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信app: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成功(失败)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9 11:14:02
我们将要开展一场辩论赛,题为“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希望各位伸出援助之手,助我一臂之力。
Thank you very much.

(正方):我们认为,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

  第一,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推动了历史了进步。诚然,民主共和制度在当时的中国只徒具形式,但这个形式在人们观念上引起变革不容忽视。经过辛亥革命,人们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在这种情况下,各种政党,社会团体和报章杂志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政治空前活跃,民族精神普遍高涨,它为中国的继续前进创造了条件。

  第二,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很多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和措施,大大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大地上迅速掀起了一个如火如荼的兴力实业的热潮。仅在1912至1919年间,新建厂矿四百七十多个,投资近9500万元;全国煤炭1911年产量为813万吨,1914年增至1418万吨,全国面粉厂在这一时期更是由40家增至120多家。对中国的工业化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使人们从忠君爱国走向革命救国,这是中华民族近代觉醒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这个过程中,维新与保守、革命与保皇经过激烈较量,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封建皇权思想受到冲击和唾弃。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封建皇帝是上天的代表,人民群众只是皇帝的奴仆和子民。辛亥革命坚决打倒皇帝,并从舆论上对君权神授观念和皇权思想进行鞭打和批判,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群众的革命精神和民主运动的高涨。这是中国近代史进程空前加快,迅速走向“五四”运动,走向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一个重要背景。

  因此,我们说辛亥革命大大促进了中国历史发展,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便没有“五四”运动,便没有以后历史的发展。把辛亥革命称为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它是当之无愧的。

  (反方)我们说,辛亥革命是一次失败的资产阶级革命。

  首先,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它预期的目标,即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它只完成了第一项——民族主义,其它民权、民生主义长期挂着欠账。而且就民族主义来说,完成的也仅仅是“驱除鞑虏”。各个帝国主义势力原封不动地保存。在北洋军阀的反对统治下,三民主义成了纸面上的东西,他们挂着羊头卖狗肉,虽有民国之名而无民国之实,而且,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后,由于面临日益严重的财政危机,立宪派旧官僚的内部压力,被迫交出了政权,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革命的方向。

  其次,资产阶级把革命目标只限于反对清朝皇帝,他们认为“清帝退位”就是专制已除,革命就大功告成。正因为如此,后来袁世凯才能以清帝退位为交换条件窃取政权,破坏革命,革命派不仅没能识破袁世凯的反革命两面手法,相反竟把他作为同盟者,这就说明革命派反对封建主义是不彻底的。再者,领导这次革命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缺乏明确的反帝纲领和具体行动,由于资产阶级历史的局限性,他们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他们认为建立资产阶级国家,西方是会赞助的,孙中山不仅没有辩明帝国主义的所谓“中立”的伪装,反而以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为代价,和帝国主义维持支好关系。

  再次,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未能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参加斗争,在同盟会的纲领中,虽提出“平均地权”的口号,但却没能找到解决土地问题的措施来实现它,从而失去动员农民群众的作用,失掉了农民的支持。正是由于脱离了农民群众,革命力量薄弱。同时,革命党人没有建立和掌握一支有组织的革命武装,也没有建立一条正确的组织路线,只依靠新军和会党举行起义,然而,新军、会党成员复杂,他们中大多数人接受立宪和旧官僚,因此,政治信仰不一致,思想上也存在着严重的分歧,所以始终冰山有形成一个统一的领导核心。这支队伍在旧势力的煽动下往往会变成破坏革命的力量,很难应付反动势力的反扑,更不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

  辛亥革命的教训告诉我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已不能通过资产阶级领导完成,而必须经过无产阶级领导才能完成。

  (自由辩论)(正方):辛亥革命推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这是有目共赌的事实,难道不能说明革命的成功吗?

  (反方):推翻了旧制度,只能说是成功的一半。是否真正的取得成功,还要看是否建立了一个新的制度。我们看看推翻帝制后的中国的情况:先是孙中山把政权拱手让给了袁世凯,袁世凯上台后,依然进行着专制独裁统治,甚至还于1915年底称帝,袁死后,中国更是陷入了长达几十年的军阀割据局面。你说,革命成功了吗?

