,再次证明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已濒临绝境

一场革命成败与否,要看它的根本目的是否达到,以及它带来的影响.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了.袁世凯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
(辛苦啊,抱着历史书抄)

辛亥革命成功与否要用辨证的观点评价它

成功处:

1:推翻了两千多年的清朝统治

2:让民主革命思想从此深入人心

失败处

1: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

2: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凡事还是不能一概而论,要一分为二的去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