  (正方):尽管这样,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取代腐朽的清王朝,你难道能不说这是社会的进步?

  (反方):对,在形式上进步了。可是,中华民国只是一个虚壳,中国并没有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中国的经济也并不见得比以前有多大的起色。我进行一个简单的比较:革命前,国家是统一的,革命后,特别是1916年以后,却是军阀纷争,国家的税收都拿却打仗了,拿什么去发展经济?革命前,外部环境稳定,经济状况好,国家的财政赤字约八千万两,而革命后的1912年,赤字却高达两亿八千万两,不借外债就活不下去,这状况更便利外国操纵中国的政权。这难道叫成功吗?

  (正方):财政赤字数额多少并不一定能说明经济状况的好坏。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有600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超过过去的半个世纪。其中纺织业和面粉业等轻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还出现了张謇,周学熙、荣德生、荣宗敬等著名实业家。这不是很能说明辛亥革命仍然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吗?

  (反方):但是,辛亥革命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最主要的原因是1914—1919年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一战,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1919年后,中国经济迅速恶化就说明了这一点,因此辛亥革命后中国经济发展主要并不是辛亥革命带来的。

  (总结陈词)

  (正方):正方的发言能充分运用书本知识及掌握的材料,明确而全面阐述了己方的观点,并从多方面论述了辛亥革命成功的表现。在论述中做到有理有据,富有说服力。但是,也存在一些缺陷,如存在一些时间概念上的失误:“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其实中国的封建制度真正存在的时间只有二千多年(公元前476年—1912年),而并不是几千年。

  (反方):反方辩手从革命的目标、任务、成员多方面去说明自己的观点,辩驳有力,令对手不易反驳,其体现了辩手们高超的辩论技巧和丰富历史知识,但可惜的未充分说明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源——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的具体表现。

辛亥革命有成功之处也有失败之处,不能绝对的说它成功或者失败,它的成功之处是,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提高了国民是思想眼界,看到了世界的发展潮流,这使以后的张勋复辟,袁世凯称帝都失败了;它的失败,败在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没有建成统一的资本主义社会,也没有形成同意的权威的中央政府。一、辛亥革命的成功和失败

始于十九世纪中叶的近代中国,在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下,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中。国家的主权被剥夺,经济命脉被控制在外人手中。封建专制主义的清皇朝统治中国已有二百年,在面对西方列强侵略的严重形势下,不能采取有效的自强措施,反而压制一切使中国政治和社会有所进步的趋势,顺从帝国主义的意愿,听任它们宰割中国。清皇朝在它的末期已成为一个卖国的、极端腐败的、扼杀中国的生机因而深受人民痛恨的政权。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国人是带着八国联军侵占首都北京的民族耻辱进入二十世纪的。那时,展现在中华民族面前的仿佛只是一片濒临毁灭的悲惨黯淡的前景。

曾经在人类历史上创造过光辉的古代文明的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绝不甘心长期忍受这种屈辱生活。1902年到日本留学的鲁迅写下过这样的诗句:“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阇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喊出了那时多少爱国者满腔悲愤的心情。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联合压迫,是中国的民族灾难和人民痛苦的根源。它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政治的进步。如何反对外国的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如何摆脱封建专制统治下造成的黑暗和愚昧?如何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使之臻于繁荣富强的境地?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中国的先进分子反复思考的主要问题。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已经有过许多献身于民族进步事业的人民英雄。为了改变祖国的境遇和命运,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几乎没有间断过。可是,历次反对外国侵略的战争也好,太平天国的农民革命也好,鼓吹爱国救亡和变法图强的戊戌维新运动也好,起自社会下层并有着广泛群众规模的义和团运动也好,一次又一次地都失败了,无数志士仁人为此而抱终天之恨。

历史总是不停步地前进着,并且不断地呈现新的内容。随着民族危机的进一步深刻化,随着中国社会内部新的社会力量(主要是资本主义近代工业)的初步成长,在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领导下,一场新的革命运动又开始了。

孙中山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也是一个伟大的民主主义者。当他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革命小团体兴中会的时候,第一次响亮地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他在1905年发起成立的中国同盟会,完整地提出以建立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目标的政治纲领,并且努力用革命的手段来实现这个纲领。同盟会的誓词写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场革命的直接目标是推翻清朝政府,而这个政府已经是帝国主义列强用来统治中国的工具,因此这场革命实质上具有反对帝国主义的性质。这场革命号召推翻中国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这以前,虽然已有人受欧风美丽的影响而提出怀疑君主政治的思想,但他们不敢设想在中国推翻君主制度和由它代表的社会制度。孙中山鼓吹民主共和国的理想,在人们面前树立起一种新的目标。从这时候起,中国人民开始自觉地为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国家而进行斗争。毛泽东曾经这样评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①。

这场革命的目的是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

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在回顾辛亥革命时写道:“革命之目的,非仅仅在于颠覆满洲而已,乃在于满洲颠覆以后,得从事于改造中国。”那就是:“政治方面,由专制制度过渡于民权制度;经济方面,由手工业的生产过渡于资本制度的生产。”值得注意的是,当人们醉心于学习西方的时候,孙中山已察觉到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存在某些弊端,认为“欧美强矣,其民实困”,“社会革命其将不远”①。孙中山受到在西方已经兴起的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企图使他提出的纲领带有某种社会主义的色彩,但不管他主观上怎么想,按照他的“平均地权”主张实行起来,客观上仍只能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中国同盟会在成立后几年间,同在它影响下的其他革命团体一起,积极展开革命宣传鼓动工作,联络会党(主要是南方几个省的三合会等江湖帮会组织)和新军(清朝政府在甲午战争失败后建立的、采用新式军械和新式训练的军队)发动一次又一次的武装起义。每次起义的失败都在全国民众中扩大了革命的影响,加深了人们对清政府的憎恶。革命形势在全国范围内逐渐成熟。

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和它取得的成功,证明帝国主义列强毕竟不能任意地支配中国的命运。这次革命的意义在于:它不仅推翻了清皇朝,而且使几千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从此结束,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这对推动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中国人民思想解放所起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被推翻的清皇朝既是封建统治势力的总代表,又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驯服工具。人民战胜了这个卖国的封建的专制政府,就一下打乱了中国原有的反动统治秩序,使它再也无法重新稳定下来,从而为此后革命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取得的胜利是巨大的。

辛亥革命也有明显的弱点:它没有能提出一个明确而完整的反对外国帝国主义侵略和反对封建社会制度的政治纲领,没有能比较广泛地发动占中国人口最大多数的下层劳动群众,没有形成一个能够胜利地领导这场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原因是: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实在太微弱了,并且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有着难以完全割断的联系,而同广大的下层劳动群众严重脱离。这就使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勇气也没有力量把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进行到底。

辛亥革命以同旧势力妥协告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并没有受到削弱,在农村中也没有出现一次社会大变动。中华民国虽然成立了,革命果实却落到帝国主义所中意的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手里。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依然处在极端贫穷落后的状态。孙中山曾沉痛地说:“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①辛亥革命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又是失败了。

尽管如此,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伟大功绩是不可抹煞的。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者,我们从不忘记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许多革命先驱者的业绩,而辛亥革命便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以前的一次最重要的革命。如果脱离中国近代革命史的全过程来观察问题,也许会把辛亥革命看作不过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但它并不是不结果实的。辛亥革命的胜利鼓舞中国人民继续奋斗。它的失败,又给中国人民中的先进分子以深刻的启发,使人们逐渐觉悟到在中国的历史条件下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不可能的,必须另外探索新的道路来求得国家的独立富强和人民的自由幸福。

毛泽东曾经明确地指出:“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不然,就不能明了历史的发展。”②

从辛亥革命的爆发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间相隔只有十年。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老一代革命家们,几乎没有例外地参加过辛亥革命或受到过这次革命的深刻影响。这些老一代共产党人和许多后来同共产党合作的民主人士是从辛亥革命出发再继续向前迈进的。共产党人林伯渠在回顾自己的思想历程时说:“辛亥革命前觉得只要把帝制推翻便可以天下太平,革命以后经过多少挫折,自己所追求的民主还是那样的遥远,于是慢慢的从痛苦经验中,发现了此路不通,终于走上了共产主义的道路。这不仅是一个人的经验,在革命队伍里是不缺少这样的人的。”①因此,可以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的胜利看作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这些胜利也是辛亥革命最后结出的丰硕果实。

==================================================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是重大的。然而这场革命在终极意上失败了。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没有提出一个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纲领,未能比较广泛地发动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下层劳动群众。没有形成一个能够领导这场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以同旧势力妥协而告终,革命果实落到帝国主义支持下的袁世凯的手里。在客观上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绞杀。因为如此,辛亥革命失败了,它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没有得到彻底改变。
<P></P> 辛亥革命虽然失败了,但从社会历史影响上来看却是功不可没。它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辛亥革命是一次不彻底的和失败的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的革命。这是我国史学界公认的定论,毋庸置疑。但是不能因此推论:辛亥革命在任何方面都是不彻底的,失败的。细想起来,辛亥革命至少有一个方面是彻底的、成功的,就是推翻了中国历时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

辛亥革命作为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虽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其成就逊于西欧、北美的资产阶级革命,但在彻底铲除封建帝制这一点上,却远胜于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各国。辛亥革命一声炮响,不仅赶跑了清朝皇帝,还使中国绵延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从此永绝。从民元到民六。期间虽经袁世凯帝制自为张勋复辟,但只不过是两场短暂的闹剧,并没使民国中断,更没有像法兰西那样出现两次帝国,三次共和国的波折。

在世界历史上,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是要经过许多艰难曲折的,并没有出现过一帆风顺的情况。英法两国为鉴。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力量严重不足,故虽经许多艰难曲折,还是不能完成的比较好的英法,一个(英)却没有完成彻底消灭君主制的任务,另一个(法)却要经过三起三落,费时82年才彻底消灭君主制。相比之下,软弱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却是首年起义,次年推翻帝制,其后并迅速平息了两次复辟活动,从此再无人问津帝制。对世界资产阶级革命史上的一这个大奇迹,能认真注意到的学者,能有几个?
===================================================
回答者: 罚留堂 - 高级经理 六级 12-3 13:33

--------------------------------------------------------------------------------

(正方):我们认为,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

第一,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推动了历史了进步。诚然,民主共和制度在当时的中国只徒具形式,但这个形式在人们观念上引起变革不容忽视。经过辛亥革命,人们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在这种情况下,各种政党,社会团体和报章杂志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政治空前活跃,民族精神普遍高涨,它为中国的继续前进创造了条件。

第二,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很多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和措施,大大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大地上迅速掀起了一个如火如荼的兴力实业的热潮。仅在1912至1919年间,新建厂矿四百七十多个,投资近9500万元;全国煤炭1911年产量为813万吨,1914年增至1418万吨,全国面粉厂在这一时期更是由40家增至120多家。对中国的工业化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使人们从忠君爱国走向革命救国,这是中华民族近代觉醒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这个过程中,维新与保守、革命与保皇经过激烈较量,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封建皇权思想受到冲击和唾弃。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封建皇帝是上天的代表,人民群众只是皇帝的奴仆和子民。辛亥革命坚决打倒皇帝,并从舆论上对君权神授观念和皇权思想进行鞭打和批判,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群众的革命精神和民主运动的高涨。这是中国近代史进程空前加快,迅速走向“五四”运动,走向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一个重要背景。

因此,我们说辛亥革命大大促进了中国历史发展,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便没有“五四”运动,便没有以后历史的发展。把辛亥革命称为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它是当之无愧的。

(反方)我们说,辛亥革命是一次失败的资产阶级革命。

首先,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它预期的目标,即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它只完成了第一项——民族主义,其它民权、民生主义长期挂着欠账。而且就民族主义来说,完成的也仅仅是“驱除鞑虏”。各个帝国主义势力原封不动地保存。在北洋军阀的反对统治下,三民主义成了纸面上的东西,他们挂着羊头卖狗肉,虽有民国之名而无民国之实,而且,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后,由于面临日益严重的财政危机,立宪派旧官僚的内部压力,被迫交出了政权,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革命的方向。

其次,资产阶级把革命目标只限于反对清朝皇帝,他们认为“清帝退位”就是专制已除,革命就大功告成。正因为如此,后来袁世凯才能以清帝退位为交换条件窃取政权,破坏革命,革命派不仅没能识破袁世凯的反革命两面手法,相反竟把他作为同盟者,这就说明革命派反对封建主义是不彻底的。再者,领导这次革命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缺乏明确的反帝纲领和具体行动,由于资产阶级历史的局限性,他们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他们认为建立资产阶级国家,西方是会赞助的,孙中山不仅没有辩明帝国主义的所谓“中立”的伪装,反而以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为代价,和帝国主义维持支好关系。

再次,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未能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参加斗争,在同盟会的纲领中,虽提出“平均地权”的口号,但却没能找到解决土地问题的措施来实现它,从而失去动员农民群众的作用,失掉了农民的支持。正是由于脱离了农民群众,革命力量薄弱。同时,革命党人没有建立和掌握一支有组织的革命武装,也没有建立一条正确的组织路线,只依靠新军和会党举行起义,然而,新军、会党成员复杂,他们中大多数人接受立宪和旧官僚,因此,政治信仰不一致,思想上也存在着严重的分歧,所以始终冰山有形成一个统一的领导核心。这支队伍在旧势力的煽动下往往会变成破坏革命的力量,很难应付反动势力的反扑,更不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

辛亥革命的教训告诉我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已不能通过资产阶级领导完成,而必须经过无产阶级领导才能完成。

(自由辩论)(正方):辛亥革命推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这是有目共赌的事实,难道不能说明革命的成功吗?

(反方):推翻了旧制度,只能说是成功的一半。是否真正的取得成功,还要看是否建立了一个新的制度。我们看看推翻帝制后的中国的情况:先是孙中山把政权拱手让给了袁世凯,袁世凯上台后,依然进行着专制独裁统治,甚至还于1915年底称帝,袁死后,中国更是陷入了长达几十年的军阀割据局面。你说,革命成功了吗?

(正方):尽管这样,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取代腐朽的清王朝,你难道能不说这是社会的进步?

(反方):对,在形式上进步了。可是,中华民国只是一个虚壳,中国并没有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中国的经济也并不见得比以前有多大的起色。我进行一个简单的比较:革命前,国家是统一的,革命后,特别是1916年以后,却是军阀纷争,国家的税收都拿却打仗了,拿什么去发展经济?革命前,外部环境稳定,经济状况好,国家的财政赤字约八千万两,而革命后的1912年,赤字却高达两亿八千万两,不借外债就活不下去,这状况更便利外国操纵中国的政权。这难道叫成功吗?

(正方):财政赤字数额多少并不一定能说明经济状况的好坏。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有600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超过过去的半个世纪。其中纺织业和面粉业等轻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还出现了张謇,周学熙、荣德生、荣宗敬等著名实业家。这不是很能说明辛亥革命仍然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吗?

(反方):但是,辛亥革命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最主要的原因是1914—1919年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一战,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1919年后,中国经济迅速恶化就说明了这一点,因此辛亥革命后中国经济发展主要并不是辛亥革命带来的。

(总结陈词)

(正方):正方的发言能充分运用书本知识及掌握的材料,明确而全面阐述了己方的观点,并从多方面论述了辛亥革命成功的表现。在论述中做到有理有据,富有说服力。但是,也存在一些缺陷,如存在一些时间概念上的失误:“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其实中国的封建制度真正存在的时间只有二千多年(公元前476年—1912年),而并不是几千年。

(反方):反方辩手从革命的目标、任务、成员多方面去说明自己的观点,辩驳有力,令对手不易反驳,其体现了辩手们高超的辩论技巧和丰富历史知识,但可惜的未充分说明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源——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的具体表现。

一、辛亥革命的成功和失败

始于十九世纪中叶的近代中国,在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下,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中。国家的主权被剥夺,经济命脉被控制在外人手中。封建专制主义的清皇朝统治中国已有二百年,在面对西方列强侵略的严重形势下,不能采取有效的自强措施,反而压制一切使中国政治和社会有所进步的趋势,顺从帝国主义的意愿,听任它们宰割中国。清皇朝在它的末期已成为一个卖国的、极端腐败的、扼杀中国的生机因而深受人民痛恨的政权。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国人是带着八国联军侵占首都北京的民族耻辱进入二十世纪的。那时,展现在中华民族面前的仿佛只是一片濒临毁灭的悲惨黯淡的前景。

曾经在人类历史上创造过光辉的古代文明的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绝不甘心长期忍受这种屈辱生活。1902年到日本留学的鲁迅写下过这样的诗句:“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阇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喊出了那时多少爱国者满腔悲愤的心情。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联合压迫,是中国的民族灾难和人民痛苦的根源。它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政治的进步。如何反对外国的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如何摆脱封建专制统治下造成的黑暗和愚昧?如何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使之臻于繁荣富强的境地?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中国的先进分子反复思考的主要问题。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已经有过许多献身于民族进步事业的人民英雄。为了改变祖国的境遇和命运,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几乎没有间断过。可是,历次反对外国侵略的战争也好,太平天国的农民革命也好,鼓吹爱国救亡和变法图强的戊戌维新运动也好,起自社会下层并有着广泛群众规模的义和团运动也好,一次又一次地都失败了,无数志士仁人为此而抱终天之恨。

历史总是不停步地前进着,并且不断地呈现新的内容。随着民族危机的进一步深刻化,随着中国社会内部新的社会力量(主要是资本主义近代工业)的初步成长,在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领导下,一场新的革命运动又开始了。

孙中山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也是一个伟大的民主主义者。当他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革命小团体兴中会的时候,第一次响亮地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他在1905年发起成立的中国同盟会,完整地提出以建立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目标的政治纲领,并且努力用革命的手段来实现这个纲领。同盟会的誓词写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场革命的直接目标是推翻清朝政府,而这个政府已经是帝国主义列强用来统治中国的工具,因此这场革命实质上具有反对帝国主义的性质。这场革命号召推翻中国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这以前,虽然已有人受欧风美丽的影响而提出怀疑君主政治的思想,但他们不敢设想在中国推翻君主制度和由它代表的社会制度。孙中山鼓吹民主共和国的理想,在人们面前树立起一种新的目标。从这时候起,中国人民开始自觉地为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国家而进行斗争。毛泽东曾经这样评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①。

这场革命的目的是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

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在回顾辛亥革命时写道:“革命之目的,非仅仅在于颠覆满洲而已,乃在于满洲颠覆以后,得从事于改造中国。”那就是:“政治方面,由专制制度过渡于民权制度;经济方面,由手工业的生产过渡于资本制度的生产。”值得注意的是,当人们醉心于学习西方的时候,孙中山已察觉到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存在某些弊端,认为“欧美强矣,其民实困”,“社会革命其将不远”①。孙中山受到在西方已经兴起的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企图使他提出的纲领带有某种社会主义的色彩,但不管他主观上怎么想,按照他的“平均地权”主张实行起来,客观上仍只能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中国同盟会在成立后几年间,同在它影响下的其他革命团体一起,积极展开革命宣传鼓动工作,联络会党(主要是南方几个省的三合会等江湖帮会组织)和新军(清朝政府在甲午战争失败后建立的、采用新式军械和新式训练的军队)发动一次又一次的武装起义。每次起义的失败都在全国民众中扩大了革命的影响,加深了人们对清政府的憎恶。革命形势在全国范围内逐渐成熟。

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和它取得的成功,证明帝国主义列强毕竟不能任意地支配中国的命运。这次革命的意义在于:它不仅推翻了清皇朝,而且使几千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从此结束,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这对推动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中国人民思想解放所起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被推翻的清皇朝既是封建统治势力的总代表,又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驯服工具。人民战胜了这个卖国的封建的专制政府,就一下打乱了中国原有的反动统治秩序,使它再也无法重新稳定下来,从而为此后革命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取得的胜利是巨大的。

辛亥革命也有明显的弱点:它没有能提出一个明确而完整的反对外国帝国主义侵略和反对封建社会制度的政治纲领,没有能比较广泛地发动占中国人口最大多数的下层劳动群众,没有形成一个能够胜利地领导这场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原因是: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实在太微弱了,并且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有着难以完全割断的联系,而同广大的下层劳动群众严重脱离。这就使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勇气也没有力量把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进行到底。

辛亥革命以同旧势力妥协告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并没有受到削弱,在农村中也没有出现一次社会大变动。中华民国虽然成立了,革命果实却落到帝国主义所中意的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手里。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依然处在极端贫穷落后的状态。孙中山曾沉痛地说:“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①辛亥革命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又是失败了。

尽管如此,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伟大功绩是不可抹煞的。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者,我们从不忘记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许多革命先驱者的业绩,而辛亥革命便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以前的一次最重要的革命。如果脱离中国近代革命史的全过程来观察问题,也许会把辛亥革命看作不过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但它并不是不结果实的。辛亥革命的胜利鼓舞中国人民继续奋斗。它的失败,又给中国人民中的先进分子以深刻的启发,使人们逐渐觉悟到在中国的历史条件下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不可能的,必须另外探索新的道路来求得国家的独立富强和人民的自由幸福。

毛泽东曾经明确地指出:“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不然,就不能明了历史的发展。”②

从辛亥革命的爆发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间相隔只有十年。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老一代革命家们,几乎没有例外地参加过辛亥革命或受到过这次革命的深刻影响。这些老一代共产党人和许多后来同共产党合作的民主人士是从辛亥革命出发再继续向前迈进的。共产党人林伯渠在回顾自己的思想历程时说:“辛亥革命前觉得只要把帝制推翻便可以天下太平,革命以后经过多少挫折,自己所追求的民主还是那样的遥远,于是慢慢的从痛苦经验中,发现了此路不通,终于走上了共产主义的道路。这不仅是一个人的经验,在革命队伍里是不缺少这样的人的。”①因此,可以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的胜利看作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这些胜利也是辛亥革命最后结出的丰硕果实。

==================================================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是重大的。然而这场革命在终极意上失败了。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没有提出一个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纲领,未能比较广泛地发动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下层劳动群众。没有形成一个能够领导这场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以同旧势力妥协而告终,革命果实落到帝国主义支持下的袁世凯的手里。在客观上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绞杀。因为如此,辛亥革命失败了,它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没有得到彻底改变。
<P></P>    辛亥革命虽然失败了,但从社会历史影响上来看却是功不可没。它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辛亥革命是一次不彻底的和失败的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的革命。这是我国史学界公认的定论,毋庸置疑。但是不能因此推论:辛亥革命在任何方面都是不彻底的,失败的。细想起来,辛亥革命至少有一个方面是彻底的、成功的,就是推翻了中国历时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

辛亥革命作为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虽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其成就逊于西欧、北美的资产阶级革命,但在彻底铲除封建帝制这一点上,却远胜于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各国。辛亥革命一声炮响,不仅赶跑了清朝皇帝,还使中国绵延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从此永绝。从民元到民六。期间虽经袁世凯帝制自为张勋复辟,但只不过是两场短暂的闹剧,并没使民国中断,更没有像法兰西那样出现两次帝国,三次共和国的波折。

在世界历史上,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是要经过许多艰难曲折的,并没有出现过一帆风顺的情况。英法两国为鉴。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力量严重不足,故虽经许多艰难曲折,还是不能完成的比较好的英法,一个(英)却没有完成彻底消灭君主制的任务,另一个(法)却要经过三起三落,费时82年才彻底消灭君主制。相比之下,软弱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却是首年起义,次年推翻帝制,其后并迅速平息了两次复辟活动,从此再无人问津帝制。对世界资产阶级革命史上的一这个大奇迹,能认真注意到的学者,能有几个?
===================================================